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的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就是要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打下一些基础,那么让学生产生并维持写作的兴趣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启蒙的钥匙,也可能是决定一生的入口。”对于刚学写作文的小学生而言,要教他们如何写作文,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在他们学习写作的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那么以后的作文教学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如果作文教学未能使学生产生写作兴趣,甚至害怕写作,对今后的学习会产生负面影响,就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
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的习作兴趣至关重要。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的习作兴趣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点经验,培养小学生的习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从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入手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记人,记事,写景,写物等的课文都是小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积累习作的素材和好词、好句。课上有计划地加强朗读、背诵、复述等训练。使语文教材真正成为训练学生思维,丰富和发展学生语言的主阵地,让学生陶醉其中,深受感染,好奇心极强的小学生就会产生试一试的写作愿望。如在教《翠鸟》这一课时,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翠鸟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并鼓励学生平日里多观察生活中常见小动物的各种特点,并写成观察日记,激发他们的写作愿望。
2.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应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学”。只有创造出更多体验生活的机会,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当我们把一个个死板的作文题先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生活体验,写作的题材自然会丰富多彩,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自然会被激发出来。在假期里有条件的话,城里的孩子到农村去生活一段时间,农村的孩子进城里看看,多接触新鲜的事物,感受新生活的乐趣,从而丰富写作的素材。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作文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还能全方位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品质、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春游,让学生写游记;开演讲会,让学生写演讲稿;当小记者采访老师、同学写小新闻等等,让学生养成勤观察、善思考、多动笔的好习惯。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写作很有趣。
3.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素材
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还不是很强,包括对词汇的理解、用语言表达意思等等,这些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作文是否表达清楚、准确。而这些能力主要取决于阅读教学,为此必须重视阅读教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习作的范例,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掘教材本身的语言因素,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语言的美妙,积累丰富的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并真正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产生一种把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达出来的愿望,产生写作的兴趣。只有多阅读,学生的知识面才会扩大,才会觉得有东西写,有兴趣写,那么,习作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走进学生内心,鼓励学生自主表达
学生在积累生活材料的过程,容易产生表达的“自我需要”,再加上教师有意识的鼓励,他们的作文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地浓厚起来,情感也就应运而生,笔端也就流露出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要做到“用心思我的事,用口抒我的情,用手写我的心”,让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不管对否,写出来后再进行启发和引导。比如:在上了与妈妈有关的课文后,我就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查找有关歌颂母亲的诗歌、散文、小说,或者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的报道,多多与自己的母亲交谈,了解母親的内心世界,然后加以思考整理,通过写一篇以母亲作为主题的作文,来抒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情。同时,触类旁通,也可以让学生用类似的形式来写老师或同学,尽情地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
5.赏识、肯定地评价作文,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亮点
每当学生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写完一编作文,满怀希望地交给老师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责怪、嘲讽、挖苦是否定式评语,只会激发学生的抵触情绪。有位教育家曾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得好,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哪怕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在作文批语中,应该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的语气。使学生读后,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觉得自己还是有希望的,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也很敏感,一句不恰当的评语可能会浇灭他们的写作热情;一次否定,更可能致使他们永远也不想写作文了。哪怕是老师对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的肯定与表扬,都会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在作文分数上加以拔高,用“高分”来刺激学生,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对题材新颖、构思巧妙、结构别致的好作品,不妨适当加分,使学生意外地获得百分以上的高分,让学生的兴奋神经充分触动,写作热情自然高涨。
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该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小学作文指导课重要的不是大谈写作方法和技巧,而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说和写的兴趣,只有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才能让思绪自由飞翔,充分发展思维,让学生调动自己所有的情感积累和生活经验,才能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
收稿日期:2011-04-12
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的习作兴趣至关重要。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的习作兴趣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点经验,培养小学生的习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从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入手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记人,记事,写景,写物等的课文都是小学生学习习作的典范。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积累习作的素材和好词、好句。课上有计划地加强朗读、背诵、复述等训练。使语文教材真正成为训练学生思维,丰富和发展学生语言的主阵地,让学生陶醉其中,深受感染,好奇心极强的小学生就会产生试一试的写作愿望。如在教《翠鸟》这一课时,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翠鸟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并鼓励学生平日里多观察生活中常见小动物的各种特点,并写成观察日记,激发他们的写作愿望。
2.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应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学”。只有创造出更多体验生活的机会,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当我们把一个个死板的作文题先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生活体验,写作的题材自然会丰富多彩,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自然会被激发出来。在假期里有条件的话,城里的孩子到农村去生活一段时间,农村的孩子进城里看看,多接触新鲜的事物,感受新生活的乐趣,从而丰富写作的素材。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作文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还能全方位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品质、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春游,让学生写游记;开演讲会,让学生写演讲稿;当小记者采访老师、同学写小新闻等等,让学生养成勤观察、善思考、多动笔的好习惯。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写作很有趣。
3.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素材
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还不是很强,包括对词汇的理解、用语言表达意思等等,这些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作文是否表达清楚、准确。而这些能力主要取决于阅读教学,为此必须重视阅读教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习作的范例,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掘教材本身的语言因素,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语言的美妙,积累丰富的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并真正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产生一种把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达出来的愿望,产生写作的兴趣。只有多阅读,学生的知识面才会扩大,才会觉得有东西写,有兴趣写,那么,习作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走进学生内心,鼓励学生自主表达
学生在积累生活材料的过程,容易产生表达的“自我需要”,再加上教师有意识的鼓励,他们的作文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地浓厚起来,情感也就应运而生,笔端也就流露出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要做到“用心思我的事,用口抒我的情,用手写我的心”,让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不管对否,写出来后再进行启发和引导。比如:在上了与妈妈有关的课文后,我就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查找有关歌颂母亲的诗歌、散文、小说,或者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的报道,多多与自己的母亲交谈,了解母親的内心世界,然后加以思考整理,通过写一篇以母亲作为主题的作文,来抒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情。同时,触类旁通,也可以让学生用类似的形式来写老师或同学,尽情地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
5.赏识、肯定地评价作文,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亮点
每当学生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写完一编作文,满怀希望地交给老师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责怪、嘲讽、挖苦是否定式评语,只会激发学生的抵触情绪。有位教育家曾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得好,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哪怕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在作文批语中,应该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的语气。使学生读后,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觉得自己还是有希望的,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也很敏感,一句不恰当的评语可能会浇灭他们的写作热情;一次否定,更可能致使他们永远也不想写作文了。哪怕是老师对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的肯定与表扬,都会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在作文分数上加以拔高,用“高分”来刺激学生,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对题材新颖、构思巧妙、结构别致的好作品,不妨适当加分,使学生意外地获得百分以上的高分,让学生的兴奋神经充分触动,写作热情自然高涨。
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该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小学作文指导课重要的不是大谈写作方法和技巧,而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说和写的兴趣,只有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才能让思绪自由飞翔,充分发展思维,让学生调动自己所有的情感积累和生活经验,才能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
收稿日期:201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