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融合课课堂效率有效策略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i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方圆实验小学综合科组在学科融合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行动研究,本文以“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融合课为例,创设真实情境驱动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多元互动交流,促进学生深度探究;多元互动交流,促进学生深度探究;精炼引导,导在关键处,培养学生深度思维;智慧评价教学效果在课外延伸中不断提升,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有效课堂策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升课堂质量取得了喜人成果。
  关键词:小学;融合课堂;课堂质量
  “设计——创作——分享”融合课堂基本模式,是我校综合科组围绕“创客视角下,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设计研究——以小学信息技术与科学课堂为例”的省级小课题研究中,课堂实践的初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检验课堂模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更丰富地设计出适合融合课堂开展的教学内容,其中二年级“科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课例《做一个指南针》,选自二年级下册科学学科《做一个指南针》的实际操作部分,与信息技术学科“画图”中椭圆、直线与文本工具的使用的教学内容相融合,设计出的高效的融合课堂。本课例通过“科学学科”的内容引入,以完成指南针作为任务,以“信息技术”的工具作为完成任务的途径,在任务驱使下激发学生活动的主动性与参与度,使活动既促进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更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使融合课堂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的策略如下:
  一、创设真实情境驱动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当学生兴趣被驱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为提升课堂效率打下坚实基础。融合课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征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动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此任务驱动对于活动的开展尤为重要,而创设真实情境的任务更是启动学生融合课堂的关键,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带着这份好奇心与求知欲开展相关的学习,克服涌现出来的种种困难。
  《做一个指南针》一课从认识磁铁,联系“磁铁”的生活运用——指南针原理,从认识原理——亲手制作,从已有学习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种下了要制作一个“便携式指南针”的想法,从认识“磁铁”原理——亲手制作,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紧抓学科知识点的巧妙契合点,这曼妙的化学反应便随着融合课堂擦出最美火花。随即在“设计”过程中,填写“设计单”出现各种困难,这重重困难变成了推动学生完成任务的动力,为此,尝试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解决制作过程的困难,有了任务、有了方式学生的问题就得到了最大化的解决。
  二、多元互动交流,促进学生深度探究,提升课堂效率
  同桌交流、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多元课堂互动交流方式,在融合课堂中根据不同特点交错使用,根据课堂重难点,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明白原理,更在小组合作动手制作过程中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让学生相互启发,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借助同伴力量快速调整,找到突破难点的关键点,在团结合作过程中,多层次学生都在自己最近发展区取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学生特点各异,有的学生思维能力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有的学生分析能力强,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在运用自己长处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分工合作,保證每位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优缺点分配到相关任务,大大提升了活动效率,减少了完成时间,不仅课堂效率高了,学生在各自的优势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得到了发展,学习更自信了,综合能力在融合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运用不同的互动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理解“指南正原理”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同桌合作的方式,在讨论交流中得到了思维碰撞,在制作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小组多人的特长,使学生在分析、动手、解决问题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升。
  三、精炼引导,导在关键处,培养学生深度思维,提升学科素养
  融合课中的重难点来源于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当遇到课堂问题应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以生为本,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精炼的引导,导在突破难点的关键处,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辨析问题、分析问题,讨论交流、最后形成解决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思维严谨度不断在动手思考中提升,思维的深度与官渡得到提升。课堂的宝贵之处就是学生的生成,跟随学生的问题,智慧地调整教学,进行精炼的引导,导在思维的关键点,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科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美)玛利亚·哈迪曼著;杨志等译.脑科学与课堂: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张莉莉.任务驱动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融合[J].科教文汇(下旬刊),小学生(下旬刊),2021,(07):27.
其他文献
摘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实现人生升华,是职业教育育人的终极目的。中职语文学科以其潜移默化的育人特色,在实施素质教育育人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从中学语文教学入手,探讨应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以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景教学;中级;语言  一、用生活片断,推动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接轨  从语文写作教学的角度来看,中职语文的写作方式主要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因此,教师可以用
期刊
摘要:我国互联网科技发展的非常迅速,微博、短视频软件等已经遍布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然这意味着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但同时也正慢慢侵蚀人们的大脑,使人类变得更加懒惰。尤其是初中学生这样自控力严重不足的群体,他们非常容易陷入快时代的节奏中,导致自己没有办法长时间专注学习。身为教师的我们,为了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应该利用在快时代里产生的微课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关键词:初中历史;
期刊
摘要:混合式教学更为注重汲取传统教学中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真正发挥教师与学生之间合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需要从混合教学的优势入手,从中职机械制图的特点着力,打造最为具有“接地性”的中职机械制图方式,让学生更为高效地学会看图、画图,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中职机械;机械制图;教学实践  机制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在看懂图的状况下,才能进行零件
期刊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要理解知识点只能通过生硬的文字和课本上的插图,即便有教师的讲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需要找到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情境教学法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语文课程中的知识点大都在文章之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在其中自由地探索,学生能够收获更多的乐趣的同时,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会进一步的加深。本文从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出发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互联网科技发展的非常迅速,作为专为社会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的中职学校,应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工作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因此,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受到了很大重视,教师也在尝试着使用适合学生、适合教材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为目标,培养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目前,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法是教师的第一选择。本文分析了项目教学法的概念,以及和传统教学相比项目教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融入,方圆实验小学践行智慧校园建设,通过大量实践学习研究,融合创新智慧课堂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课前发布“平台导学”,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兴趣促道德意识形成;课中推送“平板游戏”,在合作探究中,彰显道德意志提升道德情感;课后借助“智慧平台”,开展主题活动,强化道德情感外显的有效课堂策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升课堂质量,取得了喜人成果。  关键词:低年级;智慧课堂;道 德  随着
期刊
摘要: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和理解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校本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校本课程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需要教师挖掘数学课程的规律,为学生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下文
期刊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对小学概念教学而言,当前教学中还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的情况,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并改善当前教学现状,数学教师在概念教学中需要侧重信息技术的引入,并将其落实于教学中的每一环节,切实深化教学改革,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本文就信息化技术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融合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有关对策,希望对教师的
期刊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本学科所必备的核心能力,而在英语学科中,要想掌握阅读技能,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可从训练语感、训练角色对话、互动交流等方面着手。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突破教学瓶颈,开展有效的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本文将就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展开探究,以期为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贡献力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于学前教育尤为重视。尤其是在最近一段时间,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文件内容对于学前教育课程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适当的指导建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园教育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学生本位与知识本位矛盾、结果导向等多种问题困扰着幼儿园教师,阻碍着学前教育的再进一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幼儿园构建游戏化课程能够最大程度地解决这些问题,为学前教育
期刊