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主阵地。高中英语的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教学。因此,阅读课教学效率的高低,质量的优劣是能否实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目标的关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工作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最终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高中英语阅读课“导·读·用”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质量。具体做法,简述如下。
一、“导”
“导”,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起到的指导作用的具体体现,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它包括引导、疏导和导入。引导,即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些可行的教学步骤,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步步深入,最后达成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疑难进行排除,即疏导。导入,主要是指新课的导入,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总的前结构,尤其是英语语言前结构,以便形成新的完整体系。新课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有谈论书上图画、教师表演、多媒体展示、教师简介背景、教师讲述故事、常识问答等。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教师都必须以创新性、启发性、互动性和文化性为原则,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教材上的Warming up和Pre-reading部分也提供了一些方法。
例如,在教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必修2 Unit 1 Culture relics) 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了几张图片,展示了the Great Wall of China, the Forbidden City, the Pyramids in Egypt, the Taj Mahal, the Sydney Opera, the Big Ben和an ancient vase。在问答之中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都与人类的文化有一定联系,都是文化遗产。然后问:Could you name some others? 学生回答之后,我说:OK. Now let’s look at another picture. 接着展示the Amber Room,询问:What is it made of? 老师简介amber之后,说:Let’s look at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and the two pictures along with it. Predict what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阅读英语文章时,必然会遇到文化背景差异,尤其是社会生活方面的差异,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等。教师要在导入新课时给予介绍,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例如:在教Come and eat here (必修3 Unit2 Healthy eating)时,我说道:All of us have seen western people, haven’t we? Yes, we often see them in places of interest, on streets, on TV and so on. If you take notice, you’ll find many of them are fat. Is it right? Yes, quite right. Do you know why they are fat? 学生讨论之后得出结论:I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ir food and their eating habits. 教师引入话题: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hinese diet and the Western diet? Which of the two is better for health? What shall we do to keep us healthy? 这样,就很自然地与课文内容联系了起来。
二、“读”
“读”,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获取篇章信息的能力和技巧,同时学习一些语言现象和语言知识。
英语阅读速度的快慢和文章理解程度的高低与学生的阅读策略和能力密不可分。高中英语课文阅读不仅要使学生学习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高阅读能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我把高中英语课文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即略读(Skimming),寻读(Scanning),和研读(Careful reading)。
1.略读。目的是了解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得到对一篇文章的粗略印象。因此,略读时,学生不需要逐字逐句透彻理解整篇课文,只要迅速浏览全文,或只看文章标题、首段、末段或各段段首段尾,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篇章布局等。例如:略读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必修2 Unit 1 Culture relics) 时,我先给出以下几个问题:①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②Who made the Amber Room? Why? ③When did the Amber Room disappear? ④What finally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 要求学生浏览文章,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很快,学生掌握了整篇文章的大意。 2.寻读。目的是从阅读材料中寻找某些特定信息。一般地说,就是学生已有某一特定信息,再在阅读材料中找到这一信息的位置,全面理解文章内容。例如:在寻读 A protector of African wildlife (必修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 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
①What did the group do in the morning in the forest?
②Where did Jane Goodall suggest that the chimp be left?
③What did she achieve?
除了让学生回答Wh-questions之外,常用的方法还有:①排列事件的先后顺序;②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③Note-making (写摘要);④找出文章中某些词的指代内容;⑤有关文章内容的选择填空;等。
3.研读。目的是准确理解文章含义。既要理解词语、结构、句型等的字面意思,又要理解它们的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同时也要理解某句、某段含义,把握全文脉络,并进行推理判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归纳语言现象以及词汇和语法知识,另一方面继续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A protector of African wildlife (必修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 时,我要求学生归纳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经过阅读和分组讨论,学生总结出各段段意。
Paragraph One: A day in the park.
Paragraph Two: Jane’s way to study chimps and her achievement.
Paragraph Three: Her attitude to the animals.
Paragraph Four: She has achieved everything she wanted to do.
三、“用”
“用”,即综合运用课文内容和语言知识,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求异创新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重要环节。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效率的高低。根据课文内容和体裁的不同,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
1.复述。大多数课文都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开始时教师应给予提示词语以减小难度。如:学习了Who am I ? (必修2 Unit 3 Computers) 之后,我给出时间提示:in 1642; in 1822; in 1936; in 1940s; in 1960s; 1970s; now。要求学生用第三人称按时间先后顺序复述计算机的发展演变史以及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运用。
2.小组讨论。学习 Anne’s best friend (必修1 Unit 1 Friendship) 之后,我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提出问题:What would you miss most if you went into hiding like Anne and her family? Why? What would you do? 讨论结束后,找学生发言。
3.角色扮演。学习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 (必修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 之后,进行role play。首先,学生收集整理中国或世界濒危动物的有关资料,包括动物的特征、习性、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等。然后,自己扮演该动物,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向全班同学汇报表演。再如:学习了Elias’ story (必修1 Unit 5 Nelson Mandela -- a modern hero) 之后,分四人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个学生扮演Mandela,另外三个学生扮演记者采访Mandela。除了问一些Wh-questions 以外,还可添加一些书上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学生只有对人物进行剖析,根据自己的理解才能回答。
4.辩论。学习Who am I ? (必修2 Unit 3 Computers) 之后,组织学生分成正反方进行辩论。论题分别是:A Debate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mputers。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好处,如人们借助计算机进行资料查询、结交世界各地的笔友、收发电子邮件等;同时,也认学生了解计算机使用不当的弊端,如过分依赖电脑、沉迷于游戏、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及家人交流减少,等等。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个全面的认识。
5.戏剧演出。在学习必修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之后,要求学生表演书上的两个场景。也可以把戏剧性强的文章改编成剧本进行演出。
以上各种形式的运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锻炼学生口、笔头运用英语、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工作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最终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高中英语阅读课“导·读·用”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质量。具体做法,简述如下。
一、“导”
“导”,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起到的指导作用的具体体现,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它包括引导、疏导和导入。引导,即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些可行的教学步骤,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步步深入,最后达成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疑难进行排除,即疏导。导入,主要是指新课的导入,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总的前结构,尤其是英语语言前结构,以便形成新的完整体系。新课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有谈论书上图画、教师表演、多媒体展示、教师简介背景、教师讲述故事、常识问答等。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教师都必须以创新性、启发性、互动性和文化性为原则,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教材上的Warming up和Pre-reading部分也提供了一些方法。
例如,在教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必修2 Unit 1 Culture relics) 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了几张图片,展示了the Great Wall of China, the Forbidden City, the Pyramids in Egypt, the Taj Mahal, the Sydney Opera, the Big Ben和an ancient vase。在问答之中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都与人类的文化有一定联系,都是文化遗产。然后问:Could you name some others? 学生回答之后,我说:OK. Now let’s look at another picture. 接着展示the Amber Room,询问:What is it made of? 老师简介amber之后,说:Let’s look at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and the two pictures along with it. Predict what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阅读英语文章时,必然会遇到文化背景差异,尤其是社会生活方面的差异,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等。教师要在导入新课时给予介绍,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例如:在教Come and eat here (必修3 Unit2 Healthy eating)时,我说道:All of us have seen western people, haven’t we? Yes, we often see them in places of interest, on streets, on TV and so on. If you take notice, you’ll find many of them are fat. Is it right? Yes, quite right. Do you know why they are fat? 学生讨论之后得出结论:I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ir food and their eating habits. 教师引入话题: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hinese diet and the Western diet? Which of the two is better for health? What shall we do to keep us healthy? 这样,就很自然地与课文内容联系了起来。
二、“读”
“读”,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获取篇章信息的能力和技巧,同时学习一些语言现象和语言知识。
英语阅读速度的快慢和文章理解程度的高低与学生的阅读策略和能力密不可分。高中英语课文阅读不仅要使学生学习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高阅读能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我把高中英语课文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即略读(Skimming),寻读(Scanning),和研读(Careful reading)。
1.略读。目的是了解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得到对一篇文章的粗略印象。因此,略读时,学生不需要逐字逐句透彻理解整篇课文,只要迅速浏览全文,或只看文章标题、首段、末段或各段段首段尾,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篇章布局等。例如:略读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必修2 Unit 1 Culture relics) 时,我先给出以下几个问题:①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②Who made the Amber Room? Why? ③When did the Amber Room disappear? ④What finally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 要求学生浏览文章,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很快,学生掌握了整篇文章的大意。 2.寻读。目的是从阅读材料中寻找某些特定信息。一般地说,就是学生已有某一特定信息,再在阅读材料中找到这一信息的位置,全面理解文章内容。例如:在寻读 A protector of African wildlife (必修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 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
①What did the group do in the morning in the forest?
②Where did Jane Goodall suggest that the chimp be left?
③What did she achieve?
除了让学生回答Wh-questions之外,常用的方法还有:①排列事件的先后顺序;②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③Note-making (写摘要);④找出文章中某些词的指代内容;⑤有关文章内容的选择填空;等。
3.研读。目的是准确理解文章含义。既要理解词语、结构、句型等的字面意思,又要理解它们的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同时也要理解某句、某段含义,把握全文脉络,并进行推理判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归纳语言现象以及词汇和语法知识,另一方面继续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A protector of African wildlife (必修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 时,我要求学生归纳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经过阅读和分组讨论,学生总结出各段段意。
Paragraph One: A day in the park.
Paragraph Two: Jane’s way to study chimps and her achievement.
Paragraph Three: Her attitude to the animals.
Paragraph Four: She has achieved everything she wanted to do.
三、“用”
“用”,即综合运用课文内容和语言知识,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求异创新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重要环节。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效率的高低。根据课文内容和体裁的不同,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
1.复述。大多数课文都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开始时教师应给予提示词语以减小难度。如:学习了Who am I ? (必修2 Unit 3 Computers) 之后,我给出时间提示:in 1642; in 1822; in 1936; in 1940s; in 1960s; 1970s; now。要求学生用第三人称按时间先后顺序复述计算机的发展演变史以及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运用。
2.小组讨论。学习 Anne’s best friend (必修1 Unit 1 Friendship) 之后,我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提出问题:What would you miss most if you went into hiding like Anne and her family? Why? What would you do? 讨论结束后,找学生发言。
3.角色扮演。学习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 (必修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 之后,进行role play。首先,学生收集整理中国或世界濒危动物的有关资料,包括动物的特征、习性、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等。然后,自己扮演该动物,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向全班同学汇报表演。再如:学习了Elias’ story (必修1 Unit 5 Nelson Mandela -- a modern hero) 之后,分四人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个学生扮演Mandela,另外三个学生扮演记者采访Mandela。除了问一些Wh-questions 以外,还可添加一些书上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学生只有对人物进行剖析,根据自己的理解才能回答。
4.辩论。学习Who am I ? (必修2 Unit 3 Computers) 之后,组织学生分成正反方进行辩论。论题分别是:A Debate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mputers。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好处,如人们借助计算机进行资料查询、结交世界各地的笔友、收发电子邮件等;同时,也认学生了解计算机使用不当的弊端,如过分依赖电脑、沉迷于游戏、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及家人交流减少,等等。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个全面的认识。
5.戏剧演出。在学习必修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之后,要求学生表演书上的两个场景。也可以把戏剧性强的文章改编成剧本进行演出。
以上各种形式的运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锻炼学生口、笔头运用英语、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