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人以专利使用权出资的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商品与质量·科教与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li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目前理论界对于无形财产的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制度和实践中出现很多不相适应的情况,专利使用权出资就是其中一例。本文通过对专利使用权能否作为出资进行分析,梳理了以专利使用权出资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的有关规定提出建议。
  关键词:专利权人,专利使用权,出资
  专利使用权资本化是专利使用权出资方适应知识经济的一种崭新的资本运营方式。通过将专利使用权作价出资,出资方一方面可以弥补自己不能或不宜实施该项专利权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现金投入,用节约下来的资金和入股取得的收益用于进一步的科研开发。而对于接受投资的公司来说,通过接受专利使用权出资可以直接获得先进的技术成果,从而迅速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享受专利使用权带来的超额利润,并且能够从接受的技术成果投资中得到启迪,确定下一步的研究目标和攻关计划。①
  一、能否以专利使用权出资
  (一)专利使用权出资的可行性
  出资人如果想利用专利使用权出资,那么该出资就必须具备现物出资标的物的资格,具备以下特征:
  1.确定性
  现物出资的标的物必须是特定性的,明确具体。各国立法在设定确定性这一条时,一般都要求将出资标的物的种类、数量等内容在定款(章程)中予以记载,通常不允许用其他种类的价值物来替代。②专利使用权是以特定专利技术为基础的,具有确定性。
  2.价值物的现存性
  标的物应该是事实上已经存在的物品,而且,该标的物必须为出资者所有或享有支配权。专利使用权是对已经获得专利权的技术所享有的实施权,专利使用权人对该专利技术的实施享有所有权和支配权。因此,专利使用权具有现存性。
  3.价值评估的可能性
  无法进行明确评估的财产是不能用作现物出资的,所以,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现物出资都必须有相应的价值评估体系对其进行客观评估。专利权人与专利使用权人在达成专利权许可使用合同时必然会通过一定的客观评价方法对专利权的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因此,专利使用权具有评估可能性。
  4.具有公司目的框架内的收益能力
  标的物应该是为公司事业所需要的、具有实益的价值物,不为公司营业所需者是不宜用于出资的。符合公司目的框架的专利权的实施一般是能够为公司带来收益的,所以专利使用权具有收益能力。
  5.可独立转让性
  可转让性是出资人履行给付义务的必要条件,要求标的物必须存在独立转让的可能,③而独立转让的关键在于出资者对其享有合法的处置权及独立的支配权。专利权人享有实施其专利技术的独占性权利,所以对专利权人来说,专利使用权是可以独立转让的。
  (二)我国关于专利使用权出资的相关规定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出资制度的规定呈现出逐步放松的趋势。《公司法》第27条所采用的列举加描述的立法模式大大地扩宽了出资的形式,为我国的专利使用权出资留足了余地。《浦东新区商标专用权出资试行办法》虽然只是对商标专用权出资进行了规定,但是专利使用权出资与商标专用权出资具有相似性,所以也可以类推适用。
  综上,专利使用权出资符合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有其可行性和合法性。
  二、专利使用权出资的法律风险
  (一)与资本确定原则的冲突
  设计资本确定制度是为了保障公司的经营能力和责任能力,维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但是,由于目前无形资产评估市场的不规范、专利权的不稳定以及专利使用权价值评估的不确定导致了作为出资的专利使用权的价值可能失真,使公司随时面临资本大幅减少的危险,与公司资本确定原则发生冲突。
  (二)与公司承担责任的冲突
  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需要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但是,在以专利使用权出资的公司中,公司作为专利使用权人,依据《专利法》第12条以及《合同法》第346条的规定,在未得到专利权人同意的情况下,是无权处分该专利使用权的,不能将该专利使用权作为自有财产对外进行偿债。这与公司以投资形成的全部财产对外承担责任的公司法要求相悖。
  (三)与公司转投资的冲突
  即使公司是按照公司章程或者董事会的决议将专利使用权用于转投资的,但是根据《专利法》第12条以及《合同法》第346条的规定,该转投资行为也必须要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公司对作为出资的专利使用权并没有完全的控制权。
  (四)专利使用权出资与董事、高管忠实义务的冲突
  在以专利使用权出资入股的情况下,保留了自己使用或者继续许可他人使用专利权的专利权人可能会作为公司的董事、高管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专利权人可能会通过对外许可他人使用或者自己使用的方式对专利权进行利用,这就可能违反《公司法》第149条关于竞业禁止的规定,并可能会存在篡夺公司机会等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三、如何完善专利使用权出资制度
  (一)对用于出资的专利使用权进行合理的评估作价
  科学、合理、真实、公平地确定专利使用权的价值,有利于专利使用权成为公司的真实资本和合理股份,有利于维护公司、其他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利益。专利使用权出资的评估必须由具有评估资格的专业评估机构进行。在进行评估时,专业评估机构还必须充分考虑该专利权是否为公司经营所必需,技术的新旧程度、实用程度,有效期、种类以及接受专利使用权出资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等问题。对不同类型的专利权、专利使用权加以区分,并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专利使用权的价值进行评估。
  (二)完善专利使用权出资的程序
  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专利使用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申请受理机构、申请程序和登记或备案事项。全体出资人必须签订专利使用权出资合同并将合同报专利局备案,同时报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查。合同中必须对专利使用权的评估方法及作价入股比例予以明确规定。
  (三)专利使用权出资者的法律承诺
  为了维护接受出资的公司、其他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专利使用权出资人必须保证用于出资的专利权在权利上具有合法性;保证以专利使用权出资后,依约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以及必要的便利;保证及时的更新、补充和完善所投资的专利权,使其价值在约定的期限内保持相对稳定;保证不附加任何不合理的条件;保证在出资不实或不到位时负资本填充义务④。
  (四)专利使用权出资者的权利限制
  专利权人一旦以专利使用权出资,则再向第三人转让该专利权就应受到限制。⑤如果专利权人在公司中担任董事、高管等职务时还应当承担忠实义务,并受到竞业禁止的限制。在许可或者转让用于出资的专利权使用权时,也只需经股东会同意即可,而无需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专利权人在章程约定的专利使用权出资期限内也无权放弃该专利权。
  (五)专利使用权出资应当与有形资产出资同步进行
  为了保证公司的正常经营,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相关法律还应当对专利使用权的出资比例有所限制。要求专利使用权出资的比例与公司的经营规模相适应,并与货币、实物等有形资本有机结合。
  总之,以专利权为代表的无形资产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有形资产成为现代高科技公司资本构成的核心,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专利使用权出资制度,使之立法化、系统化,以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注释:
  ①南振兴,刘春霖:《知识产权学术前沿问题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90-509页。
  ②冯果:《股东现物出资若干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6期,76页。
  ③王虎,李长健:《专利权出资客体的法律探微》,载《理论月刊》,2005第10期。
  ④李玉香:《现代公司专利权类无形资产法律问题》,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187页。
  ⑤刘春霖:《关于专利权投资的法律思考》,载《专利权》,1999第6期。
  作者简介:敖冰星(1987-),汉族,四川成都人,复旦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牟林德(1986-),汉族,辽宁大连人,复旦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硕士二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受国际金融和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特别是在當前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原材料价格持续高涨、融资成本逐渐加大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温州市部分企业资金链条持续绷紧,企业资金链断裂和企业老板跑路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货币政策一直紧缩的今年,持有大量资金者,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向资金短缺者借钱,以期获得不菲的贷款利息。据相关机构调研,估计中国民间借贷余额在2011年中期同比增长38%至3.8万亿元,相当
期刊
摘 要:在传统商法中一般将商主体称为商人。商人在商法体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商法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商主体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的自然人商人,到中世纪享有特权的商人阶层,再到近现代企业作为商主体的出现,商主体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企业作为商主体的出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商主体的概念,然后介绍商主体的一些特征,商主体的分类,阐述了我国商主体在法律制度上的一些缺陷,最后提出了一些完善
期刊
摘 要:非法经营证券活动中多数行为在司法实践中都被認定为非法经营罪,本文将以推荐"涨停股"为例,分析合同诈骗罪和非法经营罪的区别及将该行为认定为合同诈骗罪的具体意义。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监管;法律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证券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证券活动的行为主体多元化、行为方式多样化、操作行为便利化等特征也给违法犯罪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
期刊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中国2008年度和2009年度接受直接外资量分别为950亿美元和1083亿美元,在最大的直接外资接受国排名中,于2009年升至第二位,仅位居美国之后。而长期以来,绿地建设投资(即在东道国境内设立外资企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最主要方式,但近二十多年来,跨国并购迅速发展并超过了新建投资,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尤其欧美的诸多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将
期刊
摘 要:在专利制度的实行中,专利浸权判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侵权判定的标准,不仅关系到专利权人的利益,还有公众利益。我国自专利法实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涉及专利纠纷的案件已多达几万件。因为专利案件专业性强,技术性强,专利侵权认定,不但涉及法律题,也涉及技术问题,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及各个方面。  关键词:专利 侵权 比较    一、专利侵权判定概述  从1474年3月19日,威尼斯共和国颁布
期刊
摘要:面对企业诚信危机的现状,加强公司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不仅是在微观的市场活动中弘扬经济民主、社会和谐精神,而且是在宏观层面上实现社会多方共赢,塑造诚信消费环境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消费者权益;措施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渊源和内涵  公司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理念最早在19世纪的西方国家出现,主要是解决公司、特别是大型股份有限
期刊
摘要:对公司法人人格两大理论进行评析,认为应区分法人拟制说和法人实在说的不同应用场景,特别是在处理公司内部利益冲突时,应正视公司法人人格基础制度构造上的罅隙以及公司代理人寻求超越法人人格的独立经济利益行为,从而在立法上转换公司法人和法人机关人格统一的考察视角,以务实的态度规制法人与法人机关及其代表人的人格冲突。  关键词:拟制说;实在说;法人人格制度  引言  公司实践中,控制股东滥用公司的独立人
期刊
摘 要:受教育权是国家赋予公民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的权利。受教育权是一项宪法权利, 也是一项重要的人权, 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的特性。公民受教育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受教育平等权、受免费教育权和受教育自由权,但在当今人口大流动的背景下,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现象,这与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缺陷、法律法规的滞后以及诉讼渠道的不畅通不无关系,析清这些原因,有助于流动人口子女获得平等的教育
期刊
摘 要:我国精神损害赔偿中的某些规定仍然相对抽象落后,并存在一些自相矛盾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以及国外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的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作了相关说明与分析。  关键词:精神损害 精神利益 主体范围 严重损害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内涵及历史渊源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内涵,我国学者主张的观点有所不同。王利明教授的观点是,精神损害赔偿是权利主体因人身权
期刊
摘 要: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經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本文主要从财产权利的角度对我国经济适用房进行浅析。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 财产权利    一、经济适用房与限价房的区别  经济适用房是指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经济性是指住宅价格相对于市场价格比较适中,能够适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