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特别注重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教学行为。
一、 在师生关系上要注重尊重、赞赏、宽容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要相信每一位学生人人都能都能学好,个个都能成才。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除了逻辑和语言两种基本智力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由此可见,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具有某方面的潜能,一旦“激活”,其智力活动就能展示他们的才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或者某些学生在一定的时期部分潜能已初步得到开发,而有些却尚未发掘,教师就要适时地去发现和发展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继续发展。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尤其要尊重以下七种学生:即尊重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尊重被孤立或拒绝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不尊敬自己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
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善于发现和及时赞赏学生的成功极其闪光点,要学会宽容和等待。因为宽容是一种力量,是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有效方法。在探究构建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出现暂时的停顿、抑制、失误都是正常的,我们应该耐心等待,等到他豁然开朗之时,也是他收获成果之日。当然,教师在宽容等待过程中,更意味着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坚持以下“七个不准”:即不准体罚学生,不准辱骂学生,不准大声训斥学生,不准羞辱嘲笑学生,不准随意当众批评学生,不准冷落学生,不准随意向家长告状。因此,对学生发展和评价应保持适度的宽容,要善于把对学生的批评转化为一种期待,对于未完成的,非终结性的准备性教育,教师不应该过多地、苛刻地评价学生的对与错,更不能使这种绝对性评价扩大化。
二、 在教学过程上要注重帮助、引导、交往
新课程明确提出,教学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指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创造者和发展者。过去教师上课,较多的是依赖“教参”。而如今可以说已没有完整的教参,即使现有的教参,已经不能拿来直接上课了。教参中除了案例,绝大部分是启发教师的思维,给教师一个思维创造的空间。这让教师在感觉到了没有框框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压力和拓展知识的自我需求。
新课程为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为教材无论如何更新,总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只有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不断拓展、补充和创新,才能使学习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不应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而应是课程的积极促进者。那么,教怎样才能促进学呢?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的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学生完成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教的过程在于交往,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所谓交往,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强调师生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的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三、 在知识探究上要注重设疑、反思、创新
新课程要求教师能让学生走进教学,让学生贴近生活,让教学与生活和谐地衔接,彻底解决过去教学中重知识灌输,轻引导探究;重智力培养,轻全面发展;重经验模式,轻创新实践等种种教学的低效现象,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不断设疑、反思和创新。
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设置疑障。学生提不出问题的课不能是成功的课。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尽可能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要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教师就要下功夫研究新教材,吃透新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问题的设置上,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提出一些有一定深度且观点新颖的问题进行设疑,置学生于问题情境之中。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按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可以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在教学前反思,可以用新课程理念,走出过去的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法机械的“定型化”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出发,拓宽教育时空,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反思,是及时自觉地在行动过程中的反思。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并尽量公开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教学后反思是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这种反思能使教师经验理论化。通过这样不断地反思,使教师不断认识“过去的我”,进而产生重新认识的需求,使教师能从“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增强自我监控的能力。
新课程还要求教师能创新地开展工作。这里的创新,主要是指:一是在教材处理上,教师要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要针对教材、学生心理特点作一番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二是在优化教法上,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教法的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上的模式化;三是在个性风格上,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进行突破和创新,这样方可实现“模式化”向“个性化”的转变,真正做到“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
一、 在师生关系上要注重尊重、赞赏、宽容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要相信每一位学生人人都能都能学好,个个都能成才。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除了逻辑和语言两种基本智力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由此可见,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具有某方面的潜能,一旦“激活”,其智力活动就能展示他们的才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或者某些学生在一定的时期部分潜能已初步得到开发,而有些却尚未发掘,教师就要适时地去发现和发展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继续发展。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尤其要尊重以下七种学生:即尊重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尊重被孤立或拒绝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不尊敬自己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
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善于发现和及时赞赏学生的成功极其闪光点,要学会宽容和等待。因为宽容是一种力量,是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有效方法。在探究构建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出现暂时的停顿、抑制、失误都是正常的,我们应该耐心等待,等到他豁然开朗之时,也是他收获成果之日。当然,教师在宽容等待过程中,更意味着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坚持以下“七个不准”:即不准体罚学生,不准辱骂学生,不准大声训斥学生,不准羞辱嘲笑学生,不准随意当众批评学生,不准冷落学生,不准随意向家长告状。因此,对学生发展和评价应保持适度的宽容,要善于把对学生的批评转化为一种期待,对于未完成的,非终结性的准备性教育,教师不应该过多地、苛刻地评价学生的对与错,更不能使这种绝对性评价扩大化。
二、 在教学过程上要注重帮助、引导、交往
新课程明确提出,教学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指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创造者和发展者。过去教师上课,较多的是依赖“教参”。而如今可以说已没有完整的教参,即使现有的教参,已经不能拿来直接上课了。教参中除了案例,绝大部分是启发教师的思维,给教师一个思维创造的空间。这让教师在感觉到了没有框框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压力和拓展知识的自我需求。
新课程为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为教材无论如何更新,总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只有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不断拓展、补充和创新,才能使学习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不应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而应是课程的积极促进者。那么,教怎样才能促进学呢?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的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学生完成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教的过程在于交往,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所谓交往,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强调师生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的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三、 在知识探究上要注重设疑、反思、创新
新课程要求教师能让学生走进教学,让学生贴近生活,让教学与生活和谐地衔接,彻底解决过去教学中重知识灌输,轻引导探究;重智力培养,轻全面发展;重经验模式,轻创新实践等种种教学的低效现象,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不断设疑、反思和创新。
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设置疑障。学生提不出问题的课不能是成功的课。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尽可能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要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教师就要下功夫研究新教材,吃透新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问题的设置上,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提出一些有一定深度且观点新颖的问题进行设疑,置学生于问题情境之中。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按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可以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在教学前反思,可以用新课程理念,走出过去的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法机械的“定型化”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出发,拓宽教育时空,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反思,是及时自觉地在行动过程中的反思。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并尽量公开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教学后反思是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这种反思能使教师经验理论化。通过这样不断地反思,使教师不断认识“过去的我”,进而产生重新认识的需求,使教师能从“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增强自我监控的能力。
新课程还要求教师能创新地开展工作。这里的创新,主要是指:一是在教材处理上,教师要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要针对教材、学生心理特点作一番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二是在优化教法上,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教法的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上的模式化;三是在个性风格上,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进行突破和创新,这样方可实现“模式化”向“个性化”的转变,真正做到“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