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的学习中,数学概念的学习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基础,所以掌握好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概念不清,一切无从谈起,概念的深层理解和精确把握,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数学概念数量众多并且非常抽象,如何才能达到一个真正理解且深层记忆的效果呢?笔者认为,应了解概念的内涵及掌握概念的学习方法,概念通常包括名称、定义、例子、属性四个方面,如“椭圆”这个概念,“椭圆”是这一概念的名称;“平面上到两点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集合”是概念的定义;符合定义的具体图形都是概念的例子,称为正例,否则为反例;属性有“该定值大于两点间距离、焦距”等,以下介绍几种概念的学习方法:
1、化归法:大多数数学概念都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在学习新概念时,可以对先前的知识中原有的相应有联系概念作一些拓展和延伸,就能较好地理解、掌握新概念,这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化归思想,例如,学习椭圆概念,可先对圆定义“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这个概念进行深化,加入“两点,两线段和为定值”等内容,就比较容易掌握椭圆这个新概念。
2、直观法:感性的东西比理性的东西更好掌握,所以通过直观的学具,把实物和新知联系在一起,可以较好地领会新概念,如用多个不同长度的小棒进行连接等,可以很直观很深刻地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稳定性”等概念;又如学习正负数概念时,多观察温度计零度上下温度的变化,可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3、举例法:举例通常分成举正面例子和举反面例子,举正面例子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一般为具体,使概念生动化、直观化,达到较易理解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概念时,可多结合“出租车收费”、“弹簧伸长和挂垂物的关系”等实例来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等等。
4、索因法:每一个概念的产生都具有丰富的背景和真实的原因,当你找到这些原因的时候,那些鲜活的内容,使你不想记住这些概念都难,例如,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这样定义的;过点作直线的垂线,则垂线段的长度,便是点到直线的距离,那么为什么不定义为点和直线上任意点连线的线段的长度呢?因为只有垂线段是最短的,具有确定性和唯一性。
5、联系法:数学概念之间具有联系性,任意数学概念都是由若干个数学概念联系而成,只有建立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才能彻底理解数学概念,例如,在学习数列时,我们不妨作如下分析: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是有规律的,那规律是什么呢?项与项数之间的规律、项与项之间的规律、数列整体趋势的规律又是什么呢?项与项数之间的规律就是我们说的通项公式,项与项之间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递推公式,数列整体趋势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极限问题,当项与项之间满足差数相等的关系时,数列被称为等差数列;当项与项之间满足倍数相等的关系时,数列就被称为等比数列,这样我们对数列这一概念便了然于胸了。
6、比喻法:很多学生概念不清的原因是觉得概念单调乏味,从而不去重视它、深究它,所以我们在讲解概念的时候,不妨和生活相联系作些形象的比喻,以达到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效果,例如,学习映射时比喻成自然界中的配对等等。
7、类比法:抓住新旧知识的本质联系进行类比,能很快地获得新的概念,如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念时,可以和一元一次方程的一些概念进行对比;又如学习互补概念时可以与“互余”进行对比,从而较好地掌握新概念,让小学生算“5-7”,他会说你这道题出错了,但是让一个初中生去算的话,他就会告诉你等于-2;当你让一个初中生对负数进行开平方运算,他会说不能对负数进行开平方,然而高中生却能够进行运算,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识层次的提高,人们对于同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也在逐步地深入和扩大,因此,我们更应牢固掌握类比法,通过类比化难为易,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
8、作图法:作图可以较好地揭示新概念的本质,有利于学生较深刻地掌握概念,如“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通过这些作图,可以概括出“顶点到垂点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这个概念。
9、讨论法:即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来揭示概念的本质,以达到掌握概念的目的,如进行三角形高的概念学习时,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讨论得出三种情况下高的位置,从而较好地掌握高的有关概念。
总之,数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概念时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不能急于求成,要多思、多问、多练习,要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实际运用。
(责任编辑:黄春香)
1、化归法:大多数数学概念都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在学习新概念时,可以对先前的知识中原有的相应有联系概念作一些拓展和延伸,就能较好地理解、掌握新概念,这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化归思想,例如,学习椭圆概念,可先对圆定义“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这个概念进行深化,加入“两点,两线段和为定值”等内容,就比较容易掌握椭圆这个新概念。
2、直观法:感性的东西比理性的东西更好掌握,所以通过直观的学具,把实物和新知联系在一起,可以较好地领会新概念,如用多个不同长度的小棒进行连接等,可以很直观很深刻地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稳定性”等概念;又如学习正负数概念时,多观察温度计零度上下温度的变化,可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3、举例法:举例通常分成举正面例子和举反面例子,举正面例子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一般为具体,使概念生动化、直观化,达到较易理解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概念时,可多结合“出租车收费”、“弹簧伸长和挂垂物的关系”等实例来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等等。
4、索因法:每一个概念的产生都具有丰富的背景和真实的原因,当你找到这些原因的时候,那些鲜活的内容,使你不想记住这些概念都难,例如,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这样定义的;过点作直线的垂线,则垂线段的长度,便是点到直线的距离,那么为什么不定义为点和直线上任意点连线的线段的长度呢?因为只有垂线段是最短的,具有确定性和唯一性。
5、联系法:数学概念之间具有联系性,任意数学概念都是由若干个数学概念联系而成,只有建立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才能彻底理解数学概念,例如,在学习数列时,我们不妨作如下分析: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是有规律的,那规律是什么呢?项与项数之间的规律、项与项之间的规律、数列整体趋势的规律又是什么呢?项与项数之间的规律就是我们说的通项公式,项与项之间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递推公式,数列整体趋势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极限问题,当项与项之间满足差数相等的关系时,数列被称为等差数列;当项与项之间满足倍数相等的关系时,数列就被称为等比数列,这样我们对数列这一概念便了然于胸了。
6、比喻法:很多学生概念不清的原因是觉得概念单调乏味,从而不去重视它、深究它,所以我们在讲解概念的时候,不妨和生活相联系作些形象的比喻,以达到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效果,例如,学习映射时比喻成自然界中的配对等等。
7、类比法:抓住新旧知识的本质联系进行类比,能很快地获得新的概念,如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念时,可以和一元一次方程的一些概念进行对比;又如学习互补概念时可以与“互余”进行对比,从而较好地掌握新概念,让小学生算“5-7”,他会说你这道题出错了,但是让一个初中生去算的话,他就会告诉你等于-2;当你让一个初中生对负数进行开平方运算,他会说不能对负数进行开平方,然而高中生却能够进行运算,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识层次的提高,人们对于同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也在逐步地深入和扩大,因此,我们更应牢固掌握类比法,通过类比化难为易,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
8、作图法:作图可以较好地揭示新概念的本质,有利于学生较深刻地掌握概念,如“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通过这些作图,可以概括出“顶点到垂点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这个概念。
9、讨论法:即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来揭示概念的本质,以达到掌握概念的目的,如进行三角形高的概念学习时,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讨论得出三种情况下高的位置,从而较好地掌握高的有关概念。
总之,数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概念时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不能急于求成,要多思、多问、多练习,要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实际运用。
(责任编辑: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