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为了提高学生提出护理诊断的能力。 方法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尝试进行了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病例-分析的三阶段教学方法。 结果 学生对“护理诊断”由领会意义到协同提出。 结论 经过《内科护理学》教学后学生能独立提出护理诊断。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护理诊断;教学方法
中田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1A-0074-02
护理诊断是护理程序的核心,是确定预期目标、制定护理措施的基础,是专业性较强、较具护理特色的部分。也是临床护士比较生疏的部分,护理诊断提出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护理程序能否顺利完成。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曾对原常德卫校毕业作业中68份内科护理病历“护理诊断”书写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结果显示:68份病历“护理诊断”书写完全正确者仅7份,约占10%,书写部分正确者12份,约占18%,书写完全错误者49份,约占72%;68份病历共书写“护理诊断"375个,其中书写正确70个,占18.7%,书写错误305个,占81.3%。由此可见,学生在护理诊断的确立中普遍存在问题,而且有的问题还较为严重。为了提高学生提出护理诊断的能力,笔者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改变传统的照着书本讲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循序渐进地运用了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病例分析三阶段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护理诊断由领会意义到协同提出再到独立提出。
1 教师讲解阶段
在刚开始内科护理教学时,学生虽然学习了有关护理诊断的概念、书写格式、护理诊断的名称,但对护理诊断是一种教条式的认识,对每条护理诊断的实质缺乏了解,对如何根据各种疾病的l临床特点来提出护理诊断不知所措。为此,组织学生学习148条护理诊断的定义、诊断依据的基础上,采用了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教师对护理诊断提出的指导性演示、讲解,使学生领会每个护理诊断的实质含义和提出护理诊断的思路。其具体做法是由教师指导分析疾病的临床特征,找出护理诊断的依据,然后提出护理诊断。如“支气管哮喘者的护理”这一章教学时,教师分析讲解其临床表现有呼吸急促、呼吸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符合呼吸速率、形态的改变,是由于支气管痉挛狭窄引起,而呼吸速度、形态的改变是护理诊断“低效性呼吸形态”主要诊断依据,所以,提出护理诊断“低效性呼吸形态与支气管痉挛狭窄有关”。
2 学生讨论阶段
经过前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学生对提出护理诊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要独立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仍然有困难,对此,采用了学生讨论的方式。讨论目的旨在发挥群体的智慧,使学生能针对书本知识协同提出护理诊断。其具体做法是:每次提出护理诊断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组2人~4人,然后教师随机指定学生代表2人或3人发言或在黑板上板书讨论结果,最后教师组织、指导学生一起评价纠正。在刚开始讨论的时候,学生提出的护理诊断错误很多,有的把医疗诊断当护理诊断如“生命体征的观察”;有的把病理诊断当护理诊断如“缺氧”;有的护理诊断不符合北美护理诊断。进行分析、指出错误原因并指导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训练,学生的护理诊断的能力明显提高,针对书本内容,他们提出的护理诊断基本上正确。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既鼓励各组形成统一的答案,又允许保留个人意见,教师调控好讨论时间和内容,并让学生的讨论结果充分呈现,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智慧,还可以暴露学生在提出护理诊断时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缺陷,以利于教师指导纠正,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3 病例分析阶段
在学生对护理诊断的提出较为熟练后,采用了病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旨在发挥学生个体的智慧,使学生能针对具体的病例独立提出护理诊断,此乃教学的终极目标。其具体做法是:教师编印好护理病例发放给学生,由学生独立分析病例后,随机指定2名或3名学生发言或板书,再请另外的学生评价其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指导纠正。病例分析不仅能提高学生提出护理诊断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把书本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为将来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基础。在病例分析的教学中,病例的选择一定要体现整体护理特色,不能照抄医疗病例,在帮助学生分析纠正过程中,指导学生切忌生搬硬套书本知识,提出的护理诊断要根据临床不同病情体现个性化体征。
教学实践表明,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训练了学生提出护理诊断的能力。护生书写护理病历时“护理诊断”的准确性达80%以上,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本文编辑卫竹翠)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护理诊断;教学方法
中田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1A-0074-02
护理诊断是护理程序的核心,是确定预期目标、制定护理措施的基础,是专业性较强、较具护理特色的部分。也是临床护士比较生疏的部分,护理诊断提出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护理程序能否顺利完成。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曾对原常德卫校毕业作业中68份内科护理病历“护理诊断”书写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结果显示:68份病历“护理诊断”书写完全正确者仅7份,约占10%,书写部分正确者12份,约占18%,书写完全错误者49份,约占72%;68份病历共书写“护理诊断"375个,其中书写正确70个,占18.7%,书写错误305个,占81.3%。由此可见,学生在护理诊断的确立中普遍存在问题,而且有的问题还较为严重。为了提高学生提出护理诊断的能力,笔者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改变传统的照着书本讲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循序渐进地运用了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病例分析三阶段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护理诊断由领会意义到协同提出再到独立提出。
1 教师讲解阶段
在刚开始内科护理教学时,学生虽然学习了有关护理诊断的概念、书写格式、护理诊断的名称,但对护理诊断是一种教条式的认识,对每条护理诊断的实质缺乏了解,对如何根据各种疾病的l临床特点来提出护理诊断不知所措。为此,组织学生学习148条护理诊断的定义、诊断依据的基础上,采用了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教师对护理诊断提出的指导性演示、讲解,使学生领会每个护理诊断的实质含义和提出护理诊断的思路。其具体做法是由教师指导分析疾病的临床特征,找出护理诊断的依据,然后提出护理诊断。如“支气管哮喘者的护理”这一章教学时,教师分析讲解其临床表现有呼吸急促、呼吸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符合呼吸速率、形态的改变,是由于支气管痉挛狭窄引起,而呼吸速度、形态的改变是护理诊断“低效性呼吸形态”主要诊断依据,所以,提出护理诊断“低效性呼吸形态与支气管痉挛狭窄有关”。
2 学生讨论阶段
经过前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学生对提出护理诊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要独立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仍然有困难,对此,采用了学生讨论的方式。讨论目的旨在发挥群体的智慧,使学生能针对书本知识协同提出护理诊断。其具体做法是:每次提出护理诊断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组2人~4人,然后教师随机指定学生代表2人或3人发言或在黑板上板书讨论结果,最后教师组织、指导学生一起评价纠正。在刚开始讨论的时候,学生提出的护理诊断错误很多,有的把医疗诊断当护理诊断如“生命体征的观察”;有的把病理诊断当护理诊断如“缺氧”;有的护理诊断不符合北美护理诊断。进行分析、指出错误原因并指导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训练,学生的护理诊断的能力明显提高,针对书本内容,他们提出的护理诊断基本上正确。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既鼓励各组形成统一的答案,又允许保留个人意见,教师调控好讨论时间和内容,并让学生的讨论结果充分呈现,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智慧,还可以暴露学生在提出护理诊断时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缺陷,以利于教师指导纠正,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3 病例分析阶段
在学生对护理诊断的提出较为熟练后,采用了病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旨在发挥学生个体的智慧,使学生能针对具体的病例独立提出护理诊断,此乃教学的终极目标。其具体做法是:教师编印好护理病例发放给学生,由学生独立分析病例后,随机指定2名或3名学生发言或板书,再请另外的学生评价其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指导纠正。病例分析不仅能提高学生提出护理诊断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把书本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为将来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基础。在病例分析的教学中,病例的选择一定要体现整体护理特色,不能照抄医疗病例,在帮助学生分析纠正过程中,指导学生切忌生搬硬套书本知识,提出的护理诊断要根据临床不同病情体现个性化体征。
教学实践表明,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训练了学生提出护理诊断的能力。护生书写护理病历时“护理诊断”的准确性达80%以上,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本文编辑卫竹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