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以来化学麻醉药物及麻醉相关技术的发展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gang052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世纪以前,人们就发现并合成了乙醚及氧化亚氮,并发现其具有催眠和镇痛作用,但在当时只是被用作晚会上寻欢作乐的消遣品.进入19世纪以后,乙醚及氧化亚氮开始被应用于临床麻醉.此后,越来越多的化学麻醉药物被合成并应用于临床.1872年,氯仿被注入静脉以进行麻醉.到了20世纪,随着多种巴比妥类药物的合成,静脉麻醉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和应用.同时,相关麻醉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在19世纪初,使用的是开放式吸入麻醉方法.1900年,出现了喉部造口进行喉内吹气法.然后是气管内麻醉和人工呼吸全麻技术(1908),以及气管内插管、喉镜、喉罩等麻醉工具的出现.19世纪中期,由于注射针筒和可卡因的出现,使局部麻醉成为可能.1880年,局部麻醉获得成功.此后,多种局部麻醉药物被合成并获得应用.与之相伴的是各种局部麻醉技术的发展:蛛网膜下腔麻醉(1900)、骶管麻醉(1901)与硬膜外阻滞(1903),以及神经丛阻滞(1902)等其他局部麻醉方法.为了有效地控制麻醉的深度和呼吸,人们不断进行着各种尝试,例如麻醉机(1910)、改良的气管内麻醉(1921)、低温技术(1902)、控制性血压(20世纪40年代)、人工冬眠(1951)等相继出现。

其他文献
1972年甘肃省武威县出土的汉代简牍,包括2种竹简和1种木牍,由隶书和章草2种字体书写,竹简分别编联,木牍未曾编联,具体内容可分医方、日书、药价3个方面.种种现象表明,这批简牍并非纯一的书籍或资料,“治百病方”只是其中1种竹简的名称.而有《中国医学史》教材和工具书在介绍《治百病方》和《武威汉代医简》时,将二者完全等同而论,实属以偏概全,有失妥当,应予更正。
《伤寒论句解》作者李文锦,字襄浥,号治庵、淑景堂主人,金陵(今南京)人,家住金陵天印山南的许村.大约生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具体卒年不详,约在乾隆朝末期.李氏性豪迈,喜交游,医卜星相,诗词书画皆有涉猎,后专于医,著有《伤寒论句解》和《医家二十四则》.《伤寒论句解》包括《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淑景堂亲解》14卷和《思问集》7卷.前书为李氏注释发挥《伤寒论》之作,于1768年成书;后书又包含了《淑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家,其历史之悠久,诗人之众多,是世界上任何一国不能比拟的.自从《诗》被儒家奉为经典而称《诗经》之后,国人对《诗》的教学绵亘不断,历千载而不歇.随着历史的发展,《诗》之后有《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相继代兴,其体虽有变化,而无非《诗》之余绪.推源《诗》体能在千百年间不断继承、发展的缘由,除了儒家的《诗》教之外,其真正的原因乃在于诗的写作最能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即所谓"诗
期刊
“太极”一词,首见于《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中华远古先民们依不动的远山景常年观日东升西沉位移变化规律,初步总结经验,建立了四季寒暑交替、周而复始的“年”概念。“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讲的是人们在观察太阳视运动中,将观察结果记录作一圆形,分4个象限记录四季气象变化,依春分点(东),秋分点(西)作一连线,创“上天下地”的天地定位图,图中春分点和秋分点的水平连线,古人称作太极线。当先民们
期刊
古代刻工为我国的雕版印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相关研究有助于考察雕版刻书的发展概况,并能为古籍版本鉴定提供重要参考.金元时期的晦明轩本《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证类本草》“政和”传本系统中现存最早的刻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参与本书雕版的刻工共计30人,总体而言写刻精雅、技艺高超;且有28人参与了书中所附药图的雕刻,共计536页900余幅,工致可观.是享有盛誉的“平水本”为数不多的存世代表作品之一,
中医早期的诊脉与经脉病候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诊脉技术与经脉学说促进了针灸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古人通过诊察多处"脉动"和观察多处的脉络,进而发现身体上下的联系,进而累积经验,发展理论,创造出针灸穴位治疗疾病的医学。
期刊
悠悠岁月,我们这代人都到了耄耋之年.李经纬、傅维康2位教授相继过了80寿诞.2011年,医史界又举行盛会庆祝程之范教授90华诞.忆往昔,我们这一代人有困惑,有惊喜;改革开放以来,学术昌盛,医史学出现大好局面,预示未来的发展将有更大的辉煌。
期刊
笔者在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国医史博物馆工作了30多年,历经了一段中国医史博物馆的筹建过程,对医史博物馆一点一滴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情感.最近拜访92岁高龄的原卫生部科技教育司陈海峰司长,请教了曾任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兼中国医史博物馆馆长的李经纬老师,并通过电话倾听了中国医史博物馆专门从事医学文物研究的副研究员丁鉴塘老师的回忆,查阅了相关资料,撰写了这篇回顾中国医史博物馆筹建过程的文章,以表达对中国医
期刊
1240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以伤员救护和转运为主的急救医疗服务组织.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建立了空中救护站.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红十字会提出急救事业国际化、国际互助和标准化方针,促进了院前急救的发展.1972年,美国纽约市建立了第一急救医疗服务联系中心.197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法案》,1976年完成了立法程序,形成了全国急救医疗网之
1844年,上海第一座西式医院——仁济医院成立.至1943年,公共租界内先后存在过72家西式医院,其中属租界工部局者14家.工部局局属医院的出现,标志着工部局开始向民众提供医疗服务.除工部局所属医院外,在租界内还有个人和社会团体创办的多家西式医院.西式医院的出现促使了中国人求医对象的变化,也体现了中国人对西医需求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医在中国的体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