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形式下的语文教学该何去何从?怎样处理、设计一篇文章才是一堂好课?一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为了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传统的“灌输式”课型向“讨论式”课型转化已势在必行。
文学、语文作为语言的艺术,以塑造各种形象来反映生活。而文学的本质是审美的、情感的,所以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水平和领悟作品思想情感的能力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因为高中阶段是一个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开始确立时期,教书育人、启智铸魂,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本文试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例来谈一谈笔者关于中国古典小说“讨论式”课型的一点见解。
一、中国古典小说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小说作为叙事文学的主要体裁,以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成为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而由于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的不同,中国古典小说在具有一般小说的共性外有他独特的个性:即从雏形期的六朝志怪开始就注意并逐渐形成了注意刻画人物性格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传统,而且把人物置于复杂的矛盾冲突中、采取对比烘托的方法刻画人物性格,是中国古典小说有别于西方小说经常以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刻画人物的重要一点。针对这一特点,我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的课堂教学必须以情节的发展为线索来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人物独特的个性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并不难概括,而回到文本中去分析作者是怎么把他表现出来的——即找到论据来证明却不是一个容易操作的过程。针对学生不善于去分析、鉴赏小说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把情节,人物的言行、活动落到实处并以此为分析人物性格依据。只有真正去这样做了,学生才能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的理解文本,从而完成对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的分析,为进一步揭示文本的思想内涵打好坚实的基础,我认为后一点也是必须深刻挖掘的问题。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的李甲,他决不是十娘的简单陪衬、用来烘托十娘的某一点而存在的,我们在分析完了他的懦弱自私、背信弃义这一点之后更应该挖掘出形成他这种个性的深刻家庭背景也即社会环境——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戕害。从这一点上来看李甲也有他值得同情的一面,在此我并不是开脱他薄情寡义的罪名,而是认为只有挖掘到这个层面才不至于给学生造成一个误区——即整个封建社会一无可取之处,而我们所谈的是这一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十娘千想万想没想透的不是李甲的懦弱,而是人性和人心;十娘千试万试试不透的是那个社会的门第观念、等级思想根本容不下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引导着学生分析到这个层面才能激发、培养学生去深层次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课堂授课的基本形式
1.阅读预习,研讨质疑
在预习课上,授课老师必须针对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来精心布置预习题目,从而培养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质疑的习惯,只要学生肯去多想,一切问题就都不难解决了。所以预习时是否落到实处对于课堂的最后生成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2.导入新课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不可过长,但对于一堂新课是必不可少的,以设置情境作为导入的方式,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导入方式,做到导之有效。
3.明确学习目标
用小黑板、板书或投影的方式等均可
4.中心环节
板块一(讨论的形式)以情节发展为线索分析人物形象
①先由学生来讨论评价人物。要求:回答问题时要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论据。
②教师及时点评、总结。例:可以先由学生来概括杜十娘和李甲的形象,教师总结时要以情节发展为线索分析作者刻画人物的技巧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细节问题落到实处。
③以幻灯片的形式显示讨论的结果
例:十娘是一个勇于追求幸福,年轻美丽、聪慧机敏、坚毅刚烈、不愿妥协求存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
板块二(讨论的形式)思想内涵、形象意义
①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在此环节下需补充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的相关知识
②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及时点评总结。对于学生想不到、说不透的问题,教师必须及时引导、讲解。
③教师总结时要有深度,使得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学生的情感得以提升。明确思想主题、形象意义
④学生质疑。此处由时间来定,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是真正激发学生关于人生与社会的思索。而不是固定在某个结论上
5.课堂总结
古典小说的学习方法
作业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讨论式的课堂并不是无原则的放手给学生,教师和学生既是形式上的互动,更是思想上的深层次的互动。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作用是决定课堂最后的生成效果的。
四、教学感悟
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话,语文教学则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语文教学要求老师必须感性的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只有老师先做到感作者之所感,爱人物之所爱,恨人物之所恨,才能真正的去感染自己的学生。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做人的教育。如果老师对于人物的遭遇都无动于衷,你又怎么要求自己的学生去同情人物的命运呢?一句话:语文教学是用自己的爱心唤起学生的爱心,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
(作者单位:山东滨州市第二中学;山东滨州第一中学)
文学、语文作为语言的艺术,以塑造各种形象来反映生活。而文学的本质是审美的、情感的,所以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水平和领悟作品思想情感的能力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因为高中阶段是一个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开始确立时期,教书育人、启智铸魂,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本文试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例来谈一谈笔者关于中国古典小说“讨论式”课型的一点见解。
一、中国古典小说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小说作为叙事文学的主要体裁,以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成为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而由于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的不同,中国古典小说在具有一般小说的共性外有他独特的个性:即从雏形期的六朝志怪开始就注意并逐渐形成了注意刻画人物性格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传统,而且把人物置于复杂的矛盾冲突中、采取对比烘托的方法刻画人物性格,是中国古典小说有别于西方小说经常以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刻画人物的重要一点。针对这一特点,我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的课堂教学必须以情节的发展为线索来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人物独特的个性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并不难概括,而回到文本中去分析作者是怎么把他表现出来的——即找到论据来证明却不是一个容易操作的过程。针对学生不善于去分析、鉴赏小说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把情节,人物的言行、活动落到实处并以此为分析人物性格依据。只有真正去这样做了,学生才能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的理解文本,从而完成对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的分析,为进一步揭示文本的思想内涵打好坚实的基础,我认为后一点也是必须深刻挖掘的问题。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的李甲,他决不是十娘的简单陪衬、用来烘托十娘的某一点而存在的,我们在分析完了他的懦弱自私、背信弃义这一点之后更应该挖掘出形成他这种个性的深刻家庭背景也即社会环境——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戕害。从这一点上来看李甲也有他值得同情的一面,在此我并不是开脱他薄情寡义的罪名,而是认为只有挖掘到这个层面才不至于给学生造成一个误区——即整个封建社会一无可取之处,而我们所谈的是这一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十娘千想万想没想透的不是李甲的懦弱,而是人性和人心;十娘千试万试试不透的是那个社会的门第观念、等级思想根本容不下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引导着学生分析到这个层面才能激发、培养学生去深层次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课堂授课的基本形式
1.阅读预习,研讨质疑
在预习课上,授课老师必须针对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来精心布置预习题目,从而培养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质疑的习惯,只要学生肯去多想,一切问题就都不难解决了。所以预习时是否落到实处对于课堂的最后生成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2.导入新课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不可过长,但对于一堂新课是必不可少的,以设置情境作为导入的方式,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导入方式,做到导之有效。
3.明确学习目标
用小黑板、板书或投影的方式等均可
4.中心环节
板块一(讨论的形式)以情节发展为线索分析人物形象
①先由学生来讨论评价人物。要求:回答问题时要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论据。
②教师及时点评、总结。例:可以先由学生来概括杜十娘和李甲的形象,教师总结时要以情节发展为线索分析作者刻画人物的技巧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细节问题落到实处。
③以幻灯片的形式显示讨论的结果
例:十娘是一个勇于追求幸福,年轻美丽、聪慧机敏、坚毅刚烈、不愿妥协求存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
板块二(讨论的形式)思想内涵、形象意义
①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在此环节下需补充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的相关知识
②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及时点评总结。对于学生想不到、说不透的问题,教师必须及时引导、讲解。
③教师总结时要有深度,使得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学生的情感得以提升。明确思想主题、形象意义
④学生质疑。此处由时间来定,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是真正激发学生关于人生与社会的思索。而不是固定在某个结论上
5.课堂总结
古典小说的学习方法
作业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讨论式的课堂并不是无原则的放手给学生,教师和学生既是形式上的互动,更是思想上的深层次的互动。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作用是决定课堂最后的生成效果的。
四、教学感悟
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话,语文教学则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语文教学要求老师必须感性的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只有老师先做到感作者之所感,爱人物之所爱,恨人物之所恨,才能真正的去感染自己的学生。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做人的教育。如果老师对于人物的遭遇都无动于衷,你又怎么要求自己的学生去同情人物的命运呢?一句话:语文教学是用自己的爱心唤起学生的爱心,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
(作者单位:山东滨州市第二中学;山东滨州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