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起没有预料的事件可能引起故障,一个长久被忽视的问题可能导致一次危机。
——加拿大管理学家H·明茨伯格
教师做的是育人的工作,是一项把学生培养成有学识、有才能、道德高尚的人的伟大工程。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习惯,还要注意学生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同时教师要以自身人格魅力感化学生,促使教师的威信确立,进而变成一种强烈的感召力,使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制定并及时调整符合班级实际情况、学生普遍接受的策略和措施。否则,一项决策的失误、一次偶发事件处理不当或者自身言行中的细小过失,都会导致事与愿违的后果。
2008年年终,学期临近结束,学校领导出其不意地到各班要求学生对各自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民意测验。一位平时颇受同事好评的高二实验班班主任——一位教学能力强、工作严谨认真的小伙子,出人意料地只得到了本班学生8%的满意率,基本满意为15%,不满意的竟然达77%。事后,学校年级段领导通过多种渠道(包括与部分学生座谈)调查了解,才发现问题所在。原来,这位班主任平时对学生比较严格,制定的班规制度约束太多,而这个班级是由高一学年结束后文理科分班组成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好,学生对新班主任的性格、脾气和他的管理方式尚不适应,部分制度又难以接受,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再加上民意测验前不久,班主任自身行为习惯的一个细小纰漏,使得班级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才有了民意测验这种令人遗憾的结果。
要管好一个班级,教师不能单纯地依靠制度,制度只能辅助教师在管理中对学生起约束、帮助作用,教师更多地应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教育学生。要想做一名成功的教师,首先必须做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人。而教师的人格魅力,部分来源于善良和慈爱,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而这位班主任,却少了一点宽容。尽管他对教育教学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忠于职守,一丝不苟,任何情况下都不降低要求去迁就学生,但是他在教育过程中管理过严,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惩罚太硬,缺乏人性化和人文关怀。例如:班级有几位女生爱在教室吃零食,班主任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作出了“如再发现在教室吃零食一次,罚打扫卫生一星期,罚交与零食等价的钱作班费”的制度,令许多同学难以接受。还有一次,一位男同学因病假而没有将当天的卫生值日工作委托他人完成,导致了班级“四项红旗竞赛”被扣分,后来在病好之后还得去完成班主任坚持要求的惩罚性值日任务。学生不同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成熟的成年人,对于某些制度的认识与接受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还需要教师的耐心和循循善诱。一个教师,如果经常靠威严来逼迫学生服从,就会使学生敬而远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不良后果。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作榜样教育学生。”教师人格就像一面镜子,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善和恶,美和丑,高尚和卑劣,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教师应该用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身教来印证平日的言教,推动学生在人格塑造中由“知”向“行”转变。
爱学生,不仅要了解、关心学生,还要尊重、信任学生,尊重的形式有倾听、微笑、凝视、赞赏等等。教师的微笑,最容易让学生受到感染,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调动学习积极性。德国曾提出优秀教师的标准,其中一点是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对学生笑口常开,善于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不使学生看到老师像老鼠看到猫一样害怕。教师面对学生不苟言笑,只会让学生感觉你以教育者自居,高高在上,使学生心理上感到压抑,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不和谐。这位班主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大家都认为他是热爱学生的,对学生负责,经常找学生谈心,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手段比较规范和严格。然而他有着不苟言笑的性格,平时在学生面前总是一副严肃的神情,理智中带有冷淡,师生之间总有一种距离感,这恰恰成为他与学生之间亲切沟通和感情交流的障碍。有时严格的管理显得有些专断、苛刻,很容易使学生表面对其尊敬,实则内心不满甚至产生厌恶等情绪。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师立教之本。教师只有正其身,方可以为人师。加里宁更明确地指出:“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这位班主任有着较重的烟瘾,有时会在教室里吸烟,学生原本就私下有意见了。在个别座谈时,一位同学反映,在民意测验前不久,这位班主任从教学楼门厅经过,手上一支快吸完的烟掉到了地上,也不知道是没注意还是可能当时抱着一大叠试卷,捡烟蒂困难就没捡。这一幕刚好被班里好几个同学看到,此事很快就在班级传开,许多同学对这位苛刻的班主任产生了很不好的印象。“每增加一厘米的倾斜,都可能导致古塔的倾覆,1%的疏忽,可能导致100%的失败。”汪中求先生说的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率先做到,不让学生做的,自己一定遵守。这样教师的行为就会象无声的命令,发挥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要求就会顺利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教师。学生对他的能力学识、言谈举止监督、模仿得也最多,因此班主任对教育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每时每刻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注意提高自身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心理和身体等各方面的素质,确立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威信,重视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问题。否则,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令人遗憾的结果。
(栏目编辑 刘西萍)
——加拿大管理学家H·明茨伯格
教师做的是育人的工作,是一项把学生培养成有学识、有才能、道德高尚的人的伟大工程。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习惯,还要注意学生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同时教师要以自身人格魅力感化学生,促使教师的威信确立,进而变成一种强烈的感召力,使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制定并及时调整符合班级实际情况、学生普遍接受的策略和措施。否则,一项决策的失误、一次偶发事件处理不当或者自身言行中的细小过失,都会导致事与愿违的后果。
2008年年终,学期临近结束,学校领导出其不意地到各班要求学生对各自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民意测验。一位平时颇受同事好评的高二实验班班主任——一位教学能力强、工作严谨认真的小伙子,出人意料地只得到了本班学生8%的满意率,基本满意为15%,不满意的竟然达77%。事后,学校年级段领导通过多种渠道(包括与部分学生座谈)调查了解,才发现问题所在。原来,这位班主任平时对学生比较严格,制定的班规制度约束太多,而这个班级是由高一学年结束后文理科分班组成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好,学生对新班主任的性格、脾气和他的管理方式尚不适应,部分制度又难以接受,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再加上民意测验前不久,班主任自身行为习惯的一个细小纰漏,使得班级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才有了民意测验这种令人遗憾的结果。
要管好一个班级,教师不能单纯地依靠制度,制度只能辅助教师在管理中对学生起约束、帮助作用,教师更多地应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教育学生。要想做一名成功的教师,首先必须做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人。而教师的人格魅力,部分来源于善良和慈爱,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而这位班主任,却少了一点宽容。尽管他对教育教学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忠于职守,一丝不苟,任何情况下都不降低要求去迁就学生,但是他在教育过程中管理过严,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惩罚太硬,缺乏人性化和人文关怀。例如:班级有几位女生爱在教室吃零食,班主任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作出了“如再发现在教室吃零食一次,罚打扫卫生一星期,罚交与零食等价的钱作班费”的制度,令许多同学难以接受。还有一次,一位男同学因病假而没有将当天的卫生值日工作委托他人完成,导致了班级“四项红旗竞赛”被扣分,后来在病好之后还得去完成班主任坚持要求的惩罚性值日任务。学生不同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成熟的成年人,对于某些制度的认识与接受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还需要教师的耐心和循循善诱。一个教师,如果经常靠威严来逼迫学生服从,就会使学生敬而远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不良后果。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作榜样教育学生。”教师人格就像一面镜子,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善和恶,美和丑,高尚和卑劣,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教师应该用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身教来印证平日的言教,推动学生在人格塑造中由“知”向“行”转变。
爱学生,不仅要了解、关心学生,还要尊重、信任学生,尊重的形式有倾听、微笑、凝视、赞赏等等。教师的微笑,最容易让学生受到感染,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调动学习积极性。德国曾提出优秀教师的标准,其中一点是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对学生笑口常开,善于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不使学生看到老师像老鼠看到猫一样害怕。教师面对学生不苟言笑,只会让学生感觉你以教育者自居,高高在上,使学生心理上感到压抑,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不和谐。这位班主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大家都认为他是热爱学生的,对学生负责,经常找学生谈心,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手段比较规范和严格。然而他有着不苟言笑的性格,平时在学生面前总是一副严肃的神情,理智中带有冷淡,师生之间总有一种距离感,这恰恰成为他与学生之间亲切沟通和感情交流的障碍。有时严格的管理显得有些专断、苛刻,很容易使学生表面对其尊敬,实则内心不满甚至产生厌恶等情绪。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师立教之本。教师只有正其身,方可以为人师。加里宁更明确地指出:“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这位班主任有着较重的烟瘾,有时会在教室里吸烟,学生原本就私下有意见了。在个别座谈时,一位同学反映,在民意测验前不久,这位班主任从教学楼门厅经过,手上一支快吸完的烟掉到了地上,也不知道是没注意还是可能当时抱着一大叠试卷,捡烟蒂困难就没捡。这一幕刚好被班里好几个同学看到,此事很快就在班级传开,许多同学对这位苛刻的班主任产生了很不好的印象。“每增加一厘米的倾斜,都可能导致古塔的倾覆,1%的疏忽,可能导致100%的失败。”汪中求先生说的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率先做到,不让学生做的,自己一定遵守。这样教师的行为就会象无声的命令,发挥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要求就会顺利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教师。学生对他的能力学识、言谈举止监督、模仿得也最多,因此班主任对教育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每时每刻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注意提高自身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心理和身体等各方面的素质,确立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威信,重视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问题。否则,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令人遗憾的结果。
(栏目编辑 刘西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