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东省新一轮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业务指导过程中,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融入“一校一案”培养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研究中国基础教育重大实践问题,积极创新实践、凝练办学成果,引领区域教育发展和入室学员发展为重点,着力培养教育家型校长,实现教育家办学。
“一校一案”是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在十年来对省名校长工作室进行业务指导的过程中总结凝练出来的核心理念,其思想核心是主张对校长进行个性化培养,精准支持教育家型校长成长。我们认为,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是自主的、独特的、个性化的过程,离不开其所在的学校,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是以“个人提升”和“学校发展”为产出的双维培养模式,因此需要基于校长个人提升和学校发展的“一校一案”。在“一校一案”理念中,“校”是指校长和学校,“案”是指各种文本和方案,主要包括个人自画像、课题研究设计方案、学校发展自我诊断报告、学校改进方案、学校实践创新成果报告和办学思想凝练文稿等。在“一校一案”校长培训实践中,培养机构以“案”为抓手,支持参训校长个人提升和学校发展。我们认为,教育家型校长是在扎根大地办教育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正是工作室主持人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的重要平台,也是入室学员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后备力量的摇篮。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的实践创新,既包括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以“一校一案”的理念对省名校长工作室的业务指导,也包括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以“一校一案”理念对入室学员和对口帮扶薄弱学校的指导,形成了“一校一案”的立体实践。
广东省新一轮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的“一校一案”实践创新,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省名校长工作室团队积极研究中国基础教育重大实践问题。据统计,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团队已立项各级各类课题700多项。其中,广东番禺中学胡展航校长主持的“基于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的学校变革研究”,顺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立足宏观教育改革背景,着眼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以动力学理论、教育生态学理论和经济学边际成本理论为依托,以广东番禺中学教育集团的集团化办学为切入点,以广东番禺中学(高中)及其附属学校(九年一贯制)为龙头,以教育集团成员学校(桥兴中学、南村中学、东风中学、荟贤小学)为主阵地,以学校发展的几大要素为基本架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集团学校的管理体制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教师发展和育人路径等方面实施行动研究,通过探索“集团运行,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共享、联动、创生的体制机制,构建平衡、生态、协调的一体化课程结构,提高课堂实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并辐射区域,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终指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彭娅校长主持的“信息技术支撑下的TRSP课堂研究”课题,是在该校长期以来进行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试图总结提炼出一种以培养时代所需的关键能力为宗旨的全新课堂体系——TRSP课堂体系,即基于问题解决的思维(Thinking)课堂、基于跨学科融合的研学(Research Study)课堂和基于社会现象的实践(Practice)课堂。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开展TRSP课堂改革,建立校内、校外、互联网三者有机融合的“三位一體”创新机制,构建包括学习资源智库、基于数据分析的学习诊断、网络学习和教育社群的信息技术等内容的学习应用系统。这两项课题均被立项为教育部重点课题。
二是省名校长工作室团队创新教育实践、凝练办学成果,形成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自2000年启动省名校长工作室项目以来,工作室主持人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32项。其中,广州执信中学何勇校长团队研究的“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元培计划’开发与实践”成果,全面总结了2011年以来执信中学大力实施“元培计划”的教学改革经验。围绕创新素养的培育,通过创建“元培班”、开发特色课程、变革学习方式、重构课程体系、推进“学本评估”等举措,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植根于深厚的执信文化底蕴,开发了“集群式”元培特色课程,构建了“三层六类二特色”课程体系,建立了创新课程开发模式,确立了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培养了一大批高中创新拔尖人才。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周洁校长团队研究的“‘七彩生本自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成果总结了华阳小学十多年来致力于“七彩生本自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的行动研究。该校构建了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又达成本校培养目标的整体课程体系,包括凝练特色的课程理念、研制具体的课程目标、开发系统的课程内容、创新有效的课程实施策略和评价方式等,促进了学生“向着太阳,自立远行”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办优质学校的目标。
2018年,何勇校长团队和周洁校长团队的研究成果均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万飞校长团队的“智慧环境下中学‘三创’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外国语小学柳中平校长团队的“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嵌入式游戏课程开发与研究”等成果也荣获2019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三是省名校长工作室团队引领入室学员发展和区域教育发展。工作室主持人充分考虑入室学员个性修养、专业特长、生长环境的不同,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优秀校长群体进行精细分析,根据每个入室学员的不同风格和学校发展的实际,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实行“一校一案”,定期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和培养。在工作室主持人带领学员深入跟岗的过程中,通过对双方学校的全面了解,以及与学校管理干部和教师的互动,实现了学校管理团队、教师团队与工作室学员的双成长。在学校诊断过程中,工作室主持人组织专家团队对入室学员所在学校的管理与发展进行全面诊断,对学校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愿景进行全方位把脉、规划,并开出个性化的“良方”;在诊断论证过程中,入室学员逐步确立源于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问题的研究课题,将课题研究的推进与学校改进提升结合起来,促进了学校优质发展。事实上,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既是优质学校的策源地,也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助推器——工作室作为理论学习平台、教育科研平台和教育创新平台,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切实发挥优质学校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省名校长工作室因示范引领作用和优质资源输出成为区域学校发展的母机,成为区域学校协同发展的中控台,理念输出、概念重构、流程再造、特色发展成为区域教育借助名校长工作室良性发展的宝贵经验。省名校长工作室通过学员招募时向薄弱地区的倾斜,以及对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的结对帮扶,成为薄弱学校校长学习的智库,在全省教育均衡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万飞校长工作室发起的“创造教育合作学校联盟”、柳中平校长工作室的“自然生长的教育”系列论坛,既是区域教育品牌引领区域教育发展,也是帮扶薄弱学校和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彰显了省名校长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
(作者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培训与社会服务处讲师、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16XJY20)、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类项目(2016GXJK125)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刘洁
“一校一案”是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在十年来对省名校长工作室进行业务指导的过程中总结凝练出来的核心理念,其思想核心是主张对校长进行个性化培养,精准支持教育家型校长成长。我们认为,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是自主的、独特的、个性化的过程,离不开其所在的学校,教育家型校长培养是以“个人提升”和“学校发展”为产出的双维培养模式,因此需要基于校长个人提升和学校发展的“一校一案”。在“一校一案”理念中,“校”是指校长和学校,“案”是指各种文本和方案,主要包括个人自画像、课题研究设计方案、学校发展自我诊断报告、学校改进方案、学校实践创新成果报告和办学思想凝练文稿等。在“一校一案”校长培训实践中,培养机构以“案”为抓手,支持参训校长个人提升和学校发展。我们认为,教育家型校长是在扎根大地办教育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正是工作室主持人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的重要平台,也是入室学员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后备力量的摇篮。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的实践创新,既包括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以“一校一案”的理念对省名校长工作室的业务指导,也包括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以“一校一案”理念对入室学员和对口帮扶薄弱学校的指导,形成了“一校一案”的立体实践。
广东省新一轮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的“一校一案”实践创新,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省名校长工作室团队积极研究中国基础教育重大实践问题。据统计,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团队已立项各级各类课题700多项。其中,广东番禺中学胡展航校长主持的“基于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的学校变革研究”,顺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立足宏观教育改革背景,着眼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以动力学理论、教育生态学理论和经济学边际成本理论为依托,以广东番禺中学教育集团的集团化办学为切入点,以广东番禺中学(高中)及其附属学校(九年一贯制)为龙头,以教育集团成员学校(桥兴中学、南村中学、东风中学、荟贤小学)为主阵地,以学校发展的几大要素为基本架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集团学校的管理体制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教师发展和育人路径等方面实施行动研究,通过探索“集团运行,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共享、联动、创生的体制机制,构建平衡、生态、协调的一体化课程结构,提高课堂实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并辐射区域,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终指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彭娅校长主持的“信息技术支撑下的TRSP课堂研究”课题,是在该校长期以来进行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试图总结提炼出一种以培养时代所需的关键能力为宗旨的全新课堂体系——TRSP课堂体系,即基于问题解决的思维(Thinking)课堂、基于跨学科融合的研学(Research Study)课堂和基于社会现象的实践(Practice)课堂。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开展TRSP课堂改革,建立校内、校外、互联网三者有机融合的“三位一體”创新机制,构建包括学习资源智库、基于数据分析的学习诊断、网络学习和教育社群的信息技术等内容的学习应用系统。这两项课题均被立项为教育部重点课题。
二是省名校长工作室团队创新教育实践、凝练办学成果,形成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自2000年启动省名校长工作室项目以来,工作室主持人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32项。其中,广州执信中学何勇校长团队研究的“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元培计划’开发与实践”成果,全面总结了2011年以来执信中学大力实施“元培计划”的教学改革经验。围绕创新素养的培育,通过创建“元培班”、开发特色课程、变革学习方式、重构课程体系、推进“学本评估”等举措,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植根于深厚的执信文化底蕴,开发了“集群式”元培特色课程,构建了“三层六类二特色”课程体系,建立了创新课程开发模式,确立了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培养了一大批高中创新拔尖人才。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周洁校长团队研究的“‘七彩生本自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成果总结了华阳小学十多年来致力于“七彩生本自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的行动研究。该校构建了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又达成本校培养目标的整体课程体系,包括凝练特色的课程理念、研制具体的课程目标、开发系统的课程内容、创新有效的课程实施策略和评价方式等,促进了学生“向着太阳,自立远行”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办优质学校的目标。
2018年,何勇校长团队和周洁校长团队的研究成果均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万飞校长团队的“智慧环境下中学‘三创’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外国语小学柳中平校长团队的“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嵌入式游戏课程开发与研究”等成果也荣获2019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三是省名校长工作室团队引领入室学员发展和区域教育发展。工作室主持人充分考虑入室学员个性修养、专业特长、生长环境的不同,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优秀校长群体进行精细分析,根据每个入室学员的不同风格和学校发展的实际,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实行“一校一案”,定期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和培养。在工作室主持人带领学员深入跟岗的过程中,通过对双方学校的全面了解,以及与学校管理干部和教师的互动,实现了学校管理团队、教师团队与工作室学员的双成长。在学校诊断过程中,工作室主持人组织专家团队对入室学员所在学校的管理与发展进行全面诊断,对学校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愿景进行全方位把脉、规划,并开出个性化的“良方”;在诊断论证过程中,入室学员逐步确立源于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问题的研究课题,将课题研究的推进与学校改进提升结合起来,促进了学校优质发展。事实上,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既是优质学校的策源地,也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助推器——工作室作为理论学习平台、教育科研平台和教育创新平台,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切实发挥优质学校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省名校长工作室因示范引领作用和优质资源输出成为区域学校发展的母机,成为区域学校协同发展的中控台,理念输出、概念重构、流程再造、特色发展成为区域教育借助名校长工作室良性发展的宝贵经验。省名校长工作室通过学员招募时向薄弱地区的倾斜,以及对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的结对帮扶,成为薄弱学校校长学习的智库,在全省教育均衡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万飞校长工作室发起的“创造教育合作学校联盟”、柳中平校长工作室的“自然生长的教育”系列论坛,既是区域教育品牌引领区域教育发展,也是帮扶薄弱学校和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彰显了省名校长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
(作者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培训与社会服务处讲师、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16XJY20)、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类项目(2016GXJK125)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