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于具有“语文味”,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文道同行”。然而当前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轻视“语文味”的隐忧,主要体现在忽视聋生个体生理、能力与兴趣的差异,缺乏学习规律的正确认知,将聋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比普通学生更为严重。久而久之,养成了聋生缺乏探究意识,被动学习的习惯。为深入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落实《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应确保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语文实践。通过引领聋生对教材反复涵咏体会,使他们在扎实进行听话(看话)、说话、阅读和作文训练的同时,发展观察和判断能力,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一、走进文本,读出“语文味”
教学片段一:教学第八册《骆驼和羊》
(出示训练提示:故事发生在骆驼和羊之间,骆驼认为_______好,羊认为_______好。)
学生读课文,要求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读生字,记忆字形,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师巡视,针对学生读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交流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说说自己是怎么记,怎么理解的。带着对生字新词的认识再读课文,要求语音正确,分清句读。
最终的朗读目标在品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中落实体现。
由于聋生听力障碍,语音教学和有表情朗读必然要耗费大量教学时间,而大多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仍延续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模式。课堂朗读一味使用手语,面无表情的机械读书,造成学生口语基本丧失,不能准确表现语言文字的色彩。
作为物质外衣的语言,特别是口语,它是由声音和语义两部分构成的,对聋生发音的质量,不能因为难形成、不好听就不作要求。有表情的朗读,也是基于聋生听力缺陷的一种读书形式,主要引导学生借助语言直观,形象地传达作品的内容。这种表情朗读不仅能传声、传形,更能传情。对于某些文学作品的精彩朗读,可以超过分析、讲解的效果,能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聋生虽然有听力障碍,口语能力差,但可以“以目代耳”,靠看口型和朗读表情来理解文学作品。
本片段作为第一课时教学,其重点在于扫除阅读障碍,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大意。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粗知课文大意;其后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字词障碍;在学生有了读书实践的基础上教师灵活运用双语离开教材进行诵读,通过夸张的口型、流畅的手语,辅以恰如其分的表情,渗透读唇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节。灵活运用口语、手指语、手势语,扎扎实实让学生读好书,一步步走进文本,既读熟课文,又读出具有聋生特点的语文味。
二、挖掘文本,品出“语文味”
教学片段二:教学《给小猪垫草》
在这一课中,作者写道:秋天的一个深夜,突然刮起了大风,把窗户吹得格格作响。饲养员小李被惊醒。他想,风这么大,天这么冷,小猪会不会冻坏?他一骨碌跳下床……
师:这一段话有几句,每一句讲了什么?
(学生概括句子意思。)
师:这几句话是什么关系?
生:因为刮起了大风,所以窗户格格响,因为窗户格格响,所以饲养员小李才被惊醒。第一句是第二句的原因,第二句又是第三句的原因。
师:小李为什么会想到小猪会冻坏呢?
生:因为秋天的深夜本来就很冷的,加上刮大风,天气就更冷了,所以小李想到小猪会冻坏。
师:想到小猪会冻坏,小李是怎么做的呢?“一骨碌”是什么意思?谁来学一学小李“一骨碌跳下床”。
(出示句子:①小李起床。②小李一骨碌跳下床。)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它有什么不同,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第二句通过“一骨碌”和“跳”表现小李的急切心情,体现了小李对小猪的关心。
师: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把秋风下,窗户格格作响和小李的心情读出来。(生朗读体会)。
由于聋生逻辑思维的特殊性,很多教师的教学便停留在浅层次表面的东西,只注意句子中的“刮风”“惊醒”“格格响”几个词的词义理解。然后,就匆匆忙忙地让学生讲讲这一节的大意。在这一片段中,教师应抓住教材隐含的智力因素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学生的回答隐约体会到因果关系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以及因果可以互相转化、具有相对性,即前一事的“果”又是后一事的“因”。教师十分重视启发学生动脑读书,既指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辩证因果关系,又使学生体会到怎样连句成段,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要想使语文课堂“语文味”十足,语文教学必须紧扣文本。教师认真挖掘课文语言,从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用心灵去感受语言、感悟文本、鉴赏文字,品出“语文味”。
三、活化文本,演出“语文味”
教学片段三:教学“甜”
这个词时,教师事先准备白糖、红糖、冰糖、糖块、蜂蜜等,让学生尝一尝,概括出以上物体都有同一味道,就是“甜”。在学生对甜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演一演,比较分别吃了甜酸苦辣东西时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再进行有表情的朗读指导,读出语言文字内在的意蕴,将抽象的文字变得可以操作。
新课改要求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同一味道不同食品的出现,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尝一尝、比一比、演一演、读一读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味觉、嗅觉、视觉的协同作用。利用学生善于模仿、表演的特点,将生活情景再现,学生借助想象,把词语或课文内容从头脑中再现出来,既理解了意思,又演出语言文字的色彩。
诸如此类活化文本的形式还包括课本剧的表演。将抽象的语言文字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真实再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但无论是分角色的朗读,还是扮演,都必须在学生充分熟悉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是课本剧的表演,学生能够将课文语言转化成剧本中需要的台词,这种语言实践,既发展了语言,又培养了美的情趣。
四、拓展训练,练出“语文味”
聋生学习语言的特点主要是:依文学语、依语学文。
有质量的多练是耳聋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有效途径,语文专家指出:阅读训练‘宁可开一口井,也不挖一条沟’,其意不言而喻,对聋生的训练也要做到少而精,避免到处播“点”,走马观花华而不实。要么不练,要练就练到位,练得扎实,练出效果。
教学片段四:教学《诚实的孩子》:
师:请你想象一下,列宁回到家里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是列宁你打算怎么做?
(学生讨论后有如下结论①当面向姑妈认错。②写信向姑妈认错。③打电话向妈妈认错。④发短信向妈妈认错。)
师:现在你是列宁,我是姑妈,请你用当面、打电话、写信、发短信的方式向我认错。
(学生用不同方式进行练习。教师展示学生说写情况,其他同学注意聆听、观察。针对存在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强调语言规范和沟通技巧。)
好的训练是以人为本的,训练中包括“感悟”。上面一例中,学生说出不同认错方式其实更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通过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诸如此类的训练比比皆是,只要聋校语文教师善于钻研教材,从教材中挖掘教学资源,扎实开展听(看)、说、读、写的训练,就能练出浓浓的语文味。
当然,要想切实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还必须考虑到聋生学习的特点,兼顾聋生的个体差异,为聋生制订个别化教学方案,加强个别化教学,提倡教学语言、方法、形式的多元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一、走进文本,读出“语文味”
教学片段一:教学第八册《骆驼和羊》
(出示训练提示:故事发生在骆驼和羊之间,骆驼认为_______好,羊认为_______好。)
学生读课文,要求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读生字,记忆字形,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师巡视,针对学生读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交流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说说自己是怎么记,怎么理解的。带着对生字新词的认识再读课文,要求语音正确,分清句读。
最终的朗读目标在品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中落实体现。
由于聋生听力障碍,语音教学和有表情朗读必然要耗费大量教学时间,而大多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仍延续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模式。课堂朗读一味使用手语,面无表情的机械读书,造成学生口语基本丧失,不能准确表现语言文字的色彩。
作为物质外衣的语言,特别是口语,它是由声音和语义两部分构成的,对聋生发音的质量,不能因为难形成、不好听就不作要求。有表情的朗读,也是基于聋生听力缺陷的一种读书形式,主要引导学生借助语言直观,形象地传达作品的内容。这种表情朗读不仅能传声、传形,更能传情。对于某些文学作品的精彩朗读,可以超过分析、讲解的效果,能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聋生虽然有听力障碍,口语能力差,但可以“以目代耳”,靠看口型和朗读表情来理解文学作品。
本片段作为第一课时教学,其重点在于扫除阅读障碍,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大意。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粗知课文大意;其后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字词障碍;在学生有了读书实践的基础上教师灵活运用双语离开教材进行诵读,通过夸张的口型、流畅的手语,辅以恰如其分的表情,渗透读唇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节。灵活运用口语、手指语、手势语,扎扎实实让学生读好书,一步步走进文本,既读熟课文,又读出具有聋生特点的语文味。
二、挖掘文本,品出“语文味”
教学片段二:教学《给小猪垫草》
在这一课中,作者写道:秋天的一个深夜,突然刮起了大风,把窗户吹得格格作响。饲养员小李被惊醒。他想,风这么大,天这么冷,小猪会不会冻坏?他一骨碌跳下床……
师:这一段话有几句,每一句讲了什么?
(学生概括句子意思。)
师:这几句话是什么关系?
生:因为刮起了大风,所以窗户格格响,因为窗户格格响,所以饲养员小李才被惊醒。第一句是第二句的原因,第二句又是第三句的原因。
师:小李为什么会想到小猪会冻坏呢?
生:因为秋天的深夜本来就很冷的,加上刮大风,天气就更冷了,所以小李想到小猪会冻坏。
师:想到小猪会冻坏,小李是怎么做的呢?“一骨碌”是什么意思?谁来学一学小李“一骨碌跳下床”。
(出示句子:①小李起床。②小李一骨碌跳下床。)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它有什么不同,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第二句通过“一骨碌”和“跳”表现小李的急切心情,体现了小李对小猪的关心。
师: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把秋风下,窗户格格作响和小李的心情读出来。(生朗读体会)。
由于聋生逻辑思维的特殊性,很多教师的教学便停留在浅层次表面的东西,只注意句子中的“刮风”“惊醒”“格格响”几个词的词义理解。然后,就匆匆忙忙地让学生讲讲这一节的大意。在这一片段中,教师应抓住教材隐含的智力因素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学生的回答隐约体会到因果关系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以及因果可以互相转化、具有相对性,即前一事的“果”又是后一事的“因”。教师十分重视启发学生动脑读书,既指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辩证因果关系,又使学生体会到怎样连句成段,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要想使语文课堂“语文味”十足,语文教学必须紧扣文本。教师认真挖掘课文语言,从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用心灵去感受语言、感悟文本、鉴赏文字,品出“语文味”。
三、活化文本,演出“语文味”
教学片段三:教学“甜”
这个词时,教师事先准备白糖、红糖、冰糖、糖块、蜂蜜等,让学生尝一尝,概括出以上物体都有同一味道,就是“甜”。在学生对甜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演一演,比较分别吃了甜酸苦辣东西时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再进行有表情的朗读指导,读出语言文字内在的意蕴,将抽象的文字变得可以操作。
新课改要求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同一味道不同食品的出现,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尝一尝、比一比、演一演、读一读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味觉、嗅觉、视觉的协同作用。利用学生善于模仿、表演的特点,将生活情景再现,学生借助想象,把词语或课文内容从头脑中再现出来,既理解了意思,又演出语言文字的色彩。
诸如此类活化文本的形式还包括课本剧的表演。将抽象的语言文字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真实再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但无论是分角色的朗读,还是扮演,都必须在学生充分熟悉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是课本剧的表演,学生能够将课文语言转化成剧本中需要的台词,这种语言实践,既发展了语言,又培养了美的情趣。
四、拓展训练,练出“语文味”
聋生学习语言的特点主要是:依文学语、依语学文。
有质量的多练是耳聋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有效途径,语文专家指出:阅读训练‘宁可开一口井,也不挖一条沟’,其意不言而喻,对聋生的训练也要做到少而精,避免到处播“点”,走马观花华而不实。要么不练,要练就练到位,练得扎实,练出效果。
教学片段四:教学《诚实的孩子》:
师:请你想象一下,列宁回到家里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是列宁你打算怎么做?
(学生讨论后有如下结论①当面向姑妈认错。②写信向姑妈认错。③打电话向妈妈认错。④发短信向妈妈认错。)
师:现在你是列宁,我是姑妈,请你用当面、打电话、写信、发短信的方式向我认错。
(学生用不同方式进行练习。教师展示学生说写情况,其他同学注意聆听、观察。针对存在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强调语言规范和沟通技巧。)
好的训练是以人为本的,训练中包括“感悟”。上面一例中,学生说出不同认错方式其实更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通过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诸如此类的训练比比皆是,只要聋校语文教师善于钻研教材,从教材中挖掘教学资源,扎实开展听(看)、说、读、写的训练,就能练出浓浓的语文味。
当然,要想切实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还必须考虑到聋生学习的特点,兼顾聋生的个体差异,为聋生制订个别化教学方案,加强个别化教学,提倡教学语言、方法、形式的多元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