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武汉市江岸区小语界,叶菁的名字大家很熟悉。“湖北省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武汉市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第二届湖北教育‘教研名师’”……这些获奖课的教学情景,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不少老师记忆犹新。能得到同行的肯定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叶菁显得很平静,她将取得成绩的秘诀归结为“三勤”——眼勤、脑勤、手勤。眼勤就是勤观察、勤学习;脑勤就是勤思考、勤总结;手勤就是勤行动、勤实践。
把“学”放到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让教学资源都围绕“学”而配置
25年前,带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与憧憬,叶菁走上了三尺讲台。初涉讲堂,眼前的一切都是新的,对于即将开启的语文教学,她感觉熟悉而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实习期间听过一些课,对语文教学有一些感性的认识;陌生,是因为这些认识都是“浅表性的”,还没有深入学科本质。
怎样才能尽快找到专业成长之路,从小就勤学、善学的叶菁,毫不犹豫地把目光聚焦到了学习上。她抓住一切机会走进同事的课堂,从教态、板书、课堂问答等方面,一招一式地跟着学;她订阅了《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湖北教育》等专业期刊,认真研读上面的文章,对其中的优秀案例,她精心地、分门别类地进行摘录,比如新颖的导入、精妙的过渡语、有趣的教学环节、有效的小妙招等。随着时间的增加,她的资料库越来越丰富。相应地,她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的办法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效,而她的课堂教学能力也越来越突出。
2004年,叶菁站到了区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领奖台上。她至今仍然记得执教《迟到》时的情景。开课时,一组抓拍的班上的孩子与父亲在一起的视频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课中,叶菁通过层层设问,把父亲因“我”赖床不想上学而打“我”后的内疚、自责、心疼的心情分析得细致入微,讲解得声情并茂。听讲的学生潸然泪下;听课的老师为之动情。
这节课的成功给了叶菁莫大的鼓舞,也让她对好课有了自己的认识: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文本的重难点、疑惑点、动情点讲深讲透,让学生的疑惑为之消除、情感为之涌动的课,就是好课。围绕这样的认识,她在研和讲上下功夫,“讲”课的能力越来越高,学生的成绩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改变在2012年突兀而至。这一年,杨红校长在华中师范大学陈佑清博士的指导下,着力推行“学习中心课堂”建设。作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叶菁责无旁贷,成为课改第一梯队的主要成员。第一次诊断课,为了“保险起见”,叶菁仍然选择了《迟到》。当她声情并茂地讲完课文后,等来的不是预期的赞美,而是陈博士面色凝重的提醒:“讲得太多,要学会放手!”杨校长更加细致,将那些多余的讲解一条一条列出来,要求她再教时必须去掉。怎么能去掉呢?叶菁心里充满了不解与委屈,为了让课堂有起承转合、能高潮迭起,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甚至每句过渡语、每个词都反复推敲过,将这么好的东西丢掉后,课堂教学还完整吗?学生还能真正理解和共情吗?
面对叶菁的疑惑,杨校长拿出一份学生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更喜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學习活动,尤其乐于全班展示。这个结果引起了叶菁的思考: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究竟应该占据什么位置?自己曾经引以为豪的精彩讲解是不是学生所需要的、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经过长时间的反思,叶菁意识到:自己以前的课堂太注重“剧场效应”了。教师精心预设,学生亦步亦趋,课堂一板一眼,这样的课堂“中规中矩”,虽便于掌控和教师自我表现,但学生思维的火花难以被引爆、灵性难以被激发。她进一步想到,所谓“放手”,就是把“学”放到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让教学资源都围绕“学”而配置、而展开。
思想是灯塔,科学的方法是抵达灯塔的必由之路
有人说,优秀的教师面对课改时所遭遇的阻力会更大。这句看似悖论的话并不违背逻辑,原因有两个:第一,优秀的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对这套方法驾轻就熟、运用自如,具有依赖性;第二,他们从心理上认可自己总结的方法,从情感上难以割舍。
叶菁也遭遇了同样的境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论是备课还是上课,她时时提醒自己“学为中心”,但一动笔、一张口,固有的思维方式方法就不约而至,不知不觉中,她的教学又滑入了“教师中心”的老路。教师如何构建一套新的课堂表达体系,以替换“教师中心”课堂表达体系?课堂上如何“留白”,让学生去充分思考、尽情表达?一句话,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让一切教学资源都围绕“学”而配置、而展开呢?叶菁陷入了痛苦的思索之中。
时间在思索中慢慢流逝,她的思路逐步明晰起来:思想是灯塔,方法是路径,思想再好,如果没有方法做支撑,就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而具体的方法,叶菁结合专家指导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归纳为“一减两变”。
减,就是教师要大幅减少课堂讲授的时间。新课改以来,人们对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有很多争论,有的主张“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有的主张“教师、学生都是主体”,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孰是孰非?叶菁有自己的看法:不论是“主导主体说”,还是“双主体说”,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没有抓住教学的内核。教学的核心是“学”,所以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学”为中心。既然是“学为中心”,课堂时间就应该大量地向学生倾斜——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能低于30分钟。大量压缩讲的时间并不代表教师的主导作用降低了、主体作用消失了。事实上,在全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只要对学有利,该讲的地方要“大胆地讲”“理直气壮地讲”。
“减”的路径有两条。
第一条是变“授鱼者”为“授渔者”。在“教师中心”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授鱼”。一段时间里,人们奉为圭臬的“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后来演变为‘必须是一条涓涓不断的小溪’)”,是对这种作用的认同与强化。叶菁认为:这种认识漠视了学习生发机制,是经不起推敲的。知识、技能都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教学的本质不在于把知识、技能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他们主动地获取技能、建构知识。因此,教的行为应该发生在学的行为之后,也就是“先学后教”,而具体的支撑是导学案。对导学案的设计,叶菁的要求近乎严苛。抄袭、拼凑不是她的风格,每份导学案,她都是在潜心研究文本、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所以她的导学案总是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思想可表达。 第二条是变“全面撒网”为“重点捕鱼”。“教师中心”课堂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全面撒网”——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設计教案,带领全体学生“齐步走”。这种教学的弊端,一是教师设计的内容并不一定都符合学情,二是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学习中心课堂强调“以学论教”,叶菁说,就是学生已经会了的不教、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学会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不教。教学《童年的小花狗》时,叶菁最初预设的教学重点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自学反馈时,她发现学生都能顺利地概括出主要内容,也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但体会、想象停留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而没有关注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于是她调整了预案,在实际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这些词语表情达意的功能。调整后的学案既贴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又需要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拥有了“勤”和“思”的品质,普通教师也会一步步成长为名师
在长春街小学,叶菁并不是在“单兵作战”。事实上,从2012年起,杨红校长就在全力推动全学科课改。在“学为中心”“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原则的指导下,学校构建出“两段三环节”的学习中心教学模式。“两段”指课堂教学分为自学、共学两个阶段;“三环节”指课堂流程由个体自学、小组互学、全班共学三个环节组成。
在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叶菁经历了深入的思索、痛苦的舍弃后,再次化茧为蝶,成为长春街小学乃至江岸区小语界的“新星”。2018年11月23日,在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武汉市江岸区教育局、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承办的“学习中心教学”研究成果发布暨实践推进研讨会上,叶菁主讲了展示课《浮冰上》。
《浮冰上》是一篇精彩的小说。作者试图通过对小说人物的刻画来探讨人性。课文不仅包含了人与动物的爱,还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爱,特别是诺尼与尼玛克的超越生死的爱。这份爱对于学生而言虽震撼心灵,但过于深刻,他们理解时会遇到障碍。类似的课文,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会大量地分析与讲解,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如今的叶菁当然不会选择这种方式,她努力以“学”为中心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深入理解课文。
在导学单的设计中,她将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心理矛盾作为自学重点,让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充分把握文章主旨,了解人性的善与爱。由于导学单设计得科学,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诺尼的“心在流泪”?文章的主人公是诺尼,为什么要多次描写尼玛克的神态呢?为什么尼玛克明知主人的意图,还要主动走上前去?
经过对学生个体自学情况的分析,叶菁决定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放在两处:一是联系环境体会诺尼杀犬的原因;二是深入品析人物的心理变化。这样的设计将内容理解与方法运用结合起来,由浅入深,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讨论与分享中深刻理解了文章内容,体会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自主习得了方法,受到了心灵的洗礼,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
陈佑清博士对这节课给予了好评。他认为,这节课不论是整体设计、教学组织形式,还是教师的课堂表现,都鲜明地体现出“学习中心”教学理念及“两段三环节”的特征,这说明“学习中心”思想已经融入了以叶菁为代表的长春街小学全体教师的血液里。
江岸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念强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说:“教育的美好始于课堂的美好,而课堂的美好不仅是教的美好,更是学的美好。江岸区‘名课堂’打造系列工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名课堂,长春街小学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业精于勤,学成于思。江岸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主任纪红则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看到了叶菁个人成长的价值。她说:教育发展至今,开展教育科研已不是教师想不想、愿不愿的问题,而是如果一个教师不走专业发展之路,就会逐步被时代所淘汰。在专业发展之路上,“勤”和“思”是不可或缺的品质,拥有了这样的品质,普通教师也会一步步成长为名师。
责任编辑 姜楚华
把“学”放到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让教学资源都围绕“学”而配置
25年前,带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与憧憬,叶菁走上了三尺讲台。初涉讲堂,眼前的一切都是新的,对于即将开启的语文教学,她感觉熟悉而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实习期间听过一些课,对语文教学有一些感性的认识;陌生,是因为这些认识都是“浅表性的”,还没有深入学科本质。
怎样才能尽快找到专业成长之路,从小就勤学、善学的叶菁,毫不犹豫地把目光聚焦到了学习上。她抓住一切机会走进同事的课堂,从教态、板书、课堂问答等方面,一招一式地跟着学;她订阅了《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湖北教育》等专业期刊,认真研读上面的文章,对其中的优秀案例,她精心地、分门别类地进行摘录,比如新颖的导入、精妙的过渡语、有趣的教学环节、有效的小妙招等。随着时间的增加,她的资料库越来越丰富。相应地,她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的办法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效,而她的课堂教学能力也越来越突出。
2004年,叶菁站到了区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领奖台上。她至今仍然记得执教《迟到》时的情景。开课时,一组抓拍的班上的孩子与父亲在一起的视频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课中,叶菁通过层层设问,把父亲因“我”赖床不想上学而打“我”后的内疚、自责、心疼的心情分析得细致入微,讲解得声情并茂。听讲的学生潸然泪下;听课的老师为之动情。
这节课的成功给了叶菁莫大的鼓舞,也让她对好课有了自己的认识: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文本的重难点、疑惑点、动情点讲深讲透,让学生的疑惑为之消除、情感为之涌动的课,就是好课。围绕这样的认识,她在研和讲上下功夫,“讲”课的能力越来越高,学生的成绩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改变在2012年突兀而至。这一年,杨红校长在华中师范大学陈佑清博士的指导下,着力推行“学习中心课堂”建设。作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叶菁责无旁贷,成为课改第一梯队的主要成员。第一次诊断课,为了“保险起见”,叶菁仍然选择了《迟到》。当她声情并茂地讲完课文后,等来的不是预期的赞美,而是陈博士面色凝重的提醒:“讲得太多,要学会放手!”杨校长更加细致,将那些多余的讲解一条一条列出来,要求她再教时必须去掉。怎么能去掉呢?叶菁心里充满了不解与委屈,为了让课堂有起承转合、能高潮迭起,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甚至每句过渡语、每个词都反复推敲过,将这么好的东西丢掉后,课堂教学还完整吗?学生还能真正理解和共情吗?
面对叶菁的疑惑,杨校长拿出一份学生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更喜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學习活动,尤其乐于全班展示。这个结果引起了叶菁的思考: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究竟应该占据什么位置?自己曾经引以为豪的精彩讲解是不是学生所需要的、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经过长时间的反思,叶菁意识到:自己以前的课堂太注重“剧场效应”了。教师精心预设,学生亦步亦趋,课堂一板一眼,这样的课堂“中规中矩”,虽便于掌控和教师自我表现,但学生思维的火花难以被引爆、灵性难以被激发。她进一步想到,所谓“放手”,就是把“学”放到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让教学资源都围绕“学”而配置、而展开。
思想是灯塔,科学的方法是抵达灯塔的必由之路
有人说,优秀的教师面对课改时所遭遇的阻力会更大。这句看似悖论的话并不违背逻辑,原因有两个:第一,优秀的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对这套方法驾轻就熟、运用自如,具有依赖性;第二,他们从心理上认可自己总结的方法,从情感上难以割舍。
叶菁也遭遇了同样的境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论是备课还是上课,她时时提醒自己“学为中心”,但一动笔、一张口,固有的思维方式方法就不约而至,不知不觉中,她的教学又滑入了“教师中心”的老路。教师如何构建一套新的课堂表达体系,以替换“教师中心”课堂表达体系?课堂上如何“留白”,让学生去充分思考、尽情表达?一句话,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让一切教学资源都围绕“学”而配置、而展开呢?叶菁陷入了痛苦的思索之中。
时间在思索中慢慢流逝,她的思路逐步明晰起来:思想是灯塔,方法是路径,思想再好,如果没有方法做支撑,就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而具体的方法,叶菁结合专家指导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归纳为“一减两变”。
减,就是教师要大幅减少课堂讲授的时间。新课改以来,人们对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有很多争论,有的主张“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有的主张“教师、学生都是主体”,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孰是孰非?叶菁有自己的看法:不论是“主导主体说”,还是“双主体说”,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没有抓住教学的内核。教学的核心是“学”,所以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学”为中心。既然是“学为中心”,课堂时间就应该大量地向学生倾斜——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能低于30分钟。大量压缩讲的时间并不代表教师的主导作用降低了、主体作用消失了。事实上,在全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只要对学有利,该讲的地方要“大胆地讲”“理直气壮地讲”。
“减”的路径有两条。
第一条是变“授鱼者”为“授渔者”。在“教师中心”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授鱼”。一段时间里,人们奉为圭臬的“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后来演变为‘必须是一条涓涓不断的小溪’)”,是对这种作用的认同与强化。叶菁认为:这种认识漠视了学习生发机制,是经不起推敲的。知识、技能都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教学的本质不在于把知识、技能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他们主动地获取技能、建构知识。因此,教的行为应该发生在学的行为之后,也就是“先学后教”,而具体的支撑是导学案。对导学案的设计,叶菁的要求近乎严苛。抄袭、拼凑不是她的风格,每份导学案,她都是在潜心研究文本、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所以她的导学案总是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思想可表达。 第二条是变“全面撒网”为“重点捕鱼”。“教师中心”课堂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全面撒网”——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設计教案,带领全体学生“齐步走”。这种教学的弊端,一是教师设计的内容并不一定都符合学情,二是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学习中心课堂强调“以学论教”,叶菁说,就是学生已经会了的不教、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学会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不教。教学《童年的小花狗》时,叶菁最初预设的教学重点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自学反馈时,她发现学生都能顺利地概括出主要内容,也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但体会、想象停留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而没有关注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于是她调整了预案,在实际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这些词语表情达意的功能。调整后的学案既贴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又需要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拥有了“勤”和“思”的品质,普通教师也会一步步成长为名师
在长春街小学,叶菁并不是在“单兵作战”。事实上,从2012年起,杨红校长就在全力推动全学科课改。在“学为中心”“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原则的指导下,学校构建出“两段三环节”的学习中心教学模式。“两段”指课堂教学分为自学、共学两个阶段;“三环节”指课堂流程由个体自学、小组互学、全班共学三个环节组成。
在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叶菁经历了深入的思索、痛苦的舍弃后,再次化茧为蝶,成为长春街小学乃至江岸区小语界的“新星”。2018年11月23日,在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武汉市江岸区教育局、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承办的“学习中心教学”研究成果发布暨实践推进研讨会上,叶菁主讲了展示课《浮冰上》。
《浮冰上》是一篇精彩的小说。作者试图通过对小说人物的刻画来探讨人性。课文不仅包含了人与动物的爱,还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爱,特别是诺尼与尼玛克的超越生死的爱。这份爱对于学生而言虽震撼心灵,但过于深刻,他们理解时会遇到障碍。类似的课文,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会大量地分析与讲解,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如今的叶菁当然不会选择这种方式,她努力以“学”为中心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深入理解课文。
在导学单的设计中,她将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心理矛盾作为自学重点,让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充分把握文章主旨,了解人性的善与爱。由于导学单设计得科学,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诺尼的“心在流泪”?文章的主人公是诺尼,为什么要多次描写尼玛克的神态呢?为什么尼玛克明知主人的意图,还要主动走上前去?
经过对学生个体自学情况的分析,叶菁决定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放在两处:一是联系环境体会诺尼杀犬的原因;二是深入品析人物的心理变化。这样的设计将内容理解与方法运用结合起来,由浅入深,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讨论与分享中深刻理解了文章内容,体会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自主习得了方法,受到了心灵的洗礼,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
陈佑清博士对这节课给予了好评。他认为,这节课不论是整体设计、教学组织形式,还是教师的课堂表现,都鲜明地体现出“学习中心”教学理念及“两段三环节”的特征,这说明“学习中心”思想已经融入了以叶菁为代表的长春街小学全体教师的血液里。
江岸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念强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说:“教育的美好始于课堂的美好,而课堂的美好不仅是教的美好,更是学的美好。江岸区‘名课堂’打造系列工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名课堂,长春街小学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业精于勤,学成于思。江岸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主任纪红则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看到了叶菁个人成长的价值。她说:教育发展至今,开展教育科研已不是教师想不想、愿不愿的问题,而是如果一个教师不走专业发展之路,就会逐步被时代所淘汰。在专业发展之路上,“勤”和“思”是不可或缺的品质,拥有了这样的品质,普通教师也会一步步成长为名师。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