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校园仪式作为大学校园中文化传播和活动育人的桥梁和纽带,在学校的育人工作中发挥着基于理念认同的凝聚功能、基于行为认同的规范功能和基于目标认同的促动功能等文化育人功能。在其文化育人功能实现的过程中,应从丰富其文化内涵、创新其活动形式和盘活其可用资源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其文化育人的活动成效。
校园仪式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路径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学校既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也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任务。而大学校园仪式作为大学校园中文化传播和活动育人的桥梁和纽带,在实现高等教育任务目标的过程中理应发挥出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一、大学校园仪式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对于“仪式”概念的研究,是随着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而萌芽和发展的,在人类学研究的过程中,曾将“仪式”界定为“是社会秩序的某种象征”“包含着世俗的行为”和“社会都能够接受的,个人与群体之间恰当的关系体系”。
从文化育人的视角来看,在现代的大学校园中,校园仪式则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以具有程式化的校园活动为基本载体的,以文化育人的内在规律为基本依据的体系化的文化育人活动形式。
根据当前大学校园仪式在育人工作中的不同功能,可以将其划分为纪念性仪式、过渡性仪式、号召性仪式、传承性仪式和日常性仪式。纪念性仪式主要包括常规重大节庆日(如国庆节、五一节等)庆祝活动和具有小范围特定含义的纪念(如校庆日)活动等在内的校园文化活动。过渡性仪式主要包括诸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成人仪式等在内的具有标志性隔断意义的、可以实现身份转变的校园文化活动。号召性仪式主要包括各类倡议、誓言的宣读和各类宣传、动员活动等在内的昭示性、引领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传承性仪式主要包括各类党政群团组织的换届、重要物品的移交和校园文化符号的变更等在内的校园文化活动。日常性仪式主要包括日常交往过程中所涉及的社交礼仪和程序规范等在内的校园文化活动。
二、大学校园仪式的文化育人功能解析
大学校园仪式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活动形式,在学校的育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育人功能。
1.基于理念认同的凝聚功能
大学校园仪式不同于一般性的校园活动,它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承载着具有鲜明导向性的情感、信念和价值观念。在特定的预设活动背景之下,通过特定的场景布设和感官刺激,实现文化符号在参与者精神世界中的传播,并使仪式的参与者在共同的行为过程中,对仪式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所要传递的理念产生强烈的共鸣和认同。在这一基础之上,仪式的参与者自然地会形成基于理念认同的身份认同,从而自主自觉地将自己融入到某一有形或者无形的“集体”之中,并乐于、勇于为这一“集体”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基于行为认同的规范功能
大学校园仪式的实施过程具有特定的程序规范,不同类别的仪式本身就明确地界定了在不同环境中,仪式的参与者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并且以仪式自身所承载的文化认同感而规定了这种行为规范的合理性。仪式在进行的过程中,通过展现基于现实生活但又超越于现实生活的“完美世界”,激发起参与者对这一“完美世界”所依赖的各种规范的认同,“巩固了群体的规范,给个人的行为提供了道德制裁”,从而使得参与者自觉主动地效仿仪式所提倡和演示的行为方式,进而实现仪式育人的规范功能。
3.基于目标认同的促动功能
大学校园仪式不同于其他仪式活动,它因其所实施的特定环境和特定对象使得其具有较强的育人目标,即任何一种大学校园仪式都必然是以大学的育人目标为仪式活动举办的基础目标的。因此,大学校园仪式通过多样的形式和共同的目标指向,使得仪式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对仪式形式、内涵和规则的认同,实现对仪式所要传递的教育目标的认同,进而将自己在参与仪式过程中被激发出的激情和勇气,融入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进程中去,实现仪式的促动功能。
三、大学校园仪式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1.与时俱进地丰富大学校园仪式的文化内涵
大学校园仪式是大学校园文化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同时又是大学校园文化得以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能否与校情、社情、国情相适应,决定了其在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过程中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大学应当立足于自身的校园精神、学风校风和办学理念等校园特色文化,放眼于伴随社会发展而生的具有创新性的先进文化,与时俱进地充实和创新自身校园仪式的文化内涵。
2.有的放矢地创新大学校园仪式的活动形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学校园仪式的文化育人功能能否充分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能否以其作用对象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因此,要在校园仪式的创新过程中,深入到学生中,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群体、不同阶段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从而有的放矢地推进仪式的形式创新,增强其文化育人效果。
3.积极主动地盘活大学校园仪式的可用资源
随着大学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融合,两者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形成了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共同需要。因此,大学在实现校园仪式文化育人功能的过程中,理应更多地引入更多的校内外可用资源,从策划指导、场地支持、服务保障和成效评估等方面,为大学校园仪式文化育人功能充分实现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02.
[2]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02).
[3][英]布林·莫利斯著.周国黎译.宗教人类学[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328.
[4]王铭铭.想象的异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45.
校园仪式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路径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学校既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也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任务。而大学校园仪式作为大学校园中文化传播和活动育人的桥梁和纽带,在实现高等教育任务目标的过程中理应发挥出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一、大学校园仪式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对于“仪式”概念的研究,是随着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而萌芽和发展的,在人类学研究的过程中,曾将“仪式”界定为“是社会秩序的某种象征”“包含着世俗的行为”和“社会都能够接受的,个人与群体之间恰当的关系体系”。
从文化育人的视角来看,在现代的大学校园中,校园仪式则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以具有程式化的校园活动为基本载体的,以文化育人的内在规律为基本依据的体系化的文化育人活动形式。
根据当前大学校园仪式在育人工作中的不同功能,可以将其划分为纪念性仪式、过渡性仪式、号召性仪式、传承性仪式和日常性仪式。纪念性仪式主要包括常规重大节庆日(如国庆节、五一节等)庆祝活动和具有小范围特定含义的纪念(如校庆日)活动等在内的校园文化活动。过渡性仪式主要包括诸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成人仪式等在内的具有标志性隔断意义的、可以实现身份转变的校园文化活动。号召性仪式主要包括各类倡议、誓言的宣读和各类宣传、动员活动等在内的昭示性、引领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传承性仪式主要包括各类党政群团组织的换届、重要物品的移交和校园文化符号的变更等在内的校园文化活动。日常性仪式主要包括日常交往过程中所涉及的社交礼仪和程序规范等在内的校园文化活动。
二、大学校园仪式的文化育人功能解析
大学校园仪式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活动形式,在学校的育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育人功能。
1.基于理念认同的凝聚功能
大学校园仪式不同于一般性的校园活动,它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承载着具有鲜明导向性的情感、信念和价值观念。在特定的预设活动背景之下,通过特定的场景布设和感官刺激,实现文化符号在参与者精神世界中的传播,并使仪式的参与者在共同的行为过程中,对仪式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所要传递的理念产生强烈的共鸣和认同。在这一基础之上,仪式的参与者自然地会形成基于理念认同的身份认同,从而自主自觉地将自己融入到某一有形或者无形的“集体”之中,并乐于、勇于为这一“集体”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基于行为认同的规范功能
大学校园仪式的实施过程具有特定的程序规范,不同类别的仪式本身就明确地界定了在不同环境中,仪式的参与者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并且以仪式自身所承载的文化认同感而规定了这种行为规范的合理性。仪式在进行的过程中,通过展现基于现实生活但又超越于现实生活的“完美世界”,激发起参与者对这一“完美世界”所依赖的各种规范的认同,“巩固了群体的规范,给个人的行为提供了道德制裁”,从而使得参与者自觉主动地效仿仪式所提倡和演示的行为方式,进而实现仪式育人的规范功能。
3.基于目标认同的促动功能
大学校园仪式不同于其他仪式活动,它因其所实施的特定环境和特定对象使得其具有较强的育人目标,即任何一种大学校园仪式都必然是以大学的育人目标为仪式活动举办的基础目标的。因此,大学校园仪式通过多样的形式和共同的目标指向,使得仪式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对仪式形式、内涵和规则的认同,实现对仪式所要传递的教育目标的认同,进而将自己在参与仪式过程中被激发出的激情和勇气,融入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进程中去,实现仪式的促动功能。
三、大学校园仪式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1.与时俱进地丰富大学校园仪式的文化内涵
大学校园仪式是大学校园文化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同时又是大学校园文化得以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能否与校情、社情、国情相适应,决定了其在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过程中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大学应当立足于自身的校园精神、学风校风和办学理念等校园特色文化,放眼于伴随社会发展而生的具有创新性的先进文化,与时俱进地充实和创新自身校园仪式的文化内涵。
2.有的放矢地创新大学校园仪式的活动形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学校园仪式的文化育人功能能否充分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能否以其作用对象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因此,要在校园仪式的创新过程中,深入到学生中,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群体、不同阶段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从而有的放矢地推进仪式的形式创新,增强其文化育人效果。
3.积极主动地盘活大学校园仪式的可用资源
随着大学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融合,两者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形成了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共同需要。因此,大学在实现校园仪式文化育人功能的过程中,理应更多地引入更多的校内外可用资源,从策划指导、场地支持、服务保障和成效评估等方面,为大学校园仪式文化育人功能充分实现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02.
[2]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02).
[3][英]布林·莫利斯著.周国黎译.宗教人类学[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328.
[4]王铭铭.想象的异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