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学校大量扩招,学生培养难有保障;社会师资人才需求结构性失衡,岗位有限。这些综合因素导致了师范院校学生就业困难。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困境,找准原因,对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意义重大。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师范院校 就业 困境
1999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快速迈进。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3.3%[1],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更多的人能有机会受到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大量人才,但不容否认,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和社会提供的岗位有限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近年来,教师岗位受到社会热捧,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被压缩,学生就业更加困难。本文就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师范类院校学生就业困境作了分析。
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在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中考成绩相当优秀的学生才能被普通中等师范学校录取,要想进入高等师范院校则需经过严格的选拔考试。随着高考扩招,各学校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入学门槛,部分学校管理不严,“宽进宽出”,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心态浮躁,影响了所在班级学风。
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少数“80后”甚至“90后”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吃苦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自立能力较差,但要求高品质生活,部分学生自私自利、个性十足、反抗叛逆但抗挫折和承压能力极弱,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教育质量难有保障
2.1德育有弱化倾向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师范类院校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长期以来,我国奉行的应试教育对学生德育关注较少,学校德育投资不足,德育多体现在“两课教育”的灌输和说教上,实践教育活动重形式、轻效果。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弱化社会责任的趋势[3]。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也渗透到校园中,师范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道德标准受到挑战,要求“人人为我”,却很难“我为人人”。有些学生考入大学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经常旷课迟到,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花前月下的恋爱情节,对学业只求混到“一纸文凭”,甚至违纪违规,难以正常毕业,“混”毕业时怨天尤人,很难找到工作。作为一名教师应比一般人具有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师范院校应采取可行措施加强学生德育培养和师德养成教育。
2.2智育落后于社会需要
高等师范院校扩招后,部分师范院校热衷于扩大校园面积,建设办公大楼,对师范教育所需的师资、教育设施等建设重视不够。在专业设置上,对传统师范专业的改革限于皮毛,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盲目跟风开设社会流行短线新专业,最后不但丢掉了师范院校传统优势,而且新设专业又成了“四不像”,培养的学生就业竞争力可想而知。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而大学教材改革滞后,内容陈旧,教师教学缺乏创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课外学术活动和实践流于形式,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范教育效果。在师范类学生教育实习安排上,实习时间短,实际教学能力很难提高;在实习期间缺少班主任工作实践锻炼,对教师及班主任工作认识不足。
2.3就业指导狭隘局限
多数师范院校的就业指导限于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技巧指导、发布就业信息、办理就业手续等服务,缺乏有针对性的全过程就业指导。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学生工作者要从新生入校伊始抓起,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逐步适应大学,生活树立学习目标。通过对所制定的职业规划的跟踪反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另外学校就业工作缺乏创业教育指导,社会创业条件差也使学生创业凤毛麟角。就业指导不能局限于单纯“先就业后择业”式的说教,应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使学生在就业、择业、创业的路上少走弯路。
3.学生个人努力不够
3.1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扩招,高中时的文理分科导致师范类大学生动手技能及人文素养亟待提高。计算机专业的不会重装电脑,中文专业的学生写出的文章错别字满篇,师范专业的学生与人交流时讲话紧张结巴,这些都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要求学业优秀,社会更需要具备专业学识和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并有创新思维、人际关系融洽、能踏实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师范类专业的学生首先必须掌握专业技能,突出师范特色:练好普通话,“三笔字”(粉笔、钢笔、毛笔),掌握多媒体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技能,为从教打下良好基础。另外,英语和计算机也是当前社会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博览群书、提高自身修养,广泛参与各类校园活动,提高综合素质才能从容面对就业竞争。
3.2就业心理不成熟
大众化教育下师范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认清形势,合理评估自身地位对就业至关重要。师范类院校农村生源占多数,面对家长希望子女读大学“鲤鱼跳龙门”似的期待,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光宗耀祖的工作便是学生最大的心愿,但在急转直下的就业形势面前,这样的落差,让毕业生产生了过重的心理负担,往往容易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部分学生在就业时盲目乐观,奔走于招聘会,信心满满却颗粒收获,耗时耗力;有的学生过分焦虑,不愿竞争和争取机会,消极应对就业,遇到挫折不能及时调整,无法面对困难,导致产生心理障碍,错过就业机会。
有研究表明,影响师范类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因素依次为工资福利、自我价值的实现、专业及个人兴趣、工作环境、社会需要、工作稳定性和生活环境等七个因素[3]。要求工资福利等方面的保障无可厚非,但一定要使自己的就业心理期望与社会实际相符,让自己成为“干一行爱一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抛弃师范生从教才算就业正道的陈腐观念。由于师范生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一方面小城镇和相对偏远、条件较为艰苦的农村地区师资匮乏,另一方面大量的师范类学生扎堆奔向沿海及大中城市应聘,大量学生无业可就。部分毕业生就业心理过于理想和功利化,过分考虑专业对口一致、眼前待遇高低,对未来职业的发展关注不足,频繁跳槽,浪费了就业机会。
4.社会就业市场不成熟
4.1用人单位门槛提高
师范类院校女生居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的性别偏见影响了部分学生按期就业。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近郊及农村的家长为求得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纷纷将子女转入城区求学,导致城郊和农村学生流失,有些学校甚至面临无生可教的尴尬境地,城区中小学编制、经费紧张,教师岗位渐趋饱和,无法容纳更多的师范生就业。师范类毕业生逐年增加,人才供大于求,用人单位纷纷提高录用门槛,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4.2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也必然促使就业形势“精英式”转为“大众化”、“市场化”。学生就业由政府统一分配过渡为市场在人才调节中起主导作用,双向选择成为就业的主要方式。国家和地方各级公务员考试和教师岗位招考时间安排不同,也影响了部分报考学生就业的时效性。市场对学生学历的要求使得部分师范类学生毕业时暂时“无业可就”,考研回校深造提高学历,推迟了学生就业时间。近年来由于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教师岗位收入和社会地位提高,研究生及非师范院校的学生纷纷考取教师资格证参加教师竞聘考试,导致传统的师范类学生就业面临更大竞争。
4.3就业保障有待完善
师范院校所在城市和学生生源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会影响到学生就业。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地域相应能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师范生能发挥师范优势在各级教育机构找到工作岗位。师范生就业形势与国家教育制度安排也有很重要的关系,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直接影响学校招考相关专业教师,如曾经的地理和生物教育等专业在重新恢复为高考内容后,各学校引进了大量该专业师资。国家和用人单位的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尚不能与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择业机制相协调,约束了毕业生的就业和流动,[4]使大家在就业时不得不“顾虑重重”,考虑落户、档案接收、医保等问题。
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大事,是一项系统工程。师范院校由于其行业性质,比起综合性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去向相对单一,就业紧张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点已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高阶段[5],分析就业困境成因,动员国家、学校、学生各方面正确面对,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我国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毛入学率达23.3%[EB/OL]http://edu.people.com.cn/GB/9679771.html.
[2]谢作栩.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01,(3):13-18.
[3]张建忠.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初步调查[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5):145-149.
[4]郁军态.大众化教育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41-142.
[5]王胜今,赵俊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十年盘点与省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4):25-33.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师范院校 就业 困境
1999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快速迈进。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3.3%[1],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更多的人能有机会受到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大量人才,但不容否认,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和社会提供的岗位有限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近年来,教师岗位受到社会热捧,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被压缩,学生就业更加困难。本文就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师范类院校学生就业困境作了分析。
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在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中考成绩相当优秀的学生才能被普通中等师范学校录取,要想进入高等师范院校则需经过严格的选拔考试。随着高考扩招,各学校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入学门槛,部分学校管理不严,“宽进宽出”,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心态浮躁,影响了所在班级学风。
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少数“80后”甚至“90后”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吃苦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自立能力较差,但要求高品质生活,部分学生自私自利、个性十足、反抗叛逆但抗挫折和承压能力极弱,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教育质量难有保障
2.1德育有弱化倾向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师范类院校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长期以来,我国奉行的应试教育对学生德育关注较少,学校德育投资不足,德育多体现在“两课教育”的灌输和说教上,实践教育活动重形式、轻效果。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弱化社会责任的趋势[3]。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也渗透到校园中,师范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道德标准受到挑战,要求“人人为我”,却很难“我为人人”。有些学生考入大学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经常旷课迟到,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花前月下的恋爱情节,对学业只求混到“一纸文凭”,甚至违纪违规,难以正常毕业,“混”毕业时怨天尤人,很难找到工作。作为一名教师应比一般人具有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师范院校应采取可行措施加强学生德育培养和师德养成教育。
2.2智育落后于社会需要
高等师范院校扩招后,部分师范院校热衷于扩大校园面积,建设办公大楼,对师范教育所需的师资、教育设施等建设重视不够。在专业设置上,对传统师范专业的改革限于皮毛,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盲目跟风开设社会流行短线新专业,最后不但丢掉了师范院校传统优势,而且新设专业又成了“四不像”,培养的学生就业竞争力可想而知。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而大学教材改革滞后,内容陈旧,教师教学缺乏创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课外学术活动和实践流于形式,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范教育效果。在师范类学生教育实习安排上,实习时间短,实际教学能力很难提高;在实习期间缺少班主任工作实践锻炼,对教师及班主任工作认识不足。
2.3就业指导狭隘局限
多数师范院校的就业指导限于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技巧指导、发布就业信息、办理就业手续等服务,缺乏有针对性的全过程就业指导。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学生工作者要从新生入校伊始抓起,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逐步适应大学,生活树立学习目标。通过对所制定的职业规划的跟踪反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另外学校就业工作缺乏创业教育指导,社会创业条件差也使学生创业凤毛麟角。就业指导不能局限于单纯“先就业后择业”式的说教,应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使学生在就业、择业、创业的路上少走弯路。
3.学生个人努力不够
3.1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扩招,高中时的文理分科导致师范类大学生动手技能及人文素养亟待提高。计算机专业的不会重装电脑,中文专业的学生写出的文章错别字满篇,师范专业的学生与人交流时讲话紧张结巴,这些都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要求学业优秀,社会更需要具备专业学识和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并有创新思维、人际关系融洽、能踏实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师范类专业的学生首先必须掌握专业技能,突出师范特色:练好普通话,“三笔字”(粉笔、钢笔、毛笔),掌握多媒体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技能,为从教打下良好基础。另外,英语和计算机也是当前社会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博览群书、提高自身修养,广泛参与各类校园活动,提高综合素质才能从容面对就业竞争。
3.2就业心理不成熟
大众化教育下师范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认清形势,合理评估自身地位对就业至关重要。师范类院校农村生源占多数,面对家长希望子女读大学“鲤鱼跳龙门”似的期待,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光宗耀祖的工作便是学生最大的心愿,但在急转直下的就业形势面前,这样的落差,让毕业生产生了过重的心理负担,往往容易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部分学生在就业时盲目乐观,奔走于招聘会,信心满满却颗粒收获,耗时耗力;有的学生过分焦虑,不愿竞争和争取机会,消极应对就业,遇到挫折不能及时调整,无法面对困难,导致产生心理障碍,错过就业机会。
有研究表明,影响师范类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因素依次为工资福利、自我价值的实现、专业及个人兴趣、工作环境、社会需要、工作稳定性和生活环境等七个因素[3]。要求工资福利等方面的保障无可厚非,但一定要使自己的就业心理期望与社会实际相符,让自己成为“干一行爱一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抛弃师范生从教才算就业正道的陈腐观念。由于师范生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一方面小城镇和相对偏远、条件较为艰苦的农村地区师资匮乏,另一方面大量的师范类学生扎堆奔向沿海及大中城市应聘,大量学生无业可就。部分毕业生就业心理过于理想和功利化,过分考虑专业对口一致、眼前待遇高低,对未来职业的发展关注不足,频繁跳槽,浪费了就业机会。
4.社会就业市场不成熟
4.1用人单位门槛提高
师范类院校女生居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的性别偏见影响了部分学生按期就业。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近郊及农村的家长为求得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纷纷将子女转入城区求学,导致城郊和农村学生流失,有些学校甚至面临无生可教的尴尬境地,城区中小学编制、经费紧张,教师岗位渐趋饱和,无法容纳更多的师范生就业。师范类毕业生逐年增加,人才供大于求,用人单位纷纷提高录用门槛,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4.2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也必然促使就业形势“精英式”转为“大众化”、“市场化”。学生就业由政府统一分配过渡为市场在人才调节中起主导作用,双向选择成为就业的主要方式。国家和地方各级公务员考试和教师岗位招考时间安排不同,也影响了部分报考学生就业的时效性。市场对学生学历的要求使得部分师范类学生毕业时暂时“无业可就”,考研回校深造提高学历,推迟了学生就业时间。近年来由于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教师岗位收入和社会地位提高,研究生及非师范院校的学生纷纷考取教师资格证参加教师竞聘考试,导致传统的师范类学生就业面临更大竞争。
4.3就业保障有待完善
师范院校所在城市和学生生源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会影响到学生就业。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地域相应能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师范生能发挥师范优势在各级教育机构找到工作岗位。师范生就业形势与国家教育制度安排也有很重要的关系,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直接影响学校招考相关专业教师,如曾经的地理和生物教育等专业在重新恢复为高考内容后,各学校引进了大量该专业师资。国家和用人单位的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尚不能与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择业机制相协调,约束了毕业生的就业和流动,[4]使大家在就业时不得不“顾虑重重”,考虑落户、档案接收、医保等问题。
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大事,是一项系统工程。师范院校由于其行业性质,比起综合性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去向相对单一,就业紧张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点已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高阶段[5],分析就业困境成因,动员国家、学校、学生各方面正确面对,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我国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毛入学率达23.3%[EB/OL]http://edu.people.com.cn/GB/9679771.html.
[2]谢作栩.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01,(3):13-18.
[3]张建忠.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初步调查[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5):145-149.
[4]郁军态.大众化教育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41-142.
[5]王胜今,赵俊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十年盘点与省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4):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