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刚刚接触地理学科的初中生来说,地理的学习还是很陌生的一件事。教师要在此时做好引路人的角色,让同学们尽快适应地理学习。而尽快掌握地理思维能够让地理学习更加高效更加得心应手。所以,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地理这门学科,既可以分为文科学科又可以分为理科学科。学习地理不仅需要良好的记忆能力,积累大量的知识,還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能独立严谨地思考问题,还需要与生活常识相联系。可以说,地理学科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地理思维的养成对于地理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初中生;地理思维;培养方法
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特性与人的一般思维活动结合所形成的独特的学科思维方式,它是学生学好地理知识与提升地理方面能力的基础。地理思维作为地理学科学习的核心,掌握了地理学科的思维方式,地理学科的学习自然也能事半功倍。而地理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对同学们的耐心指导,帮助同学早平时的学习中不断启发地理思维。地理的学习涉及众多方面,本文根据地理学科的学习特点,主要从地图、联系思维与地理知识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一、加强识图用图能力
地图作为地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对地理的学习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图中包括着许多重要的信息,如,经纬度可以判断地理位置,等高线可以判断地形状况,这些都是地理解题中的重要线索。由此可知,地图对于地理题的顺利解答也十分重要。地理课本中有许多地图,地形图、等高线图、景观图等等,都在不断向学生和教师透露着地图对于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学生识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地理思维培养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例如,在教学“地图的阅读──经线与纬线”这一课时,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经纬线,对经纬线的认识不够充分,所以教师可以使用地球仪来给同学们指出经纬线的位置,以及经线与纬线的作用,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经纬线。在教授经线如何划分东西半球时,由于知识点抽象难以理解,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球形物体做生动的说明,避免单一课本教授导致同学们的兴趣不高。与此同时,对教学内容做有效的扩充,可以带领学生认识地图上的一切有效信息,如,比例尺、图例、反向标等等,并且教授同学们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最后,教师可以布置课下作业,用所学的有关地图的知识自己绘制地图,来加深同学们对于地图的印象。
二、用联系的思维看待地理问题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讲道“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其他事物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地理思维中固然也缺少不了联系的思维。联系的思维可以把零散的地理知识串联成一个整体,让地理学习变得有条理有顺序更加轻松容易。地理现象中蕴藏着很多联系,而找到这些联系,则可以帮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把地理问题联系到生活中,则可以增强地理学习的生动性。
例如,在教学“天气与气候──气温的分布”这一课时,在掌握了气温变化图以后,教师可以把本节内容与“地图的阅读”联系起来,让同学们思考,气温变化图中需要用到的图例等。然后再把地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同学们思考“在夏天的海边会比同等纬度的陆地会更凉爽?”这一生活中会经常遇见的问题,从而引导同学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一知识点。与此同时,教师要联系到什么是陆海凤什么又是海陆风,这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何关系。以一个问题联系众多问题,让地理学习有章可循。
三、灵活掌握运用地理知识
学习知识要灵活会变通,教师要教授学生触类旁通。地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地理知识的运用不仅局限于课本上,教师在上课时要时刻与同学们渗透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方法,从而帮助同学们实现知识的迁移,让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学得到知识,能用知识解释生活。实现生活常识与地理知识的共同进步,这样才能让同学们不断领悟学习的真谛。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和地势”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常识出发进行提问,“我国河流自古自西向东流,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然后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因为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从生活出发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从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出发,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与沿海地区纬度相同的内陆地区,其地理景观却大不相同?”引导同学们进行知识的迁移,自主归纳事物中的差异点与相似点。最后再提问“这样的地势特点又对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让同学们自己思考,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问题。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同学,综合分析生活与地理学科的联系,把地理学科内部的关系互相串联,在各方面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并用能用一个地理知识解答不同的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并且贯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始终,地理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同学们以后更全面地思考地理问题。教书育人并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是思维的交流,掌握一门思维,能够让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魏丽.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J].中国新通信,2019,21(07):197.
[2]田秀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J].中国农村教育,2019(09):112.
关键词:初中生;地理思维;培养方法
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特性与人的一般思维活动结合所形成的独特的学科思维方式,它是学生学好地理知识与提升地理方面能力的基础。地理思维作为地理学科学习的核心,掌握了地理学科的思维方式,地理学科的学习自然也能事半功倍。而地理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对同学们的耐心指导,帮助同学早平时的学习中不断启发地理思维。地理的学习涉及众多方面,本文根据地理学科的学习特点,主要从地图、联系思维与地理知识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一、加强识图用图能力
地图作为地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对地理的学习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图中包括着许多重要的信息,如,经纬度可以判断地理位置,等高线可以判断地形状况,这些都是地理解题中的重要线索。由此可知,地图对于地理题的顺利解答也十分重要。地理课本中有许多地图,地形图、等高线图、景观图等等,都在不断向学生和教师透露着地图对于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学生识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地理思维培养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例如,在教学“地图的阅读──经线与纬线”这一课时,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经纬线,对经纬线的认识不够充分,所以教师可以使用地球仪来给同学们指出经纬线的位置,以及经线与纬线的作用,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经纬线。在教授经线如何划分东西半球时,由于知识点抽象难以理解,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球形物体做生动的说明,避免单一课本教授导致同学们的兴趣不高。与此同时,对教学内容做有效的扩充,可以带领学生认识地图上的一切有效信息,如,比例尺、图例、反向标等等,并且教授同学们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最后,教师可以布置课下作业,用所学的有关地图的知识自己绘制地图,来加深同学们对于地图的印象。
二、用联系的思维看待地理问题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讲道“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其他事物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地理思维中固然也缺少不了联系的思维。联系的思维可以把零散的地理知识串联成一个整体,让地理学习变得有条理有顺序更加轻松容易。地理现象中蕴藏着很多联系,而找到这些联系,则可以帮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把地理问题联系到生活中,则可以增强地理学习的生动性。
例如,在教学“天气与气候──气温的分布”这一课时,在掌握了气温变化图以后,教师可以把本节内容与“地图的阅读”联系起来,让同学们思考,气温变化图中需要用到的图例等。然后再把地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同学们思考“在夏天的海边会比同等纬度的陆地会更凉爽?”这一生活中会经常遇见的问题,从而引导同学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一知识点。与此同时,教师要联系到什么是陆海凤什么又是海陆风,这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何关系。以一个问题联系众多问题,让地理学习有章可循。
三、灵活掌握运用地理知识
学习知识要灵活会变通,教师要教授学生触类旁通。地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地理知识的运用不仅局限于课本上,教师在上课时要时刻与同学们渗透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方法,从而帮助同学们实现知识的迁移,让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学得到知识,能用知识解释生活。实现生活常识与地理知识的共同进步,这样才能让同学们不断领悟学习的真谛。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和地势”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常识出发进行提问,“我国河流自古自西向东流,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然后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因为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从生活出发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从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出发,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与沿海地区纬度相同的内陆地区,其地理景观却大不相同?”引导同学们进行知识的迁移,自主归纳事物中的差异点与相似点。最后再提问“这样的地势特点又对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让同学们自己思考,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问题。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同学,综合分析生活与地理学科的联系,把地理学科内部的关系互相串联,在各方面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并用能用一个地理知识解答不同的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并且贯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始终,地理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同学们以后更全面地思考地理问题。教书育人并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是思维的交流,掌握一门思维,能够让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魏丽.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J].中国新通信,2019,21(07):197.
[2]田秀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J].中国农村教育,2019(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