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通过适当地教育和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高中语文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运用多种思维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能否胜利的重要因素,也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素质,它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品质四个方面。把创新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能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敢问、爱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会问、善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尽力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根据客观需求,产生强烈的、不安于现状的、执着于创造要求的内在驱动力,它是培养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基础,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乃至整个创新活动的核心。语文教师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课堂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自己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敢于表达自我。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从而体验到创新的无穷魅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创新能力与人的个性品质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只有把每堂课都作为学生创造探索的过程,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放飞学生的思想,启发学生的灵性,达到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境界。
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1.改变教学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要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己能读书”的目的来指导、设计和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正确认识、摆正师生的地位和作用,更新教学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1)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备课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 还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怎样用的问题,把以往课前备课时习惯考虑的“这篇课文(或这节课)应该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换成“这篇课文(这节课)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把课后常想的“这节课我讲得怎样”换成“这节课学生学得如何”。
(2)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和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练习的学习习惯。如果教师能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1)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消除畏惧权威和失败的心理,积极构建轻松、愉悦、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还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让他们敢想、敢问,鼓励学生积极提问,以调动他们大胆质疑的热情。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思维
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个性,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在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予以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李瑛.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
[3]黄斌.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江教育,2008,(12).
[4]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能否胜利的重要因素,也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素质,它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品质四个方面。把创新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能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敢问、爱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会问、善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尽力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根据客观需求,产生强烈的、不安于现状的、执着于创造要求的内在驱动力,它是培养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基础,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乃至整个创新活动的核心。语文教师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课堂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自己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敢于表达自我。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从而体验到创新的无穷魅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创新能力与人的个性品质有着密切关系。教师只有把每堂课都作为学生创造探索的过程,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放飞学生的思想,启发学生的灵性,达到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境界。
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1.改变教学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要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己能读书”的目的来指导、设计和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正确认识、摆正师生的地位和作用,更新教学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1)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备课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 还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怎样用的问题,把以往课前备课时习惯考虑的“这篇课文(或这节课)应该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换成“这篇课文(这节课)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把课后常想的“这节课我讲得怎样”换成“这节课学生学得如何”。
(2)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和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练习的学习习惯。如果教师能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1)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消除畏惧权威和失败的心理,积极构建轻松、愉悦、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还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让他们敢想、敢问,鼓励学生积极提问,以调动他们大胆质疑的热情。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思维
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个性,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在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予以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李瑛.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
[3]黄斌.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江教育,2008,(12).
[4]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