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卡壳”带来的收获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19820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上,我正在自信地讲解着习题。工作已经整整十年了,面对熟悉的知识,面对熟悉的题目,不自信就怪了。况且我事先已经在备课本上对一些要讲的题目作了解析。可是讲着讲着,尴尬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忘记了一道题的解法!当时的大脑竟然是空白的。因为我习惯于课前备课,上课从不带备课本,于是我呆在了那里,学生们的眼睛都盯着我呢,可是越急,思维越难以集中,我的脸开始红了。突然,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让学生试一试呢?于是我说:“谁知道这道题的解法啊,说出来,让我们大家伙听听。”学生们有的在思考,有的在犹豫。通过眼神我知道有几个学生有答案了。我放心了,用信任的眼神鼓励着他们。终于,有位学生站了起来,讲解的还比较有条理。我又说:“分析的不错,谁还有不同的想法或有补充的?”有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的带动,后面的学生很快活跃起来,开始畅所欲言,又有几位学生起来说了自己的想法,就这样,我们大家讨论着、分析着、补充着,最后竟然得到了四种不同的解法,并且确定了一种最简便的方法。
  虽然讲解这道题比预计的时间多用了十分钟,但是获得的结果是:学生再遇到这类题目时,正确回答率是100%。更重要的是我体会到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好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来教改不是空洞的,而是那么的简单!回到办公室,我感慨万分,不由得开始反思自己这十年的教学工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既然知道这一点,为什么不能多给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呢?现在大多数的教师的顾虑依旧是课堂时间、教学进度,所以不敢放手,甚至什么都包办到底;而学生呢,也让我们“惯”得习惯于等着喂食,不愿意也不习惯主动地发现问题,展现自己的思想。于是老师们就更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上面了,就这样,学生和老师都陷入了一种恶性的循环。
  早在1632年,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写的《大教学论》中就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中国的教育家当属孔子,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即使是现在看来,这些观念也是很了不起的。
  想来也惭愧,这种灵感并没有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延续,如今三四年过去了,我却“屈服”于一种同化之中,虽然也曾在课堂上鼓励过学生大胆地发言,虽然也曾让学生讨论过问题,但这一切都是在对教学成绩盲目追求下的一种肤浅的、表面的形式。不过,我已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下,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为了提高教学成绩的唯一途径!只要给学生一个舞台,只要相信学生,就能够做的很好。
  既然想到了,就去做。于是在以后的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多留给学生消化、思考、讨论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课堂逐渐活跃起来,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高了。但是很快各种矛盾也显现出来,有一次上完了课,有一位学生到办公室交给我一封信,上面说,他的基础比较差,本想利用高三的一轮复习努力的提高成绩,但是感觉不适应我的教学方式,以前的老师总是将知识讲的很细、很多,基本上把课本跑一遍。而我却只是让他们填写学案,有的知识在课堂上根本不提,主要的时间都放在了练习题上,所以学习起来有些吃力;同时他还说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讨论问题时,大家都不愿意思考,而是急急忙忙的翻看资料,寻找答案,或是干脆等着听别人的想法。而且时间一长,逐渐习惯于遇到问题就讨论,不仅影响了做题的效率,而且还影响到了自习课的纪律。看完了信,我又一次的陷入了沉思。
  讨论的方式的确让课堂气氛活跃了不少,自学的方式也的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不能什么课都讨论,什么问题都讨论啊,也不是什么知识都适合学生们自学。从包办一切到完全放鸽子,教学方式好像又走向了另外一种极端。
  高中知识更加注重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理解,在理科当中有很多的理论知识是很难通过讨论的方式解决的,必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必须要经过学生独立的思考、尝试。这和小学、初中知识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不能什么样的内容都沿着一种模式走到底,应该根据知识、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处理。
  我找了几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交流,学生们说了很多真心话,暴露出不少教学中的问题,有的学生说填写学案的方式不错,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系统的掌握知识,但学案填写的内容应该订正;有的学生说课堂应该更讲究实效,不应走形式,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平时很少用的多媒体课件,一张一张的换,根本没有时间记;有的学生说面对高考,大部分的学生都想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知识,不应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无谓的讨论上;有的学生说,应该留给他们更多的吸收消化的时间,应该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接触常见的考题,更多的展现、总结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于是,在这些建议的基础上我又作了一些改变,高三的一轮复习还是应该以全面为基础,但绝不是意味着在讲解的时候面面俱到,所以填写学案还是必须的,只是尽可能的批阅,而且将学案的详细答案印发给学生,拿出时间让学生修改补充、整理,而课堂上讲解的则是学生集中反应出的问题,高考的重点、常见知识点;讨论的方式更灵活了一些,不一定非得进行分组讨论,对同学的回答及时的补充,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本身也是一种讨论和交流;每一周利用一个自习的时间,让学生整理、回顾、翻阅做过的题目比多做一套题效果要好得多;每一节课要拿出几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质疑,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允许学生犯错误,但决不允许在同一道题上犯同样的错误。
  经过这些改变,课堂仍然是活跃的,只是更讲究实效,学生的思考时间、参与学习的时间更长了,效果更好了。
  现在再看“教改”,一点也不陌生了,因为教改就在我的身边。
  (作者联通:261300山东省昌邑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盐类水解的实质是盐电离的离子跟水电离的H+或OH-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溶液中C(H+)和C(OH-)发生了变化,即溶液的pH发生了变化,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考虑盐的水解。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主要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与传统的“以教师为本”的教学模式已是大相径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创新势在必行。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应该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一、情感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    记得列宁曾说过:“没有‘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一、要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情感    传授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为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
期刊
何谓课堂教学中的“学”、“思”、“乐”?“学“就是培养学生自学即“会学”的能力;“思”就是培养学生思维即“学问”能力;“乐”就是培养学习兴趣。我认为“学”“思”“乐”在素质教育课堂中,缺一不可。  应试教育在课堂教学上集中表现为三大弊端:第一是重“教”不重“学”。应试教育的着眼点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应”是被动行为,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主观要求出发,我怎么“教”
期刊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工作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反思的实质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诸如总体课程目标的反思,总体课程内容的反思,
期刊
体育课与体育训练要不要进行准备活动及整理活动?这是多年以前谈论的老问题。现在竟然还有一些体育老师课前不做准备、课后不做整理活动。一堂体育课,一开始就进行长跑测验或短跑测验或篮球、足球教学比赛,测完后老师好象完成了本次教学任务。学生跑完了马上坐着休息,不是积极性的休息。有些老师为什么这样做,我也了解了一下情况,他们说,四十五分钟上课时间太短,做准备活动、整理活动浪费时间。他们还说,人体会自行安排必要
期刊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技术的普及,要求新时代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素养,如何提高其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每一节信息技术课程中抓起。下面就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素养,谈几点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爱国精神    由于计算机是高科技的
期刊
毋庸讳言,应试教育下的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正是这些弊端造成了今天写作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因此,对传统写作教学进行深入反思,确立科学的写作教学理念,并积极构建新型写作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对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反思    传统写作教学的一般模式是“写前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作文讲评”。对这种模式,教师教习惯了,学生学习惯了,年复一年,难得变更。然而,客观地讲,它
期刊
据报载,一位幼儿园的教师问一群孩子:“花儿为什么会开?”生①说:“花儿睡醒了,它想看看太阳。”生②说:“花儿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给顶开了。”生③说:“花儿想跟小朋友比一比,看看哪一个穿衣服更漂亮。”生④说:“花儿想看一看有没有小朋友把它摘走。”生⑤说:“花儿也有耳朵,它想出来听一听小朋友在唱什么歌。”这些精彩的答案使这位幼儿园的教师感到震惊,因为老师准备的答案是“天气变暖和了。”这件事警示了教育工作
期刊
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同行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提高。现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观念,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四大特点。思想品德课教学应遵循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