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尿液干化学检测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了依据。但因为检测方法的原因,检测结果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下面就对尿液干化学检测中的几个影响因素進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尿液干化学检测;影响因素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尿液分析仪因为其简便、快捷的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因为干化学检测结果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才能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报告。下面就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总结。
1.标本因素
用于尿液干化学检测的标本要求新鲜采集,无污染,从采集到检测完成,不超过2小时。首先盛放标本的容器要洁净、干燥、无污染,一次性使用。如果容器被强氧化性物质污染,盛放标本后,强氧化性物质与葡萄糖和隐血的试剂模块发生反应,容易造成这两项检测的假阳性。其次在采集和运送尿液标本时,要避免标本被污染。尿液干化学检测一般要求采集中断尿,要避免生殖系统分泌物污染标本,如果生殖系统分泌物混入标本易使蛋白质和白细胞检测呈假阳性,而且还会使尿比重升高。如果标本被偶氮剂污染易造成亚硝酸盐的假阳性,被甲醛污染易造成白细胞的假阳性。而标本如果存放时间太长不但会导致尿液中一些有型成分的溶解,还会导致尿液中细菌的大量繁殖,细菌会分解尿素产生氨,导致PH升高,分解葡萄糖导致葡萄糖含量下降出现假阴性,还会产生过氧化物酶致隐血检测呈假阳性。而在室温下丙酮会快速挥发,同时细菌降解乙酰乙酸会导致酮体检测出现假阴性。
2.尿液成分的相互影响
因为患者的饮食、用药、生理、病理情况不同,尿液中所含成分也不相同,而尿液中某些成分会相互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患者大剂量口服或静脉滴注维生素C后,会排出含大量维生素C的尿液,而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会致葡萄糖、胆红素、亚硝酸盐、白细胞和隐血检测呈假阴性。如果尿液中含大量蛋白质,则会引起尿比重的升高和白细胞检测的假阴性。而在高蛋白尿中红细胞不易溶解,从而出现隐血检测假阴性。尿液中酮体浓度过高(>0.4g/l)则会引起葡萄糖检测的假阴性。尿液中含大量亚硝酸盐时可抑制偶氮反应,导致胆红素和尿胆原检测的假阴性。尿液PH过高(>9)可使蛋白质检测呈假阳性,过低(<3)则会出现假阴性,所以在检测前可以调节尿液PH到最适宜的范围5~6。
3.仪器与干化学分析试带的因素
在每天的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严格、规范和正确的操作。每天用两种不同浓度的尿液质控品对仪器和试带进行质控,定期对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进行校准,保证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干化学分析的试带应用与仪器配套的试带,要妥善保存于阴凉、干燥处。取用完后要盖紧瓶盖,并注意效期。试带由不同项目的试剂模块组成,取用试带时要避免用手接触试剂模块,如果试剂模块被污染很容易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试带浸渍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时间过长反应颜色变深,出现阳性增强,时间太长还可能使模块中的试剂流失,出现假阴性。而时间过短则会使反应不完全,出现假阴性。
4.干化学检测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尿液干化学检测的每个检测项目的反应原理、试剂成分不同,所以每个项目的特异性、灵敏度也不同,从而导致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常我们以尿液隐血的检测来判断患者泌尿系统是否有出血,隐血项目在干化学实验中是检测的尿液中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是过氧化物酶法,利用的是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的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基团,催化作为电子受体的H2O2,使色素元氧化呈色,从而检测出标本中的微量血红蛋白。但在某些情况下尿液中红细胞不溶解,不能释放出血红蛋白,从而出现隐血项目检测阴性,但显微镜检查红细胞阳性的情况。当尿液中存在大量肌红蛋白时,因为肌红蛋白也有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所以也要与隐血模块的试剂发生反应,出现隐血项目检测的假阳性。干化学检测中尿液白细胞的检测是通过中性粒细胞胞质中的特异性酯酶与试剂模块中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来检测的,也就是只检测了尿液中的中性粒细胞,而当尿液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如肾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时,尿液干化学的白细胞检测结果是阴性,但显微镜检查会发现大量的淋巴细胞。尿液酮体是由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组成的,但干化学法检测尿液酮体时,试剂模块中的试剂只能与乙酰乙酸和丙酮发生反应,在某些疾病时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患者尿液中酮体的主要成分是β-羟丁酸,基本没有乙酰乙酸,这时测定的尿液酮体并不能代表酮体的总量,甚至可能出现假阴性。当症状缓解后,尿液中的β-羟丁酸转化为乙酰乙酸,这时的尿液酮体检测会出现比急性期还高的情况,会造成对病情估计过重。干化学法检测尿液蛋白质时,因为试剂模块对白蛋白灵敏,对球蛋白的灵敏度很低,所以容易造成对球蛋白的漏检如本周氏蛋白。我们通常用尿液亚硝酸盐的检测来判断病人是否有泌尿系统的细菌性感染。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亚硝酸盐时,是通过含有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来还原试剂模块中的硝酸盐,其产物再与试剂模块中的其他试剂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后通过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由此可看出如果感染细菌不含硝酸盐还原酶,则亚硝酸盐项目的检测结果为阴性,会出现漏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尿液干化学检测容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要告诉病人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标本送检时间和怎样避免标本送检途中的污染。接收标本后最好尽快的检测标本,如果不能马上检测,则必须在两小时内完成检测。每天还要 坚持用两种水平的质控物做室内质控,以了解仪器是否处于准确和稳定状态。每年要坚持参加室间质评。检测过程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规范正确的操作。干化学检测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检查。当干化学检测中红细胞、蛋白质、白细胞和亚硝酸盐4个项目中,有一项异常就必须进行显微镜检查,要以显微镜检查的结果为准,以避免出现漏检和误检。对检测结果有疑问时要主动询问病人的饮食情况、用药情况和当时的身体情况,对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丛玉隆,马俊龙,邓新兰.尿液常规分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体会[J].临床检验杂志,2001,19(4):241.
[2]王海燕. 干化学尿白细胞假阴性原因讨论[J].陕西医学检验,2000,15(1):37-38.
【摘要】尿液干化学检测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了依据。但因为检测方法的原因,检测结果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下面就对尿液干化学检测中的几个影响因素進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尿液干化学检测;影响因素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尿液分析仪因为其简便、快捷的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因为干化学检测结果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才能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报告。下面就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总结。
1.标本因素
用于尿液干化学检测的标本要求新鲜采集,无污染,从采集到检测完成,不超过2小时。首先盛放标本的容器要洁净、干燥、无污染,一次性使用。如果容器被强氧化性物质污染,盛放标本后,强氧化性物质与葡萄糖和隐血的试剂模块发生反应,容易造成这两项检测的假阳性。其次在采集和运送尿液标本时,要避免标本被污染。尿液干化学检测一般要求采集中断尿,要避免生殖系统分泌物污染标本,如果生殖系统分泌物混入标本易使蛋白质和白细胞检测呈假阳性,而且还会使尿比重升高。如果标本被偶氮剂污染易造成亚硝酸盐的假阳性,被甲醛污染易造成白细胞的假阳性。而标本如果存放时间太长不但会导致尿液中一些有型成分的溶解,还会导致尿液中细菌的大量繁殖,细菌会分解尿素产生氨,导致PH升高,分解葡萄糖导致葡萄糖含量下降出现假阴性,还会产生过氧化物酶致隐血检测呈假阳性。而在室温下丙酮会快速挥发,同时细菌降解乙酰乙酸会导致酮体检测出现假阴性。
2.尿液成分的相互影响
因为患者的饮食、用药、生理、病理情况不同,尿液中所含成分也不相同,而尿液中某些成分会相互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患者大剂量口服或静脉滴注维生素C后,会排出含大量维生素C的尿液,而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会致葡萄糖、胆红素、亚硝酸盐、白细胞和隐血检测呈假阴性。如果尿液中含大量蛋白质,则会引起尿比重的升高和白细胞检测的假阴性。而在高蛋白尿中红细胞不易溶解,从而出现隐血检测假阴性。尿液中酮体浓度过高(>0.4g/l)则会引起葡萄糖检测的假阴性。尿液中含大量亚硝酸盐时可抑制偶氮反应,导致胆红素和尿胆原检测的假阴性。尿液PH过高(>9)可使蛋白质检测呈假阳性,过低(<3)则会出现假阴性,所以在检测前可以调节尿液PH到最适宜的范围5~6。
3.仪器与干化学分析试带的因素
在每天的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严格、规范和正确的操作。每天用两种不同浓度的尿液质控品对仪器和试带进行质控,定期对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进行校准,保证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干化学分析的试带应用与仪器配套的试带,要妥善保存于阴凉、干燥处。取用完后要盖紧瓶盖,并注意效期。试带由不同项目的试剂模块组成,取用试带时要避免用手接触试剂模块,如果试剂模块被污染很容易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试带浸渍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时间过长反应颜色变深,出现阳性增强,时间太长还可能使模块中的试剂流失,出现假阴性。而时间过短则会使反应不完全,出现假阴性。
4.干化学检测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尿液干化学检测的每个检测项目的反应原理、试剂成分不同,所以每个项目的特异性、灵敏度也不同,从而导致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常我们以尿液隐血的检测来判断患者泌尿系统是否有出血,隐血项目在干化学实验中是检测的尿液中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是过氧化物酶法,利用的是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的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基团,催化作为电子受体的H2O2,使色素元氧化呈色,从而检测出标本中的微量血红蛋白。但在某些情况下尿液中红细胞不溶解,不能释放出血红蛋白,从而出现隐血项目检测阴性,但显微镜检查红细胞阳性的情况。当尿液中存在大量肌红蛋白时,因为肌红蛋白也有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所以也要与隐血模块的试剂发生反应,出现隐血项目检测的假阳性。干化学检测中尿液白细胞的检测是通过中性粒细胞胞质中的特异性酯酶与试剂模块中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来检测的,也就是只检测了尿液中的中性粒细胞,而当尿液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如肾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时,尿液干化学的白细胞检测结果是阴性,但显微镜检查会发现大量的淋巴细胞。尿液酮体是由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组成的,但干化学法检测尿液酮体时,试剂模块中的试剂只能与乙酰乙酸和丙酮发生反应,在某些疾病时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患者尿液中酮体的主要成分是β-羟丁酸,基本没有乙酰乙酸,这时测定的尿液酮体并不能代表酮体的总量,甚至可能出现假阴性。当症状缓解后,尿液中的β-羟丁酸转化为乙酰乙酸,这时的尿液酮体检测会出现比急性期还高的情况,会造成对病情估计过重。干化学法检测尿液蛋白质时,因为试剂模块对白蛋白灵敏,对球蛋白的灵敏度很低,所以容易造成对球蛋白的漏检如本周氏蛋白。我们通常用尿液亚硝酸盐的检测来判断病人是否有泌尿系统的细菌性感染。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亚硝酸盐时,是通过含有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来还原试剂模块中的硝酸盐,其产物再与试剂模块中的其他试剂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后通过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由此可看出如果感染细菌不含硝酸盐还原酶,则亚硝酸盐项目的检测结果为阴性,会出现漏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尿液干化学检测容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要告诉病人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标本送检时间和怎样避免标本送检途中的污染。接收标本后最好尽快的检测标本,如果不能马上检测,则必须在两小时内完成检测。每天还要 坚持用两种水平的质控物做室内质控,以了解仪器是否处于准确和稳定状态。每年要坚持参加室间质评。检测过程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规范正确的操作。干化学检测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检查。当干化学检测中红细胞、蛋白质、白细胞和亚硝酸盐4个项目中,有一项异常就必须进行显微镜检查,要以显微镜检查的结果为准,以避免出现漏检和误检。对检测结果有疑问时要主动询问病人的饮食情况、用药情况和当时的身体情况,对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丛玉隆,马俊龙,邓新兰.尿液常规分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体会[J].临床检验杂志,2001,19(4):241.
[2]王海燕. 干化学尿白细胞假阴性原因讨论[J].陕西医学检验,2000,15(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