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厚街中学的开放日,兄弟学校邀请我们校全体数学教师听罗老师的公开课《用样本估计总体》,课后大家感触不少.本文作者以听课旁观者的角度,通过罗老师的一节数学教研课,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
“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倾注每一位的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生活和情感的真实体验.罗老师的教研课《用样本估计总体》,正是基于这个理念而设计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者运用以“问题为中心”,以“发现模式、自学模式”为主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施教,整节课围绕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非常熟悉的生活问题,用数据去说话,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教者自信、自然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节奏,富有艺术性的语言,在课堂上与学生融为一体.正因为教者深厚的“内功”,点拔恰到好处,才让学生们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效益高.下面我结合课例,谈谈当今教学中我们应立足于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一、课堂教学的“数学化”与“生活化”和谐地统一
整节课从开始到结尾都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回归生活.教者从家常的生活细节引入课题:通过妈妈煲汤尝试味道这一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知道其中隐含着数学规律,揭示课题.他在统计初步的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较关心的问题,如某电脑生产厂家对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进行调查,将得到的数据让学生去判断此广告的真伪,并告诉家人以防受骗;对北京市2003年的空气污染指数及质量级别的分析,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想知道本校9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和体重,让学生根据问题提出若干个了解的方案;王老汉估计自己鱼塘的鱼的总重量;本级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研究课题“厚街广深高速公路入口的汽车流量问题”;本校创建广东省绿色学校和厚街镇创建广东省卫生强镇,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天调查自己家庭丢弃废塑料胶袋的情况等活生生的例子,无处不在,学生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以上一系列的问题,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造性动机.学生思维活跃,在不知不觉中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从学生的精彩回答中我们也看到了学生已学会用数学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了,教者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的积累,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里.
以往教材过分注重数学知识本身的严密性、逻辑性,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忽视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忽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课显得枯燥,乏味,而新教材中正是克服了这点不足.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广大的中学数学教师应多思考在“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和谐统一”这个方面的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
二、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新型的、民主型的、开放的课堂气氛.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的“场所”,让学生在自然、宽松、愉悦和环境中尽情释放,展示个人的风采.罗老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平等、宽松、民主的讨论,是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体现了人关怀的理念.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所回答后的一颦一笑(赏识学生),正是给学生无限的信心和热情的鼓励,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教者的身体语言,好比一阵阵的幽香,沁人心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教师虽然言语不多(语言非常精辟),却自始至终都当好学生的引导者,角色定位始终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认真做好思维的体操.
三、课堂教学“开放化”
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去参与教学活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大胆实践.罗老师让其中一个学习小组的一名成员将自已在课前搜集的数据以及与同学交流所得到的相关信息告诉同学们,然后教者鼓励其他学生大胆向该成员提出问题,直到大家都毫无异义后才胜利回“营”.教者所设计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建立了“个人-小组-全班”“学生-学生-教师”多维度的动态过程,努力促进三个信息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交流.在整个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启发、补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议论”中求发展.数学学习的形式,不但要听、要看,还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竞争、热烈讨论的和谐气氛,促使他们去想、去说、去做,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提高.教师的引导要有针对性、目的性,重点突出,还应准确把握好议论内容的深浅,使学生论得起来,议有余味,增强学生学习的后劲,培养学
生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的探索精神.
四、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去学;要让学生探求寻找规律,在探求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试一试,议一议,做一做,评一评,打破被动听课、一问一答、“满堂问”“满堂灌”的局面;要创设多向交流,形成师导生探的良好情境.对复杂的问题,做到教师设点,学生划线;教师铺路,学生上山.课例中,师生交流调查的情况,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组与组之间采用辩论会等的形式来达成共识的学习环节,使学生对“用样本估计总体”所具备的基本特征有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智慧合作,提炼、概括出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意义、特征,再加以适度的练习加以巩固、深化,一节课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也就顺理成章地实现了.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但只要我们紧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改善数学课堂结构,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上显现真功夫,数学课堂的必定会散发出其应有的数学魅力.像罗老师这样一节有实效的教研课,不正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课堂魅力?
责任编辑罗峰
“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倾注每一位的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生活和情感的真实体验.罗老师的教研课《用样本估计总体》,正是基于这个理念而设计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者运用以“问题为中心”,以“发现模式、自学模式”为主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施教,整节课围绕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非常熟悉的生活问题,用数据去说话,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教者自信、自然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节奏,富有艺术性的语言,在课堂上与学生融为一体.正因为教者深厚的“内功”,点拔恰到好处,才让学生们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效益高.下面我结合课例,谈谈当今教学中我们应立足于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一、课堂教学的“数学化”与“生活化”和谐地统一
整节课从开始到结尾都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回归生活.教者从家常的生活细节引入课题:通过妈妈煲汤尝试味道这一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知道其中隐含着数学规律,揭示课题.他在统计初步的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较关心的问题,如某电脑生产厂家对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进行调查,将得到的数据让学生去判断此广告的真伪,并告诉家人以防受骗;对北京市2003年的空气污染指数及质量级别的分析,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想知道本校9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和体重,让学生根据问题提出若干个了解的方案;王老汉估计自己鱼塘的鱼的总重量;本级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研究课题“厚街广深高速公路入口的汽车流量问题”;本校创建广东省绿色学校和厚街镇创建广东省卫生强镇,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天调查自己家庭丢弃废塑料胶袋的情况等活生生的例子,无处不在,学生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以上一系列的问题,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造性动机.学生思维活跃,在不知不觉中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从学生的精彩回答中我们也看到了学生已学会用数学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了,教者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的积累,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里.
以往教材过分注重数学知识本身的严密性、逻辑性,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忽视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忽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课显得枯燥,乏味,而新教材中正是克服了这点不足.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广大的中学数学教师应多思考在“实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和谐统一”这个方面的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
二、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新型的、民主型的、开放的课堂气氛.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的“场所”,让学生在自然、宽松、愉悦和环境中尽情释放,展示个人的风采.罗老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平等、宽松、民主的讨论,是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体现了人关怀的理念.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所回答后的一颦一笑(赏识学生),正是给学生无限的信心和热情的鼓励,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教者的身体语言,好比一阵阵的幽香,沁人心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教师虽然言语不多(语言非常精辟),却自始至终都当好学生的引导者,角色定位始终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认真做好思维的体操.
三、课堂教学“开放化”
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去参与教学活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大胆实践.罗老师让其中一个学习小组的一名成员将自已在课前搜集的数据以及与同学交流所得到的相关信息告诉同学们,然后教者鼓励其他学生大胆向该成员提出问题,直到大家都毫无异义后才胜利回“营”.教者所设计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建立了“个人-小组-全班”“学生-学生-教师”多维度的动态过程,努力促进三个信息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交流.在整个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启发、补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议论”中求发展.数学学习的形式,不但要听、要看,还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竞争、热烈讨论的和谐气氛,促使他们去想、去说、去做,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提高.教师的引导要有针对性、目的性,重点突出,还应准确把握好议论内容的深浅,使学生论得起来,议有余味,增强学生学习的后劲,培养学
生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的探索精神.
四、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去学;要让学生探求寻找规律,在探求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试一试,议一议,做一做,评一评,打破被动听课、一问一答、“满堂问”“满堂灌”的局面;要创设多向交流,形成师导生探的良好情境.对复杂的问题,做到教师设点,学生划线;教师铺路,学生上山.课例中,师生交流调查的情况,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组与组之间采用辩论会等的形式来达成共识的学习环节,使学生对“用样本估计总体”所具备的基本特征有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智慧合作,提炼、概括出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意义、特征,再加以适度的练习加以巩固、深化,一节课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也就顺理成章地实现了.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但只要我们紧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改善数学课堂结构,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上显现真功夫,数学课堂的必定会散发出其应有的数学魅力.像罗老师这样一节有实效的教研课,不正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课堂魅力?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