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外语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可喜的结果,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和课堂教学普遍忽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输,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对此问题之背景、现状与可行性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外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时代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文化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截至2014年9月,国家汉办已在全球123个国家开办了465所“孔子学院”,“汉语热”方兴未艾。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百家讲坛》,河南卫视《汉字英雄》等节目热播,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高涨。国际国内对中国文化迅速提升的关注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大学英语课程性质做了明确的界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颁布七年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诸多可喜的进展,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实际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尤其是其中的中国文化传播却长期受到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鲜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和介绍如“孔子”、“京剧”、“文房四宝”、“四大发明”等最起码的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另一方面,近年来四六级考试刮起强烈的“中国风”。尤其是翻译部分,“中国园林”、“丝绸之路”、“中秋节”、“福禄寿”等中国元素如何翻译让学生晕头转向。以最近刚刚结束的2015年6月四六级考试为例,其中四级翻译三套题中有一套以“大米”为核心展开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活图景,学生对其中“小麦”、“水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的译法很是头疼。而六级翻译三套题中一套考查中国传统饮食与待客之道,一套则以汉朝历史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题目都让学生吃尽苦头。
二、英语课堂中国文化传播问题现状
上述困境的出现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传统文化关注的缺失是有极大关联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长期沿袭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传播有待进一步深入,教与学两方面均存在传统文化的缺失。
(一)大学英语教材与教师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缺失
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也非常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基本上是西方文化与价值取向,作为教师,我们在导入课程时经常根据课文主旨向学生导入相应的西方文化知识如节日Christmas,Valentine,Thanksgiving,Halloween,价值观American dream,individualism,human rights,free competition等等,但是却往往忽略了母语文化背景的导入,即使偶有导入,也常是心血来潮,不成体系,更缺乏长久为之的意识。结果是往往很多我们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美音,却无法用英语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文化,很多学生在谈到传统文化的话题时只能顾左右而言他。
目前我国现行主流优秀大学英语教材(以外研社《全新版大学英语》和外教社《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代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鲜有涉及,原因很多,对此我们无法过多苛求。做为教师本身,我们也同样在这一方面有所缺失。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大都为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不少英语教师缺乏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乃至常识,更谈不上文化气质与涵养,其中甚至不乏因长期浸淫于西方话语而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者。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可乎?
(二)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失语症”原为医学术语,指与语言功能相关的脑组织病变,造成患者对人类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导致语言表达能力的丧失。2000年,南京大学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中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文中指出为数不少的中国学者对传统文化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不说是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2]。
笔者曾经在观摩一位外教的会话课堂上看到一个文化失语的鲜活案例,该节会话课的主题是“早餐”。当被问到经常吃什么早餐时,很多学生的回答竟然是hamburger,bread and milk,外教啼笑皆非地讲:“So we do eat the same food,I wonder when did you guys stop eating Chinese food”. 事实上学生不是不吃中餐,而是根本不知道豆浆油条包子稀饭等中餐该怎么用英语表达,于是干脆图方便吃起了汉堡和面包。这个小小的案例对笔者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一方面,学生连基本的衣食住行尚且不会,遑论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内涵之传播?另一方面,学生不仅不会,而且根本没有想要用英语表达中餐的欲望,而是用西餐取而代之,这岂不是学了英语来压制、谋杀自己的语言么?难道这是我们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吗?
如今很多大学生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中文常识却比中学生尚且不如,更谈不上用英语进行传统文化表述,一旦谈到传统文化便无所适从戛然而止乃至指鹿为马漏洞百出,难以继续交流或干脆误导对方。笔者曾在郑州市标志性景观二七纪念塔旁目睹了一位大学生与外国友人谈论二七塔,当被问到二七塔的历史时,该生很茫然,顺口编了一句“It’s a memorial tower built on February 7th.”对“二七大罢工”毫不知情,着实令人骇然。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议
(一)教材内容的补充
要更好的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传播意识,首先应该在教材上有所改进。一方面,希望教材编写者们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加入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应花时间自己收集整理相关教学材料,对教材进行挖潜,以《新视野大学英语3》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为例,在讲授该课时我们完全可以导入一节Symbols of Chinese Culture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传统文化的英语传播不能局限于知识的灌输,更应潜移默化以传统文化之美浸润学生。目前,很多学生认为西方文化是先进文化的象征,自觉服从其价值准绳与评判标准,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弃如敝履。从后殖民的角度而言,我们应该坚持一个共识:文化有差异,而无绝对的先进与落后之分,任何文化都有其独特性。暂且不提如何消解西方文化霸权,我们首先至少要树立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之意识。
结语:
欧洲第二语言协会创始会长Vivian Cook(费文·库克)在《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的效应》一书中写道:“习得第二语言的目标应该是成为一个第二语言的使用者,而不是变成一个说本族语的人(to pass for a native speaker)……第二语言的使用者应该有他自己的权利,而不是成为某个其他人的模仿。”[3]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迅速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学习一门外语不是为了做别人的注脚,而是更好的光大自我。保持民族身份、发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曾经在复旦外文系提出“不做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和“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等口号,对于今天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仍是很有启发的,我们应该培养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情怀,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真正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传统、经典与当下性相结合,加大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7.
[2]从丛. “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 光明日报,2000.
[3]费文·库克. 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的效应[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项目来源:本文为2015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历:刘治中(1984.10-),男,河南开封人,郑州科技学院外语系专职教师,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外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时代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文化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截至2014年9月,国家汉办已在全球123个国家开办了465所“孔子学院”,“汉语热”方兴未艾。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百家讲坛》,河南卫视《汉字英雄》等节目热播,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高涨。国际国内对中国文化迅速提升的关注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大学英语课程性质做了明确的界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颁布七年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诸多可喜的进展,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实际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尤其是其中的中国文化传播却长期受到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鲜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和介绍如“孔子”、“京剧”、“文房四宝”、“四大发明”等最起码的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另一方面,近年来四六级考试刮起强烈的“中国风”。尤其是翻译部分,“中国园林”、“丝绸之路”、“中秋节”、“福禄寿”等中国元素如何翻译让学生晕头转向。以最近刚刚结束的2015年6月四六级考试为例,其中四级翻译三套题中有一套以“大米”为核心展开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活图景,学生对其中“小麦”、“水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的译法很是头疼。而六级翻译三套题中一套考查中国传统饮食与待客之道,一套则以汉朝历史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题目都让学生吃尽苦头。
二、英语课堂中国文化传播问题现状
上述困境的出现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传统文化关注的缺失是有极大关联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长期沿袭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传播有待进一步深入,教与学两方面均存在传统文化的缺失。
(一)大学英语教材与教师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缺失
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也非常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基本上是西方文化与价值取向,作为教师,我们在导入课程时经常根据课文主旨向学生导入相应的西方文化知识如节日Christmas,Valentine,Thanksgiving,Halloween,价值观American dream,individualism,human rights,free competition等等,但是却往往忽略了母语文化背景的导入,即使偶有导入,也常是心血来潮,不成体系,更缺乏长久为之的意识。结果是往往很多我们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美音,却无法用英语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文化,很多学生在谈到传统文化的话题时只能顾左右而言他。
目前我国现行主流优秀大学英语教材(以外研社《全新版大学英语》和外教社《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代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鲜有涉及,原因很多,对此我们无法过多苛求。做为教师本身,我们也同样在这一方面有所缺失。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大都为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不少英语教师缺乏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乃至常识,更谈不上文化气质与涵养,其中甚至不乏因长期浸淫于西方话语而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者。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可乎?
(二)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失语症”原为医学术语,指与语言功能相关的脑组织病变,造成患者对人类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损害,导致语言表达能力的丧失。2000年,南京大学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中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文中指出为数不少的中国学者对传统文化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不说是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2]。
笔者曾经在观摩一位外教的会话课堂上看到一个文化失语的鲜活案例,该节会话课的主题是“早餐”。当被问到经常吃什么早餐时,很多学生的回答竟然是hamburger,bread and milk,外教啼笑皆非地讲:“So we do eat the same food,I wonder when did you guys stop eating Chinese food”. 事实上学生不是不吃中餐,而是根本不知道豆浆油条包子稀饭等中餐该怎么用英语表达,于是干脆图方便吃起了汉堡和面包。这个小小的案例对笔者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一方面,学生连基本的衣食住行尚且不会,遑论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内涵之传播?另一方面,学生不仅不会,而且根本没有想要用英语表达中餐的欲望,而是用西餐取而代之,这岂不是学了英语来压制、谋杀自己的语言么?难道这是我们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吗?
如今很多大学生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中文常识却比中学生尚且不如,更谈不上用英语进行传统文化表述,一旦谈到传统文化便无所适从戛然而止乃至指鹿为马漏洞百出,难以继续交流或干脆误导对方。笔者曾在郑州市标志性景观二七纪念塔旁目睹了一位大学生与外国友人谈论二七塔,当被问到二七塔的历史时,该生很茫然,顺口编了一句“It’s a memorial tower built on February 7th.”对“二七大罢工”毫不知情,着实令人骇然。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议
(一)教材内容的补充
要更好的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传播意识,首先应该在教材上有所改进。一方面,希望教材编写者们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加入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应花时间自己收集整理相关教学材料,对教材进行挖潜,以《新视野大学英语3》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为例,在讲授该课时我们完全可以导入一节Symbols of Chinese Culture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传统文化的英语传播不能局限于知识的灌输,更应潜移默化以传统文化之美浸润学生。目前,很多学生认为西方文化是先进文化的象征,自觉服从其价值准绳与评判标准,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弃如敝履。从后殖民的角度而言,我们应该坚持一个共识:文化有差异,而无绝对的先进与落后之分,任何文化都有其独特性。暂且不提如何消解西方文化霸权,我们首先至少要树立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之意识。
结语:
欧洲第二语言协会创始会长Vivian Cook(费文·库克)在《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的效应》一书中写道:“习得第二语言的目标应该是成为一个第二语言的使用者,而不是变成一个说本族语的人(to pass for a native speaker)……第二语言的使用者应该有他自己的权利,而不是成为某个其他人的模仿。”[3]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迅速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学习一门外语不是为了做别人的注脚,而是更好的光大自我。保持民族身份、发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曾经在复旦外文系提出“不做黄皮白心的香蕉人”和“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等口号,对于今天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仍是很有启发的,我们应该培养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情怀,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真正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传统、经典与当下性相结合,加大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7.
[2]从丛. “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 光明日报,2000.
[3]费文·库克. 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的效应[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项目来源:本文为2015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历:刘治中(1984.10-),男,河南开封人,郑州科技学院外语系专职教师,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