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说明文教学一直以来呈现出千篇一律化,机械化,枯燥化现状。但是说明文与其它文体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有教法学法上的突破。本文拟从“立足于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的审美感受、实践操作”等角度解读文本,进行了一些基于说明文特征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说明文现状 四大块 写作意图 审美 实践 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141-01
当前说明文教学状况不容乐观,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设置了一部分说明文的专题教学,但仍然存在着教师不教、学生不学的情况。从目前学校范围的教学实践来看,中小学说明文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模式大体都紧扣“说明对象特征、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四大块,从小学到高中,从儿童到青年,特征语言方法顺序,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似乎除了这四块内容,说明文毫无知识含量和情感温度。教学呈现出千篇一律化,机械化,枯燥化。说明文虽然知识性强、专业性强,但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同时也讲究趣味性,笔法灵活多变,妙趣横生,本应成为语文教学园地中的一朵红花,却遭遇如此尴尬的地位。探究其因,除了师生对说明文教学不够重视,认为其无关紧要,可学可不学外,因袭传统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的解读方式也是重要原因。鉴于此,笔者试图从多维角度提出对说明文的解读。
一、立足于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文本
以往对说明文的教学主要是先理清文章结构,明确说明的顺序,再分析说明的方法,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千人一面。何况有些文章的结构文脉相对复杂,并非一下子就能理得清,若要先从理清结构、明确顺序入手,势必会给学生思维带来负担,理不清,理还乱,非但不利于引导对内容的学习,还打消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而紧紧抓住作者的创作意图,把主旨意图作为突破口来解读文本,要轻易得多。基于作者创作意图的解读,不再首先去分析说明的结构、顺序、方法等,而是直接从语言的意思本位跳跃到话语的意图本位,首先解决写作动机问题,即“为什么写”,然后才选择能实现其写作意图的内容和形式,即写什么和怎么写。比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这篇说明文,我们可以尝试先设问作者为什么写了这篇文章,作者写的这篇文章是给谁看的?很显然,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普及科学知识,即让人们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运行情况及其产生的不同意义,对象当然是普通民众,所以在语言上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那么作者在语言运用上如何才能实现其写作意图呢?从而回到对作品语言的赏析上面,分析的过程带有推理的意味,避免了平铺直叙式的讲学。
二、从作品的审美角度解析文本
说明文不像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充满趣感,有著浓浓的文学味。但说明文尤其是文艺小品文同样承担着语文学科美育的责任。新课标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说明文同样具有美育的功能。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渗透在各种常用文体中,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用审美的心灵来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怀、人文情怀,说明文审美教育本是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题中之义。
揣摩说明文中蕴涵的科学美与条理美、整饬美,用丰富的科学知识去开阔视野,美化心灵,体味严密的内在逻辑美,不失为解读说明文的有效途径。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融科学性、思想性、文艺性于一体,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普作品,具有很多审美因素。这些审美因素存在于内容中,体现为情感美、科学美,存在于形式中,体现为语言美、逻辑美、结构美等。细细读来,给人以如赏美景、如饮甘泉、如品美酒的感受,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爱不释手。刘叔成说:“美不仅是具体的、形象的,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情感美为例,该文不仅是直接诉诸于人的理智,而且是诉诸于人的情感,激励人、愉悦人。作者在行文中或赞美、或关切、或嘲讽、或批判,其感情的波涛“如万斛泉源,随地而出”,几乎“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使他们受到教育和启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创造美的生活。
三、从实践操作中理解文本
理论是苍白的,实践永远充满活力。在说明文教学中,如果把解读文本内容与实践操作联系起来,把实践活动引进课堂教学,一定能搅动沉寂的课堂,突破教学的瓶颈。
实践活动教学能让人放松下来,融进特定的情境中去。人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比在头脑处于模式化、程式化、僵硬化的状态下学习更有效果。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学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儿童的心智发展,儿童不应再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若要改变这种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实践既是感知知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实践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还能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可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说明文在实践活动教学方面,更具有优势。引进实践活动教学说明文,必须要精心设计,有序组织。如教学《人民英雄纪念碑》,可以事先组织学生讨论制作被说明事物——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模型。通过制作模型,引导学生掌握纪念碑的组成结构和具体特征。
四、在迁移运用中掌握文本
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相比,更适合学生学习模仿、迁移运用。但是传统的说明文教学中往往重视指导学生的阅读理解,忽视了读写结合,既不善于引导学生领会运用所学到的内容,更不利于感悟说明文中的科学精神。其实说明文教学中的知识理解与迁移运用,是一只鸟儿的双翼,缺其一翼,鸟儿便会折翅。如教学完《景泰蓝的制作》后,我安排学生从生活中任选一件自己熟悉的工艺品,认真观察,搜集材料,仿照课文说明的顺序和方法,写一篇说明文。任务下达后,学生们认真研读文本,弄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很好地完成了任务。通过迁训练,学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受到严谨而活泼的科学魅力。人文教育在迁移运用中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学习是苦的,我们要努力了给予学生学习的乐趣;学习是难的,我们要努力了给予学生学习的便捷;学习是累的,我们要努力了给予学生学习的轻松。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科特点,尊重教材本身,尊重学生,尊重自己”,需要我们教师自己对于自己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历练以及自我刷新。王荣生说:“有效语文课堂的两个关键点:确定‘教学内容’,组织‘学的活动’。”
【关键词】说明文现状 四大块 写作意图 审美 实践 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141-01
当前说明文教学状况不容乐观,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设置了一部分说明文的专题教学,但仍然存在着教师不教、学生不学的情况。从目前学校范围的教学实践来看,中小学说明文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模式大体都紧扣“说明对象特征、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四大块,从小学到高中,从儿童到青年,特征语言方法顺序,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似乎除了这四块内容,说明文毫无知识含量和情感温度。教学呈现出千篇一律化,机械化,枯燥化。说明文虽然知识性强、专业性强,但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同时也讲究趣味性,笔法灵活多变,妙趣横生,本应成为语文教学园地中的一朵红花,却遭遇如此尴尬的地位。探究其因,除了师生对说明文教学不够重视,认为其无关紧要,可学可不学外,因袭传统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的解读方式也是重要原因。鉴于此,笔者试图从多维角度提出对说明文的解读。
一、立足于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文本
以往对说明文的教学主要是先理清文章结构,明确说明的顺序,再分析说明的方法,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千人一面。何况有些文章的结构文脉相对复杂,并非一下子就能理得清,若要先从理清结构、明确顺序入手,势必会给学生思维带来负担,理不清,理还乱,非但不利于引导对内容的学习,还打消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而紧紧抓住作者的创作意图,把主旨意图作为突破口来解读文本,要轻易得多。基于作者创作意图的解读,不再首先去分析说明的结构、顺序、方法等,而是直接从语言的意思本位跳跃到话语的意图本位,首先解决写作动机问题,即“为什么写”,然后才选择能实现其写作意图的内容和形式,即写什么和怎么写。比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这篇说明文,我们可以尝试先设问作者为什么写了这篇文章,作者写的这篇文章是给谁看的?很显然,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普及科学知识,即让人们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运行情况及其产生的不同意义,对象当然是普通民众,所以在语言上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那么作者在语言运用上如何才能实现其写作意图呢?从而回到对作品语言的赏析上面,分析的过程带有推理的意味,避免了平铺直叙式的讲学。
二、从作品的审美角度解析文本
说明文不像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充满趣感,有著浓浓的文学味。但说明文尤其是文艺小品文同样承担着语文学科美育的责任。新课标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说明文同样具有美育的功能。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渗透在各种常用文体中,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用审美的心灵来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怀、人文情怀,说明文审美教育本是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题中之义。
揣摩说明文中蕴涵的科学美与条理美、整饬美,用丰富的科学知识去开阔视野,美化心灵,体味严密的内在逻辑美,不失为解读说明文的有效途径。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融科学性、思想性、文艺性于一体,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普作品,具有很多审美因素。这些审美因素存在于内容中,体现为情感美、科学美,存在于形式中,体现为语言美、逻辑美、结构美等。细细读来,给人以如赏美景、如饮甘泉、如品美酒的感受,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爱不释手。刘叔成说:“美不仅是具体的、形象的,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情感美为例,该文不仅是直接诉诸于人的理智,而且是诉诸于人的情感,激励人、愉悦人。作者在行文中或赞美、或关切、或嘲讽、或批判,其感情的波涛“如万斛泉源,随地而出”,几乎“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使他们受到教育和启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创造美的生活。
三、从实践操作中理解文本
理论是苍白的,实践永远充满活力。在说明文教学中,如果把解读文本内容与实践操作联系起来,把实践活动引进课堂教学,一定能搅动沉寂的课堂,突破教学的瓶颈。
实践活动教学能让人放松下来,融进特定的情境中去。人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比在头脑处于模式化、程式化、僵硬化的状态下学习更有效果。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学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儿童的心智发展,儿童不应再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若要改变这种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实践既是感知知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实践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还能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可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说明文在实践活动教学方面,更具有优势。引进实践活动教学说明文,必须要精心设计,有序组织。如教学《人民英雄纪念碑》,可以事先组织学生讨论制作被说明事物——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模型。通过制作模型,引导学生掌握纪念碑的组成结构和具体特征。
四、在迁移运用中掌握文本
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相比,更适合学生学习模仿、迁移运用。但是传统的说明文教学中往往重视指导学生的阅读理解,忽视了读写结合,既不善于引导学生领会运用所学到的内容,更不利于感悟说明文中的科学精神。其实说明文教学中的知识理解与迁移运用,是一只鸟儿的双翼,缺其一翼,鸟儿便会折翅。如教学完《景泰蓝的制作》后,我安排学生从生活中任选一件自己熟悉的工艺品,认真观察,搜集材料,仿照课文说明的顺序和方法,写一篇说明文。任务下达后,学生们认真研读文本,弄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很好地完成了任务。通过迁训练,学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受到严谨而活泼的科学魅力。人文教育在迁移运用中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学习是苦的,我们要努力了给予学生学习的乐趣;学习是难的,我们要努力了给予学生学习的便捷;学习是累的,我们要努力了给予学生学习的轻松。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科特点,尊重教材本身,尊重学生,尊重自己”,需要我们教师自己对于自己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历练以及自我刷新。王荣生说:“有效语文课堂的两个关键点:确定‘教学内容’,组织‘学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