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的贵族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yjied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贵族,人们想到的大多是出身豪门,生活舒适安逸。不过,对英国历史上的许多贵族而言,却并非如此。自中世纪开始,英国及欧洲贵族的继承制度,就是“长子继承制”。所谓长子继承制,就是贵族家庭中嫡长子将继承家族的贵族头衔和几乎全部财产。剩下的儿子们几乎什么也得不到。这种遗产分配制度,显然有失公平。
  这种制度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的不公平,导致父子、兄弟结怨,亲缘关系疏离,致使原本和睦的家庭分崩瓦解。到了17世纪中后期,非长子地位呈现出严重恶化的趋势。有人甚至预言,没有财产的贵族非长子们,未来可能会通过抢劫维持生计。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从非长子的角度看,“长子继承制”是非长子们一出生就要面对的“残酷”现实———不管家里地位多高贵,拥有多少财富,未来都与他们无关,他们想要的一切只有靠自己去创造。非长子们靠什么创造财富呢?只有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他们大都选择读书深造———因为他们深知:这是家庭唯一可以帮助他们积累的“资本”。


  在当时,剑桥、牛津的毕业生中,超过80%来自贵族子弟。而非长子们的比例又远高于长子———因为他们更加努力。接下来,走向社会的非长子们,要面对社会各个阶层,他们为了生计必须和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道———他们并不拥有贵族的地位和财富,因此也就没了高傲、轻慢的资本;相反,受过良好教育的非长子们,将优雅、温和的绅士风度传递到社会各个角落。这让普通民众对贵族、富人有了新的认识。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在英国的兴起,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非长子们,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长子继承制”,给非长子们带来巨大心理落差的同时,也让他们學会了正确看待人生的挫折。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社会精英。
  与英国“长子继承制”相比,中国自古以来的析产继承制显然要“公平”得多。所谓析产,简单地说就是财产分割,所有继承人都有份,自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开始,贵族封地便可以分割继承,在财产上所有子嗣人人有份。但结果如何呢?在明代,朱氏子孙们整日养尊处优,个个脑满肠肥,结果在明朝覆灭之时,他们都成了被劫掠的重点目标———因为他们既无能无知又有钱。到了清代,贵族子弟全部优待,数百万旗人国家供养,其结果是养出了一大堆不学无术,只会挥霍祖宗财富的“寄生虫”。八旗子弟一时成为纨绔子弟的代称。加之他们不断繁衍使特权阶层无限扩大。所以,看似公平的析产继承制度,却在社会、国家层面上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造就了其后代的悲剧命运。
  看似公平和不公平的两种继承制度,产生出两类截然不同的结果。谁更“悲催”?想必历史已给出了答案。
其他文献
蔡元培先生以“兼容并包”的思想造就了北大的辉煌,而且,在北大师生和朋友的眼里,他是个非常谦和的人,连疾言厉色的时候都很少见。但是,蔡元培先生处事也自有他的原则,绝对不是凡事和稀泥的“老好人”。  北京大学在蔡元培未当校长以前,开校务会议多半讲英语,特别是预科的校务会议,全部讲英语。不懂英语的教授,只好像聋子一样坐在那里,痛苦万分。蔡元培接任校长以后,特别提议校务会议一律改用中文,这引起了外国教授的
期刊
中学时代,对林庚先生的名字就不陌生。作家出版社编辑出版的《1956年诗选》,其中《马路之歌》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对“汽车的喇叭唱着牧歌”的比喻,感到无比新奇。而《诗刊》1961年第2期发表的另一首写春天的诗《迎春曲》,我一直能背诵下来:  冬天的树林像野鹿的角/太阳的四周春天又来了/刚化了的河水透着多么蓝/泥土里的气息带微微的潮。  进了北大之后,这首诗竟是我和林先生第一次对话的媒介。记得入学
期刊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针对《红楼梦》写的文学评论,《红楼梦魇》通篇的感觉很像读书笔记,没有结构章法,更像针对《红楼梦》做的考据工作集锦。既然她散漫着,我也且仅从她的几句话来谈一谈。  她在《红楼梦未完》的第一段这样写着: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鲫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地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鉴香,品鱼,读书,多么优雅的“三恨”!此三恨,将文艺女
期刊
我在纽约生活,并没发现美国人比中国人更环保。商店里面的蔬菜无端端地都包上了塑料薄膜。到了收银处,收银员会殷勤地帮你装袋,毫不吝惜超市的塑料袋。牛奶怕洒,需要单独的口袋;生肉怕脏,也要单独的口袋。去一趟超市至少要拎回家五六个塑料袋,還不包括装蔬果的那些小塑料袋。开车去大型超市,那么费劲套上的塑料袋,只是为了从购物车把东西放到车子后备厢的一瞬间和从后备厢拿到家里的那一点路。  不过有一点纽约可能走在前
期刊
北窗高卧闲读书,是我能想象到的最惬意的事情。信马由缰地读些忙时没时间读的书,没有通告要赶,没有计划要拟,没有杂务等着处理,“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顺其自然,无拘无束,真是优哉游哉,堪比羲皇上人。而不读书,往往不仅仅是让人觉得面目可憎,还有可能闲来生事,搞得身心不宁。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聪训斋语》中说的:“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闲适无事之人,镇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
期刊
这个世界上,喜爱逆境和苦难的人,少之又少。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逆境和苦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绝非你想躲避就躲避得了的。当世人被拖入其中之后,生命的承受能力与人生的态度便大不相同。多数人不是在逆境中逆来顺受,就是让苦难击垮,难得的是,也有人凸现了一种积极达观的态度:咽着黄连弹琴———苦中作乐,最终穿越苦难,战胜了逆境。  有一则轶事为我提供了佐证:“一位老音乐家下放农村,给牲口铡了七年的草。等他平
期刊
一位是才华横溢“戏剧才子”吴祖光,一位是万众倾倒的“评剧皇后”新凤霞,他们结婚了。  可是吴祖光爱打抱不平,他不会因为什么人的地位、权势而隐瞒自己的态度。1957年他因为提意见被打成了反革命右派分子,他要发配北大荒劳改。  吴祖光考虑到自己能不能回来是个未知数,而爱妻新凤霞有天赋,风华正茂,事业正旺,自己不能耽误了风霞的青春年华和事业,也避免连累刚刚出生的孩子。临别前一天晚上,他對爱妻说:“我们离
期刊
有一个男的,没考上大学,父母就给他找了个老婆结婚了,结婚后就在本村的小学教书。由于没有经验,不到一周就被学生轰下了台。回到家后,老婆为他擦了擦眼泪,安慰说,满肚子的东西,有人倒得出来,有人倒不出來,没必要为这个伤心,也许有更适合你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后来,他外出打工,又被老板轰了回来,因为动作太慢。这时老婆对他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别人已经干很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书,怎么快得了?  他又干过很多
期刊
网上流传一篇文章,其中写道:“爸爸经常以高价向一些穷人买东西,即使是他不需要的,而且他习惯于多付点钱。爸爸说‘这是包裹着尊严的慈善’。”  这位爸爸的做法并不新鲜,我们上小学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校经常组织向贫困地区孩子献爱心活动。通常都是让我们购买那里孩子自己做的毛筆、小玩具之类,老实说,这些东西制作得很粗糙,性价比很低,但我们买得很快乐,那边的孩子也能因此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自己的价
期刊
“功能强大”的量子水,“包治百病”的量子医疗仪器……近年来,随着我国量子技术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不少贴着“量子”标签的商品。然而,这些商品往往跟量子技术毫不相干,是強行“蹭概念”。相关部门有必要强化监管,通过整治虚假广告等手段予以规制。  这正是:  科技概念成利好,  竞贴标签都来炒。  不明就里凑热闹,  虚假宣传终不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