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决定消费,投资创造需求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jqwertyui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解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当生产过剩的经济周期到来时,如何冲破需求瓶颈、保证经济发展的长期稳定?这个问题,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一直面对的难以破解的大问题。
  相当一段时期,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西方经济学一直产生重大影响,其主要政策主张是反对投资主导,反对提高积累率,主张消费主导,扩大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静态地看待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
  为此,在当前经济发展面对持续的下行压力、经济结构调整、中美贸易战及新冠疫情危机叠加发生之际,有必要重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生产决定消费,供给创造需求,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强调生产、投资、供给的决定性作用,是从整个生产-消费大循环过程中进行的观察。首先,生产是消费的逻辑起点,生产决定了消费;其次,劳动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造就人类的进化,劳动阶级是社会中的主体阶级;第三,人类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基础;第四,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的价值取决于生产的取舍。
  生产决定消费,这只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第一个层次的概念。更重要的是第二个层次,马克思主义认为:扩大再生产决定了人类的进步。
  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形态,主要是投资,投资一般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资料的投资,一类是生活资料的投资(人口数量与质量的投资)。前者是物质生产的扩大再生产,后者是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在这里,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关键环节——投资。《资本论》通常被认为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事实上《资本论》还揭示了一个更重要的发现,即“相对剩余价值率”。
  根据“相对剩余价值率”理论,人类的进步可以接近于无限。因为有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的劳动生产率可以不断地提高,利润、剩余价值率可以不断提高,投资率也就可以不断提高;相应地,生活资料即消费率的占比相对可以不断降低。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一些经济学家一直试图找出一个稳定合理的投资率(积累率),并认为这一比例应在30%左右。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投资率不断上升,有时甚至冲破50%,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快速跃进至世界第二。当前在各种国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的投资率下降明显,对投资效率的忧虑吓倒了很多人,导致经济发展长期在低位徘徊。我在这里当然不是主张低水平重复投资,而是主张根据马克思主义“相对剩余价值率”的学说,根据投资率可以不断提高的原理坚定地进行创新性的扩大再生产。
  生产决定消费,在这里不仅说的是一种经济原理,同时也是一种看问题的立场。从微观层面看,生产和消费形成一个圆环,几乎没有谁决定谁的问题。但在宏观上看,谁决定谁就有了本质的不同。如果从长时段和宏观上得出“消费决定生产、需求决定供给、甚而休息决定工作”的判断,则这种循环一定是恶性循环。一段时间以来,受西方经济学的影响,许多人否定投资的重要性,他们更多地强调投资效率。在产业发展史上,投资效率确实有低水平阶段。一个阶段是新产品“研发-试生产”阶段,市场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需求。另一个阶段是产品接近饱和过剩阶段,它也是市场竞争的末段。面对这两个投资低效的阶段,西方创造了“风险投资”的方式应对第一个低投资效率区;在市场饱和阶段,西方则至今尚未找到有效的应对良方,西方管理学甚至称这个阶段为“死亡谷”。
  西方以私人资本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在面对投资风险和投资过剩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他们冲破不了这个瓶颈。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正是在这两个时段发挥了自身的独特优势,创造了奇迹。面对第一个风险时段,中国将跟跑变成了后发优势;面对后一个饱和过剩阶段,中国则利用大国、大市场优势形成了规模化优势和价格优势。
  生产决定消费,供给决定需求——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但在一些西方经济学理论里,消费的地位甚至超过生产的地位,需求的地位超过供给的地位,研究这个“认识倒置”的原因是很有意义的。西方经济学之所以更重视消费和需求,与西方的经济体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极大的关系。市场经济的规律,首先看重的是市场表层急功近利的需求,快速而当下的满足是市场主体的本能;而私人资本对利润的追求,也是急功近利的;与此同时,消费市场同时又是货币金融最活跃的领域,这也是市场经济中投机最活跃的领域。西方经济学如果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这里,其存在的价值就将丧失,他们也就不可能从资本家那里拿到工资。
  若从阶级政治的角度分析,可能会发现更有趣的结论。在经济生活中,生产的地位更接近劳动阶级的地位,消费的地位则更接近寄生者的地位,忽视生产而重视消费,事实上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消费政治经济学兴起,消费决定论弥漫,它一方面反映了西方无法摆脱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泥淖,另一方面也不断成为民粹主义的意识形态工具,导致许多西方国家陷入福利主义陷阱而无法自拔。
  我国经济学界对生产和供给的轻视,除了深受西方经济学影响外,也有着自身的一些原因。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反思计划经济时期高积累导致的一些弊端,盲目地否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盲目地否定生产与供给在经济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将政策实施层面的批评检讨上升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放弃。
  当前,我国正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第一个五年,中央提出“雙循环”构想和新基建战略,这为我国现代经济体系的构建和克服疫情危机的挑战提供了正确的遵循。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重大不确定性时,我们有必要重温马克思,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新形势下,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企业的中心工作落到实处,推进党支部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就新形势新时期怎样抓好支部建设,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方法。  关键词:加强党支部建设 提高凝聚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
期刊
摘 要:宋人作词引用、化用前人尤其是晚唐人诗句是一种很广泛、普遍存在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晚唐诗歌与宋词在总体特征上的相似、在与音乐结合且具有娱乐佐酒功能上的一致以及“倚声填词”的需要和从接受对象的角度看,引化唐诗有助于词的传播与接受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晚唐诗;宋词;引化  宋代文人作词引用、化用前人尤其是晚唐人诗句是一种很普遍的创作现象,前人多有论及:况周颐《蕙
期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遽然而至,使世界陷入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转眼这一年已接近尾声,尽管中国已经率先走出疫情,世界经济的复苏却远非乐观。疫情引起的跨国产业链断裂、跨国投资的大幅下降、地缘政治风险的急速加剧,以及各国经济刺激政策背后隐藏的各类风险,都进一步挤压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空间。如何快速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以应对全球经济衰退,需要对中国经济当前所处的环境及未来的发展空间进行深度理论
期刊
摘 要: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特定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对健全完善我国刑事没收制度,加大惩治和预防贪污贿赂、恐怖活动等犯罪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司法实践看,该程序的规定过于原则,在程序定性、适用范围及案件管辖等方面缺乏明确规定,需要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违法所得;没收;特别程序;完善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新增“特别程序”中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
期刊
自步入近代以来,在西方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独特的思想文化的刺激下,中国开启了对西方国家和西方文明的不断加深的认识过程。那么,今天为什么要提“重新认识西方”?  一方面,这是因为历史并未终结,西方自身仍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西方国家近年来浮现的诸多政治、经济、社会问题进一步加剧和恶化。这要求我们必须回到西方自身的政治、社会、经济发展脉络和背景中,重新全面地认识西方现代化进
期刊
摘要:白居易在中唐诗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他创作的众多诗歌中,白居易偏爱讽喻一类。他一生创作了172首讽喻诗,这类诗歌中最重要的情感特征就是贯穿始终的“兼济”情怀。而这种“兼济”之志又与诗人的思想变化密切相关,在不同类型的诗歌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时,白居易的讽喻诗又有着不同于其他诗人的讽喻诗的独特性。  关键词:白居易;讽喻诗;“兼济”情怀;理论基础;独特性  白居易一生创作了2914首诗歌,
期刊
提要:“先例”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相关联。先例现象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经常出现在广告语言中。先例现象具有情感评价和广告功能,因此在当代俄语广告篇章中,它已经成为广告语言实现其感染能力、追求特殊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广告文本、先例现象、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广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告是生产者向消费者推销产品的重要渠道,市场经济的
期刊
在过去的2020年,世界各国相继发起针对互联网平台巨头的反垄断调查。2021年初,推特、脸书等社交媒体强制关停特朗普账号的行为,再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于互联网平台权力边界的讨论。早在2016年,《文化纵横》就曾策划专题探讨互联网平台帝国的崛起过程及其内在逻辑。几年过去,互联网平台已经从当年“庞大但无序”的新生现象,发展为拥有实质性“权力”和“领地”的技术巨头。它们集中了大量技术、数据和财富,并持续
期刊
摘要:为探讨文化对面孔认知加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启动范式,以白族、彝族建筑为启动刺激,外部信息具有白族、彝族典型特色的面孔为目标刺激,要求被试判断面孔性别。结果发现:1)建筑、面孔一致的条件下,建筑促进了面孔的认知加工速度;(2)建筑、面孔不一致的条件下,建筑阻碍了面孔的认知加工速度。  关键词:文化 认知加工 面孔外部信息 白族 彝族  1.引言  面孔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刺激,人类对面孔的识别
期刊
在悠久的文明史中,中国传统政治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但伴随着西风东渐,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越来越受限于西方政治理论及学术分科体系,过分夸大了古今政治制度和治理形式之间的差异和断裂,没有注意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与制约。因此,社会科学界对中国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自主自觉的认识。《文化纵横》设置“治道”栏目的目标之一,正是邀请历史学和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