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考点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备考策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py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进入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此类阅读题在各地中考试卷中大行其道。由于对概念的理解不同,各地中考题呈现形式丰富多彩,有表格、图片(漫画)、数据、文本片段(新闻、会议纪要)等等。考查的能力点也不一而足,有的题目其实就是冠以“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考查的还是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一些基本能力。但不管怎样“变招”,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形式的非连考查,丰富繁多的考点中,总有一些指向是一定的,那就是基于课标的两句话:“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课标修订者华东师大巢宗祺教授接受《人民教育》记者采访时指出:“非连续性文本的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各地中考命题者据此做一些阐发,从而形成各地的中考“考试说明”中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纲”。
  南京市近几年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查大多出现在语言运用部分以综合实践的形式出现,或者在阅读部分以多种材料组合文本方式,进行阅读能力多方位考查。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南京市2018年《考试说明》要求如下:“阅读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并完成相关任务。”据此,我们可以将南京市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要求界定为两大点:一、提取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二、获取信息,完成相关任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也是阅读,当然要兼顾其它能力点的养成,比如品味语言、文体知识等等,但指向非连阅读的两个核心考点应该作为专项复习备考的重点。
  一、提取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综观近几年南京市的中考题,这类考点可以分为两块:一是概括内容要点,二是把握情感倾向。下面针对这两类命题特点分开阐述。
  (一)概括要点
  南京市2016卷第15题“结合三则材料,谈谈苗族服饰有哪些特点。”显然,要求从三则材料中提取“苗族服饰”信息,怎样得出“苗族服饰的特点”的结论呢?
  以第一则材料为例:
  【材料一】黎峨道中[1] [清]查慎行
  青红颜色裹头妆,尺布缝裙称膝长。仡佬打牙[2]初嫁女,花苗[3]跳月便随郎。
  [注释][1]黎峨道中:自云南黎州至峨山县的途中。[2]仡佬(Gē lǎo)打牙:即打牙仡佬,少数民族仡佬族中的一种。[3]花苗:苗族。
  这则材料是一首比较生僻的古诗,兼顾了古诗阅读的考查,本套试卷古诗鉴赏不再单独命题。结合注释,我们还是能看懂这首诗的内容:苗族青年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正在迎娶新娘。作者记录了这一少数民族婚嫁的热闹场面,但这显然不是我们需要的结论。题干要求是提取“苗族服饰”信息,那就得关注这首诗的前半部分,从“青红颜色裹头妆,尺布缝裙称膝长”得出苗族服饰的特点:色彩艳丽、有头饰、衣长齐膝。再结合另外材料加以调整,比如“裹头妆”这一信息只说明他们有头饰,在第二则材料中才提到头饰“样式丰富”的特点。考生答题典型错误有:1.脱离文本内容,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和生活经历想当然地概括。如:苗族服饰大多是银饰品,很重;衣服上窄下宽等等。2.直接摘抄原文原句,答非所问,或者不概括不提炼。如:把“美”“精巧”“特殊”等空泛的词语当作作答要点。3.答题没有条理,同一个要点,反复去讲。如:绣有图案,有……的花纹等。
  针对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矫正纠偏可以分三步走。首先要明確题干要求,立足文本材料,进行信息筛选、提取。接着观照每则材料中共同的信息进行整合提炼,求同存异。最后语言表述,分点概括,不游离不重复。
  概括内容要点类的题目几乎是非连阅读的“标配”,尽管以不同面目出现。比如南京市2017卷第16题: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与诗从未有片刻的分离。请联系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生活与诗的关系的理解。题目说是“理解”,但实际上还是要考生从三则材料中提取信息,得出结论。答题要义还是要根据命题指向进行筛选、整合,切忌想当然。
  (二)把握情感
  连续性文本阅读比如诗歌、小说,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字里行间作者的情感脉动。这些作品往往以情见长,以情动人。非连续性文本尽管以片段形式出现,但透过表象看本质,我们仍能读到作者的情感倾向。尽管有的材料只是客观呈现事实,不持立场,但也有一种态度。所以,命题人也喜欢在这一领域涉及问题。
  南京市2015卷第14题:三则材料中,作者对麻雀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各出于什么原因?(6分)
  【材料一】
  人们在荒僻地和那些远离居住区的地方都从未发现过麻雀。(甲)麻雀,同鼠类一样,眷恋人类的住宅。它们在树林里,在广袤的田野里都不乐意。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城里的麻雀比乡村还多。它们乐于待在人多的地方,以便依靠人们生活。我们集散种子的各处自然成为它们喜欢出入之处。它们又多又贪,它们尽干蠢事;它们的聒噪令人心烦,它们的欢跃给人添乱;它们一文不值,它们的羽毛一无所用,它们的肉不好吃。因此,它们到处被驱赶,人们甚至不惜花很高昂的代价将它们轰走。
  (节选自布封《动物素描》)
  【材料二】麻雀 [法]法布尔
  麻雀属于鸟类,而不是昆虫,但是,它们与人朝夕相处,所以,我心血来潮,在观察研究昆虫的同时,又想到了它们:麻雀在哪儿搭窝筑巢呢?
  ……它的这个窝巢悬于半空中,摇摇晃晃的,要想让它不掉下来,可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呀!
  ……(选自《昆虫记》)
  【材料三】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
  丰子恺
  (选自《护生画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注释】画中诗句出自明代方孝孺的《百雀诗》:“曲巷高檐避网罗,朝来饱啄陇头禾。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稔(rěn):庄稼成熟。   由于第二则材料较长,为方便表述,我只择录了其中的关键语句。
  这道题的创意就在于三则材料都有“麻雀”,要发掘字里行间(丰子恺的漫画解读关键还是文字)的不同情感倾向。“材料一”中,“它们又多又贪,它们尽干蠢事;它们的聒噪令人心烦,它们的欢跃给人添乱;它们一文不值,它们的羽毛一无所用,它们的肉不好吃。因此,它们到处被驱赶,人们甚至不惜花很高昂的代价将它们轰走。”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厌恶麻雀,因为作者认为麻雀一无所用,反给人们带来干扰和损失;“材料二”中,作者欣赏麻雀,因为作者认为麻雀具备高超的建筑技艺,能充分利用可使用的场地;一句“它的这个窝巢悬于半空中,摇摇晃晃的,要想让它不掉下来,可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呀!”就可以看出作者的赞佩欣赏。“材料三”中,作者的情感最不容易看出来。结合方孝孺的《百雀诗》:鸟雀在弯曲的巷道和高高的屋簷间逃避着罗网陷阱的捕捉,清晨飞临田间陇头饱餐稻禾。而丰子恺画中将陇头改在农家院前的晒谷场。晒谷场上,有着秋收的喜悦。堆得高高的稻穗,储备修补房舍和老牛过冬的粮草。鸟雀成群结队地飞来且毫不客气地啄食着地上曝晒的晒谷。而一旁抽着长烟斗的男人,不但没有气急败坏地追赶,竟然还面微笑告诉一旁的孙子,今年丰收,我们让鸟雀也饱餐一下吧。于是有了“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的喟叹。画作者宽容爱护麻雀,因为作者希望丰收,人能与麻雀共享丰收的果实。
  把握情感倾向,是“提取信息,得出结论”较难的一类。需要考生找到答题区域,提取信息。有的能够明显的看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作者没有明显的态度、结论,则需要综合分析、归纳、判断才能得出结论。
  再举南京市鼓楼区2017年一模卷为例,也是三则材料,第一则材料节选自鲁迅先生的《雪》,第二则节选自赵无眠《南人与北人》,第三则材料是节选自周作人的《南北的点心》(有所删改)。第一则材料大家都熟悉,第三则材料较长,此处不引用。材料二文字不长,照录如下:
  【材料二】
  乐器也分南北。北人吹唢呐,唢呐是在天上跑的,吹的时候头往上扬,扭脖耸肩,直抒胸臆,造成把曲调送上去的动势。所以唢呐声可以跨过黄河,飞越崇山,黄土地黑土地的,有辐射力穿透力。南人吹萧,萧是游走的,吹的时候要静如处子,低头睬眼,缓吐长音,隐隐约约,如泣如诉,似有似无,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绝,有一种底韵。南人不适合吹唢呐,住得密,一吹难免噪邻聒舍,反显得轻薄、浮躁。北人也不适合吹箫,北人吹箫干脆没声,别人以为你跟他一样是沉默的大多数。(节选自赵无眠《南人与北人》)
  题目是直接问三则材料对南北的情感倾向是否有差异?请结合材料具体回答。我们就以一二则材料为例,《雪》源自课内,学生根据所学所忆当能轻松作答,且选文第二段“但是”一词也有极明显的答题暗示:表达了对江南雪的喜爱,但更侧重于表达了对北方雪的赞赏。材料二从语言表述上来看是比较客观的介绍了南北乐器的优缺点,没有明显的情感倾向。考生对第二则材料能看懂,但不敢轻易下断语,以至于丢分不少。
  以上“提取信息,得出结论”考点无论是概括要点,还是把握情感,都有明确的命题指向。考生只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顺藤摸瓜总能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提炼概括,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二、获取信息,完成相关任务
  所谓的获取信息,完成相关任务,也就是利用提供的材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表,解决生活中(试卷中更多的以假定的情境出现)的实际问题,侧重于进行信息筛选、整合与运用,这种题型最能体现“非连续性文本的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考查中越来越关注非连文本的应用价值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下面以南京市2013卷为例。
  参加“南京小导游”活动,你搜集了以下材料,做了几件事。
  材料一:南京“34路博爱线”是一条独具特色的公交观光线。它从中山码头出发,沿着“中山大道”行驶,直到中山陵。乘客可以观赏沿途的民国建筑和车厢内的民国老照片,领略浓郁的民国风情。34路公交车采用以天然气做动力的节能环保车型,还覆盖免费的4G网络。“博爱线”将民国风情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充分彰显了南京的城市精神。
  材料二:年初,南京2路公交车采用普通话和南京话双语报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嘟嘟: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跟普通话接近,而且腔调有点土,用南京话报站,没必要。
  小影:我觉得南京话不土,蛮好听的。但是用它报站,外地人听不懂,坐过了站怎么办?
  材料三:南京市“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线路图表
  5.你为34路公交线撰写导游词。根据“材料一”,最适合作为开场白的一项是( )(2分)
  A.乘客们,大家好!这是一条特色观光线,全车已覆盖了4G网络,大家可以免费使用。
  B.各位乘客,欢迎乘坐34路公交车!本车采用的是以天然气做动力的车型,绿色环保。
  C.各位乘客,歡迎乘坐“34路博爱线”!让我们一起领略民国风情,感受南京城市精神。
  D.这是一条民国风情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公交观光线,各位乘客沿途可观赏民国建筑。
  6.你针对“材料二”中网友的议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阐明了理由。(2分)
  7.六月的一个周六中午,外地游客思齐来到南京,住在中山码头附近,计划第二天晚上离开。她想在这段时间里游览南京城,并走进乡村观赏自然风光。请你利用以上三则材料,为她合理安排行程,并简要说明。(4分)
  此组题借鉴国际PISA考试的理念,设置“为完成任务的阅读”情境,选取三则关于公共交通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文本组成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根据要求筛选并提取信息后,进行判断,辨析、统筹、组合和表达。这组材料来自生活,兼顾城乡,富有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从不同层面反映南京的地方文化和城市精神。第5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需要考生能够根据要求分清信息的主次,并能针对语境有礼貌的表达。第6题考查考生分析、质疑和评判能力。反驳要有理有据,而“据”就是要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重点说说第7题。此题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文字和图表材料,完成行程设计任务。考查学生综合阅读多个材料、准确提取并组合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合理安排的实践能力、清楚说明的表达能力,颇富创意,且有一定的难度。
  典型错误:1.安排正确,但说明不正确,如:先乘34路车,因为离驻地近。2.三则材料用不全,少一条线路。3.不按天排行程,或安排不合理,要么周六空闲,要么第一天去乡村,要么周日选两条乡村线。4.不关注“自然风光”或时令因素,而选择世凹桃源或汤山线。5.材料混淆,如:乘2路车到石塘人家。6.随意添加信息,如:乘2路车去中山码头,然后打车去世凹桃源赏桃花。7.看不懂表格,如:乡村游要等到下午两点,你可以坐2路或17路到发车地,在等待的时间里,你可以到中山码头游玩,也可以到市中心游玩。下午两点,你就可以乘车到乡村观光,依次前往六个乡村。8.表述不明,不简洁。如:思齐小姐,你好!你先到国展中心乘2路或17路到石塘人家等六处景点。车子9:00出发,你可以8:10到车上等一会儿,在下午14:00时回家。到了晚上,你可以收拾行李后再离开南京。
  错因分析:1.审题不清,心浮气躁,不能静心读懂把握题目要求,不懂得围绕“游览”主题用好三则材料,说明偏题;2.关照不全,不能合理利用“三则”材料,有所遗漏;3.考虑不细,安排不周;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不准确,不到位;5.表达不清楚,不简明;6.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缺乏安排行程的能力。
  备考策略:1.语文教学中要进一步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要进一步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道理;2.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要充分、序性;3.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4.要从生活中收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帮助学生读懂;5.教学中要关注学生阅读品质的提高。
  至于具体的答题策略可以分为几步:1.审清题干、认清已知条件、了解任务;2.明确指向、聚焦关键信息、筛选整合;3.统筹规划,结合生活经验,勾连课外;4.提炼要点,表述规范完整,紧扣材料;5.前瞻后顾、不偏颇不遗漏、关注细节。
  抓住了非连阅读以上两个核心考点,积极备考,兼之以其它阅读能力的培养,深根细作,相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定不会让考生棘手挠头。
其他文献
对于《论语·侍坐》中孔子“吾与点也”原因的阐释,历代研究者众说纷纭,至今仍莫衷一是。把各种观点综合起来看,占主流地位的有两种:一种认为,曾皙之志契合了孔子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图景;另一种则认为曾皙之志符合了孔子“用行舍藏”的人生志趣。但如果我们联系孔子的整体思想细读文本就会发现,这两种观点仍然存在很大疑问。事实上,“上达”以行圣人之道,即追求超越现实之上的精神境界,以此来建立理想的政治、社会秩序,才是
教学目标:  1.读,入情入境:反复朗读,体味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基调。  2.析,意象意境:分析典型的离别意象,品悟伤离别的意境。(教学重点)  3.悟,离情别绪:引导还原场景,深入领悟词人的离愁别恨。(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朗诵法 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难免会离别,荆轲诀别燕太子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何其悲壮!母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通过比较辨析,体会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以“木兰是女郎”为课核,赏析关键诗句,理解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态。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直至背诵诗歌,感受民歌情味,深入理解木兰的“女儿”形象。  【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1.比较辨别;2.点拨交流。  (二)学法:1.朗读品味;2.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解答疑
《礼记·学记》有“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即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除了知识的言传,还应有道德的身教,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学生,用自己的日常言行去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早在1804年就在他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性教学论”,他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基本手段就是教学,即
熊芳芳,1972年生,湖北荆州人,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教师。“生命语文”首倡者、首届全国“十佳教改新星”、“全国文学教育名师”、人教社部编教材培训专家、深圳市“十三五”重大招标课题负责人。多次获全国教学竞赛一等奖、广东省基础教育成果奖。出版《生命语文》等七部专著,著作入选“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被《教育家》《中国教师》等多家杂志做人物专访深度报道。2016年入选“百年中国语文
2018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提出来,要求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能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1]这些内容直接把高中语文课程与思维关联起来。可以说,语文课程的建构离不开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新课标针对“思维发展与提升
徐燕红,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实验中学教师。   《春酒》是琦君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主要通过描绘“我”与母亲、乡人的交往情景,真切地讲述了“我”的童年生活。关于回忆性散文教学,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进进出出,来来回回,以个性化语言为抓手,在因言得意和因言悟意多次往复中,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意”与作者所借助的语言的美妙之处,挖掘出潜藏在文中不易被读者发现的作者深层心理上的安全保护,在
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呼吁“作文要写真话”“要抒发真情实感”,可也仅仅是呼吁而已。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喻旭初曾作过调查,有76.6%的学生承认在作文中说过假话。每年高考,屈原、苏轼、司马迁、爱迪生、爱因斯坦等等在作文中频频出场。面对高考这样重大的人生转折点,为稳妥起见,学生们不敢冒险,按照老师考前的指导要求,将目光瞄准古人、名人,导致作文“缺乏生活气息”“没能贴近自我心灵”,假话、空话、套话连篇。从根
崔允漷教授在《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一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各学科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目标从知识点的了解、理解与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培育。这要求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即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课时转变为大单元设计。”[1]改变传统的单篇文章的课时主义教学,构建立足单元整体的体系化课程,键入关联学生生活体验的真实情
《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是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的三首古诗。在群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将古诗的教学文本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在同一主题下进行群诗阅读教学,旨在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提高学生古诗阅读与赏析能力。本文将谈谈我在群诗教学方面的实践。   一、提取信息,初读定调   爱国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生虽然从小到大也接受了各种各样爱国主义教育,但是古代诗人毕竟离学生的距离较远,如何拉近学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