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多维、开放与生长课堂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814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是在历经了十年课改,借鉴各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实践探索总结而成的纲领性教育教学指南。而教育部组织专家研究制订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则是以核心素养理念引导各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蓝本。在这样的背景下,陕西省榆林高新第五小学(以下简称榆林高新五小)坚持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中心,探索构建原生态课程体系和课堂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基于学校实际构建校本核心素养框架
  学校发展的目的是促进师生的发展,因此探索师生成长的路径是办好教育的关键。在办学之初,榆林高新五小就致力于师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索实践,经过两年的努力,学校师生核心素养培养框架基本形成,即“尊重规则会选择—合作包容有爱心—实践创新善质疑—身心健康全人格—胸怀博大担责任”。
  在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学校以“让每个教师找到自己专业成长的起点和上升空间”为教师发展理念,有针对性地培植教师的“知识树”“专业树”“人生树”,让其品德和能力同步发展、共同提高。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教师的品德素养和能力素养的提升,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谓教师品德素养包括“热爱教育、廉洁自律和良好的职业修养”;教师能力素养包括“课程素养、教学素养、学科素养”。
  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学校以信息化手段为媒介,创新培养机制,开发了绘本阅读、主题阅读、思维导图阅读、手指阅读、快乐英语阅读等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素养开辟了便捷通道。同时,学校还以“技能 特长”为训练模式,以活动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品德素养、语言交际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心理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建设校本课程体系
  学校基于“三棵树”学校文化品牌 ,构建了三级课程体系。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建设,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榆林高新五小力求“多元教育特色化,特色教育专业化”,创造性地构建三级校本课程体系。在陕西省小学语文李胜芳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学校整合资源,优化组合,梳理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高新五小课程图谱”,构建三级课程体系。第一级是“根课程”,夯实国家课程的根基,赋予它校本化、文化化的特征;第二级是“成长课程”,开发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第三级是“精品课程”,打造品牌项目课程,以创新促进发展,以特色深化内涵。目前,学校共开设了41门校本课程,其中“智慧树儿童剧”已打造成为学校的特色精品课程。
  学校对儿童剧的课程价值进行了深度挖掘,给儿童剧教育进行了精确定位:离学生最近的艺术,是实施素养教育的载体,可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在创设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弥补课堂的不足,降低语言文字表达的难度和模糊性。可见,儿童剧表演是一门集语言、形体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课程。学生在戏剧活动扮演中,通过对不同角色的体验,改变了对社会生活的看法,达到了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目的。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是表演的天才、创作的大师,而儿童剧又给了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助推他们全面发展、特色发展。所以,创造性地开发儿童剧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即全人教育。现在,学校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戏剧节,儿童剧校本教材《小螺号》《浪花朵朵》已经出版并推广使用。
  三、基于课程建设经营有效课堂
  课程图谱使学校课堂的发展轨迹更加明朗化、规律化、科学化,为学科教学指明了方向。目前,学校制订了两个课堂教学改革版本。
  1.课堂教学改革的初级版
  1—2年级的语文注重故事化阅读教学特色,尝试整合,淡化分析,突出“趣味识字、强化书写”“复述、讲故事”两大板块。3—5年级的语文主题学习课型,将同一主题的几篇课文进行整合,分预习课、展示课和检测课三步实施,并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以种子词语、三篇文章互为关联突破难点。
  1—6年级的数学课,体现了“双案四线”基本结构,设计了闯关晋级、积分阶梯式、游戏化的检测体系。其他科目也均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如思品学科以“课后习题导读—自读教材寻找答案—讨论话题”为基本结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经过两年的实验研究,学校的课程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悟一个理念——学生的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二是打好一个基础——小组建设,小组合作,小组展示,综合评价;三是建立一个框架——以学生为主体,当堂训练检测为主,引导、点拨、精讲为辅;四是构建一个总模式——情境线、问题线、活动线、发展线,一“线”贯通,规范课堂;五是突出一个重点——从模式的某一点切入,以此为中心组织课堂,不贪大求全,不走形式;六是创建一个子模式——以总模式为纲,再构建一个课堂结构;七是突出几个亮点——种子词句、习题导学、思维导图、故事化阅读、引桥资料等都是学校常态课堂的闪光点;八是形成一个特色——字词教学趣味化、阅读教学故事化、数学课堂游戏化、思维训练可视化;九是总结一个规律——明确学科的学理,即“整体领先,细节落实;感知在先,理解在后;口语领先,读写跟上;思维发展,导图辅助;学生先行,教师后置”。
  2.课堂教学改革的升级版
  (1)由“模式课堂”升华为“主题课堂”
  学校高年级语文组落实以学习为中心的“五学课堂”,即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展学—导学”几个环节来开展。低年级语文组优化以故事为中心的“体验课堂”,即熟读课文,提炼复述提纲;复述课文,找准“补白”切入点;通过示范,创编故事,进行故事展演。
  高年级数学组再造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课堂”,即通过“出示问题情境—找出条件—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展示学习成果—思维拓展—知识归纳”几个环节来展开教学。低年级数学组规范以游戏为中心的“闯关课堂”,即宣布游戏规则,明确学习任务关、基础知识关、基本能力关、思维拓展关和当堂检测关。
  其他科目也对课堂模式进行了细化,突出了学科的专业特点。如音乐学科通过“律动训练—歌曲学唱—创编舞蹈或戏剧—乐器训练”几个环节加以细化;美术学科通过“自学教材—知识强化—实践操作或完成作业—作品评价—提倡现场批改”几个环节加以细化;科学学科以实验为主,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发现—总结原理”几个环节加以细化;思品学科通过“课后习题导读—自读教材寻找答案—讨论话题”几个环节,让学生达成共识,形成道德判断;体育学科按照“热身运动—教师示范—分组练习—按组展示—对抗比赛”五步落实。做到全科目、全教师、全规范,以规范促进高效,以课堂教学深化内涵发展。   (2)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改变学生无序的思维状态的有效工具。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教育家托尼·巴赞创立的,它是大脑思维的形象再现,借助颜色、线条、符号、词汇、图像,将大量枯燥的信息转换为容易记忆、高度清晰的画面。思维导图有图解式、表格式、提纲式、线索式四种基本类型,是一种立体式、可视化的思考方式,也是一种图式语言。运用思维导图的主要步骤包括:一是找关键词,二是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连接关键词,三是按图示表述或操作。学校把用思维导图学习的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它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学习方式,并经过实践操作,总结出如下规律:串珠成链,变形散为神聚;纲举目张,化繁琐为简约;横连纵比,出新意于说理;文意兼得,见妙趣于笔墨。思维导图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3)基于信息化打造特色课堂
  教育信息化给课程改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在,上课的方式发生了改变,翻转课堂的出现和微课的介入,促进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远程录播设备的开通,助力教育公平;智能机器人开启了学生智慧的大门;人人通平台展示教师风采;网络架起沟通的桥梁;触控一体机成为教师的好帮手。信息化平台的利用,使课堂在“翻转”的基础上,又悄然出现了智慧课堂、无师课堂以及多师课堂。
  教学时,教师将研究性学习任务提前推送,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后迅速提交,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疑难问题拍摄微课,借助微课破解难题。教师利用平板电脑进行远程授课,可以不出现在课堂。一节课,可以将很多学科整合在一起,利用微课上同一主题的音乐、历史、语文、美术等课程;学生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共享多科目、多位教师的教学资源。而3D设计跟STEM教育的有效结合往往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例如,将数学课程和3D打印相结合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是在教学中,学生可以从三维的角度去观察物体。这将使学生在概念的学习中有一个真实、立体的认识,体现了“数学来自于生活”的理念。
  二是归纳总结规律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将生活中的问题归纳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借助3D模型,学生可以重新探索数学问题产生的过程,让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接近真实的认知过程。
  三是总结规律,尝试制作。在学生学会知识后,再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3D模型,通过打印检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
  四是创新过程。学会了知识,就有了创新的条件。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让知识得到升华,并通过3D打印的方式进行检验。
  当然,无师課堂和多师课堂目前还只是一种大胆的尝试,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真正的教育改革不是另起炉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回归人心、回归常识。自由开放的课堂来自于自由的氛围,个性化的课堂来自于个性化的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其他文献
开车上路,大家从来没有把那盏黄灯当回事,黄灯就是绿灯。新年有新法,不能闯黄灯,结果黄灯就一下子就火了,一直闹到“以暂不处罚”公告天下才算收尾。  事实上,处罚闯黄灯并非中国独创,但中国却独创了对黄灯的议论纷纷,千言万言就是一句话:中国司机不适应。  说起来,这黄灯的发明者还是咱中国人,名叫胡汝鼎,一个纯正的杭州人。民国时期他在美国留过学,归国后还在浙江大学教过书,说起他发明黄灯也是偶然。当年他在美
[摘 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是促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积淀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化发展策略,是三峡库区基础教育的旗帜和标杆。  [关键词]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三峡库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中阶段教育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由此,在全面贯彻
初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有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这里简单列举它们在解三角形题中的应用,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一、分类讨论思想  由于题目的约束较弱(条件趋一般)或图形位置的变化常常使同一问题具有多种形态,因而有必要全面(所有不同情况)考查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此种情况下应当进行适当分类,就每种情形研究讨论结论的正确性。  例1.在等腰三角形中,一腰上的中线把它的周
这是一趟漫长的旅程:在日本曾经侵略过的亚洲国家里,岩田隆造已经走了整整15年,为了一场他没有参与的战争而谢罪。他年逾七旬,全身是病,一贫如洗,受人排斥,这个老僧常常觉得,自己“一步也走不动了”,但他却愿意继续走下去,直到他人生的终点——  如果卢沟桥上空真有徘徊不去的战争亡灵,他们能感应到来自人间的呼唤与抚慰吗?   岩田隆造相信这一切。今年5月26日下午,这个74岁的日本僧人来到卢沟桥头,他双手
心存芥蒂隔阂无形:父亲啊,年少时我读不懂您的爱    央视“名嘴”马东是一代相声大师马季的独子。很小的时候,马东就刻骨铭心地体会到了与父亲骨肉分离的痛楚。1968年12月25日,马东来到人世时,父亲马季已被贴上了“反革命”的标签,整天在北京接受批斗,母亲于波是在哈尔滨娘家生下他的,这年,马季已34岁。    马东上小学时,马季才回到北京,他所在的广播说唱团开始安排他演出。马东清楚地记得,一到星期天
【内容摘要】函数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是高中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一种良好的解题方法。然而函数教学难度较大,很多学生不能在教学中正确理解和运用函数,导致数学教学效率低下。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采取措施实践函数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 函数教学 实践问题  当前,高中函数教学的现状并不理想,教学缺乏实践性和有效性,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函数知识解答数学问题。为此,高中数
平静是一种能力,它能让个体即使遇到日常生活的挑战,或者在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中,还能保持冷静和平衡。心理学研究揭示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静的四种有效策略。  一是要认识到平静不是冷漠、被动或顺从。平静包括面对生活中的挣扎和挑战,承认现实的情况,但不被情绪带动得离解决问题的方向太远。无论个体是利用性格优势,如自我调节、视角或灵性等,还是通过以平衡感观察情境和处理挑战的方法练习平静,都能做到更冷静地作出反
【内容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学生德育发展的最佳载体,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最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道德与法治教学除了实现单纯的教学目的,还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提升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是本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
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安全、温暖过冬,教育部就有关要求下发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坚决防止取暖安全事故,切实保障校舍内部温度,持续改善防寒取暖条件。通知强调,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北方地区要在近期组织开展一次中小学取暖安全和取暖效果的全面排查,排查中发现的典型经验及相关困难、问题及时报教育部。  (教育部网站,2016-01-08)
【内容摘要】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历史、获得史实,进而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要达到这一目标,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实现的,教师需要借助史料来帮助学生真实地感知历史,拓展认知视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如何让史料“说话”,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是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笔者在本文中从文字史料、图片史料、视频素材三方面探讨了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