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档案管理是高等院校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文章论述了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应建议,最后论述了高校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思路;创新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高等学校的档案是学校的重要信息资源,由于它在教学科研、学校行政后勤等部门的工作以及记录学校历史、宣传树立学校良好社会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系统、科学、民主的档案管理制度,才能使高校协调、有序、高效地运行。
1、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作为高校信息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管理也应得到相应的发展。但现今一些高校在档案工作的管理方面存放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够重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等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查档和上级部门的检查就行。有些单位对国家《档案法》《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和贯彻力度不够、认识不足,不知道档案是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档案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由于长期的认识不足,导致各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制定的各种措施执行不到位,档案管理工作混乱;许多高校的档案馆成了解决学校引进人才时安排其家属去处的好地方。于是,高校档案馆尽管人数众多、学历不低,一般既有本科生、专科生,也有研究生等,但大多毕业于非档案专业,缺乏档案管理的相关基本知识,从而造成了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根本无从谈起,从而表现为档案专业管理人员数量的不足;由于档案管理不能给高校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高校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往往被忽视,投入不足,高校档案馆往往无法购置好的硬软件,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这也造成了目前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仍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效率非常低下,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很少。这种管理很难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档案管理难为学校的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主动服务等。
2、高校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相应建议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档案管理与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档案管理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传统方式已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快节奏、大容量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文件和信息的处理量有了大幅度增加。传统手工操作的档案管理体系,尽管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但从纸质档案的收集、归档、检索等方法上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具体表现为,档案信息处理的时效性、灵活性和准确性无法满足工作的需求,信息共享程度低,从而导致档案信息处理的广度和深度与需求的差距越来越大。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越来越高,对档案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显然,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快节奏、大容量的要求。作为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手段,真正做到高质量收集档案,高效率整理档案,及时提供信息服务。
2.2 个别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职能部门相比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易被领导视线忽视,这就要求领导要在人、财、物、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充分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2.3 高校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片面认识
这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由于不了解档案工作的实质,认为档案就是把文件、材料简单的归整在一起,对档案的认识水平仍然停留在表面。因此需要加强高校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及相应的专业知识。
2.4 岗位职责不清
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对部门立卷制度普遍存在不当认识,档案人员认为部门立卷制度应是各学院、各系、其他部门立卷,不是档案工作人员份内的工作,这是导致部门立卷制度难以积极推广的根本原因。因此高校要统一认识,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职责,统一管理。
2.5 档案工作人员职业素质不高
一些高校把档案管理岗位作为领导安排闲散人员的地方,主观上这些档案人员由于本身文化水平不高,不愿意学习新的知识,或者因嫌麻烦而不太愿承担必须具备高新技术要求的档案工作,有的人甚至认为是额外的工作而予以排斥。有些事务有很强的时效性要求,他们急于应付完事,对于有的档案工作因为时限性相对不强,只能靠后靠边站,这些都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档案管理的新要求。进入21世纪,高新技术、办公自动化的普及,深刻影响着传统档案管理的模式、方式和方法,高校档案管理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将档案管理当做重要工作去思考、去谋划、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和社会各项事业顺利发展。只有不断的从思想观念、管理标准、管理方式、人才资源等方面创新才能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持续进步。
2.6 全面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趋势,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了比较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因而要全面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通常情况下,高校对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坚持以下三个因素:业务领导的统一化、管理制度需要统一化、分类的办法也要实现统一化。
针对区域内不同领域的档案资源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整合办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要统一其业务指导,且采取多种合理、科学的措施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归属、流向、机构进行调整、管理和归并,进一步的理顺并强化档案管理部门与其主管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明确的分工,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统一,从而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
创建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促使其管理的规范化。加强档案管理部门制度的创建并发布,同时还要明确该部门与各个主管部门之间在专业档案形成、流转以及管理工作中的关系和职责,从而建立新的流转机制,主要是确保各个专业档案信息的规范化和完整化。因此,在管理模式构建的同时,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最大限度的满足学校的需要,真正的发挥其档案本身的使用价值。
分类办法的统一化,主要是体现在档案信息的“一条龙”服务体系,通过创建科学、合理的服务体系,最大限度的满足、方便教职员工的对档案的使用原则,最终要实现档案服务的快捷化、透明化、方便化以及高效化。 3、高校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3.1 模式创新
目前,高校档案馆(室)虽属机关部门,但大多挂靠校办或党办之下的非独立结构,其职能主要是执行而非决策。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应当改变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档案馆从校办或其他部门分离出来,独立起来,升格为直属单位,变成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由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决策,将对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3.2 思路创新
(1)管理理念创新
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过去封闭的状态,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全社会和学校的需求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以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来加强档案管理,开辟档案管理发展的新途径。
(2)管理内容创新
档案馆虽然收藏有学校文献资源,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文献资源收藏齐全。应该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采集用户需要的档案资源,并对档案文献资源不断地进行优化、组织、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及时、准确、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3)管理方式创新
档案管理的好坏,往往要通过对管理水平的评价来确定,如单纯地看档案管理场所、设备和馆藏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主要应看档案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服务效果。档案馆的管理工作重心要转向对用户和档案员的管理,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人才资源创新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要针对档案专业人员成长和工作特点,努力营造一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信息理解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作风正、工作实、纪律严的专业人员。要完善档案干部终身体系,不断提高档案培训质量,提升现职档案人员的文化和专业程度,切实增强档案干部和馆员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手段创新
(1)加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管理
发挥馆员主观能动性,内凝外联,改革创新,整体推进。要强化校内宣传,取得学校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把学校档案工作推向新层次、新台阶。
(2)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开展资源整合,优化馆藏,提高档案利用率。强化信息技术利用。及时购买档案管理软件,扩大对于数字信息的发掘、整理、组织以及使用,设计一个多功能并具有吸引力的网站来指导用户直接使用各种有用的网上资源。
(3)建立档案管理人才竞争机制
鼓励馆员轮岗,带动知识在馆内流动,在工作中学习、成长。对那些通过写作、出版、讲座,或以辅导方式与他人共享自己隐性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组织文化。同时,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以保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扩充,防止其老化或停滞不前。
总之,档案工作者应该不断更新观念,创新理论,更新知识,创新管理,掌握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意识,与时俱进,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主题,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科学化。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思路;创新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高等学校的档案是学校的重要信息资源,由于它在教学科研、学校行政后勤等部门的工作以及记录学校历史、宣传树立学校良好社会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系统、科学、民主的档案管理制度,才能使高校协调、有序、高效地运行。
1、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作为高校信息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管理也应得到相应的发展。但现今一些高校在档案工作的管理方面存放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够重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等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查档和上级部门的检查就行。有些单位对国家《档案法》《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和贯彻力度不够、认识不足,不知道档案是国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档案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由于长期的认识不足,导致各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制定的各种措施执行不到位,档案管理工作混乱;许多高校的档案馆成了解决学校引进人才时安排其家属去处的好地方。于是,高校档案馆尽管人数众多、学历不低,一般既有本科生、专科生,也有研究生等,但大多毕业于非档案专业,缺乏档案管理的相关基本知识,从而造成了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根本无从谈起,从而表现为档案专业管理人员数量的不足;由于档案管理不能给高校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高校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往往被忽视,投入不足,高校档案馆往往无法购置好的硬软件,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这也造成了目前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仍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效率非常低下,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很少。这种管理很难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档案管理难为学校的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主动服务等。
2、高校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相应建议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档案管理与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档案管理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传统方式已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快节奏、大容量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文件和信息的处理量有了大幅度增加。传统手工操作的档案管理体系,尽管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但从纸质档案的收集、归档、检索等方法上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具体表现为,档案信息处理的时效性、灵活性和准确性无法满足工作的需求,信息共享程度低,从而导致档案信息处理的广度和深度与需求的差距越来越大。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越来越高,对档案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显然,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快节奏、大容量的要求。作为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手段,真正做到高质量收集档案,高效率整理档案,及时提供信息服务。
2.2 个别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职能部门相比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易被领导视线忽视,这就要求领导要在人、财、物、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充分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2.3 高校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片面认识
这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由于不了解档案工作的实质,认为档案就是把文件、材料简单的归整在一起,对档案的认识水平仍然停留在表面。因此需要加强高校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及相应的专业知识。
2.4 岗位职责不清
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对部门立卷制度普遍存在不当认识,档案人员认为部门立卷制度应是各学院、各系、其他部门立卷,不是档案工作人员份内的工作,这是导致部门立卷制度难以积极推广的根本原因。因此高校要统一认识,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职责,统一管理。
2.5 档案工作人员职业素质不高
一些高校把档案管理岗位作为领导安排闲散人员的地方,主观上这些档案人员由于本身文化水平不高,不愿意学习新的知识,或者因嫌麻烦而不太愿承担必须具备高新技术要求的档案工作,有的人甚至认为是额外的工作而予以排斥。有些事务有很强的时效性要求,他们急于应付完事,对于有的档案工作因为时限性相对不强,只能靠后靠边站,这些都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档案管理的新要求。进入21世纪,高新技术、办公自动化的普及,深刻影响着传统档案管理的模式、方式和方法,高校档案管理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将档案管理当做重要工作去思考、去谋划、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和社会各项事业顺利发展。只有不断的从思想观念、管理标准、管理方式、人才资源等方面创新才能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持续进步。
2.6 全面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趋势,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了比较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因而要全面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通常情况下,高校对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坚持以下三个因素:业务领导的统一化、管理制度需要统一化、分类的办法也要实现统一化。
针对区域内不同领域的档案资源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整合办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要统一其业务指导,且采取多种合理、科学的措施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归属、流向、机构进行调整、管理和归并,进一步的理顺并强化档案管理部门与其主管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明确的分工,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统一,从而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
创建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促使其管理的规范化。加强档案管理部门制度的创建并发布,同时还要明确该部门与各个主管部门之间在专业档案形成、流转以及管理工作中的关系和职责,从而建立新的流转机制,主要是确保各个专业档案信息的规范化和完整化。因此,在管理模式构建的同时,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最大限度的满足学校的需要,真正的发挥其档案本身的使用价值。
分类办法的统一化,主要是体现在档案信息的“一条龙”服务体系,通过创建科学、合理的服务体系,最大限度的满足、方便教职员工的对档案的使用原则,最终要实现档案服务的快捷化、透明化、方便化以及高效化。 3、高校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3.1 模式创新
目前,高校档案馆(室)虽属机关部门,但大多挂靠校办或党办之下的非独立结构,其职能主要是执行而非决策。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应当改变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档案馆从校办或其他部门分离出来,独立起来,升格为直属单位,变成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由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决策,将对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3.2 思路创新
(1)管理理念创新
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过去封闭的状态,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全社会和学校的需求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以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来加强档案管理,开辟档案管理发展的新途径。
(2)管理内容创新
档案馆虽然收藏有学校文献资源,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文献资源收藏齐全。应该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采集用户需要的档案资源,并对档案文献资源不断地进行优化、组织、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及时、准确、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3)管理方式创新
档案管理的好坏,往往要通过对管理水平的评价来确定,如单纯地看档案管理场所、设备和馆藏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主要应看档案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服务效果。档案馆的管理工作重心要转向对用户和档案员的管理,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人才资源创新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要针对档案专业人员成长和工作特点,努力营造一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信息理解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作风正、工作实、纪律严的专业人员。要完善档案干部终身体系,不断提高档案培训质量,提升现职档案人员的文化和专业程度,切实增强档案干部和馆员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手段创新
(1)加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管理
发挥馆员主观能动性,内凝外联,改革创新,整体推进。要强化校内宣传,取得学校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把学校档案工作推向新层次、新台阶。
(2)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开展资源整合,优化馆藏,提高档案利用率。强化信息技术利用。及时购买档案管理软件,扩大对于数字信息的发掘、整理、组织以及使用,设计一个多功能并具有吸引力的网站来指导用户直接使用各种有用的网上资源。
(3)建立档案管理人才竞争机制
鼓励馆员轮岗,带动知识在馆内流动,在工作中学习、成长。对那些通过写作、出版、讲座,或以辅导方式与他人共享自己隐性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组织文化。同时,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以保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扩充,防止其老化或停滞不前。
总之,档案工作者应该不断更新观念,创新理论,更新知识,创新管理,掌握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意识,与时俱进,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主题,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