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作为教师教书和育人的主要途径,可以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成为学生新的认识增长点、能力和素养的发展点,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上。小学高年级的教学策略与低年级有所不同,本文从笔者多年实践出发,给出了几点个人的建议。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
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意味着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步入到了全新的发展时期,数学课堂成为推进改革工程的前沿阵地,因此而承担起了更为重要的使命,即改进课堂教学策略、调整课堂教学的结构,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核心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让学生的课堂活动更加主动、更富个性,构建起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所以,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把握并顺应改革发展的态势,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以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为基础,积极改进、革新课
一、实际应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认识数学、积累数学知识,还在于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去灵活解决各种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深度、更加高效。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拓展教学的思路和范围,以现实生活为教学出发点,注意搜集各种生活素材、案例和资源并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创设现实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探究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巩固并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相关内容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生活有这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本节课程开始前,笔者就为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调查存在小数点的地方。如此,通过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就能加强学生对小数点有更加直接、深刻的理解,进而提升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
二、构建扎实知识系统,提高数学能力
实际上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安排比较松散,对于学生来说那已形成系统性,所以就需要教师辅助学生养成建立知识系统的习惯。首先是建立错题簿,传统教学中只发挥了错题簿加深学生印象的作用,而沒有深究到为什么会做错、如何避免犯同一种错误。对错误的整理与分析,是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审视,发现自己思维上的、解题方法上的薄弱之处,进而弥补与强化。
例如在“分数”章节教学当中,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没有进行通分;第二,在计算上出现错误;第三,分母公倍数错误;第四,粗心大意,犯了不该犯的低级错误。通过对学生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就能够针对出错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加强。
另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复习回顾的习惯,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内容后,让学生总结两种图形之间的相关性,并且观察运算、公式等方面是否具有联系。同理,在学习“圆形”和“扇形”内容后让学生自行在笔记本上总结。
三、开展应用题型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应用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题型,且在数学考试中占分比重较大。很长时间以来,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都不是特别的出色,应用题的教学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应用题型的解答包含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找寻正确的解决思路等,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多做应用题自然也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现有的研究表明,那些在解决应用题上比较费力的学生,基本上要花大量的时间在题干的解读上,其中隐藏的某些条件不易察觉。这就导致了解决问题的困难。基本的理解能力是解决应用题型的基本素养,学生要学会根据已知条件,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用数学算式列出相关的条件,提高对题目条件的认识。
比如,做一块重量600克的面包,需要面粉、鸡蛋和糖的比为3:2:1,那么面粉、鸡蛋和糖各需要多少克?我们可以将每种原料的比例相加,即3+2+1=6,总共是600克,一共是6分,那么每分的克数就是600÷6=100,这个分析的过程就是对题目已有条件的解读,解读正确了,最终的答案当然也就是正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题目,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应用题型的认识,将实际问题用语言组织起来再进行数学语言的转换。在设计题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设计更多正能量的题目,切合日常生活,尽量采取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加题目的趣味性。
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进行必要的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像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等。笔者以上所言仅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的认知,尚不足以完全概括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情况,希望诸位教师能够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努力提高教学有效性,努力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解中红.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探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7):132-133.
[2]吕安伟.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J].考试周刊,2018(25):97-97.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
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意味着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步入到了全新的发展时期,数学课堂成为推进改革工程的前沿阵地,因此而承担起了更为重要的使命,即改进课堂教学策略、调整课堂教学的结构,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核心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让学生的课堂活动更加主动、更富个性,构建起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所以,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把握并顺应改革发展的态势,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以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为基础,积极改进、革新课
一、实际应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认识数学、积累数学知识,还在于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去灵活解决各种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深度、更加高效。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拓展教学的思路和范围,以现实生活为教学出发点,注意搜集各种生活素材、案例和资源并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创设现实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探究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巩固并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相关内容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生活有这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本节课程开始前,笔者就为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调查存在小数点的地方。如此,通过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就能加强学生对小数点有更加直接、深刻的理解,进而提升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
二、构建扎实知识系统,提高数学能力
实际上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安排比较松散,对于学生来说那已形成系统性,所以就需要教师辅助学生养成建立知识系统的习惯。首先是建立错题簿,传统教学中只发挥了错题簿加深学生印象的作用,而沒有深究到为什么会做错、如何避免犯同一种错误。对错误的整理与分析,是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审视,发现自己思维上的、解题方法上的薄弱之处,进而弥补与强化。
例如在“分数”章节教学当中,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没有进行通分;第二,在计算上出现错误;第三,分母公倍数错误;第四,粗心大意,犯了不该犯的低级错误。通过对学生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就能够针对出错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加强。
另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复习回顾的习惯,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内容后,让学生总结两种图形之间的相关性,并且观察运算、公式等方面是否具有联系。同理,在学习“圆形”和“扇形”内容后让学生自行在笔记本上总结。
三、开展应用题型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应用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题型,且在数学考试中占分比重较大。很长时间以来,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都不是特别的出色,应用题的教学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应用题型的解答包含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找寻正确的解决思路等,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多做应用题自然也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现有的研究表明,那些在解决应用题上比较费力的学生,基本上要花大量的时间在题干的解读上,其中隐藏的某些条件不易察觉。这就导致了解决问题的困难。基本的理解能力是解决应用题型的基本素养,学生要学会根据已知条件,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用数学算式列出相关的条件,提高对题目条件的认识。
比如,做一块重量600克的面包,需要面粉、鸡蛋和糖的比为3:2:1,那么面粉、鸡蛋和糖各需要多少克?我们可以将每种原料的比例相加,即3+2+1=6,总共是600克,一共是6分,那么每分的克数就是600÷6=100,这个分析的过程就是对题目已有条件的解读,解读正确了,最终的答案当然也就是正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题目,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应用题型的认识,将实际问题用语言组织起来再进行数学语言的转换。在设计题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设计更多正能量的题目,切合日常生活,尽量采取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加题目的趣味性。
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进行必要的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像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等。笔者以上所言仅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的认知,尚不足以完全概括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情况,希望诸位教师能够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努力提高教学有效性,努力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解中红.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探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7):132-133.
[2]吕安伟.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J].考试周刊,2018(25):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