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科学具备逻辑性、思维性、规律性强等特征,通过初中开展数学教学,可实现初中生诸多能力的养成。在此期间,教师的教学理念、模式显得极为关键,只有教学具备有效性,方可激发初中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进而在充分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实现学科素养的养成。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有效性的策略予以深度剖析。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普遍认为初中生掌握数学定义、规律及公式,便可以提高数学成绩,因此,课堂中说教式、灌输式依然为主流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此种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滞后,会挫伤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也制约其思维、逻辑、探索等各种数学能力的养成,同新课程标准相悖离。由此可见,教师必须要对新课程标准有透彻地了解,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与模式,通过探寻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切实提高。
1创设教学情境
所谓的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期间,教师融入具体、生动且带有目的性的情境,激发初中生的体验,确保其可以对教材知识有透彻、深入地了解,充分活跃初中生的思维。在教学期间,教师通过情境,对一些数学问题巧妙设置,引导初中生积极思考,通过此,来对初中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与处理问题能力作出有效培养。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向初中生提问:一列动车经过2座铁桥时保持每分钟600米的速度,经过第2座铁桥所需的时间多出第1座5秒钟,并且,同第1座铁桥长度的2倍相比,第2座铁桥还要短50米,求2座铁桥的长度。随后,为初中生留出一些自主思考、尝试解答的时间,确保其能够对方程相关知识有充分的掌握,同时,达成活跃思维的目标,对其思维能力予以充分培养。
2开展合作学习
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来讲,其难度较高,同时,由于班级中每一位初中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方面存在能力差异现象,加之受到教学时间的约束,造成在课堂中数学教师难以反复、有效的指导初中生。针对此种现象,教师可以积极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划分课堂中的初中生为诸多个小组,引导其采取小组的形式,对数学知识予以学习[2]。在此过程中,能够促使初中生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且弥补自身的不足,达成查漏补缺、取长补短的效果,共同增长数学知识,共同进步,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作出有力的保障。例如:在解答统计与概率综合题期间,其中普遍包含2道小题,在对第2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第1题的答案应用,但是,部分初中生由于过于粗心,对于知识点没有牢固掌握,存在一些思考盲点,第1题解答错误,而造成第2道题答案也是错误的。同时,也可能由于没有对其中的关键信息提取,导致整道题计算错误。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布置一道综合题,并划分初中生为多个小组,要求其通过讨论,共同获取正确答案。在合作学习期间,初中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想法聆听,改正自身错误的想法、计算方式,通过同学的协助,共同獲得正确答案,从而达成共同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目标,为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起到良好的帮助。
3创新知识表达形式
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有效工具,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能促进知识表达方式的创新,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和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设备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对数学知识进行数字化加工和处理,创造出直观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举例来说,在讲授“平面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平行线的含义,了解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位置关系。根据这一课程的特点,笔者选择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上课后,笔者首先用信息技术向学生介绍了这门课的主题,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对平行线的概念和平行公理有初步的了解。然后,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对平行线的概念进行详细地分析,通过模型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所学的知识。
综上所述,初中教育事业中展开数学学科教学的关键性不言而喻,初中生可以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探索等能力,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从而符合新课程标准。而这与教师的教学水平、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改进自身较为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式,通过多元化教学的实施,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同新课程标准相符,同时,能够为初中生在数学方面的造诣与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协助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文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33-234.
[2]徐瑾劼,赵旋.课堂公平视域下的教学改进及对策研究——基于中国上海OECD全球教学洞察视频研究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04):42-48.
[3]赖玉金.信息化技术在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1,50(02):118-119.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普遍认为初中生掌握数学定义、规律及公式,便可以提高数学成绩,因此,课堂中说教式、灌输式依然为主流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此种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滞后,会挫伤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也制约其思维、逻辑、探索等各种数学能力的养成,同新课程标准相悖离。由此可见,教师必须要对新课程标准有透彻地了解,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与模式,通过探寻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切实提高。
1创设教学情境
所谓的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期间,教师融入具体、生动且带有目的性的情境,激发初中生的体验,确保其可以对教材知识有透彻、深入地了解,充分活跃初中生的思维。在教学期间,教师通过情境,对一些数学问题巧妙设置,引导初中生积极思考,通过此,来对初中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与处理问题能力作出有效培养。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向初中生提问:一列动车经过2座铁桥时保持每分钟600米的速度,经过第2座铁桥所需的时间多出第1座5秒钟,并且,同第1座铁桥长度的2倍相比,第2座铁桥还要短50米,求2座铁桥的长度。随后,为初中生留出一些自主思考、尝试解答的时间,确保其能够对方程相关知识有充分的掌握,同时,达成活跃思维的目标,对其思维能力予以充分培养。
2开展合作学习
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来讲,其难度较高,同时,由于班级中每一位初中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方面存在能力差异现象,加之受到教学时间的约束,造成在课堂中数学教师难以反复、有效的指导初中生。针对此种现象,教师可以积极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划分课堂中的初中生为诸多个小组,引导其采取小组的形式,对数学知识予以学习[2]。在此过程中,能够促使初中生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且弥补自身的不足,达成查漏补缺、取长补短的效果,共同增长数学知识,共同进步,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作出有力的保障。例如:在解答统计与概率综合题期间,其中普遍包含2道小题,在对第2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第1题的答案应用,但是,部分初中生由于过于粗心,对于知识点没有牢固掌握,存在一些思考盲点,第1题解答错误,而造成第2道题答案也是错误的。同时,也可能由于没有对其中的关键信息提取,导致整道题计算错误。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布置一道综合题,并划分初中生为多个小组,要求其通过讨论,共同获取正确答案。在合作学习期间,初中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想法聆听,改正自身错误的想法、计算方式,通过同学的协助,共同獲得正确答案,从而达成共同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目标,为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起到良好的帮助。
3创新知识表达形式
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有效工具,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能促进知识表达方式的创新,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和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设备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对数学知识进行数字化加工和处理,创造出直观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举例来说,在讲授“平面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平行线的含义,了解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位置关系。根据这一课程的特点,笔者选择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上课后,笔者首先用信息技术向学生介绍了这门课的主题,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对平行线的概念和平行公理有初步的了解。然后,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对平行线的概念进行详细地分析,通过模型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所学的知识。
综上所述,初中教育事业中展开数学学科教学的关键性不言而喻,初中生可以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探索等能力,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从而符合新课程标准。而这与教师的教学水平、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改进自身较为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式,通过多元化教学的实施,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同新课程标准相符,同时,能够为初中生在数学方面的造诣与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协助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文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33-234.
[2]徐瑾劼,赵旋.课堂公平视域下的教学改进及对策研究——基于中国上海OECD全球教学洞察视频研究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04):42-48.
[3]赖玉金.信息化技术在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1,50(0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