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融入健美操教学的探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a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瑜伽融入健美操教学进行调查分析,目的在提高学生健美操的教学质量和心理素质,为健美操教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瑜伽融入健美操教学有效地改善了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瑜伽 健美操 教学
  2.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的健美操教学与瑜伽方面的文献資料,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依据。
  3.2 瑜伽融入健美操教学意义
  健美操教学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建立较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3.3 瑜伽融入健美操教学有利于提高机能和素质
  3.3.1 瑜伽融入健美操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柔韧和力量
  大学年龄阶段的学生,骨密质增厚,能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但关节的灵活性相对较差,在健美操教学中,柔韧性练习大多采用被动拉长,强制拉长等一些方法,都是在他人的帮助下或自身重力作用下,使肌肉韧带被强制性拉长,练习者要忍受一定程度的疼痛,这会影响学生训练的积极性。瑜伽练习中有增强柔韧性的伸拉训练,它以静制动,在锻炼肌肉力度的同时,也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它以柔克刚,也可以按摩人的内脏器官,在提高外部身体素质的同时,整体调整身体内部系统的素质。
  而瑜伽练习中的力量、呼吸和运动的配合,运动与静止的控制,以提高练习者的力量(特别是下肢和腰腹力量)和有氧耐力,从而提高其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瑜伽对健美操教学起到了补充,两者结合能同时提高柔韧性、有氧耐力及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
  3.3.2 瑜伽呼吸有利于恢复疲劳
  健美操的动作幅度大节奏快,特别是竞技健美操做跑跳运动时,30秒后是整套操的运动量达到最高峰,一般人的心跳可达到160或170次/分左右,学生的体力严重下降,这时一般结合呼吸,一般采用以鼻吸气,以口呼气,配合面部表情的变化嘴稍张,力求做到呼吸的松快。在瑜伽练习中,瑜伽动作伸展节奏缓慢,结合呼吸,瑜伽吸气时缓慢而深长,每次呼气时细而幽长,呼吸时切忌操之太快或屏压抑制,要在合乎生理的自然原则下,随着学生动作熟练程度的提高,要求学生采用“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的调息法,使动作与呼吸有节奏、自然地结合起来。把瑜伽的休息术与冥想放到健美操放松部分,有利增加氧气供应血液得到净化,肺部组织更壮,还可以增加对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横膈膜和胸腔都得到发展加强,活力与耐力均得到增长,重要的是心灵变得跟清澈更警醒。在放松部分适当的可以加入一些导入语可以使学生真正的达到放松使学生快速恢复精力。
  3.3.3 瑜伽融入健美操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健美操结合瑜伽训练中学生必须调整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这样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健美操结合瑜伽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健美操和瑜伽的内容、难度、目的性明确,同时与其他学生接触密切,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瑜伽要求运动时,量力而行,达到自己的极限就好,瑜伽要求人们每天进行自我总结,每天都能感到自己的进步,相互不要有攀比的想法,它属于无竞争性的活动,所有练习者可以一起享受肢体伸展的乐趣,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3.4 瑜伽融入健美操教学提高学生的情绪
  当人们受到惊吓时,会倒吸一口气并屏住呼吸。当感到疲劳和烦闷时,呼吸会被拉得很长会打呵欠。如果感到当生气或难过,呼吸就变得没有规律而且起伏很大。当感觉紧张,担心或焦虑时,呼吸就会变得很浅,并且非快既慢。由于呼吸和情绪是相互依赖的,因此如果人们能控制呼吸,就有可能减少情绪的波动,在任何时候都能够选择均匀、平缓的深呼吸。发现在呼吸平缓、有规律的时候,很难感到焦虑。当然,反而言之,当呼吸很急、很快、很不均匀时,你的情绪也很难平静下来。瑜伽是非常注重呼吸的,瑜伽呼吸要求人们注意每一次呼吸,要求人们的呼吸顺畅而深长,注重呼吸的频率与节奏,不要有间歇。瑜伽动作都配合固定的呼吸方法,这样经常练习瑜伽呼吸会改善人们的呼吸,有利于改善人们的情绪。
  
  参考文献
  [1] 徐冬英.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J].
  [2] 赵博,刘荣.瑜伽对学生的身心作用[J].
  [3] 夏昆宣.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J].
  [4] 许波.高校健美操教育与多元智能教育互动的构建[J].
  [5] 王毅,马亚军.健美操教学的方法及步骤[J].
  [6] 朱瑛,马艳.瑜伽形体练习对女大学生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J].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要求教师通过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本文着重从问题情境教学,论述问题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探讨创设问题情境的常见策略及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新课程 问题情境 合作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的“数学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
【摘 要】在回归“语文本味”的探索中,语文课堂出现了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朗读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记忆力,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关键词】朗读 必要性 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
【摘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结合自己的教学探索,我认为可从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有效驾驭课堂秩序等几方面来进行尝试,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提高效率 有效性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应该在课堂中完成。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认识。    一、准
内容提要:本文就信息技术在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信息技术为教师开拓了诗词鉴赏的视野。教师在准备诗词教学时,通过查阅网络资源,储备知识,增加教学容量;二是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会鉴赏诗词,能够自主学习、自主鉴赏提供了帮助,体现自主性、个性化的学习原则;三是信息技术可以为诗词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突破重难点,感知语言,培养语感。启发想象,培养创造性,激发审美情趣,优化教学过程
独生子女被人们称为家中的“小太阳”,全家人则像向日葵,向着小太阳旋转。在充满爱的温室里,小太阳啥都不缺:玩具、画册、零食以及电视录像和游戏机,足不出户,玩不胜玩。这种封闭式的生活,虽然能使孩子的智育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但是,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小太阳不与大自然结合,何来的光和热?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意志、自由、自然、美丽的城市、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的秋天,难道不
【摘 要】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工作如春风化雨,于无声处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只要每一个为师者心中有爱,用我们博大的胸怀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善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片绿叶都闪光!   【关键词】班主任 德育工作 工作技巧  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确语文学习的重点,教给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阅读教学,可以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的,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阅读与写作是一个人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阅读是一种吸收,一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高低决定了他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去运用他所吸纳的知识。一句话,没有好的
“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师要努力创设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前苏联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说:“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為它符合创造的自我发展。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自主学习要着重培养自主识别、自主选择、自主摄取、自主调控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作为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面临着新的冲击,新的困惑,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课堂上好语文课:“吃透”教材;体现以“文”为本;重视以“人”为本;做到以“读”为本。  【关键词】小学语文 立足课堂 上好语文课 新课程 新课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作为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面临着新的冲击,新的困惑,新的挑战。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转变观
我们知道,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最关心和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在多年的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使用了课后小结及与其他教师讨论等方法,但是由于缺乏对教学反思的深刻认识,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一些实践做法远未上升到理性层面进行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加工的层次,缺乏系统的研究,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对众多教案中的教学反思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