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狮镇谈往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我在北京城东北四环外的东坝镇做民俗调查。这镇子有个响亮的名头—“金狮镇”,曾是北京东郊有名的集镇。如今,它已随着北京城市空间的扩张而成为都市的边缘角落。初入其地,感觉它和其他的城乡结合部一样,有些迷乱,有些步履匆匆,这是城市节奏的末梢,举动稍缓却并没有置身其外。很难说这里还保留了什么传统可寻,游走于其中,我也本没有太多的希冀。或许,面对历史,不能有浮躁的心绪,而需要沉静的体验。经过多方查考访问,从故纸堆中和当地老人的诉说中,我渐渐推开了一扇历史的门,走进了老镇尘封的往事中,感受到了它那斑驳陆离的光彩岁月。
  
  运河边上的古镇
  
  水乡北京,你或许会质疑这个词汇。但是当你的目光投向历史,思想就会改变。是的,北京原是有许多河流和湖泊的。尤其是金元以来,随着北京成为帝都,城市人口的扩张推动了对漕运的需求,人工修建的运河也走上了历史的前台。北京的运河最有名的当属元朝郭守敬主持修建的通惠河,不过许多人并不知道在通惠河北还有一条运河,在元代共同承担了漕运的重担。这就是坝河,因筑坝七处以通漕运,故得名。它本为高粱河支流,由大都北护城河向东流汇入温榆河。东坝镇便地处坝河上的一座闸坝“郑村坝”南,由于在京城的东边,被都城里人称为“东坝”。
  


  有元一代,坝河漕运经久不息,十分繁忙。《元史》载,因漕运量大,漕夫不堪其苦,“虽昼夜奔驰,犹不能给”,“一夫日运四百余石,肩背成疮,憔悴如鬼,甚可哀也”。每读至此,不由令人掩卷长叹,元大都作为彼时世界繁华之大都市,是建立在无数普通民众的辛苦劳作上,奢华背后总有掩不住的心酸。
  当我踏上东坝的地界时,首先看到的便是坝河。其河道虽未干涸,却没有生气,水流平静而沉缓。它在东坝老镇的南边,自西向东流,像一道分界线,隔离了河两岸俨然不同的风光。河南,已是成群的商品房小区;河北,则还是农村模样,道边是大片的葡萄园,再往北去,是密密麻麻的平房聚落,那便是东坝老镇了。
  
  御马苑往事
  
  史料记载,东坝“泉甘草丰,弥望千里”,是牧马的好地方。明代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大力推行马政。马政之盛,在此地留下了浓重的历史烙印。这主要体现为厩牧的影响。所谓厩牧,是指建马房、设草场、置料仓、养马牧马,也包括牧养牛、羊、驴、骆驼等在内。《大明一统志》卷一“苑囿”载:“御马苑在京城外郑村坝等处,牧养御马,大小二十所,相距各三四里,皆缭以周垣,垣中有厩,垣外地甚平旷,自春至秋,白草繁茂,群马畜牧其间,生育蕃息。国家富强,实有赖焉。”御马苑属明代御马监,其马匹专供朝廷使用。至今,御马监马房形成的村落部分名称依旧,如坝上北马房即今东坝之北的北马房,北高马房即今北皋村,金盏马房即今金盏,驹子马房即今东坝乡乡域南部驹子房村,皆与东坝相去不远。
  如今的东坝,已不复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牧歌风貌,早已遍布聚落。在镇子西北的岗子上,却依然是郁郁葱葱,草木遍野。在杂草从中,还残留着一个“龟趺”底座,这便是明代马神庙的遗址了。关于这座马神庙,当地有一神奇的传说。明初燕王“靖难”时,曾与惠文帝将李景隆在此激战,战事不利,后有敌兵追迫,前有大沟拦路,幸所骑青骢马连跃数沟,才得以脱险,青骢马却力尽而亡。明成祖为纪念此马,于坝上敕建马神庙,太仆寺亦每年于此祭马神,“春祭在二月二十二日,秋祭在八月二十八日,前期题请少卿一员行礼”(《日下旧闻考》)。
  


  东坝镇后街村西北,残留着一些城垣遗址。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明设御马苑于此,其故城尚存。”首都图书馆收藏了一幅1923年法国工程师普意雅编绘的东坝地区地图,其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出在镇子西部有着一座封闭的四围城垣。这是一座被“神化”的城址。这座故城是明大坝城,统摄诸马驼房,是屏护京东的要地。上世纪80年代,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东坝中学征集到一个石碑,曰《题请普惠生祠香火地亩疏》。碑文中记载,天启初年,大坝城附近马房及城池圮毁日久,魏忠贤将自己的俸禄捐出重修城池并建房舍,供当地军民居住生活,为此当地军民共建普惠生祠。不过,刘若愚《酌中志》对此另有记载:“都城东北有大坝等二十四马房,大坝城垣,逆贤重创一新。李鲁生巡青之疏所谀者是也。凡逆贤出外到此,则于城楼上升座饮酒,至夜则花炮、巧线、盒子、烟火之类,皆在城下放看,如元宵焉。”此地无非是魏忠贤及其党羽为自己所建的别墅罢了。大坝城垣和诸马房在清军入关后被废弃,渐渐倾颓,至清中期,城垣内已成为了公主坟。
  
  “黄脸的关公”
  
  


  在东坝老镇西门外,现北京一轻高级技术学校的位置,曾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之为“财神会”的地方。这是清末民初山西商人的会馆。它的馆址借用了一座关帝庙。据当地的传说,这座关帝庙可有几分神奇之处,它供奉的关帝不是红脸,而是黄脸。它原是魏忠贤的生祠,权宦一倒台,地方绅民将太监神主粘上胡须,便有了如此的形象。我翻阅了相关的民国档案,这座关帝庙的年代和地理位置倒与普惠生祠很有些雷同,这传说定然不是空穴来风。到清中期,当地的商业已有所发展。嘉庆四年《重修显应禅寺碑记》记载,参与重修东坝显应寺的善众已多为本坝商户,其中既有饭铺、粉房、烟袋铺、布铺、盐店等日常店铺,也有晋昌号、恒昌号、广聚号、万聚号等大商铺。商业群体的扩大无疑推动了对具有财神神格的关帝的祭祀。
  在东坝的山西商人,主要来自晋中太古、榆次等地,所经营的产业多是粮行,主要收购京郊乃至口外的粮食转贩京城。在当地老人的记忆里,东坝的山西人很抱团,他们粮行的管理很注重乡缘关系,不但掌柜、伙计等是同乡,学徒的招收也皆是来自山西老家。当地人也精明,成立了斗局。旧时做生意需经过“牙行”居中撮合,斗局便是粮食贸易的牙行,它通过索取贩粮者的货样,持样向粮店兜售,待将价格和数量商妥,再会同双方过斗成交,收取佣金。开斗局便为本地人垄断。斗局多以姓氏为号,如历斗、老肖斗、黄斗、应张斗、双王斗等,繁盛之时亦有十数家。其中双字打头的是指两个家族合办。
  在外谋生大不易,山西商人需要联络乡谊,聚众议事。不知何时,他们常常祭拜的场所关帝庙成了其会馆的基址,时间久了这些生意人汇集之处被形象地称为“财神会”。站在人来人往的东坝老街前,一下子又把你拉回了现实。所有的过往都已消失,当我向本地老人们问起昔日粮商的后裔时,他们淡然地说,都走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形式向国营和集体所有制转变,东坝的山西粮商们无所依凭,于是踉跄地转身,离开了几代人谋生的老镇。不知他们迈上归途时,可曾回望过这片留居过的土地,可曾有所依恋?
  
  金铃祖狮
  
  


  今天首都博物馆的历史展厅内,陈列着一对民间花会会档“狮子会”的道具“狮子头”。这对狮子头一青一黄,彪悍异常,每个都重约七八十斤,舞者没有出众的膂力是很难将其“驯服”的!它们便是昔日赫赫有名的东坝马房堡子北门“金铃祖狮”。拥有如此响亮的名号,来历自然不凡。传说,乾隆年间大学士刘墉来东坝监修公主坟,一次回去的路上碰到这档狮子会在表演,威武传神、活灵活现,大学士大为折服,回京后就禀告了皇帝。乾隆皇帝一听,来了兴致,下旨京师有名的各堂狮子进宫表演。诸路狮子各展风采,都显出了真功夫。等东坝的狮子会出场,硕大的狮头,造型雄伟、凶猛,尤其是脖子上系着的八颗碗大铜铃,响起来震天动地,舞动起来更是精神抖擞、粗犷有力,通过打滚、钻穴、登山和下山等一系列动作,把狮子活泼的神态和善于嬉戏的性情表演得淋漓尽致,其他狮子会难以望其项背。于是,乾隆皇帝便下令,封东坝北门的狮子为“金铃祖狮”,意为各路狮子之首。自此以后,它出动时,在场的各路狮子都要闭目颔首,匍匐在地,为其让路。
  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花会作为北京旧时最普遍的娱乐形式之一,已经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年轻人脱离了土地,外出做工,生活与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利用农闲“闹玩意儿”已经不太符合现实,就算有了闲暇时间,也有太多的新鲜娱乐方式可以取代。东坝昔日繁荣的“八大会”渐渐为普通民众所遗忘,金铃祖狮也褪去了往日的荣光,沉睡在博物馆的一角。
  
  光阴荏苒,如今的东坝镇随着北京城区的扩展,更多地带有了城乡结合部的特征。各方进京淘金的群体在东坝落了脚,镇子里的居民也有了固定的房租收入,得以安稳度日。随着时代一次次无情的冲刷,当地的旧物已经所剩无几了,昔日数十座寺庙仅有白衣庵、板桥双关帝庙还存在,老宅子也都翻修成了现代样式,或加盖了临时门脸房,你只是会偶尔在檐头檩下瞥出一丝旧时的味道。
  在老街西头的职业技术学校门前,却还立着一对石狮子。石狮威风凛凛地耸立在那里,很有些古风,圆睁的双眼炯炯有神,像是在审看着世事的沧桑变迁。可惜的是,石狮子不知何时被人涂上了一层红漆,在有些部位漆已经渗入了石质内部,对文物造成了很大损害。关于这对石狮的来历,众说纷纭,一说它是明普惠生祠的石狮,一说它是葬于此地的清乾隆皇帝三女儿固伦和敬公主墓前的狮子。它究竟属于何时,还有待考证。不过,我却以为,石狮的留存倒像是一种冥冥中的感应,从中可以窥见那似曾相识的身影!
  (题图:坝河今貌)
  ————————————————
  作者单位:北京民俗博物馆研究室
其他文献
美国研究型大学在20世纪的兴起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它将科学塑造成为一种公共利益,并通过培训、发现和创新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然而,如果因为科学实践而导致使两者均能
飘逝的儿梦淅淅沥沥rn湿了的是一支老去的山歌rn被牛背上的牧笛rn宛转得清脆嘹亮rn小河边的水草rn荣枯了多少岁月的沧桑rn沙滩上滴落的童话rn和小瓶中喂养的
论述了西、南、中沙群岛区位的重要性,该区陆地小而海洋国土大,拥有丰富的国土资源、海洋生物与渔业资源、海底矿物资源、海洋一大气能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历史悠久,但开发程
课堂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制以其面向大众的高效著称,以知识传播和技能培训为主.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是内在精神的构建,是情感态度的高度认同,如果我们用学科化
本文通过对现代足球和后现代足球的阐述以及对亚洲中、日、韩三国足球的对比,全面地、系统地、历史地剖析了现代足球运动发展的驱动力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最后提出中国足球要
“柳台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  缓慢地拾山级而上,踏着蔚竹梵径,观苍松竞茂、怪石奇秀,听涧溪成韵、泉水叮咚,呼吸着清新幽静的气息,穿梭在绿荫夹道中,“将至道舍,石磴百折,盘旋直上,两旁夹以修竹,浓荫沉绿,天地皆青”。“行竹径中约里许,秀倩幽深,浓翠如滴”,“有松成林,触风作韵。大路所经气象开阔,而捷径则山花载途,泉石幽邃,取径不同,景物亦异”。循着古人写满诗
2002~2003年,在会理县彰冠乡和海潮乡,对石榴“麻皮”病进行了化学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生M-45、信生交替使用;春雨一号、达柯宁、阿米西达交替使用防效最好。 From 2002
“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这一著名诗句生动地刻画出了绍兴的历史风貌。绍兴古称越州,早在7000年前古越民族即在此处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为越国国都。秦汉时置会稽郡,隋朝称越州,直到晚唐。南宋时两度成为临时都城。1131年,宋高宗赵构改年号为“绍兴元年”,取“绍祚中兴”之意,绍兴地名由此传定,以迄于今。  绍兴盛产青石,绍兴人利用这种石资源,因地制宜地构筑了数量众多式样不同的桥梁。全市现存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