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测绘技术也开始得到了推动和更新。工程测绘工作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其要求具备较高的测量精度,因此也对测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程测绘技术中,GPS技术是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其应用相对广泛,具有较高的精度以及准确性,且对外界因素不存在过高的要求。本文就工程测绘中GPS技术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和改进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工程测绘;GPS技术;应用;改进
在目前,GPS技术日益得到了发展,并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程测量中,GPS技术显露出了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其具有较广的测量范围,并且具有较高的数据精度,有效减少了测量过程的误差,提高了工程的測量效率。可见GPS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工程测绘的发展,加快了国家的发展步伐。
1 GPS测量技术
GPS系统主要包括了地面监控、空间星座以及用户接受器,其主要通过测量过程的距离交会定点进行工作的。GPS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程测绘技术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有利于测绘工作的开展。
2 GPS技术的优点
(1)定位准确
GPS技术在定位精度上相对较高,能够在50千米的范围内实现准确定位,相对定位精度高达1×10-6,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其测量精度也不断提高,满足了各种测绘工作的实际需要。
(2)三维坐标获取
GPS测量技术能够准确获取平面位置坐标的同时,也能够对三维平面的坐标进行获取,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3)全天候作用
GPS技术在多卫星分布系统下,能够在很大范围内进行测量,并且实现全天候工作,有利于对观测对象展开实时监测,并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雷雨天气则不宜进行作业。
(4)观测时间短
测量技术能够在15千米范围内对静态对象进行观测,观测时间仅仅需要1分钟,大大缩短了观测时间,提高了工程测绘的效率。
(5)测站之间无需通视
对于一般的工程测量,测站与测站之间的通视一直是一个难题,这对测量的准确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GPS技术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其在进行作业的同时,不需要测站之间的通信,而能够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定位观测,具有较高的操作灵活性以及测量准确性。
3 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3.1 GPS定位技术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结合了一系列的几何知识以及物理知识,利用了卫星以及接收装置实现对物体的多角度的定位。在目前,工程测绘中的GPS技术包括了静态相对定位以及动态相对定位两种,其中静态相对定位对地面接收装置的数量要求较多,装置根据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并进行约为45分钟的实时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后即可得出所需定位数据。而对于动态相对定位,则需要在载波相对观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作业,其需要设置较多的控制点,选择中点位较准确的控制点作为基本控制基站,并通过地面接收装置对物体进行实时监测。
在一般情况下,GPS技术的三维定位需要保证接收机能够同时接收四颗卫星的信号,另外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定位,则需要加大卫星的数量。GPS系统包括了24颗卫星,在水平角大于10度的情况下,GPS系统能够接收7颗卫星的信号,如果定位地势存在较多的山峦以及建筑物,卫星信号的接收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结合惯性导航技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正常作业。
3.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在传统的工程测绘中,大多数工作需要人工进行,因此难免存在较多的误差,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因此,在工程测绘中,对于观测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势,需要采用GPS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环境创设,实现虚拟环境真实交互的同时,也对测绘过程进行了三维模拟。利用GPS虚拟现实技术,有效提高了工程测绘的效果,并且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和难点。在目前,GPS虚拟技术广泛应用在测绘工作的后期调试中,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解决,有效保障了测绘工作的质量。
3.3 施工临时水准点的测量
在工程测绘的水准测量中,传统的测绘方法的测量结果与水准点之间的相对距离较远,这是因为设计过程中缺乏实际预算和实地考察造成的。设计单位的水准点之间的距离一般保持在500米到1000米,在实际情况下,这个距离具有一定的难度,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临时水准点进行测量和确定,一般通过GPS接收机对卫星信号进行接收,过程包括了天线的安装、接收机的操作以及观察和记录。观测需要结合观测计划进行作业,从而防止过程出现失误,提高测绘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效率。例如在对公路工程进行测绘作业时,通过GPS技术,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卫星图像对整个路基的高度进行分析,并根据实地考察,对工程的临时水准点进行设置,水准点与水准点之间的距离一般保持在200米到250米,位置可以是附近的建筑物,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埋设,之后对水准点的位置进行记录。
3.4 工程变形监测方面的应用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变形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即人为因素等导致的建筑物变形或者移位等。GPS测量在三维定位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因此其对于工程变形的测量具有显著的效果。在工程建设中,变形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了建筑变形、建筑缺陷、地面沉降、建筑沉陷以及建筑位移等。在对大坝变形的监测中,水电站的大坝会因为水流的作用引起变形,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件。为了防止大坝变形导致事故的出现,需要对大坝进行密切的连续性监测。GPS技术的应用,有效保证了大坝监测工作的精度,实现了监测工作的自动化。在对大坝变形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需要在离坝体一定距离的位置设置基准站,并对变形区的监测点进行选择。之后将GPS接收机安装在基准站以及监测点上进行连续性自动观测。同时可以采用数据传输技术,将监测数据进行实时传输,有利于对数据的及时分析和处理。
4 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改进和发展
对于工程测量而言,其要求获取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精度更高。在目前,GPS技术在实际的使用中仍然会存在一系列的误差,因此为了将数据的误差减至最小,需要将系统人工智能化与机器人测量相结合,从而将测量技术的范围扩大,改进数据和信息的获取技术,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
多传感器的混合测量系统也是今后需要发展的一个方向,例如GPS接收机与测量机器人或者电子全站仪集成,其有利于扩大测量的区域,实现无控制网络的一系列测量,为测绘工作提供了更多便利。然而,GPS技术是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研发技术还相对不成熟,因此在之后的研发探索过程中需要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从而研发出适合我国的GPS技术。
结束语: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测量准确度以及可靠性,有效提高了测绘工程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工程的工期。然而GPS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因此需要对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GPS技术的测量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立忠,左立新.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2,2(02):32-33.
[2]相祥.GPS在城市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与精度分析[J].现代测绘,2010,2(01):102-103.
[3]姚冬青,李庆勇.GPS在矿山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3(22):139-140.
[4]沈红海.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2(15):231-232.
【关键词】工程测绘;GPS技术;应用;改进
在目前,GPS技术日益得到了发展,并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程测量中,GPS技术显露出了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其具有较广的测量范围,并且具有较高的数据精度,有效减少了测量过程的误差,提高了工程的測量效率。可见GPS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工程测绘的发展,加快了国家的发展步伐。
1 GPS测量技术
GPS系统主要包括了地面监控、空间星座以及用户接受器,其主要通过测量过程的距离交会定点进行工作的。GPS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程测绘技术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有利于测绘工作的开展。
2 GPS技术的优点
(1)定位准确
GPS技术在定位精度上相对较高,能够在50千米的范围内实现准确定位,相对定位精度高达1×10-6,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其测量精度也不断提高,满足了各种测绘工作的实际需要。
(2)三维坐标获取
GPS测量技术能够准确获取平面位置坐标的同时,也能够对三维平面的坐标进行获取,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3)全天候作用
GPS技术在多卫星分布系统下,能够在很大范围内进行测量,并且实现全天候工作,有利于对观测对象展开实时监测,并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雷雨天气则不宜进行作业。
(4)观测时间短
测量技术能够在15千米范围内对静态对象进行观测,观测时间仅仅需要1分钟,大大缩短了观测时间,提高了工程测绘的效率。
(5)测站之间无需通视
对于一般的工程测量,测站与测站之间的通视一直是一个难题,这对测量的准确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GPS技术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其在进行作业的同时,不需要测站之间的通信,而能够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定位观测,具有较高的操作灵活性以及测量准确性。
3 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3.1 GPS定位技术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结合了一系列的几何知识以及物理知识,利用了卫星以及接收装置实现对物体的多角度的定位。在目前,工程测绘中的GPS技术包括了静态相对定位以及动态相对定位两种,其中静态相对定位对地面接收装置的数量要求较多,装置根据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并进行约为45分钟的实时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后即可得出所需定位数据。而对于动态相对定位,则需要在载波相对观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作业,其需要设置较多的控制点,选择中点位较准确的控制点作为基本控制基站,并通过地面接收装置对物体进行实时监测。
在一般情况下,GPS技术的三维定位需要保证接收机能够同时接收四颗卫星的信号,另外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定位,则需要加大卫星的数量。GPS系统包括了24颗卫星,在水平角大于10度的情况下,GPS系统能够接收7颗卫星的信号,如果定位地势存在较多的山峦以及建筑物,卫星信号的接收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结合惯性导航技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正常作业。
3.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在传统的工程测绘中,大多数工作需要人工进行,因此难免存在较多的误差,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因此,在工程测绘中,对于观测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势,需要采用GPS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环境创设,实现虚拟环境真实交互的同时,也对测绘过程进行了三维模拟。利用GPS虚拟现实技术,有效提高了工程测绘的效果,并且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和难点。在目前,GPS虚拟技术广泛应用在测绘工作的后期调试中,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解决,有效保障了测绘工作的质量。
3.3 施工临时水准点的测量
在工程测绘的水准测量中,传统的测绘方法的测量结果与水准点之间的相对距离较远,这是因为设计过程中缺乏实际预算和实地考察造成的。设计单位的水准点之间的距离一般保持在500米到1000米,在实际情况下,这个距离具有一定的难度,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临时水准点进行测量和确定,一般通过GPS接收机对卫星信号进行接收,过程包括了天线的安装、接收机的操作以及观察和记录。观测需要结合观测计划进行作业,从而防止过程出现失误,提高测绘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效率。例如在对公路工程进行测绘作业时,通过GPS技术,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卫星图像对整个路基的高度进行分析,并根据实地考察,对工程的临时水准点进行设置,水准点与水准点之间的距离一般保持在200米到250米,位置可以是附近的建筑物,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埋设,之后对水准点的位置进行记录。
3.4 工程变形监测方面的应用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变形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即人为因素等导致的建筑物变形或者移位等。GPS测量在三维定位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因此其对于工程变形的测量具有显著的效果。在工程建设中,变形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了建筑变形、建筑缺陷、地面沉降、建筑沉陷以及建筑位移等。在对大坝变形的监测中,水电站的大坝会因为水流的作用引起变形,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件。为了防止大坝变形导致事故的出现,需要对大坝进行密切的连续性监测。GPS技术的应用,有效保证了大坝监测工作的精度,实现了监测工作的自动化。在对大坝变形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需要在离坝体一定距离的位置设置基准站,并对变形区的监测点进行选择。之后将GPS接收机安装在基准站以及监测点上进行连续性自动观测。同时可以采用数据传输技术,将监测数据进行实时传输,有利于对数据的及时分析和处理。
4 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改进和发展
对于工程测量而言,其要求获取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精度更高。在目前,GPS技术在实际的使用中仍然会存在一系列的误差,因此为了将数据的误差减至最小,需要将系统人工智能化与机器人测量相结合,从而将测量技术的范围扩大,改进数据和信息的获取技术,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
多传感器的混合测量系统也是今后需要发展的一个方向,例如GPS接收机与测量机器人或者电子全站仪集成,其有利于扩大测量的区域,实现无控制网络的一系列测量,为测绘工作提供了更多便利。然而,GPS技术是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研发技术还相对不成熟,因此在之后的研发探索过程中需要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从而研发出适合我国的GPS技术。
结束语: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测量准确度以及可靠性,有效提高了测绘工程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工程的工期。然而GPS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因此需要对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GPS技术的测量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立忠,左立新.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2,2(02):32-33.
[2]相祥.GPS在城市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与精度分析[J].现代测绘,2010,2(01):102-103.
[3]姚冬青,李庆勇.GPS在矿山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3(22):139-140.
[4]沈红海.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2(15):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