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文章从课前谈话、词语教学、感悟句段、学以致用四方面,用实例探讨了如何直面语言教学,使得语文课堂充满语言味,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言味 方式方法
语文教学是学生建构自身语言的过程,教师该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在教学中善于挖掘语言元素,感悟文本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加强语言运用,真正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因此,教师应该直面语言,简单朴素地教语文,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提高语言能力。
一、课前谈话,唤醒语言,渲染语言味
建构主义提倡教学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语言学习,也不例外。课堂教学中少不了课前谈话,特别是借班上课,谈话融洽,能缩短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实,课前谈话,还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序曲,一次伏笔。教师开展课前谈话,创设学习语言的情景,来唤醒学生的语言积累,调动他们的语言表达欲望,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热情,或者埋下课文学习的伏笔。如此一来,我们的课前谈话就能对课堂教学有更多正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建议让课前谈话来渲染课堂的语言味。例如《搭石》的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介绍大家读一节小诗。
课件出示:故乡是大真大美,/故乡是大音大象,/故乡的每一块石头,/也像明珠闪光!
师范读,指名学生读。
师问:读着读着你觉得在作者心里故乡怎样的?
生1:在作者心里故乡是美的,连石头都像明珠闪光。
生2:在作者心里故乡是美不可言的,是大真大美的。
生3:在作者心里故乡的石头很美,我想那里的人会更美。
师:请再猜猜作者可能是怎样的?
生1:作者可能是生活在农村的。
生2:作者很喜欢自己的故乡。
生3:作者可能已经离开故乡,没在那里生活了。
师:对,这位作者,叫刘章。我们一起学习他描写故乡生活的文章《搭石》。
这个教学片段就是通过朗读老师推荐的一节小诗,唤醒学生的语言积累,初步读懂小诗,从中了解作者,初步形成与作者写作相吻合的情感基调——作者是爱故乡的,他爱山乡的人物、燕山的草木……这样,学生未学课文,先闻文味,整个课堂就弥漫着语言的味道。同时,也为学习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梳理词语,习得语言,品味语言味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具有表意性、表情性和审美性,如果做好词语教学,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里提的“梳理词语,习得语言”就是把词语分类教学,重视学习方法的引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习词语的方法,品味其中的语言意味。例如《燕子过海》“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抓住“不分昼夜”创设语言环境,想象燕子在旭日东升的早晨,在烈日暴晒的中午,在夕阳西下的傍晚,以至万籁俱寂的深夜,或在我们吃饭、上课、玩耍、熟睡的时候,以至刮风下雨的时候燕子不停地飞呀飞的情境,然后用“不管……还是……”句式让学生连起来说话,在说话中体验燕子飞过大海的艰难,从而加深了对重点词句的感悟、领会。
《小音乐家扬科》是一篇传统的经典课文,百度搜索相关的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实录等多达13100篇。由这一数字可以看出老师们对这一课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是,能够撬动全文的支点是什么?好象从来没有老师去发掘过。椒江区人民小学的黄吉鸿老师却从一个毫不起眼的词语“食具间”入手,带领学生走进了扬科的内心世界,完成了对文本的全面剖析。
“食具间”本是一个专门存放餐具的地方。然而在黄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却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是一个音乐的天堂,因为这里有他最喜爱的小提琴。
是一个可怕的地狱,因为在这里扬科像是闯进了笼子的小动物。
是完成扬科心愿的地方,扬科终于摸到了小提琴。
是扬科最渴望去的地方,也是他梦中的天堂。
是一个充满恐惧而又充满欢乐的地方。
围绕“食具间”这个切入点,黄老师带领学生细读文本,了解扬科当时的矛盾内心。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食具间’是一个可怕的地狱?”
“扬科明明知道食具间是他不该去的地方,可为什么还要进去啊?”
一个个充满智慧的问题不仅扣住了学生的心弦,而且贯穿了文本的整个内容。通过“食具间”这个点,我们看到了“扬科走进食具间其实就是开始了死亡之旅,但是他依然不顾一切走了进去,可见他对小提琴的痴迷,已经胜过了爱自己。”看到了“这个似天堂又似地狱的食具间带给了扬科短暂的快乐,也带他走向了死亡。”同时也看到了“扬科悲惨的命运和人吃人的剥削制度的可恨。”黄老師紧抓一个看似简单的“食具间”,却带领学生畅游了文本的所有内容,领会了文本的内涵,升华了内心的情感。
三、感悟句段,激活语言,烹调语言味
感悟句段,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语言经验,去感悟句段中蕴含的语言意味,多元感受,激活文本语言,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产生感受的过程,在表达中发展自己的语言,丰富语言积累,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言的方法,实现自身语言的建构,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浓郁的语言味。
特级教师张伟在教学《将相和》时,一开始引导学生提炼出蔺相如仅凭“耍嘴”就爬到了战无不克的廉颇之上,塑造了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蔺相如形象,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蔺相如的这张嘴也就很自然地成了整篇文章的一条主线。围绕蔺相如的“嘴”,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地探究相关句段。通过三个故事的解读,学生渐渐豁朗开朗:原来蔺相如的“耍嘴”背后大有内涵:这是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这是冒着生命危险完成完璧归赵的任务;这是凭着自己的胆略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这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团结,而缓解与廉颇的矛盾。这么一个大智大勇、顾全大局的人怎么不会受到赵王的赏识而连连被提拔呢?尽管欲扬先抑的教学设计帮助课堂教学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但是学生所谈的感受都是建立在品味相关句段的基础上的。学生表达自己品味语言的过程,有效实现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达到了言意共生的境界,真正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言味。 1.关注文本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关注文本的表现形式。只有教师以一个正确的解读,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培养语言的运用能力。例如教学《卖木雕的少年》。有位老师是这样解读的:作者浏览了许多木雕后,几只坐凳落入他的眼,他细细审视着这些木雕作品,那娴熟的德刀法把大象的表情刻画得非常生动。我捧着向吨,仔细观察,爱不释手。一个捧字写出了对象墩的喜爱。有了这样解读,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1)从哪些词看出作者对大象的喜爱?(2)如果给捧换个字,你会用哪个字?用哪个字更好呢?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帮助学设管内对文本中动词捧得合理利用,还体会了对文本所蕴含的感情。这是细节之处,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表现形式,学习语言文字的合理运用。
2.关注理解偏离。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思考的不周密或本身认知上的偏差,导致偏离了文本的基本价值或做人的基本准则。这个时候,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进行追问,引导学生回归主旨。笔者在教学《三个儿子》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理解了文本的基本内容以后,提问: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做课文中的哪一类孩子?
生:我要做会翻跟头的那个孩子,因为他的本事大。
生:我要做会唱歌的那个孩子,因为会唱歌以后可以当歌星,可以挣很多很多的的钱。
这篇课文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孝敬长辈”的教育,这几位孩子的理解虽然各有道理,但显然已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不契合文本的教学目标。于是我追问:那文中的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这一追问有效地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他们逐渐回归到文本的主旨,认识到有本领、能赚钱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妈妈有困难,都能视而不见,那他再有本领,钱挣得再多,也不值得大家学习。
当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偏离了文本,偏离了基本的道德准则时,教师的适时追问,能有效地将学生重新引领到文本中来,学知识,更学做人。学生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引领下,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关注文本拓展。运用时学习语文的目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好篇就应该学以致用。通过拓展练习,使学生在发现语言现象的同时也学会运用。这种拓展练习的设计,正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语言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词语的运用还是基础,当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的精彩、优美的片段,我们不妨引导学生进行句子仿写、片断仿写、选材模仿等训练。
四、读写结合,运用语言,积淀语言味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句、段的语言特式结构,有计划地指导写话练习,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载体和机会,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使语言味积淀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
师:陈老师很困惑,看看数字,36个小时,为什么还要写上8、12、24?我想,只要我们走近这位父亲,就一定能理解。
(模拟情景对话)
师(对着一位学生):你的儿子在哪里?
生:我的儿子在这下面。
师:你要怎么救他?
生:我要挖掉废墟,救出他。
师:时间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你都在想些什么?请用这里的句式写话,并尽量用上黑板的词语。(黑板板书中写着课文中的词语:饥饿难忍、筋疲力尽、疲惫不堪、布满血丝、遍体鳞伤、血肉模糊)
生:8小时过去了,虽然他挖得饥饿难忍,但是他还在挖着;12小时过去了,虽然他挖得筋疲力尽,但是他仍然坚持着;24小时过去了,虽然他挖得疲惫不堪(双眼布满血丝、遍体鳞伤),但是他依然不放弃,继续挖着挖着;36小时过去了,虽然他挖得两手血肉模糊,但是他还在坚持着挖。
多名学生回答后,师追问:此时此刻,你体会到父亲“了不起”在哪里?
生:“了不起”在他有坚定的信念,因为他坚信儿子会相信他说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總会跟你在一起。”
生:“了不起”在他有坚定的信念,因为他坚信儿子一定会在等待他去救他。
……
这里的语言运用,就是抓住8、12、24、36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进行补白的语言训练,这样,学生既加深对板书词语的理解,又加深了对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感知。可见,语言味不但积淀在学生心里,也积淀在课堂生成中。
总之,学生不但获得语言形式运用的规律、技巧,而且懂得语言所表现的“意义”、“情意”。学生学会建构语言,实现自身语言的建构,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大目标。
【参考文献】
[1] 丰玉萍. 返璞归真教语文[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06).
[2] 李凤艳. 语文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质的回归[J]. 教育现代化,2017(38).
[3] 王小龙. 在训练中彰显“语言味”——《航天飞机》第二课时教学片段对比思考[J]. 语文知识,2017(14).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小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言味 方式方法
语文教学是学生建构自身语言的过程,教师该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在教学中善于挖掘语言元素,感悟文本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加强语言运用,真正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因此,教师应该直面语言,简单朴素地教语文,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提高语言能力。
一、课前谈话,唤醒语言,渲染语言味
建构主义提倡教学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语言学习,也不例外。课堂教学中少不了课前谈话,特别是借班上课,谈话融洽,能缩短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实,课前谈话,还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序曲,一次伏笔。教师开展课前谈话,创设学习语言的情景,来唤醒学生的语言积累,调动他们的语言表达欲望,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热情,或者埋下课文学习的伏笔。如此一来,我们的课前谈话就能对课堂教学有更多正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建议让课前谈话来渲染课堂的语言味。例如《搭石》的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介绍大家读一节小诗。
课件出示:故乡是大真大美,/故乡是大音大象,/故乡的每一块石头,/也像明珠闪光!
师范读,指名学生读。
师问:读着读着你觉得在作者心里故乡怎样的?
生1:在作者心里故乡是美的,连石头都像明珠闪光。
生2:在作者心里故乡是美不可言的,是大真大美的。
生3:在作者心里故乡的石头很美,我想那里的人会更美。
师:请再猜猜作者可能是怎样的?
生1:作者可能是生活在农村的。
生2:作者很喜欢自己的故乡。
生3:作者可能已经离开故乡,没在那里生活了。
师:对,这位作者,叫刘章。我们一起学习他描写故乡生活的文章《搭石》。
这个教学片段就是通过朗读老师推荐的一节小诗,唤醒学生的语言积累,初步读懂小诗,从中了解作者,初步形成与作者写作相吻合的情感基调——作者是爱故乡的,他爱山乡的人物、燕山的草木……这样,学生未学课文,先闻文味,整个课堂就弥漫着语言的味道。同时,也为学习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梳理词语,习得语言,品味语言味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具有表意性、表情性和审美性,如果做好词语教学,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里提的“梳理词语,习得语言”就是把词语分类教学,重视学习方法的引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习词语的方法,品味其中的语言意味。例如《燕子过海》“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抓住“不分昼夜”创设语言环境,想象燕子在旭日东升的早晨,在烈日暴晒的中午,在夕阳西下的傍晚,以至万籁俱寂的深夜,或在我们吃饭、上课、玩耍、熟睡的时候,以至刮风下雨的时候燕子不停地飞呀飞的情境,然后用“不管……还是……”句式让学生连起来说话,在说话中体验燕子飞过大海的艰难,从而加深了对重点词句的感悟、领会。
《小音乐家扬科》是一篇传统的经典课文,百度搜索相关的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实录等多达13100篇。由这一数字可以看出老师们对这一课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是,能够撬动全文的支点是什么?好象从来没有老师去发掘过。椒江区人民小学的黄吉鸿老师却从一个毫不起眼的词语“食具间”入手,带领学生走进了扬科的内心世界,完成了对文本的全面剖析。
“食具间”本是一个专门存放餐具的地方。然而在黄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却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是一个音乐的天堂,因为这里有他最喜爱的小提琴。
是一个可怕的地狱,因为在这里扬科像是闯进了笼子的小动物。
是完成扬科心愿的地方,扬科终于摸到了小提琴。
是扬科最渴望去的地方,也是他梦中的天堂。
是一个充满恐惧而又充满欢乐的地方。
围绕“食具间”这个切入点,黄老师带领学生细读文本,了解扬科当时的矛盾内心。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食具间’是一个可怕的地狱?”
“扬科明明知道食具间是他不该去的地方,可为什么还要进去啊?”
一个个充满智慧的问题不仅扣住了学生的心弦,而且贯穿了文本的整个内容。通过“食具间”这个点,我们看到了“扬科走进食具间其实就是开始了死亡之旅,但是他依然不顾一切走了进去,可见他对小提琴的痴迷,已经胜过了爱自己。”看到了“这个似天堂又似地狱的食具间带给了扬科短暂的快乐,也带他走向了死亡。”同时也看到了“扬科悲惨的命运和人吃人的剥削制度的可恨。”黄老師紧抓一个看似简单的“食具间”,却带领学生畅游了文本的所有内容,领会了文本的内涵,升华了内心的情感。
三、感悟句段,激活语言,烹调语言味
感悟句段,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语言经验,去感悟句段中蕴含的语言意味,多元感受,激活文本语言,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产生感受的过程,在表达中发展自己的语言,丰富语言积累,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言的方法,实现自身语言的建构,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浓郁的语言味。
特级教师张伟在教学《将相和》时,一开始引导学生提炼出蔺相如仅凭“耍嘴”就爬到了战无不克的廉颇之上,塑造了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蔺相如形象,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蔺相如的这张嘴也就很自然地成了整篇文章的一条主线。围绕蔺相如的“嘴”,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地探究相关句段。通过三个故事的解读,学生渐渐豁朗开朗:原来蔺相如的“耍嘴”背后大有内涵:这是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这是冒着生命危险完成完璧归赵的任务;这是凭着自己的胆略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这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团结,而缓解与廉颇的矛盾。这么一个大智大勇、顾全大局的人怎么不会受到赵王的赏识而连连被提拔呢?尽管欲扬先抑的教学设计帮助课堂教学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但是学生所谈的感受都是建立在品味相关句段的基础上的。学生表达自己品味语言的过程,有效实现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达到了言意共生的境界,真正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言味。 1.关注文本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关注文本的表现形式。只有教师以一个正确的解读,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培养语言的运用能力。例如教学《卖木雕的少年》。有位老师是这样解读的:作者浏览了许多木雕后,几只坐凳落入他的眼,他细细审视着这些木雕作品,那娴熟的德刀法把大象的表情刻画得非常生动。我捧着向吨,仔细观察,爱不释手。一个捧字写出了对象墩的喜爱。有了这样解读,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1)从哪些词看出作者对大象的喜爱?(2)如果给捧换个字,你会用哪个字?用哪个字更好呢?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帮助学设管内对文本中动词捧得合理利用,还体会了对文本所蕴含的感情。这是细节之处,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表现形式,学习语言文字的合理运用。
2.关注理解偏离。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思考的不周密或本身认知上的偏差,导致偏离了文本的基本价值或做人的基本准则。这个时候,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进行追问,引导学生回归主旨。笔者在教学《三个儿子》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理解了文本的基本内容以后,提问: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做课文中的哪一类孩子?
生:我要做会翻跟头的那个孩子,因为他的本事大。
生:我要做会唱歌的那个孩子,因为会唱歌以后可以当歌星,可以挣很多很多的的钱。
这篇课文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孝敬长辈”的教育,这几位孩子的理解虽然各有道理,但显然已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不契合文本的教学目标。于是我追问:那文中的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这一追问有效地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他们逐渐回归到文本的主旨,认识到有本领、能赚钱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妈妈有困难,都能视而不见,那他再有本领,钱挣得再多,也不值得大家学习。
当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偏离了文本,偏离了基本的道德准则时,教师的适时追问,能有效地将学生重新引领到文本中来,学知识,更学做人。学生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引领下,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关注文本拓展。运用时学习语文的目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好篇就应该学以致用。通过拓展练习,使学生在发现语言现象的同时也学会运用。这种拓展练习的设计,正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语言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词语的运用还是基础,当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的精彩、优美的片段,我们不妨引导学生进行句子仿写、片断仿写、选材模仿等训练。
四、读写结合,运用语言,积淀语言味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句、段的语言特式结构,有计划地指导写话练习,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载体和机会,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使语言味积淀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
师:陈老师很困惑,看看数字,36个小时,为什么还要写上8、12、24?我想,只要我们走近这位父亲,就一定能理解。
(模拟情景对话)
师(对着一位学生):你的儿子在哪里?
生:我的儿子在这下面。
师:你要怎么救他?
生:我要挖掉废墟,救出他。
师:时间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你都在想些什么?请用这里的句式写话,并尽量用上黑板的词语。(黑板板书中写着课文中的词语:饥饿难忍、筋疲力尽、疲惫不堪、布满血丝、遍体鳞伤、血肉模糊)
生:8小时过去了,虽然他挖得饥饿难忍,但是他还在挖着;12小时过去了,虽然他挖得筋疲力尽,但是他仍然坚持着;24小时过去了,虽然他挖得疲惫不堪(双眼布满血丝、遍体鳞伤),但是他依然不放弃,继续挖着挖着;36小时过去了,虽然他挖得两手血肉模糊,但是他还在坚持着挖。
多名学生回答后,师追问:此时此刻,你体会到父亲“了不起”在哪里?
生:“了不起”在他有坚定的信念,因为他坚信儿子会相信他说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總会跟你在一起。”
生:“了不起”在他有坚定的信念,因为他坚信儿子一定会在等待他去救他。
……
这里的语言运用,就是抓住8、12、24、36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进行补白的语言训练,这样,学生既加深对板书词语的理解,又加深了对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感知。可见,语言味不但积淀在学生心里,也积淀在课堂生成中。
总之,学生不但获得语言形式运用的规律、技巧,而且懂得语言所表现的“意义”、“情意”。学生学会建构语言,实现自身语言的建构,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大目标。
【参考文献】
[1] 丰玉萍. 返璞归真教语文[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06).
[2] 李凤艳. 语文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质的回归[J]. 教育现代化,2017(38).
[3] 王小龙. 在训练中彰显“语言味”——《航天飞机》第二课时教学片段对比思考[J]. 语文知识,2017(14).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