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默读也出彩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1945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默读是阅读的基本方式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情况灵活运用默读不仅可以使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使阅读教学显得不再简单枯燥,而且默读在促进学生静默思考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它可以加强学生思考的深度,进而提高阅读效果,《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默读被忽视的现象屡见不鲜,那么怎样让默读在阅读教学中展示出自己的风采呢?
  一、感知性默读——把握主要内容
  默读有助于学生思考和整体把握,在阅读教学中,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在整体感知环节,教师让学生进行默读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默读俯瞰全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莫泊桑拜师》一课时,由于课文较长,为了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感知,我提出了以下默读要求: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莫泊桑向谁拜师?为什么要向他拜师?3.文中主要围绕拜师写了哪些事?在教师默读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迅速展开默读,不仅大致了解了文本的内容,而且也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课文内容较长,教师要充分留给学生默读的时间,使学生在默读问题的引领下,潜心默读,静静思考,只有这样,学生在把握文本内容时思路才会更清晰,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把握文章内容,也只有默读,才能使默读真正促进学生的思考学习,进而提高阅读效果。
  二、梳理性默读——理清文章脉络
  默读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对于有些文章来说,只有理清文章脉络才能为深入研读奠定基础,而默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文章思路,理清文章线索,明白文章主题。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册《郑和远航》一课时,文章重点描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认识,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郑和第一次远航的部分,并且反复默读,根据郑和远航的经历让学生以“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为小标题把课文分为三个层次,这样一来,由于有了小标题引路,学生经过默读很快就梳理了文章脉络,找到了和文章小标题对应的段落,为接下来的精读课文奠定了基础。在这里,默读以其独特的优势——促进静心思考,在梳理文章脉络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对于高年级篇幅较长的文章来说,教师要善于通过默读,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清文章思路,为精读课文做好准备。
  三、研读性默读——精读文本内容
  默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精读课文时,对一些重点部分可以通过默读让学生反复想,仔细揣摩,边默读边圈画、批注,从而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肤浅走向深入,从模糊走向清晰,同时也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受更加深刻。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八册《三顾茅庐》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刘备是怎样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我让学生先默读课文,边默读边画出描写刘备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且在旁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再进行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默读批注思考,有学生在“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这句话旁边写道:“他这是怕马蹄声,马叫声惊扰了诸葛亮,真是诚心啊!”有学生在“自己轻轻地走过去,恭恭敬敬”等词语旁边批注道:“刘备为了邀请诸葛亮真是费尽了办法,辛苦了,太心诚了,太感人了。”就这样,学生在默读时不断地批注和圈画,不仅体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古训,而且在这种默读的过程中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咀嚼性默读——体会文章情感
  默读有助于学生体会文章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在阅读教学中,每篇文章都凝聚着作者深切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揣摩、体会,才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默读对于学生精思、体会具有显而易见的效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彭德怀杀害大黑骡子前后那复杂矛盾的心情,我主要采取了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揣摩咀嚼感受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并且从文中找出“怒吼,发火,深情,不耐烦”等词语分别出现在文中什么地方,然后再让学生结合上下文想一想这些词语表达了彭德怀什么样的感情,最后在学生反复默读咀嚼的基础上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处理,可以使学生在默读中真正走进人物内心,进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默读是高层次的阅读形式,它可以由文本的表面语言直接深入到文本的精神层面,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默读,使学生在默读中内化情感、提高认识,进而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岔河镇岔河小学)
其他文献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贯穿始终,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技能之一。虽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是高度重视,但还是存在很多困惑,因此有必要深入探析“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寻找计算教学策略,以引领学生优化学习行为,提高计算学习能力。  一、计算教学现状扫描  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现代化计算工具的变革更新以及日益普及,社会生活对计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因此新课标也调低了对计算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滚滚向前,广大一线教师与时俱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笔者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畅谈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效率的途径。  一、启迪性提问,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的提问带有随意性,导致提问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回答只是应付老师的提问。教师应预设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跳一跳”才
目的:了解我院治疗癌痛的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对2001年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以药物利用指数为指标对处方进行分析,从而评
目的:对北京地区消化系统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消化系统药物的开发、生产、营销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 DDDs分析法及药物经济学方法对 1999年~ 2000年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