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时要关注标点符号的对比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z_8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时,大多数语文教师会重视字、词、句、段的分析,进而深入分析文本的内涵,却往往会忽视标点符号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更没有细辨标点符号的前后对比,从而错过了进一步欣赏精彩文本的机会。“每一个标点符号有一个独特的作用”(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提醒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时也要重视标点符号的解读。
  一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十分重视标点符号的创造性使用,他作品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得别具匠心,与精彩的文字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更令笔者敬佩的是,鲁迅在同一篇文章中不露痕迹地巧用标点符号的对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笔者以初中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为例,与大家一起来欣赏鲁迅先生标点符号的对比艺术。
  一、点号——点与不点的对比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
  《從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么一段:
  (1)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上面这段文字中,引号内都是读书的内容。第一段是学生读的内容,第二段是先生读的内容。学生读的和“先生”读的除了具体内容的不同外,还有就是标点符号的“点”与“不点”的不同。选段中,学生读书的内容没有标点符号,“先生”读书的内容不但有标点,而且很丰富。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是《论语·学而》中的句子,“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是《幼学琼林·身体》中的句子,“上九潜龙勿用”是《易经·乾卦》中的句子,“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是《尚书·禹贡》中的句子。这些句子本身晦涩难懂,没有几年的古文功底根本看不懂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的,学生在阅读时为求语气的顺畅和正确的传达意思,便会在文章中自行加注记号,这就是“句读”。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学生在不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下,朗读时就不能正确断句了。鲁迅先生在学生读的内容上没加标点,不是不懂原文意思,而是刻意为之。读书的内容没有标点符号,是学生读书情形的真实再现,表明学生并没有读懂古文,表明学生在私塾里接受的教育内容的艰深晦涩。
  再看“先生”读的内容:“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这里的句子出自清代武进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同样是古文,先生朗读时,不但清楚地读出了停顿,有逗号,有分号,有“~~”这样的标点符号,而且自己加了“呢”“噫”“嗬”等语气词,辅以“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身体动作,这其实也是先生读书的真实再现。先生毕竟是先生,对文章不但能熟练背诵,而且深得文章精髓。“先生”吟诵文章时那种陶醉其中、怡然自乐、得意忘形、摇头晃脑的神态就通过标点符号的停顿、语气词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出来了,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学生和先生:一个不明意思,生吞活剥;一个知晓文意,自我陶醉。鲁迅先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标点符号的对比,不露痕迹,含蓄委婉地讽刺了封建教育内容的枯燥和无聊,并与百草园自由自在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二、省略号——省与不省的对比
  省略号是标号的一种,用法比较丰富,一般用来标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等。
  《故乡》中有这么两段:
  (2)“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3)“老爷!……”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上面(2)(3)两段文字,一段主要写少年闰土与“我”的对话,一段主要写中年闰土与“我”的对话。这两段对话中,最值得品味的是闰土语言中的省略号。两处都用了省略号,但省略号表示的意义却不相同。省略号用法的对比,同样显示了鲁迅先生高超的艺术匠心。
  第(2)段中,有四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话没说完。这里的省略号,逼真地刻画出了一个知识丰富、机智勇敢、可爱活泼的农村少年形象。闰土是“我”少年时心目中的“小英雄”。
  第(3)段中,一共用了七个省略号。此处的省略号描绘出了中年闰土说话的断断续续,欲言又止。这些省略号,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被生活、被社会压榨得喘不过气来而又无力反抗的“木偶人”。
  同样的省略号,不同的意义表达。从前后的对比中,不难看出,闰土性格上和精神上都有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不得不引发读者去探究造成闰土悲剧的社会根源。而这,正是《故乡》这部作品中标点符号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三、引号——引与不引的对比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号的作用除了表示引用外,还表示特定称谓、特殊含义,表示讽刺、嘲笑和突出强调。
  直接引用的内容用引号,不需要特别关注。具有讽刺、特殊含义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用引号,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例如:
  (4)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友邦惊诧论》)
  这段文字中,前后共用了七个“国”字。前六个“国”字没加引号,最后一个“国”字上加上了引号。这个“国”字上加引号,显然与前六个“国”字不同。对比中我们会发现,前六个“国”字,就是“国家”的意思,用的是本义,无须加引号。第七个“国”字,名词活用做动词,是“像个国家”的意思,加上引号,就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日本占据了辽吉”,学生请愿游行,这本是爱国行为,却遭到政府镇压,还被扣上“国将不国”的罪名;“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这样的“党国”还是一个主权国家吗?“国”字的引号,就像扇给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两记耳光,具有极强的震撼力。
  综上所述,鲁迅先生不仅借助高超的文字技巧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文学形象,还巧妙借助标点符号的对比,把文字之外蕴含的情感展现给读者,收到了文字本身无法表达的效果,令读者回味无穷。难怪著名作家杜鹏程称赞鲁迅作品“不仅文字是有生命的,连每个标点都是活生生的”(《日记摘录》)。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篇的分析上,还要细品标点符号的妙处,甚至是标点符号前后的对比,这样才能读出文字之外的精彩,读出文本的真实内涵。
  参考文献:
  [1]向莉.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读,入情入境:反复朗读,体味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基调。  2.析,意象意境:分析典型的离别意象,品悟伤离别的意境。(教学重点)  3.悟,离情别绪:引导还原场景,深入领悟词人的离愁别恨。(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朗诵法 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难免会离别,荆轲诀别燕太子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何其悲壮!母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通过比较辨析,体会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以“木兰是女郎”为课核,赏析关键诗句,理解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态。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直至背诵诗歌,感受民歌情味,深入理解木兰的“女儿”形象。  【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1.比较辨别;2.点拨交流。  (二)学法:1.朗读品味;2.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解答疑
《礼记·学记》有“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即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除了知识的言传,还应有道德的身教,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学生,用自己的日常言行去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早在1804年就在他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性教学论”,他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基本手段就是教学,即
熊芳芳,1972年生,湖北荆州人,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教师。“生命语文”首倡者、首届全国“十佳教改新星”、“全国文学教育名师”、人教社部编教材培训专家、深圳市“十三五”重大招标课题负责人。多次获全国教学竞赛一等奖、广东省基础教育成果奖。出版《生命语文》等七部专著,著作入选“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被《教育家》《中国教师》等多家杂志做人物专访深度报道。2016年入选“百年中国语文
2018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提出来,要求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能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1]这些内容直接把高中语文课程与思维关联起来。可以说,语文课程的建构离不开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新课标针对“思维发展与提升
徐燕红,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实验中学教师。   《春酒》是琦君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主要通过描绘“我”与母亲、乡人的交往情景,真切地讲述了“我”的童年生活。关于回忆性散文教学,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进进出出,来来回回,以个性化语言为抓手,在因言得意和因言悟意多次往复中,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意”与作者所借助的语言的美妙之处,挖掘出潜藏在文中不易被读者发现的作者深层心理上的安全保护,在
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呼吁“作文要写真话”“要抒发真情实感”,可也仅仅是呼吁而已。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喻旭初曾作过调查,有76.6%的学生承认在作文中说过假话。每年高考,屈原、苏轼、司马迁、爱迪生、爱因斯坦等等在作文中频频出场。面对高考这样重大的人生转折点,为稳妥起见,学生们不敢冒险,按照老师考前的指导要求,将目光瞄准古人、名人,导致作文“缺乏生活气息”“没能贴近自我心灵”,假话、空话、套话连篇。从根
崔允漷教授在《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一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各学科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目标从知识点的了解、理解与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培育。这要求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即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课时转变为大单元设计。”[1]改变传统的单篇文章的课时主义教学,构建立足单元整体的体系化课程,键入关联学生生活体验的真实情
《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是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的三首古诗。在群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将古诗的教学文本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在同一主题下进行群诗阅读教学,旨在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提高学生古诗阅读与赏析能力。本文将谈谈我在群诗教学方面的实践。   一、提取信息,初读定调   爱国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生虽然从小到大也接受了各种各样爱国主义教育,但是古代诗人毕竟离学生的距离较远,如何拉近学生和
随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进入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此类阅读题在各地中考试卷中大行其道。由于对概念的理解不同,各地中考题呈现形式丰富多彩,有表格、图片(漫画)、数据、文本片段(新闻、会议纪要)等等。考查的能力点也不一而足,有的题目其实就是冠以“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考查的还是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一些基本能力。但不管怎样“变招”,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形式的非连考查,丰富繁多的考点中,总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