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什么人。”儿童入学以后,其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大多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基于此,每学期的开学初,我通过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并征求学生的意见制定好本班的班规。通过班级治理制度,教师和同学的监督和约束、矫正学生的行为、言语和思想。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其言行、人品、才能等方面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我们教师首先做好表率,这样学生对我们所开展的言行和思想教育才会心服口服。
二、严爱结合,松紧有度
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会变坏。教师对学生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教师或父母的威信应是建立在严和爱的基础上的。严明尚礼的言行、纪律要求能约束建美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了纪律的保障,学生的学习、交流、生活往来才会有序进行,紊而不乱。
教育应该是爱的传承、给予的过程。台湾作家戴晨志在《新爱的教育》中认为爱是“不排斥,不隔离,不贴负面卷标”,而且,“爱他就要给他表现的机会”。我们教师很难让所有学生接受到同等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我们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同等的爱。每个孩子都希望被肯定、被重视、被接纳,作为教师,绝不能让孩子对自己的“存在价值”感到怀疑。教师的爱需要与责任心、信心、耐心、公心和慧心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巨大的力量。
爱是一种责任与关怀,在发现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及时地介入与帮助;爱是一种唤醒,唤醒学生内心的纯真与善良;爱是一种理解与宽容,事出有因,不以学生犯错违纪的次数的多寡来论定学生的发展;爱是一种肯定与鼓励。
三、真诚交流,敞开心扉
沟通消除隔阂,交流敞开心扉,真诚溶化壁垒。当今教育倡导师生互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且主导先行。教师不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余时间都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在日常教学中要认真发掘各学科的德育内涵,利用先进的人物事迹与教师的人格魅力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知荣辱、辩是非、求上进的心理,力求做到文道统一。要教育好学生,尤其是那些存在着心理问题的单亲儿童和留守儿童,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焦急、畏惧、敌对等心理。于是他们很容易违纪犯错,甚至屡教不改,我们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甚至嘲讽、打击他们。其实很多孩子学坏是出于安全感的需求,有些孩子喜欢惹事是他们渴望关注、渴望爱的一种叛逆表现。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斧正而衍变为习惯的话就很难更改了。平日里,我们应多多关注学生中的这些特殊群体,多抽出一些时间与他们交流,关心他们的衣食,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洞析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内心世界,多给他们讲一些明辩是非、艰苦努力、自力更生的道理与故事。
四、搭建育人平台,架设沟通的桥梁
小学生的心灵是五彩斑斓的,小学生的情感也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喜、怒、哀、惧容易溢于言表,但由于胆怯、害羞、隐私等原因,他们也常有一些情感因没有一个适当的平台而无法表露出来。这就要我们教师去创设一些平台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
我们除了可以与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外,还可以通过日记、书信、小纸条、电话等方式与学生进行间接的沟通。特别是日记,我常常鼓励学生如果有什么不便当众当面说的话语,可以在日记里告诉老师和与老师进行交流。由于有了日记这个比较隐蔽的渠道,很多学生在日记中向老师说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心理话。有提出建议的,有说出同学间矛盾的,有反映家庭问题的。我们不嘲笑学生的天真,真诚地回应他们的问题,与他们共同分析事情的因果,解除他们心中的迷惑,共商应对问题的办法,追踪事情的发展。学生非常希望得到教师的回应,即使老师不能完全为他们排忧解难,他们也会为有老师这样的知心朋友而欣慰,变得更加可爱、坚持与努力。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只要我们以身作则,尊重每一位学生,真诚地与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多给学生一些理解和支持,相信我们的德育工作将会在和谐的环境中取得成功。
责任编辑 邹韵文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什么人。”儿童入学以后,其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大多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基于此,每学期的开学初,我通过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并征求学生的意见制定好本班的班规。通过班级治理制度,教师和同学的监督和约束、矫正学生的行为、言语和思想。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其言行、人品、才能等方面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我们教师首先做好表率,这样学生对我们所开展的言行和思想教育才会心服口服。
二、严爱结合,松紧有度
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会变坏。教师对学生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教师或父母的威信应是建立在严和爱的基础上的。严明尚礼的言行、纪律要求能约束建美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了纪律的保障,学生的学习、交流、生活往来才会有序进行,紊而不乱。
教育应该是爱的传承、给予的过程。台湾作家戴晨志在《新爱的教育》中认为爱是“不排斥,不隔离,不贴负面卷标”,而且,“爱他就要给他表现的机会”。我们教师很难让所有学生接受到同等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我们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同等的爱。每个孩子都希望被肯定、被重视、被接纳,作为教师,绝不能让孩子对自己的“存在价值”感到怀疑。教师的爱需要与责任心、信心、耐心、公心和慧心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巨大的力量。
爱是一种责任与关怀,在发现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及时地介入与帮助;爱是一种唤醒,唤醒学生内心的纯真与善良;爱是一种理解与宽容,事出有因,不以学生犯错违纪的次数的多寡来论定学生的发展;爱是一种肯定与鼓励。
三、真诚交流,敞开心扉
沟通消除隔阂,交流敞开心扉,真诚溶化壁垒。当今教育倡导师生互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且主导先行。教师不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余时间都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在日常教学中要认真发掘各学科的德育内涵,利用先进的人物事迹与教师的人格魅力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知荣辱、辩是非、求上进的心理,力求做到文道统一。要教育好学生,尤其是那些存在着心理问题的单亲儿童和留守儿童,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焦急、畏惧、敌对等心理。于是他们很容易违纪犯错,甚至屡教不改,我们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甚至嘲讽、打击他们。其实很多孩子学坏是出于安全感的需求,有些孩子喜欢惹事是他们渴望关注、渴望爱的一种叛逆表现。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斧正而衍变为习惯的话就很难更改了。平日里,我们应多多关注学生中的这些特殊群体,多抽出一些时间与他们交流,关心他们的衣食,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洞析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内心世界,多给他们讲一些明辩是非、艰苦努力、自力更生的道理与故事。
四、搭建育人平台,架设沟通的桥梁
小学生的心灵是五彩斑斓的,小学生的情感也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喜、怒、哀、惧容易溢于言表,但由于胆怯、害羞、隐私等原因,他们也常有一些情感因没有一个适当的平台而无法表露出来。这就要我们教师去创设一些平台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
我们除了可以与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外,还可以通过日记、书信、小纸条、电话等方式与学生进行间接的沟通。特别是日记,我常常鼓励学生如果有什么不便当众当面说的话语,可以在日记里告诉老师和与老师进行交流。由于有了日记这个比较隐蔽的渠道,很多学生在日记中向老师说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心理话。有提出建议的,有说出同学间矛盾的,有反映家庭问题的。我们不嘲笑学生的天真,真诚地回应他们的问题,与他们共同分析事情的因果,解除他们心中的迷惑,共商应对问题的办法,追踪事情的发展。学生非常希望得到教师的回应,即使老师不能完全为他们排忧解难,他们也会为有老师这样的知心朋友而欣慰,变得更加可爱、坚持与努力。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只要我们以身作则,尊重每一位学生,真诚地与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多给学生一些理解和支持,相信我们的德育工作将会在和谐的环境中取得成功。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