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展个性
要打破原有的教学观、教材观,依据新的课程理念、实际情况和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美术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合理补充、灵活运用、个性化处理可以有效地使课堂教学个性化。
例如《海洋怪兽》一课教学开始,以“海洋景观”的景象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海洋生物的神奇与美丽,今天我们一起再去探寻更为神秘的海洋怪兽好吗?”神奇的影像和音乐创设了一种神秘的氛围,深深吸引了学生。在他们畅谈各种自己熟识的海洋怪兽之后,我以海底的水族统帅“龙”为例,引导学生探讨其“创造”的奥秘,并启发他们用“龙”的精神、“龙”的个性去创造更为有个性的海洋怪兽。这对教材进行了补充,不仅深深吸引了学生,使他们知道了海洋怪兽的创作过程与方法、领略其艺术震撼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了个性的张扬可以使艺术作品焕发永久的魅力,从而促使其个性发展。
再如《画性格》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点、线、色块的性格特点,体会其表现力,能进行大胆的表现,激发绘画兴趣,提高表现力和审美能力。教学中,我结合教学目标在课尾进行了拓展,向学生出示了凡·高、莫奈的名作《向日葵》《日出·印象》等,引导学生感受其粗犷、跳动、富于变化的笔触,灿烂斑驳的色块,体会点、线、色在大师笔下所表现出的流动的生命力以及张扬的个性色彩,让孩子们进入到艺术家的工作状态,体会艺术的表现力,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创作中大胆表现,尽情投入,用更富活力的点、线、色去表现生活,张扬个性。
二、多样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
1. 创作形式的多样化
在教学主题创作时,为了避免学生的作品雷同,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各种绘画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如:开导学生用水彩求朦胧,用水粉得笔触,用线描取精细,用油画棒获粗犷,用国画白描显清秀,用写意展豪气,用版画感厚重,用剪纸跃简练,用蜡笔水彩结艳丽……学生可以依照自己喜好,任意挑选各式各样的绘画工具,并通过这些工具充分表现不同的绘画形式,来展现个性,展示自我。传统的儿童画教学总是按照先勾线、再涂色的方法进行。这样画面是工整了,但也从另一方面局限了一部分儿童的思维。在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一些胆子比较大,喜欢创新的儿童敢于突破绘画程式,最大限度地发掘儿童的思维潜能;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介绍一些国内、外儿童运用的比较优秀的创作形式来让一些喜欢思考的儿童进行选择。
2. 工具的多样化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斯菲德说过:“应让儿童有充分的艺术材料,他才能发现自己的表现方法。”儿童画常用的工具是记号笔 油画棒,长时间只用这两种工具也会限制他们想象的空间。工具的限制,儿童就算有好的想象,也无法用合适的工具表现,儿童的个性也会被限制。现在的孩子应该学会了解、运用各种各样的绘画工具,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大脑进行实践,使自己的画面看上去更生动。在工具的准备上,一部分可以由教師提供给学生,如水粉(水彩)颜料、毛笔、粉笔等;另一部分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让他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找到适合自己表现的工具,而寻找工具的过程也是创造思维初步形成的过程。如:各种彩色的纸、五彩的羽毛、蜡烛甚至是废报纸都可以作为绘画的辅助工具材料。
3. 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学生大多数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的,要想有更多的创新个性突显,还需要自己更多的创新。创新是敢于打破常规,是对标新立异的追求。有的学生在画主题创作时,往往心中无物,或心中有物,想法也甚佳,可就是眼高手低画不出来。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他们画创作时,常常人物、动物、景物的某个动态画不好或不懂画,背景不知如何添加、删减等。我就让学生在课余收集一些图片资料,待确定主题后,就在带来的图片中选取必要的物象,重新组合画面,或参照把别人画的形象,有机地安排进自己的画面,再重新加以组合,构成新的画面。这样一来,学生就学会了用“偷来”的各式梁木造出各式房屋。这种方法训练久了,学生就能积累丰富的造型和题材。理解创新是需要向别人学习的,是需要不断交流的。闭门造车和孤芳自赏只会妨碍儿童大胆独特的表现。为推动孩子美术的创新,个性的突显,教师应该设计一个让孩子广泛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不断学习交流的空间(提倡小朋友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师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提倡向各种艺术风格、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学习),使他们在学习交流中学会主动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新的创意,以不断改变原来的构想。这样,他们才能画出显示个人独特感受的作品。
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个性化学习的动力
1. 评价主体多元性
在美术教学中,要逐步改变以往教师独霸评价的局面,积极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性。①教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指导学生的学习,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反馈。但教师的评价更多的是正面评价,评价中带有鼓励,评价中带有指导,要多对学生微笑,给他勇气,使其建立自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情感。②师生互评。当学生的作业展示出来后,可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等,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不但能加强同学间的交流,还可以了解学生认识事物的态度、思维方式及个性特点。③自评。当学生完成美术作业后,可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可介绍作品的内容,或说明创作的动机、过程,也可以介绍作品中自己感觉最得意的地方或不足之处。学生的自我评价既可以实现自我需要,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更好的自主发展。
2. 评价方式多样性
评价方式多样性是由小学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主要有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开展览会等多种形式。①口头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式,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评价对象发表的议论和评判。②书面评价既可以是一段话(如评语),也可以是一个分数或一个等级。③开展览会的评价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方式,通过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的运用,让学生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健全和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
责任编辑 黄日暖
要打破原有的教学观、教材观,依据新的课程理念、实际情况和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美术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合理补充、灵活运用、个性化处理可以有效地使课堂教学个性化。
例如《海洋怪兽》一课教学开始,以“海洋景观”的景象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海洋生物的神奇与美丽,今天我们一起再去探寻更为神秘的海洋怪兽好吗?”神奇的影像和音乐创设了一种神秘的氛围,深深吸引了学生。在他们畅谈各种自己熟识的海洋怪兽之后,我以海底的水族统帅“龙”为例,引导学生探讨其“创造”的奥秘,并启发他们用“龙”的精神、“龙”的个性去创造更为有个性的海洋怪兽。这对教材进行了补充,不仅深深吸引了学生,使他们知道了海洋怪兽的创作过程与方法、领略其艺术震撼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了个性的张扬可以使艺术作品焕发永久的魅力,从而促使其个性发展。
再如《画性格》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点、线、色块的性格特点,体会其表现力,能进行大胆的表现,激发绘画兴趣,提高表现力和审美能力。教学中,我结合教学目标在课尾进行了拓展,向学生出示了凡·高、莫奈的名作《向日葵》《日出·印象》等,引导学生感受其粗犷、跳动、富于变化的笔触,灿烂斑驳的色块,体会点、线、色在大师笔下所表现出的流动的生命力以及张扬的个性色彩,让孩子们进入到艺术家的工作状态,体会艺术的表现力,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创作中大胆表现,尽情投入,用更富活力的点、线、色去表现生活,张扬个性。
二、多样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
1. 创作形式的多样化
在教学主题创作时,为了避免学生的作品雷同,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各种绘画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如:开导学生用水彩求朦胧,用水粉得笔触,用线描取精细,用油画棒获粗犷,用国画白描显清秀,用写意展豪气,用版画感厚重,用剪纸跃简练,用蜡笔水彩结艳丽……学生可以依照自己喜好,任意挑选各式各样的绘画工具,并通过这些工具充分表现不同的绘画形式,来展现个性,展示自我。传统的儿童画教学总是按照先勾线、再涂色的方法进行。这样画面是工整了,但也从另一方面局限了一部分儿童的思维。在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一些胆子比较大,喜欢创新的儿童敢于突破绘画程式,最大限度地发掘儿童的思维潜能;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介绍一些国内、外儿童运用的比较优秀的创作形式来让一些喜欢思考的儿童进行选择。
2. 工具的多样化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斯菲德说过:“应让儿童有充分的艺术材料,他才能发现自己的表现方法。”儿童画常用的工具是记号笔 油画棒,长时间只用这两种工具也会限制他们想象的空间。工具的限制,儿童就算有好的想象,也无法用合适的工具表现,儿童的个性也会被限制。现在的孩子应该学会了解、运用各种各样的绘画工具,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大脑进行实践,使自己的画面看上去更生动。在工具的准备上,一部分可以由教師提供给学生,如水粉(水彩)颜料、毛笔、粉笔等;另一部分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让他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找到适合自己表现的工具,而寻找工具的过程也是创造思维初步形成的过程。如:各种彩色的纸、五彩的羽毛、蜡烛甚至是废报纸都可以作为绘画的辅助工具材料。
3. 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学生大多数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的,要想有更多的创新个性突显,还需要自己更多的创新。创新是敢于打破常规,是对标新立异的追求。有的学生在画主题创作时,往往心中无物,或心中有物,想法也甚佳,可就是眼高手低画不出来。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他们画创作时,常常人物、动物、景物的某个动态画不好或不懂画,背景不知如何添加、删减等。我就让学生在课余收集一些图片资料,待确定主题后,就在带来的图片中选取必要的物象,重新组合画面,或参照把别人画的形象,有机地安排进自己的画面,再重新加以组合,构成新的画面。这样一来,学生就学会了用“偷来”的各式梁木造出各式房屋。这种方法训练久了,学生就能积累丰富的造型和题材。理解创新是需要向别人学习的,是需要不断交流的。闭门造车和孤芳自赏只会妨碍儿童大胆独特的表现。为推动孩子美术的创新,个性的突显,教师应该设计一个让孩子广泛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不断学习交流的空间(提倡小朋友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师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提倡向各种艺术风格、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学习),使他们在学习交流中学会主动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新的创意,以不断改变原来的构想。这样,他们才能画出显示个人独特感受的作品。
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个性化学习的动力
1. 评价主体多元性
在美术教学中,要逐步改变以往教师独霸评价的局面,积极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性。①教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指导学生的学习,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反馈。但教师的评价更多的是正面评价,评价中带有鼓励,评价中带有指导,要多对学生微笑,给他勇气,使其建立自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情感。②师生互评。当学生的作业展示出来后,可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等,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不但能加强同学间的交流,还可以了解学生认识事物的态度、思维方式及个性特点。③自评。当学生完成美术作业后,可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可介绍作品的内容,或说明创作的动机、过程,也可以介绍作品中自己感觉最得意的地方或不足之处。学生的自我评价既可以实现自我需要,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更好的自主发展。
2. 评价方式多样性
评价方式多样性是由小学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主要有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开展览会等多种形式。①口头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式,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评价对象发表的议论和评判。②书面评价既可以是一段话(如评语),也可以是一个分数或一个等级。③开展览会的评价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方式,通过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的运用,让学生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健全和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