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难很多,但是方法并不少。本文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做法。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水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由此可见,培养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为学生可持续阅读和终身阅读奠定基础的必经之路。就农村初中生而言,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阻碍着他们的发展,作为教师就必须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首先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做法:
一、精挑细选——给学生筛选好的阅读材料
仔细分析历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阅读分析题所占分值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课内外阅读的训练和指导。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要认真选取阅读材料,所选的阅读材料不能太难、太偏。若是文章偏深或生字词太多,会增加学生的工具书使用频率。反复折腾,浪费学生有限的时空,还能导致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锐减,失去信心。农村的初中生,由于家庭、社会教育环境的限制,他们的见识和知识都贫乏,对部分阅读材料“顺风顺水”的解读。因此,在阅读材料的选取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现实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他们的认知规律,尽量挑选难度适中并与农村学生的知识视野相匹配的文章,让他们仔细研读,同时逐步指导他们接受新思想、新知识,让他们渐渐地接纳具有时代气息的文章和材料。
二、精荐细择——给学生推荐好的课外读物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一规定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教师除了做好平素的教学外,还要注意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课外知识储备,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作为中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既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学生通过读书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但是,从目前的总体现状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一个盲目、随意、无序的状态。尤其是农村初中生阅历浅,鉴别能力较差,可如今的课外读物却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积极向学生推荐有益的、优秀的课外书籍,同时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读。课外读物五彩缤纷、浩瀚如烟,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数理化、文史哲无所不包,就读物的特点,我们可以分五类给学生推荐:一是科学性、启智性的,有利于巩固、扩充知识,进一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读物,如《中国科普佳作百年选》、《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国杰出少年训练计划》;二是益智性、趣味性的,有利于开阔眼界,增长各方面知识和才学的读物;三是调节性、生活性的,有助于放松学生的心情、调节他们的情趣的读物;四是教育性、励志性的,有利于激发学生追求进步、追求科学精神的读物,如《伟大的励志书》、《居里夫人传》;五是学生必读的课外读物。如《水浒》、《简爱》、《爱的教育》、《格列佛游记》、《童年》、《鲁宾逊漂流记》、《骆驼祥子》、《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上述这些读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养成正确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够有益身心,增长见识,陶冶性情,提高语文素养,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广泛延伸。
三、以写促读,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成就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我们要时常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记录下自己的理解感悟,甚至对文本、对作者的质疑等等,做到读写结合,积累阅读中遇到的优美文辞,做到读书之后留文墨。我们还以给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在班级板报开辟“阅读与分享的天地”栏目,定期将自己的读书笔记相互进行交流赏析。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检查督查,让学生保持常态的读书习惯,让他们养成持之以恒的品质。只要我们师生锲而不舍的做下去,学生就会“厚积薄发,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这样也使他们体验和品味到成功阅读的乐趣。
四、创造和谐的阅读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语文学业水平,尤其是阅读能力,最关键的外因是要创造和谐的阅读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消除学生自己的羞涩感、紧张感,才能消除对教师的畏惧感、逼迫感等。那么如何构建这样的氛围呢?现说几点做法:一是激发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学生追求进步的第一天然发动机。当然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一旦学生具备了这种强烈的爱好和求知的兴趣,才能在学习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条件,才能推动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中,进而促进学生自觉地完成阅读。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阅读。适合理科高中生阅读的书籍种类繁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去阅读,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精读还是泛读,粗读还是细读,浅读还是深读,慢读还是快读,重点阅读还是全面阅读。三是开展激励性活动。对学生来讲,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是他们的内心的向往和追求。所以在学生的阅读中,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鼓励性评价、激励性指导。
总之,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难很多,但是方法并不少。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从现有的教育条件、实际的教育环境出发,从学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结构出发,结合师生自身的特点、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研究、探索、实践,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水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由此可见,培养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为学生可持续阅读和终身阅读奠定基础的必经之路。就农村初中生而言,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阻碍着他们的发展,作为教师就必须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首先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做法:
一、精挑细选——给学生筛选好的阅读材料
仔细分析历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阅读分析题所占分值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课内外阅读的训练和指导。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要认真选取阅读材料,所选的阅读材料不能太难、太偏。若是文章偏深或生字词太多,会增加学生的工具书使用频率。反复折腾,浪费学生有限的时空,还能导致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锐减,失去信心。农村的初中生,由于家庭、社会教育环境的限制,他们的见识和知识都贫乏,对部分阅读材料“顺风顺水”的解读。因此,在阅读材料的选取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现实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他们的认知规律,尽量挑选难度适中并与农村学生的知识视野相匹配的文章,让他们仔细研读,同时逐步指导他们接受新思想、新知识,让他们渐渐地接纳具有时代气息的文章和材料。
二、精荐细择——给学生推荐好的课外读物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一规定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教师除了做好平素的教学外,还要注意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课外知识储备,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作为中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既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学生通过读书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但是,从目前的总体现状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一个盲目、随意、无序的状态。尤其是农村初中生阅历浅,鉴别能力较差,可如今的课外读物却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积极向学生推荐有益的、优秀的课外书籍,同时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读。课外读物五彩缤纷、浩瀚如烟,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数理化、文史哲无所不包,就读物的特点,我们可以分五类给学生推荐:一是科学性、启智性的,有利于巩固、扩充知识,进一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读物,如《中国科普佳作百年选》、《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国杰出少年训练计划》;二是益智性、趣味性的,有利于开阔眼界,增长各方面知识和才学的读物;三是调节性、生活性的,有助于放松学生的心情、调节他们的情趣的读物;四是教育性、励志性的,有利于激发学生追求进步、追求科学精神的读物,如《伟大的励志书》、《居里夫人传》;五是学生必读的课外读物。如《水浒》、《简爱》、《爱的教育》、《格列佛游记》、《童年》、《鲁宾逊漂流记》、《骆驼祥子》、《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上述这些读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养成正确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够有益身心,增长见识,陶冶性情,提高语文素养,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广泛延伸。
三、以写促读,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成就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我们要时常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记录下自己的理解感悟,甚至对文本、对作者的质疑等等,做到读写结合,积累阅读中遇到的优美文辞,做到读书之后留文墨。我们还以给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在班级板报开辟“阅读与分享的天地”栏目,定期将自己的读书笔记相互进行交流赏析。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检查督查,让学生保持常态的读书习惯,让他们养成持之以恒的品质。只要我们师生锲而不舍的做下去,学生就会“厚积薄发,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这样也使他们体验和品味到成功阅读的乐趣。
四、创造和谐的阅读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语文学业水平,尤其是阅读能力,最关键的外因是要创造和谐的阅读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消除学生自己的羞涩感、紧张感,才能消除对教师的畏惧感、逼迫感等。那么如何构建这样的氛围呢?现说几点做法:一是激发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学生追求进步的第一天然发动机。当然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一旦学生具备了这种强烈的爱好和求知的兴趣,才能在学习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条件,才能推动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中,进而促进学生自觉地完成阅读。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阅读。适合理科高中生阅读的书籍种类繁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去阅读,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精读还是泛读,粗读还是细读,浅读还是深读,慢读还是快读,重点阅读还是全面阅读。三是开展激励性活动。对学生来讲,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是他们的内心的向往和追求。所以在学生的阅读中,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鼓励性评价、激励性指导。
总之,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难很多,但是方法并不少。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从现有的教育条件、实际的教育环境出发,从学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结构出发,结合师生自身的特点、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研究、探索、实践,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责任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