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见闻》教学案例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99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间是短暂的,但它却是学生个性最张扬、生活最真实、最有趣的时空。如何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昙花一现的精彩生活,并把这些生活轻松自如地写进作文呢?我应用了“举三反一”的方法,收效显著。
   所谓举三反一法,就是指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几个具有典型的范例,让学生感悟“写什么”与“怎样写”一类的理性问题后,有创意地进行写作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案例描述
   师:课间的时候,老师看到:天空下着毛毛细雨,咱们班的好多同学都像草原上的小马驹一样在操场里飞奔,这种快乐的情景招来了不少小燕子,那些小燕子在同学们的头顶上空飞翔,、操场边的那些桃花也兴奋得涨红了脸,昂起头吮吸着春雨的甘露。同学们,你们在课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和听到的说一说。
   生1:昨天早操时间,同学们都去上操了,只有李红没有去,下操的时候,班主任问他为什么不去上操,李红就抱住肚子,呲牙咧嘴,“哎哟哎哟”地大叫,老师就赶紧背他去看医生了。
   师:你用“只有”这个词强调了一个特殊情况,你还把李红生病的神态描绘得活灵活现。
   生2:上一个课间,我没有出教室,在自己的座位上听小喇叭里放的音乐。小喇叭里放的是优美的唐诗,还伴着优美的音乐呢。我一边听,一边背:“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咱们学校的“小喇叭广播”真为你提供了学习古诗的平台,你真是个有心好学的好孩子,你已经把这首诗歌背下来了。
   生3:我跟着小喇叭学会了十几首诗歌呢。“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师:你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你把课间变成了学习古诗的好机会。
   4:我从二年级老师办公室门前走过时听到老师说,今天下午全校师生要去广场看总政歌舞团的演出,我高兴极了,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咱们班同学,同学们听了高兴得跳起来。
   师:老师准备下课了再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谁料你抢在老师前面了。
   师:课间,同学们各有自己独到的见闻,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见闻写下来,然后把自己的见闻读给大家听。
   生5:课间的时候,我去老师的办公室交作业本,看见一班的王老师一只手举着小镜子,一只手用黑笔描自己的眉毛,把眉毛弄得很难看,我偷偷地笑了,她听到我的笑声后,放下镜子和黑笔,笑盈盈地问:“我画得不好看吗?”我本来要说“不好看”,但我没敢说。王老师见我不说话,就作了个鬼脸,我笑了,她也笑了,她的笑声真好听。
   师:王老师是个爱美的人,也是个很豁达快乐的人,你叙说得生动有趣。
   生6:课间的时候,我去上厕所,发现了两件不好的事。一件是高年级的一个同学在厕所里吸烟,还说他的烟很贵,是别人给他爸爸送的;一件是一个高年级同学一进门就撒尿,把尿没有尿到池子了。
   师:你不但把两件事叙说得很清楚,还表达出了自己对这两件事的看法。你说这是两件不好的事,老师赞成你的看法。
   二.案例分析
   1、教师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上课伊始,教师没有十分严肃地告诉学生要写作文的事,而是轻松愉悦地、生动有趣地讲述自己在课间的见闻,然后以“你们在课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和听到的说一说”的引导语言把学生带入作文的情境,学生在十分自然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无意识”的作文了。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了及时、富有情趣的评价,后面的学生以前面的学生为例,这种过程形成了一个“滚雪球“的态势,越到最后,学生的生成越精彩。这就显示出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2、学生作文内容的生活化与个性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本案例中,学生的见闻是丰富的、新奇的或有趣的。当教师用自己的“课间见闻”引出话题,做出示范后,学生争先恐后地叙说,一方面反映出他们作文内容的生活化,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个性。只有让学生表达自己亲自经历的生活之事,学生才会出现滔滔不绝的表达局面,只有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学生才有成功的快乐体验。这种作文教学,切中了《标准》中“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理念。
  
   毛伟东,教师,现居甘肃会宁。
其他文献
孩子那色彩斑斓的童年生活,大部分是在小学阶段的学校中度过的。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创造。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给孩子一个怎样的语文生活呢?我的做法就是将我的语文课堂,绘成一道彩虹,装点着孩子们快乐的童年!   一.热烈的红色系,“激情的课堂”。   课堂中的红色系,是作为老师的我,展现给孩子们的“教育激情”。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不知是时代发展太快漏掉了一些人,还是一些人钻了时代的空子,街上突而多了许多可怜的人.
期刊
期刊
Jenelle Henry started ballet classes when she was 3. When she was around 10, her teachers said she could begin to train en pointe. This meant she would learn to
期刊
晚上,爸爸在医院加班又没回来。我和妈妈吃完饭与往常一样———我做作业,她上网查教学资料。晚上作业倒不多,只剩下英语听力了,我正准备起身拿磁带,突然,电停了,整个屋子一
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个性特征各异,学生的表现千姿百态,加上室外课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出现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是常有的事。本文针对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应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美国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
基于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积极进行分层走班的尝试.实践过程分为理论学习与研究、实践并反思等过程;实践表明,基于初中学生的心理进行科学分组,借鉴走班思想
期刊
思维导图,能够围绕一个中心词将知识点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文章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化,有助于学生进行回忆和记录.在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