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学期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让我颇感意外。当我迈进机房,只见眼前一片忙乱——学生喧哗着寻找自己的位置。学生第一次上信息技术课太兴奋,还是对满是电脑的机房太陌生?学生们的情绪给机房带来了不小的躁动。
刚刚送走六年级毕业生,迎来新一届的三年级学生。我很兴奋,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总结六年级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立足课堂,把新一届学生教得更好。新学期第一节课,我早早地把上课的教案准备好,以为一切都在我的预设之内和掌握之中。现在,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的嘈杂声音还没有停止,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我的脸还保持着“永恒的微笑”,但内心却异常焦急。为了迅速抚平学生不安、躁动的情绪,我先让学生随便找位置坐下来,再告诉学生机房的座位安排,让他们确定自己的位置。我还没有宣布开始换座位,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动了起来,这下教室里更是一片忙乱——有的学生找了半天没找到自己的位置,有的学生趁机你推我搡地夺凳子,还有的学生紧紧盯着电脑,想去按电脑的电源键。这一切又出乎我的意料。为了让学生的声音小点儿,我一边使劲地打着手势,一边提高嗓门喊。学生慢慢安静下来,课堂终于又回到了我的“预设之中”。
出现了问题,要想办法解决,况且下午还有三年级其他班级要上课,决不能让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中午,我静下心来,头脑里来个情景再现,反思哪个教学环节或步骤出了问题。我从网上找了些关于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方面的资料,从了解学生入手,对这些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了解。原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会出现一种强烈的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但由于自控能力尚未发展起来,学生的自律能力还很差,很多时候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与帮助。有了这样的认识,我明白了课堂问题背后的根源。我一直教高年级,习惯了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三年级的时候,不自觉地用高年级学生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三年级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差异而产生的学习能力与自律能力的差异。这一点点的思想疏忽,导致了课堂中产生种种“意料之外”的事。
找出病因,对症下药。我立即向三年级的各位班主任索要班级的座位表,明确学生的具体位置,提前告诉学生怎样找到自己对应的位置,记住对应位置的区域、机号,把这个工作提前做细、做实。有了这样的课前“创设”后,班级的课堂教学效果很好,既节约了课堂时间,又保证了教学秩序,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对课堂教学事先要做有效的预设,这源于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纲要的全面解读,源于教师对基础教育的深入理解,源于教师对本学科课程的全面了解和对教学目标的正确把握。此外,教师要更多地了解学生,了解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教学中出现意料之外的事属于正常现象,我的策略是:立场稳定、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力挽狂澜。当“意料之外”的事出现后,先考虑它能否成为课堂教学可利用的有效教学资源,如果有利用价值,就要巧妙地把它引入课堂教学中,如果确实无利用价值,教师应立即疏导、引领学生回到正常教学中。课后,教师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进行深入反思、总结,积极寻求有效调整的对策,尽量将“意料之外”纳入教师的有效预设之中。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刚刚送走六年级毕业生,迎来新一届的三年级学生。我很兴奋,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总结六年级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立足课堂,把新一届学生教得更好。新学期第一节课,我早早地把上课的教案准备好,以为一切都在我的预设之内和掌握之中。现在,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的嘈杂声音还没有停止,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我的脸还保持着“永恒的微笑”,但内心却异常焦急。为了迅速抚平学生不安、躁动的情绪,我先让学生随便找位置坐下来,再告诉学生机房的座位安排,让他们确定自己的位置。我还没有宣布开始换座位,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动了起来,这下教室里更是一片忙乱——有的学生找了半天没找到自己的位置,有的学生趁机你推我搡地夺凳子,还有的学生紧紧盯着电脑,想去按电脑的电源键。这一切又出乎我的意料。为了让学生的声音小点儿,我一边使劲地打着手势,一边提高嗓门喊。学生慢慢安静下来,课堂终于又回到了我的“预设之中”。
出现了问题,要想办法解决,况且下午还有三年级其他班级要上课,决不能让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中午,我静下心来,头脑里来个情景再现,反思哪个教学环节或步骤出了问题。我从网上找了些关于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方面的资料,从了解学生入手,对这些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了解。原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会出现一种强烈的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但由于自控能力尚未发展起来,学生的自律能力还很差,很多时候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与帮助。有了这样的认识,我明白了课堂问题背后的根源。我一直教高年级,习惯了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三年级的时候,不自觉地用高年级学生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三年级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差异而产生的学习能力与自律能力的差异。这一点点的思想疏忽,导致了课堂中产生种种“意料之外”的事。
找出病因,对症下药。我立即向三年级的各位班主任索要班级的座位表,明确学生的具体位置,提前告诉学生怎样找到自己对应的位置,记住对应位置的区域、机号,把这个工作提前做细、做实。有了这样的课前“创设”后,班级的课堂教学效果很好,既节约了课堂时间,又保证了教学秩序,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对课堂教学事先要做有效的预设,这源于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纲要的全面解读,源于教师对基础教育的深入理解,源于教师对本学科课程的全面了解和对教学目标的正确把握。此外,教师要更多地了解学生,了解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教学中出现意料之外的事属于正常现象,我的策略是:立场稳定、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力挽狂澜。当“意料之外”的事出现后,先考虑它能否成为课堂教学可利用的有效教学资源,如果有利用价值,就要巧妙地把它引入课堂教学中,如果确实无利用价值,教师应立即疏导、引领学生回到正常教学中。课后,教师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进行深入反思、总结,积极寻求有效调整的对策,尽量将“意料之外”纳入教师的有效预设之中。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