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之耆宿,天下无双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我
他们是这个时代最该追的偶像!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
这些闪亮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关于TA:于敏,著名核物理学家,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他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
适用话题:爱国;责任;勤奋;自信;淡泊名利;敬业乐群
他隐姓埋名二十八载,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做出卓越贡献。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国产专家一号”——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
没有留过洋,却也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20世纪60年代,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唯一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还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种种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
科研大楼里成宿成宿地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百日会战”令人难忘。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制造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而中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用热血书写历史丰碑
有人尊称他为“氢弹之父”,于敏婉拒。他说,这是成千上万人努力而成的事业。
1926年,于敏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时就爱问为什么。进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強找他谈话,交给了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进行了转行。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在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书写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如一滴水,融入大海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时感慨万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却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于敏语录
所谓宁静,对于科学家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
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国,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否则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
青年人选择职业和专业方向,首先要选择国家急需的。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与国家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所作为,才会是一个无愧于祖国和民族的人。
虽然我搞了一辈子的核武器,但我极力反对使用核武器。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我
他们是这个时代最该追的偶像!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
这些闪亮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关于TA:于敏,著名核物理学家,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他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
适用话题:爱国;责任;勤奋;自信;淡泊名利;敬业乐群
他隐姓埋名二十八载,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做出卓越贡献。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国产专家一号”——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
没有留过洋,却也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20世纪60年代,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唯一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还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种种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
科研大楼里成宿成宿地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百日会战”令人难忘。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制造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而中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用热血书写历史丰碑
有人尊称他为“氢弹之父”,于敏婉拒。他说,这是成千上万人努力而成的事业。
1926年,于敏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时就爱问为什么。进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強找他谈话,交给了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进行了转行。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在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书写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如一滴水,融入大海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时感慨万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却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于敏语录
所谓宁静,对于科学家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
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国,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否则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
青年人选择职业和专业方向,首先要选择国家急需的。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与国家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所作为,才会是一个无愧于祖国和民族的人。
虽然我搞了一辈子的核武器,但我极力反对使用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