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机制下的高校德育改革模式研究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关系的表面化和德育关系双边心灵对话的实质性缺位是高校德育潜在的最大危险。本文通过解析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及其机制、意义,尝试着从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培养等角度和德育方法的选择、道德示范参照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对心理契约机制下高校德育改革模式进行研究,强调德育的机制创新,力求探索一条改变现代高校德育发展不良趋势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德育模式;心理契约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a)-0000-00
  
  在高等教育传统的德育模式里,更多地体现为大学德育工作者对主体大学生实施的灌输行为。随着大学校园有机系统的不断分化、进化和发展,学生的自由主体性不断凸显以及学校系统性和有机性的不断增强,德育作为其行为的内涵、主体和机制也应有不断的创新。高校德育作为国家主流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潜在的最大危险是德育关系的表面化和德育关系双边心灵对话的实质性缺位,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和道德冲突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信仰危机和基本价值观形式和机制的解体。因此,德育创新不仅体现在德育观念和内涵、德育主体和内容上,同时也要体现在德育的形式和机制创新上。
  
  1 心理契约是高校德育有效运作的保障机制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最初是“社会学家们关于社会合同所写的著作的一种延伸和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被引人管理领域。在高校德育中,我们可以将心理契约界定为:在高校德育与大学生个体活动关系的情景中,个体对于相互责任与义务的一种信念系统。
  现代道德强调大学生对道德有选择的自由,同时自己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强调对道德问题作理性和自觉的把握,重视自己的自主判断,淡化传统习惯,不以他人的、传统的或权威者的道德意识为主要的评判尺度;强调个人在道德生活中的权利以及社会对个人应负的责任,强调尊重和保护自我利益。主体性的失落是现代高校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主体性不断发展和弘扬的过程,正是人的精神不断获得自由、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的道德自律不断发展的过程。由于人的精神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才能不断认识自身,才会有真正人的生活,才会与社会相适应,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契约是关系确认与秩序保障最常用的工具,作为期望知觉的心理契约最敏感、最集中地反映了人群关系的核心本质,因为心理契约所体现的正是人的纯粹的、真实的主观愿望、心理需求,以及对相对方应然取向的自我设定。德育心理契约表现为德育关系中存在的一系列的彼此期待的主观信念,是德育关系双方相互期望的集合,而且德育心理契约能够反映德育关系的本体面貌。所以,关注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的意义就在于:心理契约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和德育行为现象的分析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心理契约能够成为大学德育有效运作的保障机制,成为德育提升的支点。
  
  2 高校德育心理契约应具备的三大机制
  
  2.1 评估机制
  大学生在付诸道德行为前,往往对其行为的付出与收益有一个预期。当他们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为行的现实价值,或认为自己的牺牲的确成就了他人、整体利益,或认为一时的牺牲会给自己、他人、社会带来将来的更大利益,并认为社会也认同且褒奖这种价值时,他们的道德付出才会是积极的和愉快的。相反,当其道德行为的社会产出具有不确定性时,个体就不愿去提供道德服务。同时,现实中人的道德付出总是与其对外部环境和行为结果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的。就当前高校学生个体状况来看,由于种种原因,由于对道德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道德个体的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使得不少人的内在道德动力受到压抑,失去了道德付出的热情。
  
  2.2 互建机制
  契约本是指在当事者之间共同协商和讨论,以及当事者意愿的基础上形成的,当事者应该无条件的、主动的去兑现契约中所承诺的事情。这里所说的“德育心理契约”是指通过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达到一种互为诚信、相融相生和同频共振的效果。它虽然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但它确实又是发挥着一种有形契约的影响。针对高等教育,它的意思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高校教育与大学生成长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学校与学生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也就是说,在大学共建德育心理契约的意义在于避免学校与学生之间由于拥有的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德育效率的缺失。
  
  2.3 自律机制
  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说明,人类的自律意识对道德养成的重要作用。道德人格的形成依赖个人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思想意识方面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体道德自觉的过程。如果缺乏诚信,彼此失望,无所期待,道德建设的心理契约就不能建立,最终导致学生对道德教育兴趣的淡化,从而疏远德育, 德育工作者也可能放松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淡化责任,草率应付,致使德育关系异化,产生恶性循环。因此要求德育工作者注意权变策略,考虑时间向度、空间向度和人际向度,实现高校师生双方互为承诺,不失信用。
  
  3 心理契约机制下的高校德育模式
  
  3.1 以调动大学生接受主流价值观主动性为目的的高校德育方法选择
  在选择德育方法时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状况和需要,因此在具体的德育方法上要做到有的放矢,喜闻乐见。可以说,针对性和主动性是获得实效性的前提。针对性是德育工作应以学生思想品德的心理特点为基础,以学生道德心理适应性作为德育方法改革的重要依据,正确审视现代社会思想道德发展的内容和趋势,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主动性则是德育工作者不能仅仅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而应该把他们作为主体来对待,相信他们的判断能力和尊重他们的独立性,所以高校德育是一个引导大学生主动去学习以形成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过程。人的品德行为是通过实践和练习形成的,德育方法的实效性是和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大一、大二”学生由于自我意识不成熟,行为以“他律”为准绳,可以更多使用榜样示范和行为养成;“大三、大四”学生,自我意识已逐渐形成,“自律”能力加强,可以进行自我教育、说理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方法。德育方法的实效性,在于能否探讨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在于能否调动他们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并不是任何活动都能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但应该注意把德育要求尽快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要求,摒弃那种成人式的说教,把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3.2 以提高大学生观察性学习积极性为目的的道德示范参照体系构建
  学生道德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不同的社会性和不同的榜样影响而造成的。榜样示范在道德行为形成上有巨大的影响,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许多榜样,把各种人的不同特点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反应和期望模式,充分显示出主体对外界的选择性接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班杜拉认为,青少年行为是由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决定的,绝非是“刺激----强化”所能形成的,可以通过看、读或听说别人怎样行为来学习,提出了替代学习即观察性学习的概念。在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观察性学习,德育过程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这不仅因为人在德育过程中的交往活动和职业学习具有社会性,而且德育过程中教育要求和目的直接反映社会的要求。因此在榜样的选择上,不必非要“高、大、全”,目标定得太高太远,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不易产生学习行为。榜样的选择可以是不同层次的,可以是贴近生活中的人物,要充分考虑到榜样的可接受性、感染性以及可信性,密切注意和引导学生对榜样信息的加工,加强学生对榜样的自主学习。在德育内容的选择方面,应重视社会现实的发展,与时俱进,融入社会,贴近生活。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适应学习现代社会思想道德规范。对于优良传统教育,应以发展的角度,将传统与现实进行新的组合和新的呈现形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优良传统在现实生活中延续,而不再仅仅是历史中的片断。同时,德育并不局限于德育课,德育应与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切实做到“教育性教学”。
  
  3.3 以加强大学生的主体创造性培养为目标的品德心理培养
  高校德育应以培养富有创造性的道德主体为目标。德育不能等待新的道德现象发生后,总结经验传授给学生,应该是主动出击,启发和培养大学生在思想品德发展中的创造力,关心、热爱、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着自己的、发展的、合乎人性和社会性的判断体系,去发展和完善我们的社会道德生活。品德心理构成的不均衡发展,知行不一,是造成德育失效或微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品德心理的构成,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即知、情、意、行,这四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作为高校德育来说,可以根据学生在校不同阶段学习的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开端,无论选择哪一种成分作为切入点,最终目的都应该达到四个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在德育过程中,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坚持意志培养,巩固行为习惯,使其由他律行为尽快转化为自律行,在自主行为过程中内化道德要求规范。高校德育需要培养创造性。首先,品德心理学认为,大学生只有能够对道德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只是服从周围成年人的道德判断的推理,这才是大学生道德成熟的标志。
  现代高等德育应唤起大学生的主体创造性。利用社会道德规范、思想理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正确处理社会道德发展带来的新问题,这是个体道德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其个体品德发展对德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其次,创造并不仅仅局限于科技领域,思想领域同样充满了创造。只有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把握社会的思想道德原理,才能在新的道德演变中减少迷失,才能驾驭社会道德的发展,从而不断融入社会的变革之中。在教育中,尽可能多地唤起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体验和创造感,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不再是抽象的理论或印象理念,是切实的体验和感触。
  
  4 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多元价值取向已经成为现实,德育中的心理契约无疑是建立和谐的德育关系、维护德育秩序,提高德育效能的保障因素,没有心理契约,德育情感、德育体验、德育自觉和德育主体性等都将是虚妄的。重视心理契约机制的改革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 波特?马金等.组织和心理契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
  [2] 郭志峰.关于德育新模式的再思考.东疆学刊,1998,02.
  [3] 申来津.德育提升的支点.北京:教育研究,2003,09.
其他文献
本文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原理分析了几个在运动机构调试中常见的问题,借助Matlab软件研究这些运动机构的动态特性,再现其“怪现象”;并指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I
目的:GRIM-19(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是GRIMs(genesassociated with retinoid interferon induced mortality)家族成员之一,属于IFN/RA诱导的细胞凋亡调节
期刊
期刊
叶圣陶先生指出:“养成自改作文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好的素材,只有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并通过反复的精心修改,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培养学生
[摘要]良好的国民素质是 21 世纪的中国繁荣发展的基本保证,素质教育也成为当前教育领域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本文从人文精神的内涵入手,指出人文精神的重建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指出高校教师担负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任务;提出了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人文精神;渗透;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号]:A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动了很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人工智能翻译的产生和发展成为语言服务企业的转型契机.人工智能翻译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但人工智能翻
[摘要]以人为本,既是人性的内在体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义,也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应包括学生主体性、情感关怀性和全面发展性三个基本内涵  [关键词]高校德育以人为本学生主体性情感关怀性全面发展性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    高校德育工作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艰巨
(十二)单纯追求趣味,忽略情感、情绪,是目前中国画创作的一大弊端。由此而助长了制作之风,产生了小巧、浅薄。(十三)我不喜欢运用特技。一是因为特技是硬画,硬作文章, (12)
小学语文教学作文基础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提升教学质量一直是家长和教师心中的重要目标,通过语文教学的教学策略开展,能够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发挥出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