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不是清洁工,但他时常中午把教学楼一至五层打扫一遍;他不是园丁,但他能清楚记得校园花草树木的方位;他不是班主任,但他能经常叫出学生的名字,甚至还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他让一所学校在3年内成为花园式的学校;他让“绿色课堂,生态校园”的全新教育理念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在课改中,他是教师的主心骨;在校园里,他是学生的知心人。他就是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中学校长祝卫国。
告诉所有人“教育不能等”
2010年12月,祝卫国被派到邢台市第十中学当校长。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这里的办学条件还是让祝卫国吃了一惊:建于1972年的南北两栋教学楼,其中的南教学楼已经明确鉴定为危房,因为教室不够用,操场西边的平房上加盖了一层一阵风就可能吹跑的简易房,算是美术教室和音乐教室。进一步了解发现,教室内教学条件更加简陋,用了十几年的高低不平的桌凳,几乎尘封的实验仪器,一架走调的钢琴,生锈的体育设施,半天没反应的旧电脑……
看着这些,祝卫国十分痛心。他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教育不能等!”他告诉十中的教工们:“学生的成长不能等、教育不能等。我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好就凑合,这样耽误的是教育学生的机会,影响的是学生的未来!”为此,利用教代会讨论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用一年时间,加快教学楼和装备项目建设,为教学活动提供条件保障;用两年时间,推进教学设施现代化,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办学标准化,力争达到一流的教育技术装备,一流的干部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
说了就做,做就做成最好。为了实现三年规划的第一步,为学生建设高标准的综合教学楼,他天天往上级部门跑;审批下资金之后,他又天天催促着工程进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一座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六层综合教学楼拔地而起。学生们终于告别了随时垮塌的危楼,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学楼。与此同时,购买新桌凳,配置笔记本电脑,安装多媒体,开通校园网,修建读书亭……好像已经不能停下来的马达,祝卫国带领全体教工一鼓作气地让校园从破旧变得现代,一座现代化的校园仿佛一夜间出现在昔日的十中校园内。
高标准的综合教学楼盖好了,教学活动有了条件保障;新桌凳,电子白板,多媒体,设施齐全的图书室、美术室、音乐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两年时间不到,当初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前两步,已经提前高标准完成。见证一个个奇迹的过程,使邢台十中的教工由衷地赞叹祝卫国的魄力、能力,并从心底接受了他“教育不能等”“勤奋”“坚持”等教育理念。
绿色课堂与生态校园
学生搬进了宽敞明亮、设施现代的新教学楼上课了,祝卫国揣着听课本高高兴兴去听课。可是,他发现课堂呈现的并不是他心目中的样子,有些老师有气无力地讲课,有些学生无精打采地听课。他在大为光火的同时也陷入沉思:好的教学环境并不能让师生有好的教、学状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必须实行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变原来的教师“灌输式”“填鸭式”的“要我学”,为现在的学生“探究式”“互助式”的“我要学”,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为学生的群体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才能实现课堂的低耗能,高效率。“对!就像资源环境中低碳环保一样,我们要开创属于我们的素质教育载体——绿色课堂,生态校园!”
为了打造真正属于学生的“绿色课堂,生态校园”,在祝卫国的带领下,邢台十中2012年2月加盟中国教师报名校共同体,向杜郎口中学等学习课改经验,向人大附中学习办学理念,选派优秀教师到各地参观取经。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经过深入地讨论,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标,以“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为宗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放手让学生探究谈论、合作学习,将课堂分为五个环节:温故知新、探学导航、自主互动、聚焦点拨、综合测评“五步曲”模式。这样一来,祝卫国再去转课堂的时候,发现全校25个教室内,1200多名学生,竟然没有一个上课睡觉的了,学生在课堂上或自学,或讨论,或展示,两眼闪闪发光,精神状态一个赛一个好。
看到学生喜欢上学习了,祝卫国又把目光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他说:“学生自身已经拥有了摄取‘食物’的能力,这时,我们就要为其准备更丰富的大餐。”他所说的“大餐”,就是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他让学生的学习场所从课堂延伸到课堂之外。开设音乐班、美术班、魔方班、舞蹈班,成立篮球队、田径队、鼓乐队、小记者团、墨风文学社、校园广播站、编辑部,举办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节,成立了十字绣、电脑兴趣小组和书法协会。其中,祝卫国还兼任书法协会的会长,吸引了近百名学生选修。
祝卫国在倡导师生养成勤奋习惯的同时,也自身践行。中午饭后,趁师生都回家休息的时间,祝卫国就开始打扫教学楼的一至五楼,刷厕所,擦洗手台、暖气片、楼梯扶手,打扫楼梯和走廊……第一次见到祝卫国这样尽心尽力、不怕脏不怕累地像个专职清洁工一样打扫厕所,教师李姬君当场就泣不成声了,她说:“我看到祝卫国亲手将学生随手乱扔的如厕纸一点点清理干净,还把垃圾筐也刷得一尘不染时,我就知道我和我的学生该怎么做了。我也相信我们在这样务实的校长的带领下,一定会让学校有特别巨大的发展!”
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邢台十中2013年的教师暑期培训中,祝卫国将教工们近两年的成长变化总结为以下二十条:“有思想了;会写了;会讲了;不再被逼着学习了,也不再逼着别人学习了;主动了;开始反思了;宽容了;理解别人了;有爱心了;善良了;感恩了;不再把学生当成无知的孩子了;有了时间意识了;有集体意识了;不再功利了;开始勤奋了;主动和别人交流了;身体好了;心理健康了;自信了。”老师们听后长时间热烈鼓掌。这热烈掌声的背后,是对祝卫国精辟总结的高度认同,是对自身成长的由衷自豪。这其中,又何尝没有对祝卫国带领他们共同进步的衷心感激呢?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培训方式:先后邀请李炳亭、人大附中西山学校舒大军等课改专家到学校为全体教工进行指导;同时,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培训。仅2012年,就有26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100余人次参加市级以上各类培训、交流活动,用于教师培训学习的资金达到6万余元。“培训即最好的福利”,教师们都非常珍惜外出参加培训的机会,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认真记录,还在回校之后与其他教工分享学习经历与心得,使学习效果惠及全体教工,并切实促进学校发展。
校内“岗位大练兵”和校际交流也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近一两年,随着十中课改成效的声名远播,兄弟学校前后有1500多名老师来校参观。十中也有100多名骨干教师走出学校,应邀到周边地区兄弟学校作课,进行课改交流。通过讲示范课锤炼和交流切磋,一方面给兄弟学校带来启发和借鉴之处,另一方面,邢台十中的老师们也得到了切切实实的锻炼和提高。信文、刘晓云等被评为邢台市名师,赵江燕、徐君、马献锋、范华迎等被评为邢台市骨干教师,耿万方、徐君、王军华等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刘春亮、白肖琼等在河北省班主任素质大赛中获得佳绩。
坚持民主治校
周四中午,是祝卫国雷打不动地举办“校长有约”的时间,他与师生、家长代表见面,听取他们的建议。“我希望学校及时更新图书,让我们能看到最新的图书。”学生提出此建议的第二天,图书馆就买来了一批教师和学生挑选的新书;“学校运动器材太少,希望学校添置篮球架,设置羽毛球场。”体育老师李世俊提出这条建议的第二周,4个崭新的篮球架就立在操场上了,学生也已经可以在新设置的羽毛球场地上打羽毛球了。每次“校长有约”,祝卫国都会认真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并记在本子上,要求相关处室在下周四“校长有约”之前一一答复。一学期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上百次“校长有约”之后,师生提的意见越来越少了,学校变得越来越好了,师生和祝卫国的心却贴得越来越近了。
坚持民主治校是祝卫国的另一重要教育原则。来到十中不久,祝卫国就要求办公室牵头,联合各科室整理、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每次教代会,学校都要设置优秀提案奖,重奖那些为学校科学发展建言献策的教工。每年,学校都会出版一本涵盖学校所有制度的《一册在手》,为许多问题找到解决的依据。每逢评优评模,相关部门也是按照《一册在手》中的相关条目进行,评上的老师心安理得,评不上的老师也毫无怨言。
祝卫国还通过教师集体反思,让教工参与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每日举办教职工集体反思,由3名值班校长主持,对一天的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绿色课堂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这一举措不仅让全体教工真正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切切实实成为为学校操心的主人,更使日常管理、班级管理、教师管理都趋于务实化。
许多人称赞祝卫国是:“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人。”从他来到十中不到3年,学校从外而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获得全国先锋装备点亮现代校园“十大应用典范校”奖、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全国优秀现代学校、中国教师报·名校共同体理事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第六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团体三等奖、河北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省“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省安全文明校园、省“文明交通行动先进学校”、省“星级职代会单位”、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省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先进集体、第二十七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告诉所有人“教育不能等”
2010年12月,祝卫国被派到邢台市第十中学当校长。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这里的办学条件还是让祝卫国吃了一惊:建于1972年的南北两栋教学楼,其中的南教学楼已经明确鉴定为危房,因为教室不够用,操场西边的平房上加盖了一层一阵风就可能吹跑的简易房,算是美术教室和音乐教室。进一步了解发现,教室内教学条件更加简陋,用了十几年的高低不平的桌凳,几乎尘封的实验仪器,一架走调的钢琴,生锈的体育设施,半天没反应的旧电脑……
看着这些,祝卫国十分痛心。他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教育不能等!”他告诉十中的教工们:“学生的成长不能等、教育不能等。我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好就凑合,这样耽误的是教育学生的机会,影响的是学生的未来!”为此,利用教代会讨论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用一年时间,加快教学楼和装备项目建设,为教学活动提供条件保障;用两年时间,推进教学设施现代化,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办学标准化,力争达到一流的教育技术装备,一流的干部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
说了就做,做就做成最好。为了实现三年规划的第一步,为学生建设高标准的综合教学楼,他天天往上级部门跑;审批下资金之后,他又天天催促着工程进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一座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六层综合教学楼拔地而起。学生们终于告别了随时垮塌的危楼,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学楼。与此同时,购买新桌凳,配置笔记本电脑,安装多媒体,开通校园网,修建读书亭……好像已经不能停下来的马达,祝卫国带领全体教工一鼓作气地让校园从破旧变得现代,一座现代化的校园仿佛一夜间出现在昔日的十中校园内。
高标准的综合教学楼盖好了,教学活动有了条件保障;新桌凳,电子白板,多媒体,设施齐全的图书室、美术室、音乐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两年时间不到,当初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前两步,已经提前高标准完成。见证一个个奇迹的过程,使邢台十中的教工由衷地赞叹祝卫国的魄力、能力,并从心底接受了他“教育不能等”“勤奋”“坚持”等教育理念。
绿色课堂与生态校园
学生搬进了宽敞明亮、设施现代的新教学楼上课了,祝卫国揣着听课本高高兴兴去听课。可是,他发现课堂呈现的并不是他心目中的样子,有些老师有气无力地讲课,有些学生无精打采地听课。他在大为光火的同时也陷入沉思:好的教学环境并不能让师生有好的教、学状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必须实行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变原来的教师“灌输式”“填鸭式”的“要我学”,为现在的学生“探究式”“互助式”的“我要学”,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为学生的群体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才能实现课堂的低耗能,高效率。“对!就像资源环境中低碳环保一样,我们要开创属于我们的素质教育载体——绿色课堂,生态校园!”
为了打造真正属于学生的“绿色课堂,生态校园”,在祝卫国的带领下,邢台十中2012年2月加盟中国教师报名校共同体,向杜郎口中学等学习课改经验,向人大附中学习办学理念,选派优秀教师到各地参观取经。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经过深入地讨论,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标,以“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为宗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放手让学生探究谈论、合作学习,将课堂分为五个环节:温故知新、探学导航、自主互动、聚焦点拨、综合测评“五步曲”模式。这样一来,祝卫国再去转课堂的时候,发现全校25个教室内,1200多名学生,竟然没有一个上课睡觉的了,学生在课堂上或自学,或讨论,或展示,两眼闪闪发光,精神状态一个赛一个好。
看到学生喜欢上学习了,祝卫国又把目光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他说:“学生自身已经拥有了摄取‘食物’的能力,这时,我们就要为其准备更丰富的大餐。”他所说的“大餐”,就是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他让学生的学习场所从课堂延伸到课堂之外。开设音乐班、美术班、魔方班、舞蹈班,成立篮球队、田径队、鼓乐队、小记者团、墨风文学社、校园广播站、编辑部,举办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节,成立了十字绣、电脑兴趣小组和书法协会。其中,祝卫国还兼任书法协会的会长,吸引了近百名学生选修。
祝卫国在倡导师生养成勤奋习惯的同时,也自身践行。中午饭后,趁师生都回家休息的时间,祝卫国就开始打扫教学楼的一至五楼,刷厕所,擦洗手台、暖气片、楼梯扶手,打扫楼梯和走廊……第一次见到祝卫国这样尽心尽力、不怕脏不怕累地像个专职清洁工一样打扫厕所,教师李姬君当场就泣不成声了,她说:“我看到祝卫国亲手将学生随手乱扔的如厕纸一点点清理干净,还把垃圾筐也刷得一尘不染时,我就知道我和我的学生该怎么做了。我也相信我们在这样务实的校长的带领下,一定会让学校有特别巨大的发展!”
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邢台十中2013年的教师暑期培训中,祝卫国将教工们近两年的成长变化总结为以下二十条:“有思想了;会写了;会讲了;不再被逼着学习了,也不再逼着别人学习了;主动了;开始反思了;宽容了;理解别人了;有爱心了;善良了;感恩了;不再把学生当成无知的孩子了;有了时间意识了;有集体意识了;不再功利了;开始勤奋了;主动和别人交流了;身体好了;心理健康了;自信了。”老师们听后长时间热烈鼓掌。这热烈掌声的背后,是对祝卫国精辟总结的高度认同,是对自身成长的由衷自豪。这其中,又何尝没有对祝卫国带领他们共同进步的衷心感激呢?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培训方式:先后邀请李炳亭、人大附中西山学校舒大军等课改专家到学校为全体教工进行指导;同时,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培训。仅2012年,就有26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100余人次参加市级以上各类培训、交流活动,用于教师培训学习的资金达到6万余元。“培训即最好的福利”,教师们都非常珍惜外出参加培训的机会,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认真记录,还在回校之后与其他教工分享学习经历与心得,使学习效果惠及全体教工,并切实促进学校发展。
校内“岗位大练兵”和校际交流也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近一两年,随着十中课改成效的声名远播,兄弟学校前后有1500多名老师来校参观。十中也有100多名骨干教师走出学校,应邀到周边地区兄弟学校作课,进行课改交流。通过讲示范课锤炼和交流切磋,一方面给兄弟学校带来启发和借鉴之处,另一方面,邢台十中的老师们也得到了切切实实的锻炼和提高。信文、刘晓云等被评为邢台市名师,赵江燕、徐君、马献锋、范华迎等被评为邢台市骨干教师,耿万方、徐君、王军华等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刘春亮、白肖琼等在河北省班主任素质大赛中获得佳绩。
坚持民主治校
周四中午,是祝卫国雷打不动地举办“校长有约”的时间,他与师生、家长代表见面,听取他们的建议。“我希望学校及时更新图书,让我们能看到最新的图书。”学生提出此建议的第二天,图书馆就买来了一批教师和学生挑选的新书;“学校运动器材太少,希望学校添置篮球架,设置羽毛球场。”体育老师李世俊提出这条建议的第二周,4个崭新的篮球架就立在操场上了,学生也已经可以在新设置的羽毛球场地上打羽毛球了。每次“校长有约”,祝卫国都会认真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并记在本子上,要求相关处室在下周四“校长有约”之前一一答复。一学期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上百次“校长有约”之后,师生提的意见越来越少了,学校变得越来越好了,师生和祝卫国的心却贴得越来越近了。
坚持民主治校是祝卫国的另一重要教育原则。来到十中不久,祝卫国就要求办公室牵头,联合各科室整理、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每次教代会,学校都要设置优秀提案奖,重奖那些为学校科学发展建言献策的教工。每年,学校都会出版一本涵盖学校所有制度的《一册在手》,为许多问题找到解决的依据。每逢评优评模,相关部门也是按照《一册在手》中的相关条目进行,评上的老师心安理得,评不上的老师也毫无怨言。
祝卫国还通过教师集体反思,让教工参与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每日举办教职工集体反思,由3名值班校长主持,对一天的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绿色课堂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这一举措不仅让全体教工真正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切切实实成为为学校操心的主人,更使日常管理、班级管理、教师管理都趋于务实化。
许多人称赞祝卫国是:“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人。”从他来到十中不到3年,学校从外而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获得全国先锋装备点亮现代校园“十大应用典范校”奖、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全国优秀现代学校、中国教师报·名校共同体理事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第六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团体三等奖、河北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省“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省安全文明校园、省“文明交通行动先进学校”、省“星级职代会单位”、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省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先进集体、第二十七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