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两种教育倾向的隐忧
1 简单化的倾向。
首先,在教育活动方面,由于对学生的差异不注重研究,或者研究得不够深入,教育活动往往采取统一的方式,往往超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引发学生行为逆反。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教育学生怀有一种良好愿望:希望一次性教育或一个时段的教育能解决永久性的问题。其次,在学生评价上,以学业为重,唯成绩是取。也就有了学生被分为不同的等级,相同年级按次数划出不同的班级。因此,中学生在升学考试前的变相分流也就见怪不怪了。在此情形下,相当一部分“困难生”其实也是被学校教育制造出来的。
2 弱化的倾向。
教育的公益性被弱化,而功利性则渐露头角。即老师追求的是高成绩,学生追求的是高分数,两者异曲同工。老师从教育活动中获得的心理感受越来越单薄,学生也失去了成长进步之中应有的快乐,获得不到美好的心理感受,师生的心理压力有增无减,教与学都成了苦差事。教育的公益性质的弱化,反映在教师职业价值的体现上,就是重于教书,轻于育人,即教育本质的颠倒。那么,我们如何面对日益扭曲的教育呢?
二、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策略
1 端正办学理念,强化育人观。
学校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办学理念,但最终都不能脱离育人的根本主题,即这种理念是以育人为核心的软环境,是学校文化,绝非硬件的比拼,从而在育人的主题下形成不同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
2 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回归学生问题解决。
学生不仅有求知的需要,也有渴望平等的需要;既有被关爱、重视的要求,也有被尊重、理解的要求;不仅有被鼓励、赞许的愿望,也有交流、参与的愿望;既有被评价的需要,也有自评的需要……教师的任务就是准确掌握学生的这些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向善之心和向学之志,师生共同解决一个个具体的困惑,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师生共同获得一种教育的认同感和成就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改变自己,积极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实际问题。
3 宽严适度,讲究艺术
教育的魅力就在于教育方式因人而异,掌握分寸,留有余地。因此,教师要慎用批评,表扬要得当,鼓励要及时。防止因极端的教育方式而埋没教师的良好用心,使批评或表扬失去意义。许多师生关系融洽中的障碍,都源于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尊重学生身心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寻找最佳的教育方式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学校教育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4 拓宽评价的内容和途径
学生评价应坚持全面衡量,多元评价的原则,改变单一的以学业为主的评价标准。围绕学生的成长条件和培养目标确定评价内容,不以一优遮百丑,也不以一丑盖百优。坚持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使学生评价相对做到全面和科学,从而使评价结果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切实发挥指导作用。
教师评价应坚持教学工作与师德作风并重的原则,要突出学生评教的分量。坚持学生评教的常规化。随机评教与定期评教相结合,充分信任学生,畅通言路,积极征求学生意见,加强沟通交流,发挥学生评教的主体作用,创造有利于每个学生成长进步的环境氛围,使其既成人也成才。
责任编辑 杨 博
1 简单化的倾向。
首先,在教育活动方面,由于对学生的差异不注重研究,或者研究得不够深入,教育活动往往采取统一的方式,往往超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引发学生行为逆反。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教育学生怀有一种良好愿望:希望一次性教育或一个时段的教育能解决永久性的问题。其次,在学生评价上,以学业为重,唯成绩是取。也就有了学生被分为不同的等级,相同年级按次数划出不同的班级。因此,中学生在升学考试前的变相分流也就见怪不怪了。在此情形下,相当一部分“困难生”其实也是被学校教育制造出来的。
2 弱化的倾向。
教育的公益性被弱化,而功利性则渐露头角。即老师追求的是高成绩,学生追求的是高分数,两者异曲同工。老师从教育活动中获得的心理感受越来越单薄,学生也失去了成长进步之中应有的快乐,获得不到美好的心理感受,师生的心理压力有增无减,教与学都成了苦差事。教育的公益性质的弱化,反映在教师职业价值的体现上,就是重于教书,轻于育人,即教育本质的颠倒。那么,我们如何面对日益扭曲的教育呢?
二、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策略
1 端正办学理念,强化育人观。
学校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办学理念,但最终都不能脱离育人的根本主题,即这种理念是以育人为核心的软环境,是学校文化,绝非硬件的比拼,从而在育人的主题下形成不同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
2 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回归学生问题解决。
学生不仅有求知的需要,也有渴望平等的需要;既有被关爱、重视的要求,也有被尊重、理解的要求;不仅有被鼓励、赞许的愿望,也有交流、参与的愿望;既有被评价的需要,也有自评的需要……教师的任务就是准确掌握学生的这些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向善之心和向学之志,师生共同解决一个个具体的困惑,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师生共同获得一种教育的认同感和成就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改变自己,积极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实际问题。
3 宽严适度,讲究艺术
教育的魅力就在于教育方式因人而异,掌握分寸,留有余地。因此,教师要慎用批评,表扬要得当,鼓励要及时。防止因极端的教育方式而埋没教师的良好用心,使批评或表扬失去意义。许多师生关系融洽中的障碍,都源于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尊重学生身心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寻找最佳的教育方式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学校教育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4 拓宽评价的内容和途径
学生评价应坚持全面衡量,多元评价的原则,改变单一的以学业为主的评价标准。围绕学生的成长条件和培养目标确定评价内容,不以一优遮百丑,也不以一丑盖百优。坚持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使学生评价相对做到全面和科学,从而使评价结果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切实发挥指导作用。
教师评价应坚持教学工作与师德作风并重的原则,要突出学生评教的分量。坚持学生评教的常规化。随机评教与定期评教相结合,充分信任学生,畅通言路,积极征求学生意见,加强沟通交流,发挥学生评教的主体作用,创造有利于每个学生成长进步的环境氛围,使其既成人也成才。
责任编辑 杨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