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的策略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zi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逐步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占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那么如何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是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学习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逐步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占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那么如何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是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学习情境的创设
  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会使学生的学习扎实而有效、持久而松;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开启学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为此教师应学会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密切联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国际、国内时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学过的地理知识、地理趣味小故事;提出开放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有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好方法。为此教师应认真查阅资料,备课时精心设计,有备而来。
  例如,在学习“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这一问题时,教师适时地引入“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或鼓励学生讲述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历史),学生兴趣盎然。
  二、学习内容的设计
  新教材中很多文字内容多是结论性表述,其中蕴含着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学会帮助学生挖掘其中的内涵。同时新教材中增设的各个栏目均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精心设计,教师一定要学会处理好。为此教师应学会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学习内容,应做到知识问题化,于无疑处设疑。
  其实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分析、去思考,问题解决了,知识的来龙去脉也就弄清了。
  例如,在学习“地球自转”这部分知识时,教材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落日。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差异”。这段文了说明了地球自转的方向以及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那么如何让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我设计了一个小组实验,让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小地球仪和一个小手电筒作为太阳光源,小组同学一起演示地球自转的过程,通过实验加深了学生们对地球自转这个难点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习效果非常好。另外在新教材中每一个大的标题后都安排一个“活动”内容,这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活动”起巩固新知识的作用,有些“活动”还承担着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我把这些“活动”内容都设计成很好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培养他们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学习方式的选择
  面对新课程,教师一定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于合作或探究。一定要因内容而异。一般来说,难度较小的问题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而难度较大,比较开放,有一定探究空间的问题可组织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完成,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而要让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使他们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这其中关键是问题的提出,为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应做到:书中有确切结论的问题不问;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上来的问题不问;简单的通过肯定或否定来回答的问题不问。例如在学习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第一节自然环境中的“地形与河流”这一问题时,教师这样设问:“请同学们看亚洲地形图,找出亚洲有哪些山脉、平原、河流?学生能够找到,但不会很感兴趣,印象也不会很深刻。如果这样设问,效果一定不会一样。同学们请大家阅读亚洲地形图,注意观察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特点对本区河流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问题便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必然督促学生认真阅读地图并仔细思索才会得出结论。教师不但要学会设问,还要教会学生问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四、学习方法的指导
  面对新课程,学生会不会学习,这是方法问题,喜欢不喜欢学习,这是素养问题。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对学生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处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学习方法,学会终身学习。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及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例如,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同学怎样学会合作、学会讨论探究、辩论等等。这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训练,使学生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的素养。要培养学生学习素养需要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与鼓励。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五、学习难点的帮助
  新课程的教学,可以说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学生的学习占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在自主或合作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引导。教师要帮在疑难处导在关键点。另外教师应主动到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强有力的支持者。
  六、学习过程的调控
  好的一节地理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体现在对学习过程的调控,促进学习过程积极有序地进行,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这其中当然要有教师的支持与鼓励。另外,教师还应控制好学生学习的进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可能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学习多长时间,多长时间学生可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要有目标意识。
  七、学习结果的反馈
  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一节课有明确的三维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否完成,学生学的怎么样,是否掌握了知识,训练了能力,这是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时时关注的问题,新课程学生的学习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甚至贯穿于课堂的始终,不可能每一节课都拿出固定的时间用于检测与反馈。因此更多的信息反馈是在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师应学会“眼观六路”“察言观色”,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学习状况。
  八、学习的即时评价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进行即时评价,是重要的课堂调控手段,具有激励、引导、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后继学习的作用,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个性差异,要用积极的眼光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看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渗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每个学生在自尊、自信中成长。
其他文献
所谓培养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个人的素质的价值。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建设祖国的各种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培养学生的个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健康重庆”建设迎来了重庆体育的春天,学校体育工作更是最大的受益
面对各种电子设备更新换代较快的趋势,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宽泛和普及,要充分认识到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中应用的优势,探索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管理
来自台湾的木雕艺术家康木祥先生用“生命中的喜悦与爱”喜迎世博会,与您同享这盛世欢歌。  康木祥始发台湾,行走斐济、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香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古巴、日本等,汇聚不同文化中生命的展现,统摄各国雕刻艺术精华,把雕刻艺术对生命的热烈追求,用他手中灵动的刻刀与木质的天然相融合,孕育出“生命”的喜悦。  康木祥出生于1961年,三代工艺世家及木雕故乡的背景,引领他的生命与木雕紧紧连结!他在
随着思想政治课教学和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学科考试实现了从闭卷到开卷考试的平稳过渡。面对多年已适应了闭卷考试模式的教师和学生不免产生种种困惑。开卷考试后,我们不难发现,试题难度增加了,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考试的改革对政治课堂教学提出了严肃的挑战,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不能不成为政治教师探讨的课题。笔者就初三课堂教学改革有一些粗浅的的尝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活动课内容的选择  活动课,
如今,满足人们用电需求的一个主要方式是提升配电网络供电的可靠性.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电网的可靠性得到了提升.对于10KV的配电网来说,更加需要确保其供电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