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是高三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那么如何实现课堂高效,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模式可以去效仿,是高三一线教师最需要去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高效课堂;环节;模式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彻底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要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要学生能自己做的教师就要敢于放手,还课堂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动脑、动手,发挥自主能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教学投入与产出都高效的目标。由此可知,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如何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而这也正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件非常现实而棘手的问题。高三的一轮复习是对高一高二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更是要为二轮能力提升打基础的阶段。一轮复习中涉及知识多、内容广,既要扎实基础又要突出能力,且时间短、任务重,如何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呢?我想高效课堂是其唯一能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为此,我在深入课堂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思索和改进,提出了以下一轮复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并在实施过程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首先教师在一轮复习课程规划中要有全局观,以章节为单位,确定章节的学习目标,再把该章节知识内容划分为几个课时,确定好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目标及效果。针对每个课时实施如下教学模式。
环节一:高考真题领航(用时5分钟)
课堂组织形式:2 1高考真题呈现。选择具有典型性,能突出主干知识的两道选择题和一道非选择题。同时,提出问题“试题考查了什么知识点,以什么形式考查的?”要求学生在五分钟内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并作答。
高考真题具有典型性、严谨性,能突出主干知识,用这样的试题引领学生去思考问题既能让学生早一些接触高考试题,揭去高考试题的神秘面纱;更能让学生明确本章节内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此外还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离高考的标准还有多远,做到知己知彼,明确课堂学习目标。这个环节,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将学习活动变成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在引导学生构建做题的思维过程,即看到试题后首先不是忙着做题,而是要思考出题者的意图,即试题考查的知识点。
环节二:基础知识再现(用时25分钟)
让学生储备扎实、完整的基础知识是我们一轮复习的重要任务。然而一轮复习所学内容都是在高一、高二已经学过的知识,如何用旧知识上一堂新课,让学生既有熟悉感(快速激起学生的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又有新颖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学习兴趣),要达到这一效果,上课的基本原则是:较为简单的、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的知识教师不讲;重点、难点要精讲且要做到讲练结合;课堂组织形式要多样(或以练带讲,或先讲后练,或边讲边练);学生参与课堂方式也要多样(可独立思考学、合作学习交流、优生给其他学生讲解等)。要实现课堂效果最大化,结合学生学情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实践中发现琳琅满目的教辅材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与学生的学情不相适应,而一线教师要真正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情,编写有针对性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辅助他们有目的地听课,这既避免了教辅材料的不足,也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
环节三:真题解析(用时10分钟)
对环节一的高考真题进行解答。基本过程分三步,一是引导学生审题;二是解题方法技能点拨、答题模板的建立并引导学生做答;三是展示标准答案并对答案进行简析,提出规范答题的要求。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传授学生解题步骤、解题方法技巧、答题模板及答题规范。而这些内容以往是在二轮复习或考前才给学生集中讲解的,现在把它们穿插在一轮复习的每一章节每一堂课上来讲,一方面能让这些方法、步骤和规范成为一种答题习惯,自如地应用于以后的每次练习与测试中,同时也能让各种题型的答题模板少量分散记忆积累,积少成多,到二轮复习时也可减少学生的负担。
环节四:课堂达标检测(用时5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是高效课堂的必备环节之一。根据课堂时间和高考题型设计2 1(两道选择题加一道填空题或一道简答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直接检验课堂效果是否达到高效。高考是高三教学的唯一指挥棒,选择与高考题型和考点对应的课堂检测题进行检测,既是对学生课堂掌握知识的反馈,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及时进行教案调整和补充,为课堂教学积累经验教训等素材。
环节五:课后自主进行知识网络构建
为什么要进行这一环节呢?主要是因为,如果不重视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梳理,学生所学知识就是繁多而散乱的,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长效记忆,也不利于整体知识网络构架,自然在解题时就不能形成整体的构思,也不能深入理解高考典型题型的思维方法。然而,仅凭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网络,学生往往难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课堂上讲了,为什么学生一遇到试题就不会了呢?”这是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的困惑,究起根源实际上是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并没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要实现这一内化过程,关键仍要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参与到学习中。而课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知识网络构建正是实现知识内化的关键环节,学生在自我总结、归纳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中,会主动地去通读课本,回顾课堂所学知识,并把这些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记录下来,实现了积极参与,从而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并储存在大脑中。
本环节需要注意的两点:(1)许多同学在刚开始进行知识网络构建时往往会无从下手,此时教师需要在一开始就进行指导,或给出其他章节的知识结构实例让学生仿做;(2)一定要及时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否则这一环节也将流于形式,达不到内化知识的效果。
通过五个环节的学习,在课堂上做到了学习目的明确,知识点落实到位,注重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的引导,且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潜能。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了课堂的延续,引导了学生自学,最终实现了课堂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05-01.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
关键词:高效课堂;环节;模式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彻底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要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要学生能自己做的教师就要敢于放手,还课堂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动脑、动手,发挥自主能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教学投入与产出都高效的目标。由此可知,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如何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而这也正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件非常现实而棘手的问题。高三的一轮复习是对高一高二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更是要为二轮能力提升打基础的阶段。一轮复习中涉及知识多、内容广,既要扎实基础又要突出能力,且时间短、任务重,如何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呢?我想高效课堂是其唯一能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为此,我在深入课堂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思索和改进,提出了以下一轮复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并在实施过程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首先教师在一轮复习课程规划中要有全局观,以章节为单位,确定章节的学习目标,再把该章节知识内容划分为几个课时,确定好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目标及效果。针对每个课时实施如下教学模式。
环节一:高考真题领航(用时5分钟)
课堂组织形式:2 1高考真题呈现。选择具有典型性,能突出主干知识的两道选择题和一道非选择题。同时,提出问题“试题考查了什么知识点,以什么形式考查的?”要求学生在五分钟内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并作答。
高考真题具有典型性、严谨性,能突出主干知识,用这样的试题引领学生去思考问题既能让学生早一些接触高考试题,揭去高考试题的神秘面纱;更能让学生明确本章节内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此外还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离高考的标准还有多远,做到知己知彼,明确课堂学习目标。这个环节,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将学习活动变成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在引导学生构建做题的思维过程,即看到试题后首先不是忙着做题,而是要思考出题者的意图,即试题考查的知识点。
环节二:基础知识再现(用时25分钟)
让学生储备扎实、完整的基础知识是我们一轮复习的重要任务。然而一轮复习所学内容都是在高一、高二已经学过的知识,如何用旧知识上一堂新课,让学生既有熟悉感(快速激起学生的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又有新颖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学习兴趣),要达到这一效果,上课的基本原则是:较为简单的、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的知识教师不讲;重点、难点要精讲且要做到讲练结合;课堂组织形式要多样(或以练带讲,或先讲后练,或边讲边练);学生参与课堂方式也要多样(可独立思考学、合作学习交流、优生给其他学生讲解等)。要实现课堂效果最大化,结合学生学情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实践中发现琳琅满目的教辅材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与学生的学情不相适应,而一线教师要真正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情,编写有针对性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辅助他们有目的地听课,这既避免了教辅材料的不足,也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
环节三:真题解析(用时10分钟)
对环节一的高考真题进行解答。基本过程分三步,一是引导学生审题;二是解题方法技能点拨、答题模板的建立并引导学生做答;三是展示标准答案并对答案进行简析,提出规范答题的要求。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传授学生解题步骤、解题方法技巧、答题模板及答题规范。而这些内容以往是在二轮复习或考前才给学生集中讲解的,现在把它们穿插在一轮复习的每一章节每一堂课上来讲,一方面能让这些方法、步骤和规范成为一种答题习惯,自如地应用于以后的每次练习与测试中,同时也能让各种题型的答题模板少量分散记忆积累,积少成多,到二轮复习时也可减少学生的负担。
环节四:课堂达标检测(用时5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是高效课堂的必备环节之一。根据课堂时间和高考题型设计2 1(两道选择题加一道填空题或一道简答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直接检验课堂效果是否达到高效。高考是高三教学的唯一指挥棒,选择与高考题型和考点对应的课堂检测题进行检测,既是对学生课堂掌握知识的反馈,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及时进行教案调整和补充,为课堂教学积累经验教训等素材。
环节五:课后自主进行知识网络构建
为什么要进行这一环节呢?主要是因为,如果不重视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梳理,学生所学知识就是繁多而散乱的,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长效记忆,也不利于整体知识网络构架,自然在解题时就不能形成整体的构思,也不能深入理解高考典型题型的思维方法。然而,仅凭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网络,学生往往难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课堂上讲了,为什么学生一遇到试题就不会了呢?”这是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的困惑,究起根源实际上是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并没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要实现这一内化过程,关键仍要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参与到学习中。而课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知识网络构建正是实现知识内化的关键环节,学生在自我总结、归纳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中,会主动地去通读课本,回顾课堂所学知识,并把这些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记录下来,实现了积极参与,从而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并储存在大脑中。
本环节需要注意的两点:(1)许多同学在刚开始进行知识网络构建时往往会无从下手,此时教师需要在一开始就进行指导,或给出其他章节的知识结构实例让学生仿做;(2)一定要及时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否则这一环节也将流于形式,达不到内化知识的效果。
通过五个环节的学习,在课堂上做到了学习目的明确,知识点落实到位,注重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的引导,且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潜能。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了课堂的延续,引导了学生自学,最终实现了课堂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05-01.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