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瑶里时,雨还在下。细雨里飘过的风,从繁花的树林里吹过,带着一股幽远的淡香,温煦地摩挲着我的脸庞。
瑶里汪胡的原始森林,古木参天,古藤缠绕,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这么多名贵的古树,很多连名字都是第一次听说。林中有条山涧,溪水清澈见底,时而哗哗地流淌,时而积水成潭。踩着木板搭建的栈道在林间穿行,慢慢踯躅在这风清雨细、如诗如梦的汪胡原始森林,思绪随着山壑间的水声,山罅里的泉响,一路流淌。
瑶里,古名“窑里”,有着几千年的点火烧窑史,因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而得名。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用瑶里高岭土烧制出来的陶瓷,曾改写了一部制陶史。山清水秀的河岸边,处处可见淘洗池、古窑址。千年的水碓在瑶河水的推动下仍在有条不紊地转动,历经宋元明清。熊熊的窑火,曾映红过山间的夜色,烧出了一件件精美的陶器。
瑶河穿镇而过,两岸之间修有石头拱桥,和一座用杉树板铺成的木桥。杉树原木做成的桥脚稳稳地站在水里,简洁利索。走在桥上,清脆的脚步应和着杉木发出轻微“吱嘎”声。瑶河水不深,但水流湍急,水质清澈,河底的卵石粒粒可数。河里,密密麻麻地游动着红色的、青色的鱼,数量众多,成群聚在水底嬉戏。桥头边,看到一块瑶里镇政府于1996年立的“禁渔牌”,上面清晰写道:根据民意,全村禁止捕鱼。据知,瑶河禁鱼的传统早在明代就已开始了。每年的禁渔节,镇上居民敲锣打鼓地在瑶河里放很多鱼苗,河里的鱼越来越多,瑶河观鱼也成了一景。
瑶里的建筑是典型的徽式风格。历史上,徽商积累起了丰裕的财富,却由于在建筑构制上,只能将巨大的精力与财富,用于建筑的装饰与摆布上。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宕飞扬的韵致;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划出斑驳的线条,凝重沉静。走进民居,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入眼皆是,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家具,与村中的参天古木、民居墙头的青藤老树相映相依。在瑶里古镇古建筑中,以程氏宗祠最为壮观。
一条又一条的小巷和迤逦而古朴的青石板路,斑驳的老墙和已辨不清原色的木格小窗,恍若另一个时空里的影像碎片。辗转在曲折迂回的黑瓦灰檐中,除了婉约,除了古典,更像是一帧地道的写意水墨画卷,演绎着自古而来的深远安稳,漫不经心,却又摄人心魄。
瑶里汪胡的原始森林,古木参天,古藤缠绕,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这么多名贵的古树,很多连名字都是第一次听说。林中有条山涧,溪水清澈见底,时而哗哗地流淌,时而积水成潭。踩着木板搭建的栈道在林间穿行,慢慢踯躅在这风清雨细、如诗如梦的汪胡原始森林,思绪随着山壑间的水声,山罅里的泉响,一路流淌。
瑶里,古名“窑里”,有着几千年的点火烧窑史,因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而得名。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用瑶里高岭土烧制出来的陶瓷,曾改写了一部制陶史。山清水秀的河岸边,处处可见淘洗池、古窑址。千年的水碓在瑶河水的推动下仍在有条不紊地转动,历经宋元明清。熊熊的窑火,曾映红过山间的夜色,烧出了一件件精美的陶器。
瑶河穿镇而过,两岸之间修有石头拱桥,和一座用杉树板铺成的木桥。杉树原木做成的桥脚稳稳地站在水里,简洁利索。走在桥上,清脆的脚步应和着杉木发出轻微“吱嘎”声。瑶河水不深,但水流湍急,水质清澈,河底的卵石粒粒可数。河里,密密麻麻地游动着红色的、青色的鱼,数量众多,成群聚在水底嬉戏。桥头边,看到一块瑶里镇政府于1996年立的“禁渔牌”,上面清晰写道:根据民意,全村禁止捕鱼。据知,瑶河禁鱼的传统早在明代就已开始了。每年的禁渔节,镇上居民敲锣打鼓地在瑶河里放很多鱼苗,河里的鱼越来越多,瑶河观鱼也成了一景。
瑶里的建筑是典型的徽式风格。历史上,徽商积累起了丰裕的财富,却由于在建筑构制上,只能将巨大的精力与财富,用于建筑的装饰与摆布上。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宕飞扬的韵致;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划出斑驳的线条,凝重沉静。走进民居,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入眼皆是,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家具,与村中的参天古木、民居墙头的青藤老树相映相依。在瑶里古镇古建筑中,以程氏宗祠最为壮观。
一条又一条的小巷和迤逦而古朴的青石板路,斑驳的老墙和已辨不清原色的木格小窗,恍若另一个时空里的影像碎片。辗转在曲折迂回的黑瓦灰檐中,除了婉约,除了古典,更像是一帧地道的写意水墨画卷,演绎着自古而来的深远安稳,漫不经心,却又摄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