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是我国一项基本教育政策。我国在推进终身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题,可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加强终身教育体系的制度化,扩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教育制度和措施,保证终身教育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终身教育 教育制度 教育经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079-02
终身教育理论被提出后,各国为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将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放在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发展终身教育,建立终身学习体系。这是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世界强国的长期战略选择。
一、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终身教育是建立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各种活动等全部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的,包括人们一生当中接受的所有的教育活动。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是适应社会的进步,应变各种挑战的必然趋势之一。因此,对个人而言,学校教育终结之后,继续接受各种社会教育,必将对于实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满足更多、更高的需求大有好处。
终身教育的理论是,由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Paul Lengrand)于1965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的。建立人人都能受到终身教育,乃至终身学习的体系,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目标,在我国当前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比如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开展对流动人口的继续教育已经成了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广东省是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流动人口的绝大部分从事较低层次的体力劳动,主要集中在建筑、制造、运输、商业、服务等行业,人数多达1237.8万人,占流动就业人口总数的74.3%。随着广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化,对从业者的要求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大力开展对流动人口的继续教育,有利于将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丰富的人才资源,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推动当地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但是以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情况来看,即使他们进城后有继续学习的愿望,却很难满足他们的教育要求。
二、对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的建议与思考——基于日本的经验
(一)加强终身教育体系的规范化
终身教育并非是一个自发、自然形成的过程。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并不是自然形成和发展的。但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化、规范化,可以向自然发展的境界引导。
日本在推进终身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最主要的特征是日本政府于1990年在文部省设立专门负责推进终身教育的咨询机构——终身学习审议会,并且颁布《终身学习振兴法》。依照该法律规定,日本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以及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的责任,并要求在各都道府县也设立相应的地区性终身学习审议会。日本政府不仅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鼓励都道府县设立“终身学习推进中心”等推进机构,推进各地区终身学习的发展。截至2005年末,已有36个都道府县设立了地区终身学习审议会,43个地区制定了终身学习振兴计划和发展规划。
我国在1995年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终身教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十一条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在第十九条规定:“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由此可见,我国已经从国家法律和政策上,确立了终身教育的法律地位,发展终身教育,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国策和教育政策。
目前我国对终身教育的发展没有全面统筹规划,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具体的措施。我国文盲总数高居世界第二位,虽然农村的扫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人口流动增加,老文盲未完全扫除,新文盲又不断产生[1]。针对这样的形势,政府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终身教育将决定我国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性,应以终身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原则,加强对终身教育的领导,加强对终身教育观念的宣传普及,树立人们的终身教育观念。同时,在国家教育部门设立专门研究终身教育体系的国家咨询机构,在各省、市、自治区建立地方的推进机构,以便促进中央和地方共同参与推广终身教育的活动。
(二)建立全方位开放的教育制度
从终身教育理念中可以看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受限制,无论以任何形式来进行,教育和学习都应有保障。终身教育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非正规的成人教育、以及各种教育培训等等。
作为正规教育的学校教育,毋庸置疑,在终身教育实现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学校是日本实施终身教育政策的主要基地。早在1990年,日本教育白皮书就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面向终身学习社会发展的措施。在已经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人们的终身教育要求相对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以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为主的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在推进终身教育方面,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各种大学开放制度的实行,诸如“社会人员特别选拔制度”、“大学公开讲座制度”等,给社会成员提供了许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学校教育在日本的终身教育体制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以外,社会文化教育也非常受到重视。它的教育形式,除了学术研讨会、讲座、讨论会、展示会等学习活动以外,还有体育、文化、兴趣、娱乐、联谊会等活动。进行这些活动的场所分布在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其中,公民馆是以社区为单位而设立的多功能文化教育中心,在全国已有1万7千多所,它既可供开展社会教育,也可供居民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聚会等。
近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猛,不但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成人高等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可以为那些失去教育机会的人创造享受科技文化知识的机会,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但是,社会上依然存在过于重视学历的倾向,“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深入人心,现阶段我国的成人教育主要是学历教育,各类非学历成人教育很难得到发展。
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教育应超越课堂,面向社会。首先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功能,使大学向社会开放各类教育讲座,同时学校教育要与社区教育、农村教育密切保持联系,为社会的不同需求服务;还应考虑社会成员学习的需要,在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推广非学历成人教育,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人们对生活、择业等不同的需要,提供各种各样专业的、技术的、实用的教育和培训。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当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可通过学校或社会的资源组织各类教育推广到社区、农村教育上。当然,这需要社会各部门的紧密联系。比如针对我国专业技术劳动者普遍专业过窄、能力不够,不能适应更多领域的问题,应从不同层次专业技术的发展考虑,制定出与专业水平相对应的知识框架,使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网络等渠道自发的学习,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还有,对城市里的农民工不仅要提供文化基础知识教育,还要提供有关现代法律知识及卫生健康知识等方面的学习机会,使农民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迅速迈进城市劳动者的行列。只有关注社会各个不同的群体的多种需求,积极发展各类教育模式,建立全方位开放的教育制度,才能保证终身教育的稳定发展。
(三)扩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所投入的教育经费非常短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15% ,但我国自1999年均没有达到这一指标。没有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教育经费的投入,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只是一场空想,无从实现。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和引入,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就加大了对教育的投人。首先,文部省内部通过预算等方式,不仅加大了对正规学校的经费投入,同时也增加了对社会教育费的支出。其中,地方社会教育费增长幅度超过了教育费总额的增长速度。在1977-1980年的预算中,文部省设立了“终身教育事业”项目,表明国家对开展终身教育事业的地方自治体的财政支援。1982年,文部省在预算中设置了“终身教育推进事业费补助”。其次,文部省以外的省厅和经济产业界也投人了大量的资金,有力地支持了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如,厚生省支出大量资金用于各项福利中心和国民健康设施的建设,农林水产省投人经费用以改善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
我国可借鉴日本对终身教育发展所采取的保障措施的经验,增加对终身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动员企业界及其他社会经济部门的力量,使他们在推进终身教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设立全国以及地方的终身教育发展基金会,吸收民间和海外个人、团体的资金,解决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而且还要通过宣传,促使终身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鼓励个人和家庭积极进行教育投资。
三、结语
目前我国仍处于基础教育薄弱,成人文盲率高。同时,加入WTO之后又面临着人才培养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问题。这不仅需要正规高等教育的改革,使正规学历教育更富有弹性,缩小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之间的界限,形成学分互通、学制互补、学籍互认的开放式教育。同时,也需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继续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促进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接受再教育培训,从而提高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全社会的终身学习体系。
注释:
[1]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文盲人口是8507万,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间成人文盲数量减少了近1亿,其中扫除青壮年文盲4610万,成人文盲率由22.2%下降到9.08%。但人口流动增加,目前我国每年新增文盲大约50万人。“文盲十年减少近1亿我国扫盲工作实现历史突破”(2007-7-27 光明日报)
参考文献:
[1]王谨.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J].成人教育,2008(5).
[2]崔世广.日本终身教育的特征及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06(4).
[3]历以贤.终身教育的理念及在我国实施的政策措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2).
[4]吴忠魁.当今日本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经验与措施[J].比较教育研究, 2000(5).
[5]张丰友.推进我国终生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4(1).
[6]陈乃林.面向21世纪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关键词:终身教育 教育制度 教育经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079-02
终身教育理论被提出后,各国为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将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放在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发展终身教育,建立终身学习体系。这是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世界强国的长期战略选择。
一、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终身教育是建立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各种活动等全部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的,包括人们一生当中接受的所有的教育活动。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是适应社会的进步,应变各种挑战的必然趋势之一。因此,对个人而言,学校教育终结之后,继续接受各种社会教育,必将对于实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满足更多、更高的需求大有好处。
终身教育的理论是,由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Paul Lengrand)于1965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的。建立人人都能受到终身教育,乃至终身学习的体系,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目标,在我国当前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比如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开展对流动人口的继续教育已经成了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广东省是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流动人口的绝大部分从事较低层次的体力劳动,主要集中在建筑、制造、运输、商业、服务等行业,人数多达1237.8万人,占流动就业人口总数的74.3%。随着广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化,对从业者的要求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大力开展对流动人口的继续教育,有利于将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丰富的人才资源,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推动当地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但是以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情况来看,即使他们进城后有继续学习的愿望,却很难满足他们的教育要求。
二、对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的建议与思考——基于日本的经验
(一)加强终身教育体系的规范化
终身教育并非是一个自发、自然形成的过程。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并不是自然形成和发展的。但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化、规范化,可以向自然发展的境界引导。
日本在推进终身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最主要的特征是日本政府于1990年在文部省设立专门负责推进终身教育的咨询机构——终身学习审议会,并且颁布《终身学习振兴法》。依照该法律规定,日本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以及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的责任,并要求在各都道府县也设立相应的地区性终身学习审议会。日本政府不仅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鼓励都道府县设立“终身学习推进中心”等推进机构,推进各地区终身学习的发展。截至2005年末,已有36个都道府县设立了地区终身学习审议会,43个地区制定了终身学习振兴计划和发展规划。
我国在1995年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终身教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十一条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在第十九条规定:“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由此可见,我国已经从国家法律和政策上,确立了终身教育的法律地位,发展终身教育,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国策和教育政策。
目前我国对终身教育的发展没有全面统筹规划,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具体的措施。我国文盲总数高居世界第二位,虽然农村的扫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人口流动增加,老文盲未完全扫除,新文盲又不断产生[1]。针对这样的形势,政府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终身教育将决定我国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性,应以终身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原则,加强对终身教育的领导,加强对终身教育观念的宣传普及,树立人们的终身教育观念。同时,在国家教育部门设立专门研究终身教育体系的国家咨询机构,在各省、市、自治区建立地方的推进机构,以便促进中央和地方共同参与推广终身教育的活动。
(二)建立全方位开放的教育制度
从终身教育理念中可以看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受限制,无论以任何形式来进行,教育和学习都应有保障。终身教育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非正规的成人教育、以及各种教育培训等等。
作为正规教育的学校教育,毋庸置疑,在终身教育实现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学校是日本实施终身教育政策的主要基地。早在1990年,日本教育白皮书就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面向终身学习社会发展的措施。在已经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人们的终身教育要求相对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以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为主的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在推进终身教育方面,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各种大学开放制度的实行,诸如“社会人员特别选拔制度”、“大学公开讲座制度”等,给社会成员提供了许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学校教育在日本的终身教育体制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以外,社会文化教育也非常受到重视。它的教育形式,除了学术研讨会、讲座、讨论会、展示会等学习活动以外,还有体育、文化、兴趣、娱乐、联谊会等活动。进行这些活动的场所分布在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其中,公民馆是以社区为单位而设立的多功能文化教育中心,在全国已有1万7千多所,它既可供开展社会教育,也可供居民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聚会等。
近十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猛,不但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成人高等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可以为那些失去教育机会的人创造享受科技文化知识的机会,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但是,社会上依然存在过于重视学历的倾向,“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深入人心,现阶段我国的成人教育主要是学历教育,各类非学历成人教育很难得到发展。
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教育应超越课堂,面向社会。首先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功能,使大学向社会开放各类教育讲座,同时学校教育要与社区教育、农村教育密切保持联系,为社会的不同需求服务;还应考虑社会成员学习的需要,在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推广非学历成人教育,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人们对生活、择业等不同的需要,提供各种各样专业的、技术的、实用的教育和培训。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当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可通过学校或社会的资源组织各类教育推广到社区、农村教育上。当然,这需要社会各部门的紧密联系。比如针对我国专业技术劳动者普遍专业过窄、能力不够,不能适应更多领域的问题,应从不同层次专业技术的发展考虑,制定出与专业水平相对应的知识框架,使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网络等渠道自发的学习,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还有,对城市里的农民工不仅要提供文化基础知识教育,还要提供有关现代法律知识及卫生健康知识等方面的学习机会,使农民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迅速迈进城市劳动者的行列。只有关注社会各个不同的群体的多种需求,积极发展各类教育模式,建立全方位开放的教育制度,才能保证终身教育的稳定发展。
(三)扩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所投入的教育经费非常短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15% ,但我国自1999年均没有达到这一指标。没有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教育经费的投入,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只是一场空想,无从实现。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和引入,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就加大了对教育的投人。首先,文部省内部通过预算等方式,不仅加大了对正规学校的经费投入,同时也增加了对社会教育费的支出。其中,地方社会教育费增长幅度超过了教育费总额的增长速度。在1977-1980年的预算中,文部省设立了“终身教育事业”项目,表明国家对开展终身教育事业的地方自治体的财政支援。1982年,文部省在预算中设置了“终身教育推进事业费补助”。其次,文部省以外的省厅和经济产业界也投人了大量的资金,有力地支持了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如,厚生省支出大量资金用于各项福利中心和国民健康设施的建设,农林水产省投人经费用以改善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
我国可借鉴日本对终身教育发展所采取的保障措施的经验,增加对终身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动员企业界及其他社会经济部门的力量,使他们在推进终身教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设立全国以及地方的终身教育发展基金会,吸收民间和海外个人、团体的资金,解决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而且还要通过宣传,促使终身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鼓励个人和家庭积极进行教育投资。
三、结语
目前我国仍处于基础教育薄弱,成人文盲率高。同时,加入WTO之后又面临着人才培养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问题。这不仅需要正规高等教育的改革,使正规学历教育更富有弹性,缩小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之间的界限,形成学分互通、学制互补、学籍互认的开放式教育。同时,也需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继续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促进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接受再教育培训,从而提高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全社会的终身学习体系。
注释:
[1]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文盲人口是8507万,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间成人文盲数量减少了近1亿,其中扫除青壮年文盲4610万,成人文盲率由22.2%下降到9.08%。但人口流动增加,目前我国每年新增文盲大约50万人。“文盲十年减少近1亿我国扫盲工作实现历史突破”(2007-7-27 光明日报)
参考文献:
[1]王谨.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J].成人教育,2008(5).
[2]崔世广.日本终身教育的特征及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06(4).
[3]历以贤.终身教育的理念及在我国实施的政策措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2).
[4]吴忠魁.当今日本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经验与措施[J].比较教育研究, 2000(5).
[5]张丰友.推进我国终生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4(1).
[6]陈乃林.面向21世纪中国终身教育体系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