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时,大多数语文教师会重视字、词、句、段的分析,进而深入分析文本的内涵,却往往会忽视标点符号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更没有细辨标点符号的前后对比,从而错过了进一步欣赏精彩文本的机会。“每一个标点符号有一个独特的作用”(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提醒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时也要重视标点符号的解读。
一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十分重视标点符号的创造性使用,他作品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得别具匠心,与精彩的文字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更令笔者敬佩的是,鲁迅在同一篇文章中不露痕迹地巧用标点符号的对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笔者以初中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为例,与大家一起来欣赏鲁迅先生标点符号的对比艺术。
一、点号——点与不点的对比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
《從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么一段:
(1)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上面这段文字中,引号内都是读书的内容。第一段是学生读的内容,第二段是先生读的内容。学生读的和“先生”读的除了具体内容的不同外,还有就是标点符号的“点”与“不点”的不同。选段中,学生读书的内容没有标点符号,“先生”读书的内容不但有标点,而且很丰富。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是《论语·学而》中的句子,“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是《幼学琼林·身体》中的句子,“上九潜龙勿用”是《易经·乾卦》中的句子,“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是《尚书·禹贡》中的句子。这些句子本身晦涩难懂,没有几年的古文功底根本看不懂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的,学生在阅读时为求语气的顺畅和正确的传达意思,便会在文章中自行加注记号,这就是“句读”。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学生在不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下,朗读时就不能正确断句了。鲁迅先生在学生读的内容上没加标点,不是不懂原文意思,而是刻意为之。读书的内容没有标点符号,是学生读书情形的真实再现,表明学生并没有读懂古文,表明学生在私塾里接受的教育内容的艰深晦涩。
再看“先生”读的内容:“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这里的句子出自清代武进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同样是古文,先生朗读时,不但清楚地读出了停顿,有逗号,有分号,有“~~”这样的标点符号,而且自己加了“呢”“噫”“嗬”等语气词,辅以“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身体动作,这其实也是先生读书的真实再现。先生毕竟是先生,对文章不但能熟练背诵,而且深得文章精髓。“先生”吟诵文章时那种陶醉其中、怡然自乐、得意忘形、摇头晃脑的神态就通过标点符号的停顿、语气词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出来了,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学生和先生:一个不明意思,生吞活剥;一个知晓文意,自我陶醉。鲁迅先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标点符号的对比,不露痕迹,含蓄委婉地讽刺了封建教育内容的枯燥和无聊,并与百草园自由自在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二、省略号——省与不省的对比
省略号是标号的一种,用法比较丰富,一般用来标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等。
《故乡》中有这么两段:
(2)“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3)“老爷!……”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上面(2)(3)两段文字,一段主要写少年闰土与“我”的对话,一段主要写中年闰土与“我”的对话。这两段对话中,最值得品味的是闰土语言中的省略号。两处都用了省略号,但省略号表示的意义却不相同。省略号用法的对比,同样显示了鲁迅先生高超的艺术匠心。
第(2)段中,有四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话没说完。这里的省略号,逼真地刻画出了一个知识丰富、机智勇敢、可爱活泼的农村少年形象。闰土是“我”少年时心目中的“小英雄”。
第(3)段中,一共用了七个省略号。此处的省略号描绘出了中年闰土说话的断断续续,欲言又止。这些省略号,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被生活、被社会压榨得喘不过气来而又无力反抗的“木偶人”。
同样的省略号,不同的意义表达。从前后的对比中,不难看出,闰土性格上和精神上都有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不得不引发读者去探究造成闰土悲剧的社会根源。而这,正是《故乡》这部作品中标点符号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三、引号——引与不引的对比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号的作用除了表示引用外,还表示特定称谓、特殊含义,表示讽刺、嘲笑和突出强调。
直接引用的内容用引号,不需要特别关注。具有讽刺、特殊含义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用引号,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例如:
(4)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友邦惊诧论》)
这段文字中,前后共用了七个“国”字。前六个“国”字没加引号,最后一个“国”字上加上了引号。这个“国”字上加引号,显然与前六个“国”字不同。对比中我们会发现,前六个“国”字,就是“国家”的意思,用的是本义,无须加引号。第七个“国”字,名词活用做动词,是“像个国家”的意思,加上引号,就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日本占据了辽吉”,学生请愿游行,这本是爱国行为,却遭到政府镇压,还被扣上“国将不国”的罪名;“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这样的“党国”还是一个主权国家吗?“国”字的引号,就像扇给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两记耳光,具有极强的震撼力。
综上所述,鲁迅先生不仅借助高超的文字技巧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文学形象,还巧妙借助标点符号的对比,把文字之外蕴含的情感展现给读者,收到了文字本身无法表达的效果,令读者回味无穷。难怪著名作家杜鹏程称赞鲁迅作品“不仅文字是有生命的,连每个标点都是活生生的”(《日记摘录》)。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篇的分析上,还要细品标点符号的妙处,甚至是标点符号前后的对比,这样才能读出文字之外的精彩,读出文本的真实内涵。
参考文献:
[1]向莉.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
一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十分重视标点符号的创造性使用,他作品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得别具匠心,与精彩的文字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更令笔者敬佩的是,鲁迅在同一篇文章中不露痕迹地巧用标点符号的对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笔者以初中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为例,与大家一起来欣赏鲁迅先生标点符号的对比艺术。
一、点号——点与不点的对比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
《從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么一段:
(1)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上面这段文字中,引号内都是读书的内容。第一段是学生读的内容,第二段是先生读的内容。学生读的和“先生”读的除了具体内容的不同外,还有就是标点符号的“点”与“不点”的不同。选段中,学生读书的内容没有标点符号,“先生”读书的内容不但有标点,而且很丰富。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是《论语·学而》中的句子,“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是《幼学琼林·身体》中的句子,“上九潜龙勿用”是《易经·乾卦》中的句子,“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是《尚书·禹贡》中的句子。这些句子本身晦涩难懂,没有几年的古文功底根本看不懂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的,学生在阅读时为求语气的顺畅和正确的传达意思,便会在文章中自行加注记号,这就是“句读”。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学生在不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下,朗读时就不能正确断句了。鲁迅先生在学生读的内容上没加标点,不是不懂原文意思,而是刻意为之。读书的内容没有标点符号,是学生读书情形的真实再现,表明学生并没有读懂古文,表明学生在私塾里接受的教育内容的艰深晦涩。
再看“先生”读的内容:“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这里的句子出自清代武进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同样是古文,先生朗读时,不但清楚地读出了停顿,有逗号,有分号,有“~~”这样的标点符号,而且自己加了“呢”“噫”“嗬”等语气词,辅以“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身体动作,这其实也是先生读书的真实再现。先生毕竟是先生,对文章不但能熟练背诵,而且深得文章精髓。“先生”吟诵文章时那种陶醉其中、怡然自乐、得意忘形、摇头晃脑的神态就通过标点符号的停顿、语气词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出来了,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学生和先生:一个不明意思,生吞活剥;一个知晓文意,自我陶醉。鲁迅先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标点符号的对比,不露痕迹,含蓄委婉地讽刺了封建教育内容的枯燥和无聊,并与百草园自由自在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二、省略号——省与不省的对比
省略号是标号的一种,用法比较丰富,一般用来标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等。
《故乡》中有这么两段:
(2)“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3)“老爷!……”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上面(2)(3)两段文字,一段主要写少年闰土与“我”的对话,一段主要写中年闰土与“我”的对话。这两段对话中,最值得品味的是闰土语言中的省略号。两处都用了省略号,但省略号表示的意义却不相同。省略号用法的对比,同样显示了鲁迅先生高超的艺术匠心。
第(2)段中,有四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话没说完。这里的省略号,逼真地刻画出了一个知识丰富、机智勇敢、可爱活泼的农村少年形象。闰土是“我”少年时心目中的“小英雄”。
第(3)段中,一共用了七个省略号。此处的省略号描绘出了中年闰土说话的断断续续,欲言又止。这些省略号,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被生活、被社会压榨得喘不过气来而又无力反抗的“木偶人”。
同样的省略号,不同的意义表达。从前后的对比中,不难看出,闰土性格上和精神上都有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不得不引发读者去探究造成闰土悲剧的社会根源。而这,正是《故乡》这部作品中标点符号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三、引号——引与不引的对比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号的作用除了表示引用外,还表示特定称谓、特殊含义,表示讽刺、嘲笑和突出强调。
直接引用的内容用引号,不需要特别关注。具有讽刺、特殊含义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用引号,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例如:
(4)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友邦惊诧论》)
这段文字中,前后共用了七个“国”字。前六个“国”字没加引号,最后一个“国”字上加上了引号。这个“国”字上加引号,显然与前六个“国”字不同。对比中我们会发现,前六个“国”字,就是“国家”的意思,用的是本义,无须加引号。第七个“国”字,名词活用做动词,是“像个国家”的意思,加上引号,就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日本占据了辽吉”,学生请愿游行,这本是爱国行为,却遭到政府镇压,还被扣上“国将不国”的罪名;“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这样的“党国”还是一个主权国家吗?“国”字的引号,就像扇给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两记耳光,具有极强的震撼力。
综上所述,鲁迅先生不仅借助高超的文字技巧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文学形象,还巧妙借助标点符号的对比,把文字之外蕴含的情感展现给读者,收到了文字本身无法表达的效果,令读者回味无穷。难怪著名作家杜鹏程称赞鲁迅作品“不仅文字是有生命的,连每个标点都是活生生的”(《日记摘录》)。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篇的分析上,还要细品标点符号的妙处,甚至是标点符号前后的对比,这样才能读出文字之外的精彩,读出文本的真实内涵。
参考文献:
[1]向莉.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