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脊轩志》是文言文中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优美,情感真切而细腻,让人读之为其动容。明代黄宗羲说:“余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清代林纾亦云:“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无论是怎样至真至切的情感,它一定是通过细腻的语言这一载体来传递。因此,作为现在的我们来读它,也只能通过细读语言这一载体,透过语言来体悟情感。作为语文教学,我们更应引导学生来抓语言这个本,细嚼文字,从而感受情感。切不可越过语言进行教学,教成了非语文的东西。
一、浮于表面的情感体悟
笔者看过一些课例,也听过一些老师上这篇课文,自己也上过多遍,但多数时候,我们还是抓情感这个点来教学。抓情感肯定没有错,因为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篇抒情性极浓的散文。但如果只抓情感而浮于文字之上,这情感的体悟是虚空的。
有老师直接上成情感体验课,先问学生感动不感动,然后进入到三位妇女对作者的情感,让学生说出先妣、大母和妻子对他的爱。接下来就开始煽情,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想想母亲怎样爱我们,试图建立与文章的联系。最后,写一段对母亲想说的话。
这样的课,只是空洞煽情,没有一点思维提升训练。只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讲,有会发言的学生,他就会根据他的生活经验或看过的文章来讲,完全可以把书本弃置一旁。即使不善发言的同学,几个词还是会说的。而老师预设的课堂也只是需要这几个词而已,与作者的表达形式毫无关系,像是给学生喝了一碗鸡汤,当时感觉挺感动的,而实质上没有什么营养,甚至是一碗毒鸡汤。
还有,有的老师讲这课,前面一半内容,读书到轩中、诸父异爨的事,全然不顾,只让学生关注三个女人的事,如果是一节课,只抓住这些生活细节的叙事进行教学也未尝不可,但是老师并未深入到细节,只让学生说这三个女人对作者情感怎样。这样的问题不仅没有思想性,而且有失科学性。首先此文是归有光的回忆,其实准确地说,应是作者对这三个人的情感如何。再次,学习重点不是情感结果如何,而应是情感表现的过程如何体现的。
分析教学不能浮于表面甚至抛开文本,教成纯粹的情感课,尤其是文言文学习,应从言到文,文言并重。所以语言这一关是不可越过,而且要将语言细读到底,做到从语言深处理性解读文本。这是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所应有的科学性。
二、抓住文脉,清晰理解
文言文教学,作为公开课,选取某一部分内容或某一个点来讲是可以的。但就这篇文章来讲,本身也就几百字,如果只抓住后半部分的内容来讲,会给人不完整的感觉。从文章学的角度来看,《项脊轩志》很明显是以项脊轩为线索,叙写轩中经历的事、遇到的人。而且整篇文章讲轩中读书和诸父异爨的事差不多占了一半篇幅,从详略来讲,轩中读书应是重点叙写的。再加上此文是回忆性散文,而且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文章,情感上的断断续续,回忆中伤感的情绪渐浓。但整个语言的表达又没有了强而直白,而是平淡中含蓄流露,是需要静下来,沉下去体味。
对此文的教学,首先应让学生抓住文章的脉络,对全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否则,学完之后有如盲人摸象,而此文的文脉,在文中有一句关键性的语句,即“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者也是明确“项脊轩”是情感的寄寓处,全文都是围绕项脊轩而写。写了在轩中读书,轩中生活的情形,而里面的母亲、祖母和妻子都是我在轩中生活时的重要人物。因此,如果抓住这一文脉的关键,提纲挈领,文章很容易就能把握。
关于这一点,课文后面的“文本研习”也设置了相关的一道题。
《项脊轩志》中作者写道:“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说说作者因为什么而觉得可喜,又因为什么而觉得可悲,他是怎样表达这些感情的。
通过这道题,可看出教材编者是有意引导教学者抓住这纲领性一句话对全文内容进行思考整理。可为什么我们有的老师不关注教材、不好好利用教材资源而去舍本逐末呢?看似教学上有创新,实际上并不能全面而准确把握,甚至有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感。当然,文章解读是可以多角度甚至允许多元化。但进入教材的文本是需要承载一定的教学功能的,并不是所有创新的解读都合宜。教学任何文本应有教材意識、单元意识、文本意识,更要有学生意识。作为语文教学,还应立足学生以后的阅读发展。故教学时应提供一种规范性可学可操作的阅读范式。否则,学完这篇文章就只是这篇文章,无法迁移到其它文章阅读中去。
正确理解一篇文章,前提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牢抓文章观点句、中心句,这是读懂文章的一把金钥匙。正如上面的那道“文本研习”设置问题一样,抓住那句话,学生很快就能进入文本,理清文章内容。
可喜之事,一是项脊轩焕然一新的面貌,二是项脊轩中幽静的氛围。可悲之事,一是诸父异爨,分崩离析,家族衰败;二是乳母的深情回忆与引导,引发对先妣的怀念;三是祖母生前对自己的爱抚、教诲和期望,历历在目;四是婚后生活的回忆,睹物思人,悼念亡妻。
其间虽穿插幸福场景,但越是这样,就越感思念之悲。这样引导学生来读此文,至少学生会对文章有个整体感知。至于学生情感能体验到哪一层,这当然与学生生活阅历有关。这点教师无法教,教师能教的是科学的方法。而这种科学的读书方法,对他们以后阅读理解其他文章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深入语言,加深理解
对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散文来讲,言约意丰是其重要特点,而言简意丰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语言内部进行理解,解出语言密码所透露出来的蕴味。
那么,怎样深入语言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表层上来讲,主要是炼字炼词。字词用得恰到好处。从深层来讲,结合上下文语境,运用优美语句来表达。
从文言文教学来看,基础的当然是字词的运用恰到好处。如“兀坐”的“兀”,字典上有三个义项:一是高而上平的样子,二是茫然无知的样子,三是兀者受过刖刑的人。从语境上来看,“兀”在此与义项二最接近,但又不是茫然无知之义,而应理解为冥思遐想,就是一闭上眼睛想象,沉浸于享受当中。再如“珊珊”一词,读来非常有画面感,这与“珊珊”本义有关,“珊珊”形容玉碰撞发出来的声音,又可指缓慢行走的样子,形容月照下的桂影,形象而诗意,同时透着幽静。像这样值得咀嚼的还有如“异爨”“抚”“叩”“竟日”“持”“述”等词,值得细嚼,读出文字的味道。 再说语句的赏读以带动对文本的理解,如作者轩中读书时的美好回忆描写,有很多句子值得品味。“室始洞然”,轩室中变得明亮起来,这是外在的条件变好。“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这是变成雅致,一个原本小、旧、破的旧南阁子变成即明亮又雅致的轩室,人在其中,自然感到惬意、轻松自如。句子“庭阶寂寂,小鸟时啄食,人至不去”,这是何等自然和谐,小鸟啄食时,人来惊不去。鸟对人的信任与依赖,这是一种文人雅士诗意生活环境。在这环境中,性情自然就舒畅。“偃仰啸歌,冥然兀坐”,或动或静,全无拘绊。
在回忆轩中之人时,“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这是感染所至。回忆大母时,“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一来读到大母对他的关心,二来感受到大母的慈爱,言语间的和谐、幽默。“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自语”一词,表现大母的欣慰却又不忍心打扰孙子学习,故“以手阖门”,轻轻关上门。同时也看出大母对我的期望,希望我能重耀门楣,还有对妻子话的回忆转述,平实无雕饰,却有着深沉的意蕴,让人每读一遍,感伤又增一倍。
四、引入材料,拓宽理解
《项脊轩志》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字,但此文最大的特殊点还在于此文不是在同一个时间点写成的,而是时跨13年完成。很明显,前后的感情程度与方向不一样。之前写的,主要是对读书时轩中的回忆,那时的作者只有十八九岁,阅历还不是那么多,有悲,但更多是外界带给他的,如大家族的分崩离析,自己还得功名。而人到中年,丧妻对他的打击很大,尤其看到庭中枇杷树时,他就潸然泪下,“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越是回忆得温馨,越是伤感。但这些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到,所以需要我们在教学时引入一些材料。笔者觉得,至少可以引入这样一些课外材料。
一是归有光的生平。其生平如下:
1506-1507年,1岁,生于江苏昆山;1510年,5岁,开始读书;1513年,8岁,丧母;1519年,14岁,开始应童子试;1521-1524年,16-19岁,祖母去世;1924年,19(18)岁,写《项脊轩志》前四段;1525年,20岁,以童子试第一名中秀才,同年赴南京参加乡试,落第;1528年,23岁,娶妻魏氏;1533年,28岁,丧妻;1536-1540年,31-35岁,补写《项脊轩志》后两段;1540年,35岁,中举,徙居嘉定读书讲学;1565年,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1568年,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1570年,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1571年,66岁,去世。
了解了这一生平,意义就在于让学生知道归有光写《项脊轩志》的延续时间以及写作的触发点,前半部分可能是因为祖母的去世,勾起他对以前生活的回忆。后半部分是妻子去世触发了他对妻子的怀念。
二是归有光的两篇文章,《先妣事略》和《请敕命事略》。这两篇文章都是回忆母亲的,写到自己的母亲生前任劳任怨,照顾孩子,关心孩子的生活及学习,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对母亲去世的悲痛。母亲去世时,他只有8岁,还是一个孩子,按理记忆不会有那么深刻。但从这至情至意的文章可看出,母亲在归有光心中的印象是极深的。特别是文中写到“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这一细节足见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所以母亲的逝世,回想起来,对其心灵创伤极大,真可谓“世乃有无母之人,无乎痛哉”。在《请敕命事略》中,他也写道:“先妣姓周氏,年十六归先君,聪明勤俭,生伯姊与有光,先后仅一年。先妣比殁,有光与姊年七八岁,已教之小學。及女红,甚习,常课程少少借,先人则怡怡然也。”母亲的聪明好学印在了作者的心中。与此同时,《请敕命事略》里还有他对妻子的回忆,他在文中说:“先妻少长富贵家,及来归,甘淡薄,亲自操作。”回忆妻子曾对自己说的:“带来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有了这些语言材料的补充,可以让学生明白,作者对亡妻的真切情感。可以说,妻子是一位智慧的女人、通情达理的女人、支持和鼓励丈夫事业的女人。通过读这些材料,便能更好地理解《项脊轩志》后面补写回忆妻子的那段话。
三是课文中删除的那段文字。被删掉的文字是作者18岁时所作的“正文”之结尾,在“殆有神护者”之后。文段如下: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呈现这一段文字给学生,让学生理解为何回忆起大母拿象笏至,现在瞻顾遗迹,长号不自禁。作者以“昧昧于一隅”的蜀清、孔明自比,抒发自己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与“儿之成,则可待乎”一脉相连。
五、尊重原文,正确理解
无论教学哪篇文章,尊重原文是最基本的。虽说解读文本允许多元性,但不管怎么多元,也要尊重作者原初的意思。教学时,对文本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不要断章取义,只学一小隅而忽略了全貌。这样,学生上完课后对此文是不可能有一个整体把握的。
《项脊轩志》主要是写作者在项脊轩中的人与事,一方面表达那种物是人非之感,另一方面也表达他的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在轩中,多可喜亦多可悲,如果教学时只看到几个女人对作者的情感,而忽略了作者本身的存在,这是舍本逐末的解读,是不可取的。
这篇文章非常特殊,是分了两个时间段来写,这一点,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关注。前一部分谈的是在轩中读书时的感受以及家族分散的悲愁。而后一部分则是事隔13年后的追忆文字,相当于“附记”文字。这段文字点出了妻子与自己志趣相投,夫妻情深。作者在回忆中转述妻之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尤其美妙,可以想象当时夫妻恩爱之情景。而更深的蕴味还在于,一个小小的阁子何以值得如此传闻,有的老师帮学生分析,说是因为妻子家穷,没见过阁子。这是错误的理解。在《请敕命事略》中,作者说:“先妻少长富贵家,及来归,甘淡薄,亲自操作。”“尝谓有光曰:‘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可见,妻子之所谓回娘家和诸小妹们骄傲述说阁子之事,主要还是体现妻子对丈夫的爱,支持丈夫和理解丈夫。可以说,妻子是作者一生当中难得的知音。正因为如此,作者才在13年后追忆自己的妻子,妻子不仅是妻子,更是人生中的知己。
而作为教材编者,更应有尊重原文的意识。在编文章时,不要随意删掉原文中的语段,尤其是对文本理解还很重要的语段。像文中被删去的那段话,对原文的主旨理解有很大帮助,但被删掉了,就会造成老师教学时将文本浅层化或歪解了。而后面回忆妻子的那部分文字,应该是相对正文来讲的“附记”文字。在字体上应该与正文有所不同。否则,学生在理解时就会把这也当成是正文的一部分,这样就很难从深层角度读到作者对妻子的独特情感。
总之,通过《项脊轩志》的教学思考,笔者明白,教学文言文,需要从语言文字出发,做到文言并重,从文字到文章再到文学,这是我们理解文言文的常规途径。在理解文言文上,我们要多管齐下,多渠道出发,以求达到全面、清晰、正确地理解全文。
一、浮于表面的情感体悟
笔者看过一些课例,也听过一些老师上这篇课文,自己也上过多遍,但多数时候,我们还是抓情感这个点来教学。抓情感肯定没有错,因为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篇抒情性极浓的散文。但如果只抓情感而浮于文字之上,这情感的体悟是虚空的。
有老师直接上成情感体验课,先问学生感动不感动,然后进入到三位妇女对作者的情感,让学生说出先妣、大母和妻子对他的爱。接下来就开始煽情,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想想母亲怎样爱我们,试图建立与文章的联系。最后,写一段对母亲想说的话。
这样的课,只是空洞煽情,没有一点思维提升训练。只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讲,有会发言的学生,他就会根据他的生活经验或看过的文章来讲,完全可以把书本弃置一旁。即使不善发言的同学,几个词还是会说的。而老师预设的课堂也只是需要这几个词而已,与作者的表达形式毫无关系,像是给学生喝了一碗鸡汤,当时感觉挺感动的,而实质上没有什么营养,甚至是一碗毒鸡汤。
还有,有的老师讲这课,前面一半内容,读书到轩中、诸父异爨的事,全然不顾,只让学生关注三个女人的事,如果是一节课,只抓住这些生活细节的叙事进行教学也未尝不可,但是老师并未深入到细节,只让学生说这三个女人对作者情感怎样。这样的问题不仅没有思想性,而且有失科学性。首先此文是归有光的回忆,其实准确地说,应是作者对这三个人的情感如何。再次,学习重点不是情感结果如何,而应是情感表现的过程如何体现的。
分析教学不能浮于表面甚至抛开文本,教成纯粹的情感课,尤其是文言文学习,应从言到文,文言并重。所以语言这一关是不可越过,而且要将语言细读到底,做到从语言深处理性解读文本。这是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所应有的科学性。
二、抓住文脉,清晰理解
文言文教学,作为公开课,选取某一部分内容或某一个点来讲是可以的。但就这篇文章来讲,本身也就几百字,如果只抓住后半部分的内容来讲,会给人不完整的感觉。从文章学的角度来看,《项脊轩志》很明显是以项脊轩为线索,叙写轩中经历的事、遇到的人。而且整篇文章讲轩中读书和诸父异爨的事差不多占了一半篇幅,从详略来讲,轩中读书应是重点叙写的。再加上此文是回忆性散文,而且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文章,情感上的断断续续,回忆中伤感的情绪渐浓。但整个语言的表达又没有了强而直白,而是平淡中含蓄流露,是需要静下来,沉下去体味。
对此文的教学,首先应让学生抓住文章的脉络,对全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否则,学完之后有如盲人摸象,而此文的文脉,在文中有一句关键性的语句,即“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者也是明确“项脊轩”是情感的寄寓处,全文都是围绕项脊轩而写。写了在轩中读书,轩中生活的情形,而里面的母亲、祖母和妻子都是我在轩中生活时的重要人物。因此,如果抓住这一文脉的关键,提纲挈领,文章很容易就能把握。
关于这一点,课文后面的“文本研习”也设置了相关的一道题。
《项脊轩志》中作者写道:“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说说作者因为什么而觉得可喜,又因为什么而觉得可悲,他是怎样表达这些感情的。
通过这道题,可看出教材编者是有意引导教学者抓住这纲领性一句话对全文内容进行思考整理。可为什么我们有的老师不关注教材、不好好利用教材资源而去舍本逐末呢?看似教学上有创新,实际上并不能全面而准确把握,甚至有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感。当然,文章解读是可以多角度甚至允许多元化。但进入教材的文本是需要承载一定的教学功能的,并不是所有创新的解读都合宜。教学任何文本应有教材意識、单元意识、文本意识,更要有学生意识。作为语文教学,还应立足学生以后的阅读发展。故教学时应提供一种规范性可学可操作的阅读范式。否则,学完这篇文章就只是这篇文章,无法迁移到其它文章阅读中去。
正确理解一篇文章,前提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牢抓文章观点句、中心句,这是读懂文章的一把金钥匙。正如上面的那道“文本研习”设置问题一样,抓住那句话,学生很快就能进入文本,理清文章内容。
可喜之事,一是项脊轩焕然一新的面貌,二是项脊轩中幽静的氛围。可悲之事,一是诸父异爨,分崩离析,家族衰败;二是乳母的深情回忆与引导,引发对先妣的怀念;三是祖母生前对自己的爱抚、教诲和期望,历历在目;四是婚后生活的回忆,睹物思人,悼念亡妻。
其间虽穿插幸福场景,但越是这样,就越感思念之悲。这样引导学生来读此文,至少学生会对文章有个整体感知。至于学生情感能体验到哪一层,这当然与学生生活阅历有关。这点教师无法教,教师能教的是科学的方法。而这种科学的读书方法,对他们以后阅读理解其他文章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深入语言,加深理解
对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散文来讲,言约意丰是其重要特点,而言简意丰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语言内部进行理解,解出语言密码所透露出来的蕴味。
那么,怎样深入语言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表层上来讲,主要是炼字炼词。字词用得恰到好处。从深层来讲,结合上下文语境,运用优美语句来表达。
从文言文教学来看,基础的当然是字词的运用恰到好处。如“兀坐”的“兀”,字典上有三个义项:一是高而上平的样子,二是茫然无知的样子,三是兀者受过刖刑的人。从语境上来看,“兀”在此与义项二最接近,但又不是茫然无知之义,而应理解为冥思遐想,就是一闭上眼睛想象,沉浸于享受当中。再如“珊珊”一词,读来非常有画面感,这与“珊珊”本义有关,“珊珊”形容玉碰撞发出来的声音,又可指缓慢行走的样子,形容月照下的桂影,形象而诗意,同时透着幽静。像这样值得咀嚼的还有如“异爨”“抚”“叩”“竟日”“持”“述”等词,值得细嚼,读出文字的味道。 再说语句的赏读以带动对文本的理解,如作者轩中读书时的美好回忆描写,有很多句子值得品味。“室始洞然”,轩室中变得明亮起来,这是外在的条件变好。“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这是变成雅致,一个原本小、旧、破的旧南阁子变成即明亮又雅致的轩室,人在其中,自然感到惬意、轻松自如。句子“庭阶寂寂,小鸟时啄食,人至不去”,这是何等自然和谐,小鸟啄食时,人来惊不去。鸟对人的信任与依赖,这是一种文人雅士诗意生活环境。在这环境中,性情自然就舒畅。“偃仰啸歌,冥然兀坐”,或动或静,全无拘绊。
在回忆轩中之人时,“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这是感染所至。回忆大母时,“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一来读到大母对他的关心,二来感受到大母的慈爱,言语间的和谐、幽默。“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自语”一词,表现大母的欣慰却又不忍心打扰孙子学习,故“以手阖门”,轻轻关上门。同时也看出大母对我的期望,希望我能重耀门楣,还有对妻子话的回忆转述,平实无雕饰,却有着深沉的意蕴,让人每读一遍,感伤又增一倍。
四、引入材料,拓宽理解
《项脊轩志》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字,但此文最大的特殊点还在于此文不是在同一个时间点写成的,而是时跨13年完成。很明显,前后的感情程度与方向不一样。之前写的,主要是对读书时轩中的回忆,那时的作者只有十八九岁,阅历还不是那么多,有悲,但更多是外界带给他的,如大家族的分崩离析,自己还得功名。而人到中年,丧妻对他的打击很大,尤其看到庭中枇杷树时,他就潸然泪下,“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越是回忆得温馨,越是伤感。但这些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到,所以需要我们在教学时引入一些材料。笔者觉得,至少可以引入这样一些课外材料。
一是归有光的生平。其生平如下:
1506-1507年,1岁,生于江苏昆山;1510年,5岁,开始读书;1513年,8岁,丧母;1519年,14岁,开始应童子试;1521-1524年,16-19岁,祖母去世;1924年,19(18)岁,写《项脊轩志》前四段;1525年,20岁,以童子试第一名中秀才,同年赴南京参加乡试,落第;1528年,23岁,娶妻魏氏;1533年,28岁,丧妻;1536-1540年,31-35岁,补写《项脊轩志》后两段;1540年,35岁,中举,徙居嘉定读书讲学;1565年,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1568年,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1570年,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1571年,66岁,去世。
了解了这一生平,意义就在于让学生知道归有光写《项脊轩志》的延续时间以及写作的触发点,前半部分可能是因为祖母的去世,勾起他对以前生活的回忆。后半部分是妻子去世触发了他对妻子的怀念。
二是归有光的两篇文章,《先妣事略》和《请敕命事略》。这两篇文章都是回忆母亲的,写到自己的母亲生前任劳任怨,照顾孩子,关心孩子的生活及学习,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对母亲去世的悲痛。母亲去世时,他只有8岁,还是一个孩子,按理记忆不会有那么深刻。但从这至情至意的文章可看出,母亲在归有光心中的印象是极深的。特别是文中写到“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这一细节足见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所以母亲的逝世,回想起来,对其心灵创伤极大,真可谓“世乃有无母之人,无乎痛哉”。在《请敕命事略》中,他也写道:“先妣姓周氏,年十六归先君,聪明勤俭,生伯姊与有光,先后仅一年。先妣比殁,有光与姊年七八岁,已教之小學。及女红,甚习,常课程少少借,先人则怡怡然也。”母亲的聪明好学印在了作者的心中。与此同时,《请敕命事略》里还有他对妻子的回忆,他在文中说:“先妻少长富贵家,及来归,甘淡薄,亲自操作。”回忆妻子曾对自己说的:“带来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有了这些语言材料的补充,可以让学生明白,作者对亡妻的真切情感。可以说,妻子是一位智慧的女人、通情达理的女人、支持和鼓励丈夫事业的女人。通过读这些材料,便能更好地理解《项脊轩志》后面补写回忆妻子的那段话。
三是课文中删除的那段文字。被删掉的文字是作者18岁时所作的“正文”之结尾,在“殆有神护者”之后。文段如下: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呈现这一段文字给学生,让学生理解为何回忆起大母拿象笏至,现在瞻顾遗迹,长号不自禁。作者以“昧昧于一隅”的蜀清、孔明自比,抒发自己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与“儿之成,则可待乎”一脉相连。
五、尊重原文,正确理解
无论教学哪篇文章,尊重原文是最基本的。虽说解读文本允许多元性,但不管怎么多元,也要尊重作者原初的意思。教学时,对文本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不要断章取义,只学一小隅而忽略了全貌。这样,学生上完课后对此文是不可能有一个整体把握的。
《项脊轩志》主要是写作者在项脊轩中的人与事,一方面表达那种物是人非之感,另一方面也表达他的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在轩中,多可喜亦多可悲,如果教学时只看到几个女人对作者的情感,而忽略了作者本身的存在,这是舍本逐末的解读,是不可取的。
这篇文章非常特殊,是分了两个时间段来写,这一点,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关注。前一部分谈的是在轩中读书时的感受以及家族分散的悲愁。而后一部分则是事隔13年后的追忆文字,相当于“附记”文字。这段文字点出了妻子与自己志趣相投,夫妻情深。作者在回忆中转述妻之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尤其美妙,可以想象当时夫妻恩爱之情景。而更深的蕴味还在于,一个小小的阁子何以值得如此传闻,有的老师帮学生分析,说是因为妻子家穷,没见过阁子。这是错误的理解。在《请敕命事略》中,作者说:“先妻少长富贵家,及来归,甘淡薄,亲自操作。”“尝谓有光曰:‘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可见,妻子之所谓回娘家和诸小妹们骄傲述说阁子之事,主要还是体现妻子对丈夫的爱,支持丈夫和理解丈夫。可以说,妻子是作者一生当中难得的知音。正因为如此,作者才在13年后追忆自己的妻子,妻子不仅是妻子,更是人生中的知己。
而作为教材编者,更应有尊重原文的意识。在编文章时,不要随意删掉原文中的语段,尤其是对文本理解还很重要的语段。像文中被删去的那段话,对原文的主旨理解有很大帮助,但被删掉了,就会造成老师教学时将文本浅层化或歪解了。而后面回忆妻子的那部分文字,应该是相对正文来讲的“附记”文字。在字体上应该与正文有所不同。否则,学生在理解时就会把这也当成是正文的一部分,这样就很难从深层角度读到作者对妻子的独特情感。
总之,通过《项脊轩志》的教学思考,笔者明白,教学文言文,需要从语言文字出发,做到文言并重,从文字到文章再到文学,这是我们理解文言文的常规途径。在理解文言文上,我们要多管齐下,多渠道出发,以求达到全面、清晰、正确地理解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