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国际贸易趣味化课堂的构建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glankeji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对中职国际贸易趣味化课堂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从《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角度,对中职国际贸易趣味化课堂的构建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究,进而提出了中职国际贸易趣味化课堂的构建路径。并对具体的实践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职;国际贸易;趣味化课堂
  一、 中职国际贸易趣味化课堂的重要性
  中职教育领域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途径。在国家经济实行侧供给改革的大背景下,中职国际贸易教学为适应国家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着力加强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在对中职国际贸易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当中发现,由于中职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专业性比较强、涉及范围较广,所以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导致中职国际贸易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实质性提升。中职国际贸易趣味化课堂,是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国际贸易知识进行主动性探索的教学方式。趣味化课堂在中职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当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量和实践应用水平,而且能够挖掘学生内在的优秀素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通过中职国际贸易趣味化课堂的教学实践,使中职学生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的水平的提升,也实现了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 中职国际贸易趣味化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 课前部分
  《进出口贸易实务》是中职国际贸易的核心教材,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这也正是《进出口贸易实务》的实践教学目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如何将《进出口贸易实务》理论知识内容中的难点和理论知识内容的重点有效的传授给学生,成为了中职国际贸易趣味化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课堂教学活动展开之前,教师应着重对《进出口贸易实务》的阶段性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对知识难点和知识重点进行提炼。同时也要挖掘《进出口贸易实务》的兴趣点,最后将这三个方向融合成为统一而具体的知识关键点。同时,教师要秉承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基本原则,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来构建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针对性的设计教学计划。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根据学生的客观情况来构建互动教学环节。学生的互动环节是趣味性教学的核心部分,教师应对此进行重点设计,包括对互动任务的设计、活动过程的学生小组划分以及具体的活动内容。
  (二) 课堂实践部分
  在课堂教学部分开始之初,教师应对《进出口贸易实务》的知识关键点进行讲述,话语形式要简明扼要,避免使学生感觉枯燥而产生排斥心理。在学生了解知识关键点后,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方向,进而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简要的理论传授,不仅能够起到导向性作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而且为后期的实践性互动教学活动留下了充分的时间。趣味性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并通过互动性的体验过程来掌握知识要领。在理论知识传授完毕后,应组织学生就某一特定问题(课前已设计)解决而展开互动活动。将学生划分小组,并布置小组任务(解决问题)。例如出口合同的履行这一内容,学生要承担的项目任务有:备货及报检;催证、审证和改证;托运、投保和报关;制单结汇;出口收汇核销和出口退税;对违约的处理。又比如以交易的磋商与合同的签订这一内容为例,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分别充当买方和卖方,以己方为利益进行贸易合同的签订。学生扮演自己任务角色的时候不仅能够深入的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内容,而且也够利用换位思考来分析对方的心理。在学生参与活动并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角色互换,重新进行问题的解决。通过角色互换,学生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理解《进出口贸易实务》的知识内涵,进而帮助学生全面性的提升了知识水平,并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沟通互动能力。
  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完全能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教师作为引导者发挥辅助性作用,这正是学生能够提升学习热情的关键要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完全基于自身的实际发挥和与其他同伴之间的合作,这给予了学生一定程度的个人成就感,树立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鼓励了学生在后续教学活动当中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对在模式真实场景当中的体验,学生掌握了《进出口贸易实务》知识的实践性,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最后在各小组学生完成其任务之后,教师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总结过程中鼓励学生对活动过程表达个人看法或意见,并可以与教师或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进而在有效而充分的交流中,使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不足能够得到解决,并解答了学生的疑问。同时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当中使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增加了情感互动、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进而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课后评价部分
  课后评价部分对于趣味性教学法具有重要意义,是趣味性教学法实践应用所不可获取的构成部分。通过课后评价,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在课堂互动过程当中表现出种种问题,进而能够针对问题,给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课后评价来发现教数学环节设计的合理性,对教学环节不足之处进行改正。课后教学评价不仅是由教师一人来完成,也需要包含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学生对教学活动过程的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学评价来源的多元化,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具有客观性。这使得教学评价将更有参考价值。学生在教学活动当中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是教学活动的关键,也是《进出口贸易实务》的教学目的。所以最终的教学评价结果不应该以学生的测试成绩为衡量标准,反而应弱化最终成绩在教学评价中的影响力。强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并利用教学评价來给予学生心理鼓励,帮助学生在后续学习活动当中提升自信心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于欢欢.对中职国际贸易基础课程的实训教学改革的研究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02):374.
  [2]龚慧,陈芳红.试论提升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效率的策略[J].学周刊,2016,(27):6-7.
  作者简介:
  张淑芳,现就职于广东省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国家多次召开职教会议,并提出“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口号,以便更好地为企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学生就业。然而,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往往出现技能竞赛内容和教学内容不同步的情况。为了让会计教学更加满足竞赛要求、适应企业需要,本文就中职会计专业“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模式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模式  一、 内涵界定  “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技
摘 要:文章阐述阅读课堂导学策略,分析如何通过研读文本内涵,发展学生运用能力,建构个性化阅读课堂。  关键词:阅读导学;朗读;个性课堂;多元解读;语用训练  教师实施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把握阅读策略的引导,运用多种阅读教学形式,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研读文本内涵活动,经过朗读、品味文本语言,利用多元解决文本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感悟,在互动探究与交流分享阅读平台上,充分表达个性化阅读感悟,
摘 要:针对不同特点的生字,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多种方法,激发识字兴趣,将识字教学融于学生的相互交往中,引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乐意识字。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看图识字,联想识字,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利用课堂契机突破教学难点。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关键词:多种方法;激发兴趣;提高效率;自主识字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段学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外来概念,作为新课改的重点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各个学科纷纷践行新课改要求,就语文方向而言,语文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随之成为了一个奋战在语文学科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共同的难题,引起了极高的关注度。本文以此背景为切入点,先对校本课程的概念进行了基本阐述,然后对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对策  一、 引言  为了更好地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任务驱动法如何在教学中开展和应用,在课程中开设“任务”,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设工作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实际应用当中,真正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把课程教学引向设计性,开拓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性思维。  关键词:任务驱动;课程教学;开放性  一、 前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已经成为当代中职学生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